浅析个性化写作

2013-08-15 00:49陈军明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3年5期
关键词:个性化文章作文

陈军明

(咸宁市生物机电工程学校,湖北 咸宁 437100)

一、个性和个性教育的内涵

(一)个性的含义

个性就是个性心理的简称,在西方又称人格,在心理学中的解释是:一个人总的精神面貌。它是先天素质、生活条件、教育培养、实践活动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是个漫长的生活道路和错综复杂的心理过程的凝聚或沉淀,记录着每个人的生活史。教育学中的个性是指个体在生理素质和心理特征的基础上,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一定社会社会环境、家庭和学校教育等因素的影响,在身心、才智、德行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比较稳固而持久的独特特征的总和。

(二)个性教育的含义

1.个性教育的内涵:关于个性化教育我国学者有多种解释,一般认为个性化教育的内涵应包括确定主体意识、培养独立人格和发展个性才能。个性化教育是相对于划一性教育而言的,它“强调尊重人的个性和人的个性潜能优势的发掘,主张培养良好个性素质及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提倡教育的特色化,是培养和强化受教育者的良好个性素质与预防、改造受教育者不良个性素质的统一过程,是促进受教育者现实个性素质向理想个性素质的转化过程,是个性化与社会化、他人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统一体”。

(1)个性教育的涵义应有以下三个基本要素:第一,以促进受教育者的个性健康发展为根本目的;第二,强调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第三,强调个性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心理的培养。

(2)个性教育的主要内容

①注重启发,发展学生的主动性。古今中外教育家都很重视启发教学。孔子提出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学要求。这是“启发”一词的来源。后来,《学记》中又发展了启发的思想,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教学要求,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激励、启发,而不要牵着学生走,强迫和代替学生学习。在西方,苏格拉底在教学中重视启发,他善于用问答方式来激发和引导学生自己去寻求正确的答案。

②因材施教、激励引导、培养个性。要仔细观察研究学生,发现学生的个性差异,根据不同个性的学生施以不同的教学方法。孔子在教学中非常注意根据不同的学生施加不同的教育影响。培养了许多有特长的学生。其实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特长,都有自己的闪光点,都有积极向上的愿望和获得成功的动机,作为有责任感的教师,我们要努力为学生提供各种展示他们才能的机会。

二、个性化写作的内涵和基本特征

(一)个性化写作的内涵

个性化写作内涵是指学生在天赋所及的范围里极大地发挥他写作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充满激情和欲望地进行写作。“作文个性化”的思想精髓就是“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具体而言,就是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独立写作,写自己感受过的、体验过的真实的文章,写出的文章要求能体现自己的思维成果能表征自己独特的创新精神。

(二)个性化写作的基本特征

1.自主

语文新课程标准在写作方面作了明确的导向:“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学生“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这就要求广大语文教师在语文作文指导中要倡导学生自主作文,在命题、作文的内容与形式的引导上以及作文的评价、修改上,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写自己急需表达的,最能触动自己灵魂的东西。真正做到让学生自主作文。所谓“自主作文”,概括地说,就是学生“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作文。它体现在以下几点:

(1)自主选择材料:摆脱传统命题作文教师越俎代庖的习惯,超出教师框定的写作内容,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生活经历,真实的情感体验及思维习惯选取材料,组织文章。可以选取话题作文形式:给出一个范围,让学生根据自己感受最深的生活内容、开放性的形式,自由写作,写出极具个性化的作文。话题作文是一种充分发挥学生个性,解放学生思想,放飞学生心灵的一种写作方式,这种作文形式极利于学生冲破写作的心理障碍,又能激发学生思维,为学生充分发挥思维能量创设了和谐平台。为学生创设了更为广阔的写作空间。

(2)自主立意:即根据学生个人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和认识能力确定写作目的。不去人云亦云,专选一些热点内容来写,这样很难写出新意。文章的立意,要在“新”字上下功夫。尽量避开众人所云、司空见惯之事,要善于从平凡的人或事上,挖掘出新意和深意来。

总之,自主作文就是让学生“为感到自由和欢乐”而写作,让他们爱上作文,使他们无拘无束地进行创作,想写什么就写什么,畅快淋漓地书写自己的经历,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2.真实

陶行知的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道出了“真”在教育中的永恒价值,因为真实的东西才是最本位、最美的!真实才是文章的生命,真实才是文章永恒的魅力!新近颁布的《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多处强调中学生写作要感情真挚,感受独特,体会真切,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这对于提高广大中学生的人文素质、语言交际能力及写作水平都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真情实感是作文个性化的基础,也是作文的生命所在。能写出真情实感,文章就有可能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创新色彩。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要主张写真实的生活、真实的情感、真实的思想。真的,也可能是琐碎的、不那么高尚的、偏激的甚至是错误的,但却是实有的、发自内心的、难忘的乃至独特的,唯其如此,它才显得亲切、感人。当然,在强调写真实的同时,我们也不能还原生活,将生活中冗长、锁细的东西都写进文章。那么怎样在作文中体现真实呢?

