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春喜,高 炜
(1.中国海洋大学 法政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0;2.中山大学 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0275)
农村民主选举作为我国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候选人获得权利合法性的最佳手段,选民政治表达的主要方式,也是农民实现自治和政治参与的核心部分。我国农村村民自治制度已有多年历史,1982年修改的宪法就明确规定,村民委员会作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法律地位;1987年全国人大又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然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农村精英”开始进入城市,造成农村民主政治治理人才的短缺;同时市场经济下的物质主义昌盛,对尚未成熟的选举程序也造成了巨大冲击[1]。
陕西商洛市洛南县M村,在2000年的一次选举中,候选人王某以457/512票当选村委会成员,在2003年的一次选举中,李某以483/505票当选村委会主任①数字来源于笔者对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M村村委会选举文献的分析。,然而高票当选的王某和李某在日常村务中又显得缺乏权威,关键决策侵害多数村民利益,无法胜任村中事务,村民对于他们的决策支持率也不高,造成高票当选却并未获得政治权威的怪象。本文以对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M村的实地调查为依据,拟从理性选择的视角分析,理性经济人——候选人如何赢得高票,理性经济人——选民如何投出高票,试图对该村特殊的高票现象进行解释,为农村民主政治的发展提出建议。
民主政治有一条基本的原则,即“合乎民主程序的选举结果代表着多数人利益,高票赢得选举象征着多数人的支持”。在高票多大程度上代表选民利益之外,更重要的是,除了个人才干、人格魅力、社会威望等以外,候选人获取高票的原因何在。根据理性选择理论,假设选举中的每个人都是理性的,即在现有的信息范围和自己的能力水平以内,根据既定的目标,行为人能够采取最佳手段尽可能获取最大收益。在现实的村庄选举中,我们假定理性选民的最佳选择就是以一张选票的成本获取最大的眼前利益和潜在利益,而理性候选人的最佳选择即以最小的成本赢取最多的选票,最终赢得选举。在这个过程中,理性的候选人、选民就会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做出自己的最佳决策,候选人通过各种策略,吸引选民手中的选票;选民根据不同候选人的甄别,投向能给自己带来最大利益的候选人。
理性选择流派认为,候选人参加选举的目的是为了赢得村委会某一职位,为日后的生活赢得收入、荣誉和权力;而选民参加选举的目的就是反映自己的偏好、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这种对自身利益的追求驱使他们支持他们预期能够带给自己最大利益的候选人[2]3-4。安东尼·唐斯同时认为,所谓“理性”是指在行动者确定了一个目标,在他当前所拥有的知识信息范围内,做出的最佳决策,即最小的投入来实现该目标或者既定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这种决策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而非感情用事,变化无常,是一种沉着冷静的决策[2]5。在村委会选举中,不论是候选人还是选民,都会依据自身的偏好、选举目标和现有的信息做出最佳决策,以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这种决策是经过长期思考做出,而非拍脑袋决策。如候选人通过对村中各种利益集团的考虑和自身的分析,制定最佳的竞选方案;选民通过收集的候选人信息、个人的政治偏好、经济利益综合考虑,将手中的选票投向最符合自身利益的候选人,这一过程都反映了理性候选人和理性选民针对自身利益的一种理性判断,做出自身的最优选择。在某种意义上讲,政治选举就是不同群体根据自身利益相互博弈的过程。
候选人作为民主政治选举的核心角色,在整个选举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作为理性经济人,候选人对自己的个人偏好、竞选目标都有精确的把握,他的行动目的在于使用最少的社会资源达到既定目标,即通过借助其他“外力”以最小的代价赢得高票。
在政治事务中,每天都要面对不计其数的问题,然而主要的问题才能够成为政治讨论的议题和核心。在现实政治中,政治领导人物对议题的设置具有重要作用[3]。在农村选举中,村民忙于外出务工或在家务农,对村里的政治事务和村中的公共事务不大了解,这就使得村民在政治选举中处于被动地位,只能听取候选人的政治宣传,对于竞选过程中的政治议题也知之甚少。在农村选举的宣传活动中,候选人便采用更多有利于自己的议题,借用信息传播技巧,将自己打造成一个万能的“造物主”。对于自己的未来执政规划,专门挑选对自己有利、难度较小、又能使村民感到有利可图的项目进行讨论,回避了村中迫切而难以解决的问题,最终村民中树立起自己精明能干、具有领导能力、造福村民的形象,为即将进行的选举争取村民的支持。在M村的一次选举中,某位候选人就大谈自己上任后对村中的道路修建的规划(事实上这个项目由国家的村村通基金支持,并且上任村委会已经完成了难度最大的路基铺垫,剩余的路面硬化也基本谈妥),并一再强调道路的建设对于即将购车的村民、外出务工人员、在城中工作的年轻人的重要性,同时承诺自己一定会尽最大努力修好这条造福子孙后代的道路。这样的议题使得常年外出务工和上班的选民意识到该候选人的确具有全局眼光和服务意识;上了年纪的村民出于对自己家属假期便利的考虑,也会对该候选人产生好感,将选票投向他;长期的“要致富,先修路”观念也吸引着大批选民将选票投给他,最终使得该候选人在选举中赢得了足够政治资本,高票通过。而对于村中最迫切的农民增收问题却无人问津,没有候选人探讨如何招商引资、提高农业的质量、吸引人才来促进该村经济发展。因为这些议题难度太大、收益太慢、成功率较小。而作为理性经济人,之所以选择难度较小而又有利于获得民众支持的议题,其原因在于理性候选人议题选择标准仅仅在于自我宣传,赢取高票,而对于那些迫切而棘手的议题,虽然对于该村的长远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但对于自身的选举意义不大,在今后的执政中自己的将会付出巨大的代价;同时,村民对于长期难以解决的问题也充满畏惧,对新的候选人缺乏足够信心。因此,理性候选经过综合考虑选择了成本最低的议题,即对难度较小又容易获得村民支持的修路议题进行反复论证,放弃紧迫而棘手的发展经济议题,从而实现自身的最优决策,赢得高票选举。
村委会作为村民自治的机构,其成员虽然没有像政府机关成员有那么大的权力,但是在村庄的日常生产活动中,仍然掌握着大量的资源,对村中的公共资源的分配有着一定的决定权,他们有权决定着资源向谁倾斜[4]。在M村的选举中,绝大多数候选人都有在村委会及其他机构工作的经历,清楚权力的使用在选举中的巨大作用,候选人尽量使用政治权力降低当选成本。这就导致该村的选举更多的体现为制度的路径依赖,使得无效率的民主治理模式不断恶性循环[5]。这些有从政经历的候选人手中掌握着权力和资源,在竞选过程中,理性的候选人就会考虑通过现有权力的运用和人脉的牵制来影响其他候选人、选民,从而达到以最小的成本赢取高票的结果。拥有较多政治资源的候选人会与处于劣势的候选人达成某种政治妥协,从而减少竞争,降低当选风险,处于劣势的理性候选人也会接受这种妥协,同时获得不菲的利益;同时,部分候选人也曾暗示村民,如果不投他的票,在今后的日子里,村中的低保名额、农田灌溉、农忙收种等事务会优先考虑投票给他的村民。村民迫于候选人手中的权威和资源,一般都会支持他当选,没有人会因为一张意义不大的选票牺牲自己的利益。因此,拥有权力的理性候选人会妥善利用手中的权力,从而使其他候选人与自己达成某种妥协,减少竞争;同时诱导选民,迫使选民投票给他,从而降低选举成本,实现高票当选。