首先,所选的材料必需大致真实。“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学生在写作文时总是捉笔窘迫,不知写什么好,他们找不到所要表现的材料,其实他们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只要留意,我们身边实际上有许多可以表现的东西:春、夏、秋、冬四季景色,它们特征各异风味不同却都可以入诗入画入文;校园生活,同学情谊、师生关系、同学老师的人物性格特征也都可以进行细致刻划、工笔摹写;家庭生活,父母深情、祖孙关爱、家庭予盾的激起与化解、亲人之间如何相亲相爱都可以用饱含深情的笔墨去尽情地抒写;社会生活更为广泛,时事新闻、奥运精神、网络天地、旅游奇观、暑假见闻等等都可以进行深入挖掘细致描写;学生也可多看西方小说,多学他们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与景物描写。一叶一世界,一花一菩提。每一种事物都有自己的特征,将其特征描述出来,便是很好的写作材料。

其次,文章中蕴含的情感要绝对真实。“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白居易《与元九书》),情感“不精不诚,不能感人,故强笑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庄子:《渔父》)天下美文,美在至诚!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道出了壮志难酬者的孤独寂寞,令人黯然神伤;韩愈的《祭十二郎文》通过对往事的回忆,反复抒写叔侄之间生离死别的悲痛深情。哀情从肺腑中流出,字句由血泪凝成,最终凝成“祭文中之千年绝调”。李煜的《虞美人》正是以其亡国之痛熔铸而成。李清照的《声声慢》倾诉了作者夫亡家破、饱经忧患和乱离生活的哀愁,让人读了不禁忧伤满怀。朱自清的《背影》从一个独特的视角表现了千古父子情深,读后令人热泪盈眶;闻一多的《最后一次讲演》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令人慷慨激昂;这些作品无一不是作者真情的自然流露,无一不浸透着作者的喜怒哀乐,无一不是他们心血的结晶!

再次,语言要相对真实《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写作的总目标中就已明确提出: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言为心声,语言是情感的外衣,情动于中故发之于外;语言是情感的载体,承载着表情达意的重大使命。作文的语言应忠实于生活,尽量生活化,尽量与文中的语境想吻合。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鲁迅的小说《孔乙己》中孔乙己的语言就十分符合人物的个性:“君子固穷”、“窃书不能算偷”“多乎哉,不多也”这些半文不白的话刻画了一个自命清高的落魄书生的形象。尽管我们并没有生活在他所处的时代,但读来却感到如此的逼真。

3.创新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能写出具有鲜明个性和创新色彩的文章,好文章正是因为其有鲜明个性和创新色彩才显得分外有价值。那么什么是文章的创新品质呢?怎样在作文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创新作文的重要标志是写出个性。无论从题目、体裁、结构立意、语言审美等任何一个角度看,创新作文总是要写出作者的个性来,真正体现文如其人。因而我们应鼓励学生在作文中进行个性化表达。比如在以“老师”为话题的作文中,受思维定式的影响,学生在写自己的老师时总是习惯表现教师怎样批改作业到深夜,怎样在学生需要帮助的时候及时给予帮助,怎样在自己有疑难问题无法解决时老师耐心地帮其解答,在这些表现中,涉及的无非都是老师的爱心、耐心、细心,而且表现角度都大同小异,都是客观、冷静地观察老师的一举一动,没有学生与老师的交锋,没有自己的感情参与,这样的文章就没有创意。但有一位学生却能独辟蹊径,他以“一件凌晨6点送出的礼物”为题,表达了对老师无限的爱意。文章写了他和最要好的朋友如何一夜难眠等待白天的到来,想在三八妇女节这天的最早时刻—在其他同学还来不及问候、祝福老师时将自己的祝福第一个送给最敬爱的老师;文中还写到他是怎样精心挑选卡片的以及又是如何挖空心思去琢磨祝词的; 文中还写到在老师辅导其他同学时,他悄悄地扯去老师头上的一根白发;他也写到老师在自己的周记中精心批改的评语,那红色的字迹散发出温暖、清新和柔情,激励着他用周记去记录、描摹自己的故事,诉说自己的苦恼,因为他相信,这份苦恼已不再是他自己个人的苦恼,而是投入了老师更多的关注等。文章因为有了他那细腻的感受、不同于其他同学的独特视角而显得新颖,象这样的文章才具有创新特质。

[1]张志斌. 真情实感,作文教学改革的灵魂——日本生活作文运动的启示[J]. 中国教育创新期刊导读,2007,(17).

[2]李贺武. 个性化作文(成功秘典)[M]. 北京:现代教育出版社,2008.

[3]卢家楣,魏庆安,李其维. 心理学[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第一版。

[4]陈建宪. 文化学教程[M].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5]薛金星. 语文基础知识手册[M]. 大连:大连出版社,1999.

猜你喜欢
个性化文章作文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