大众心理学认为,只要候选人为选民所接受,并有一定的资产,他的选举阻力就不会特别大[6]。这足以突出资产,即经济力量的运用,在选举过程中的巨大力量。候选人清楚理性的选民在选举过程中会优先考虑自身的经济收益,并据此做出判断,投出手中的选票。据此,理性候选人便会一方面向选民承诺能给他们带来长远收益,提供更多的公共物品和优质的公共服务,另一方面会给予村民一定量物质和精神上的回报,促使他们投票。通过部分经济力量的操纵,候选人花费少量金钱就能实现自身的选举,同时村民也会因为获得一定的物质回馈,乐于将选票投向自己,感恩于己。这不管是候选人、还是理性选民,都是一个具有吸引力的选举策略。在M村的选举中,候选人一般会通过给村民送日常生活用品(洗衣粉、塑料盆等),在后来竞争中送购物卡、务工补贴等,以求通过物质刺激,使得选民将手中的一票投向自己。自己在花费较少金钱的同时也会赢得选举、赢得人心。这种经济力量的使用,反映了理性候选人和理性选民对于自身经济收益的考虑,然而过多的经济力量势必会干涉到政治选举的公平与正义,同时危及到村民自治组织的权力合法性,如何正确利用经济力量,也成为当今农村政治的迫切话题。
理性候选人在竞选过程中,策略的运用可以降低当选成本,同时可以达到获取高票的目的。在选举过程,绝大多数的选民不清楚自己的偏好,不知道应该支持谁[7]900-903。对所有理性候选人而言,最佳决策即说服左右摇摆的中间选民,使他们支持自己。在现实的动员选民过程中,理性候选人会出于成本收益考虑,根据不同偏好的选民群体做出不同的策略,针对自己的政治盟友和追随者,一般给予长远的利益许诺,并在当选后给予一定的经济、政治、社会资源;针对自己忠诚的选民,给予精神鼓励、安慰和未来的承诺;针对自己的反对派,进行收买并给予打压;针对中间选民,也就是决定选举结果的最重要的投票群体,一般会选择他们关心的话题作为议题,给予较好的短期利益和未来承诺,并在政策上给予一定倾斜,获得他们的支持,从而在选举中获得高票。竞选策略反映了理性候选人在竞选过程中对于成本的控制,在无法使整个群体满意的时候,他会选择对自己受益最大的群体作为主要目标,对于其他群体则给予适当利益诱惑,从而在竞选中获得大多数选民的支持,赢得高票。
社会团体作为一种利益集团,他们组织严密,具有较为接近的价值,拥有强大的动员能力[8]。在西部农村,由于村落较小,并且多为单一或几个主要姓氏组成,社会资本发达,处于一种“熟人社会”。在这种社会中,赢得选举必须有一定的人脉关系,同时候选人还要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团结自己周围的人。在该村的选举过程中,候选人都有较为稳定的支持者,获得某一宗族势力、某一区域势力、某一社会组织的支持,尤其是宗族势力。在社团(宗族)的影响下,其内部成员一般都会达成共识,一致投内部候选人的赞成票,使得候选人在零成本的基础上赢得选举。在某一同性宗族中,如果出现多位候选人,那么就会在这几个候选人中达成共识,找出一个他们宗族中最有可能赢得选举的候选人,参加竞选;这个宗族里的选民们一般都会主动选“自己人”而不会选“别人”的候选人,即使他们之间曾经有过矛盾、过节。选民们之所以会这样做,一方面在于对于本宗室的一种心理认同;另一方面如果不选本宗室的候选人,今后很难在家族中立足,遇到困难也难以获得亲友的帮助;同时碍于面子,担心其他宗族看到自己的宗族分裂和不团结而幸灾乐祸,影响本宗族在当地的影响力。社团力量作为农村选举中的一个主要因素,它的存在使得候选人在选举中减少了很多竞争程序,一方面有利于村庄中的政治稳定,同时也阻碍着现代民主政治的进一步发展。
选民作为选举中的核心因素,直接参与投票,通过对候选人的才能、品德及执政方针的考察,投出自己的一票,从而影响最终的选举结果,决定谁当选谁落选。在投票前,理性的选民会根据自己现有的信息、个人的偏好做出判断,并对自己的利益偏好做出排序[9],经过权衡,最终选出最能代表自己利益或能给自己带来最大收益的候选人,以期在他当选以后,能给自己带来最大的收益回报,从而实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在现实的村庄选举中,选民会对自身的多个利益进行排序,将对自己影响最大的利益作为核心利益。同时,通过对候选的考察,选出一个与自己偏好最接近,又最大可能当选的候选人。
在公民的政治生活中,政府的第一要务在于能够给公民提供安全保护,避免他们回到一切人对一切人的战争中去[10]。作为理性选民,他们第一考虑的同样是这个政治组织能否给自己提供一种安全的生活环境,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公正地解决村民之间的纠纷,这也是政治组织产生的初衷,而能够提供安全保护也是一个村落村委会的最基本的政治义务。在农村,尤其是在冬季,寒冷减少了村民外出务工的机会,就有一些闲杂人员就会借机偷盗村民的个人财务,从而满足自己的物质需求。因此,候选人承诺能够给该村设立警务室或者组建巡逻队(尤其是在冬季),对于留守妇女、老人、在外工作(务工)而家中有老人妇女儿童的人群来说,就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至少可以保护村民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使村民在日常生活中有一定的安全保障,能安心投入生产活动中去,自然会将选票头向这类候选人。同时,公正解决村中的纠纷,是村民考虑的一个主要因素。在农村这个熟人社会中,如何做到公正办事,是村民比较关心的问题,如M村中是否在灌溉中给予村委会成员及亲戚优先权,在纠纷中不偏袒村干部亲戚,都对候选人提出一定的挑战。候选人不仅要维护自身的社会关系,同时照顾到村民对公平正义的需求,就得在二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尽量减少村民的不安全感和不公正感。
在多个候选人中,理性选民看到自己支持的候选人当选无望时,一般会将自己手中的选票投向与自己偏好比较接近、又有希望赢得选举的候选人,从而防止自己手中的选票成为无效的一票[11]。在村民的日常选举中,理性的选民也会在意见领袖的影响下或在自己的考虑之下进行成本——收益权衡,将自己手中的一票发挥出最大优势。在看到自己支持的候选人赢得选举的希望不大时,就会考率在可能赢得选举的候选人中,哪个候选人与自己的利益偏好更加接近,从而转向新的候选人,防止自己手中的一票成为“无效率”的选票。这种转投也能在该候选人知道自己对他的支持之时,获得一定的好处,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在选举过程中,理性的选民通过对自己支持的候选人的观望,从政治能人那里获取的“机密”信息,进行综合判断,一旦认为自己支持的候选人当选无望或者当选几率很小,便会放弃支持,转而寻找新的候选人,防止自己成了民主政治中多数原则的牺牲品。
波普金(Popkin)提出“理智选民”概念,对于大多数选民而言,低成本的理性选举,即从他人那里收集廉价、便捷的信息对于个人来说是理性的。[7]370-372在该村的政治活动中,一方面政治集会的参与度相当高,几乎全村出动;一方面,村民不愿意花费时间认真思考村中的具体事务,对于村中的公共集会也大多走过场,基本上是村委会领导一言堂,对于具体事务敷衍了事,不愿投入过多精力。这就导致高度政治参与、高票通过下的政治冷漠问题[12]。村民都希望搭便车,拒绝付费,最终可能形成村民自治中集体行动的失败。在大多数村民无暇顾及村里公共事务,一年四季在外务工,只有在农忙时节和春节期间才会回家,慢慢的就形成有一批关心村中事务(有些可以从中获利)的意见领袖,为村民免费提供政治信息。这种免费政治信息的社会提供,使得选民能够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比他人更多的政治信息[2]189-190,在掌握了大量政治信息的选民,他们的选举质量也比没有政治信息的选民高,比亲自获取信息的选民成本低。这种意见领袖即农村中的“政治能人”,他们一般具有较高威望,善于与执政者打交道,能很好地处理村民与村委会的过渡关系,同时对村中事务了如指掌、有自己的解、敢说敢言[13]。村民在选举过程中一般会从他们那里获得信息,听取他们的建议,从而减少亲自获取信息的高额成本,最终轻松而高效的投出手中的一票,完成自己的选举。在这个过程中,政治能人成了整个村庄选举信息的制造者和传播者,对选举的结果具有巨大的影响,大多数候选人都会和他处理好关系,游说政治能人,通过他来传达自己对村民的承诺,并借助他的传播技能帮助自己赢得选举,同时给予一定的回报。在这个过程中,政治能人汇集了各方面的信息,并加上自己的见解,然后再将信息传递给候选人和选民。在高度整合的信息面前,理性候选人基本上都会选择获取政治能人的免费信息,直接投票。大多数选民都从政治能人那儿获取信息,直接投票,最终投出了相对集中的高票。
在民主政治起步较晚的国家,正在经历西方国家曾经经历的一些价值理念——实利主义(material)[7]485-487,即对传统的经济财富、物质保障、国家稳定的追求,在中国经济因素更为突出。在经济落后的西部农村,村民对于民主政治的认识不够,不大清楚民主政治是什么。大多数村民不清楚村委会选举目的是为了什么,认为村委会和乡镇政府、县政府都一样,都属于官方机构。同时长期以来,村委会的职能大多在于协助乡镇政府完成行政事务、收税收罚款,基本上与村民的利益对立,部分村村委会选举的不透明操作也使得村民对手中的选票失去信心,使得村民认为自己的选票意义不大,由此产生了部分候选人使用细小恩惠购买村民手中的选票,对于理性的村民来说,与其认真投一张没有价值的选票,还不如将手中的选票投向能给自己带来实惠的候选人,这样既送人情,又能获利,完全符合自身利益。在该村的选举中,部分候选人通常采取给选民送日常生活用品的方式来争取选票。同时,受访的村民对于隔壁村在选举过程中候选人对自己的支持者馈赠上百元的购物卡羡慕不已,希望本村的下一次选举中,候选人也能给自己带来更大的实惠。这反映了部分村民对民主政治缺乏合理的认识,但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政治冷漠的村民出于自身利益的理性决策。
在农村,非制度化的社会关系的作用往往大于正式化的制度[14]。农村是一个熟人社会,尤其是M村,每个生产队都有一个大姓氏主导者,如王家院、聂家院、任家院,村民之间彼此熟悉,绝大多数村民之间有直接或间接的亲戚关系。村里的社会资本相当发达,人与人之间比较信任,生活相对容易。但这种社会对于民主政治来说,尤其是缺乏民主知识的村民,政治选举犹如亲戚关系、兄弟友谊的一次正式考验,和自己的关系亲疏成为他们考虑投票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在熟人社会中,一旦被发现自己没有支持亲近的人,就会被认为不忠诚、缺乏义气、没有立场,对其日后的正常生活也会产生巨大影响。他将成为家族批评的对象,朋友排挤的对象,对于他今后的社交活动来说也将难以开展。在这种社会的选举中,部分村民的最大利益成了维护自身的社会资本。因此,在农村政治选举中,尤其是家族势力比较强大之时,村民一般会舍弃自己最核心利益,而优先考虑自己家族、自己团伙内部是否有人参选。优先支持“内部人”而放弃自己的个人利益,从而赢得一定的社会资本和社会利益,为自己今后的农业生产和日常事务开展奠定良好的社会基础。
在M村,村民的传统观点认为,只有获得高票通过的候选人才是村民集体利益的代表,所有村民对于公共事务的考虑也是完全着眼于整个村庄和全体村民利益。如今,随着政治环境的变化和市场经济的冲击,这种集体主义意识形态也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传统的依靠政治动员、记政治功分、开集体大会吸引村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模式也显得缺乏吸引力。村民更多的意识到自身利益的重要性,候选人会采取实际的行动降低自己当选的成本,选民也会从自身利益出发做出自己的政治选择,即使这种选择在某种意义上来看是不利于整个“集体”利益的。
因此,高票通过的政治选举更多的是理性经济人——选民与候选人双方决策的一种均衡,而并非传统意义上的集体利益代表者。这一方面反映出传统因素对民主政治发展的阻碍,如熟人社会、宗族势力、官本主义,另一方面则体现在城市化和市场经济下对尚未完全发育的农村民主政治的冲击,主要体现在以经济利益为核心的政治冷漠、经济力量的滥用、程序缺失下的权力滥用。针对该村民主政治发展过程中的高票现象,我们要给予充分理解,看到其中理性选民与理性候选人间的相互博弈,同时也要对其进行矫正,以促进该村民主政治的健康发展。
理性处理个人利益。公民越来越重视个人的利益,不愿意将自己束缚在公共领域之中,更多的回到私人领域,通过个人的努力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对于公共事务的参与,也不再像以前那样充满激情。对于这种现象,我们需要给予充分理解,个人利益也并非完全与集体利益对立,亚当·斯密认为:社会的分工是出于利己目的的,在个人利益完全实现的时候,集体的利益就会自动实现[15]。它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今的村民自治,只有村委会帮助村民改善了他们的生活水平,理性的选民自然会投入更多的精力、更多的兴趣、更多的信心到集体生活中来,从而通过参与集体政治生活,进一步改善自身和他人的政治经济状况,促进整个村庄的发展。
正确引导宗族力量。宗族作为我国宗法制的延续,在M村仍然发挥着巨大作用,其意义不亚于正式的法律文件。一方面它在维护农村稳定、公平正义上起着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也阻碍着农村民主政治的竞争,使得民主政治成为几大家族势力妥协的产物。对此,我们要对宗族力量进行妥善引导,如在政治选举中,允许大的家族有一定的参政权力,使其获得政治利益;而在政治竞选中减少家族势力的参与,使候选人进行公平竞争。从而既保护了家族势力在该地区的积极作用,又减少了家族势力对该民主选举的负面影响,促进现代民主的发展。
限制经济力量的运用。经济力量的使用,从理性选择的角度来看,不论是对候选人还是选民都是有利的,但从长期来看,过度的经济力量使用将使民主政治成为经济利益追逐的副产品,选民和候选人将形成一种路径依赖,通过选举来谋求暂时的经济收益,而忽视自身的政治权利,对于民主政治的发展极其不利。对此,应允许有村委会出资给予村民务工补贴以吸引选民参选,对于候选人给予选民的经济利益进行限制(因为在当今社会难以完全断绝),限度在于难以吸引一个理性的选民因为这点小恩惠而将自己的政治权力委托给不了解的候选人。
选民挑选竞选议题。针对候选人采用传播技巧,选取有利于自身的议题进行反复讨论这一问题,理性的选民可以采取相应对策,由全体选民和有学识的知识分子挑选一些对该村意义重大的议题作为竞选的必选议题,同时允许候选人添加少量自己熟悉的议题加以补充,这样既维护了本村的集体利益,防止选民被候选人蒙蔽,又能发挥候选人个人的才干,选择自己的特长加以展示,促进该村选举的规范化和灵活化发展。
农村村民自治作为中国民主治理的一个核心组成部分,对中国的政治发展起着巨大作用,它的发展归根到底要依靠在现实民主实践中,村民不断理解民主的意义,作为一种资格身份——公民的意义,从而使得他们珍惜手中的政治权利;同时,法治意识的培养对于农村政治选举意义重大,法治能够使村民意识到契约、制度、程序的神圣性,只有遵守民主规格与程序,中国农村的民主政治才能快速发展。
[1]熊易寒.“半城市化”对中国乡村民主的挑战[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
[2](美)安东尼·唐斯.民主的经济理论[M].姚洋,邢予青,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3](美)詹姆斯·E·安德森.公共政策制定[M].谢明,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105-107.
[4]王淑娜,姚洋.基层民主和村庄治理——来自8省48村的证据[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
[5]徐志刚,刘明兴,陶然.村民偏好、选举质量和中国农村选举制度——选举质量的另一种测算思路及其在实证中的应用[EB/0L].http://www.sociology.cass.cn/sHxw/research/repotr/P020080116319498282234.pdf
[6](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戴光年,译.北京:中央编译局,2004:153-156.
[7](美)罗伯特·古丁,(美)汉斯-迪特尔·克林格曼.政治科学新手册[M].钟开斌,译.北京:三联书店,2006.
[8](美)迈克尔·罗斯金.政治科学[M].王浦劬,林震,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212-218.
[9](英)安德鲁·海伍德.政治理论教程[M].李智,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09:274-275.
[10](美)乔治·霍兰·萨拜因.政治学说史(下)[M].邓正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152-153.
[11](美)格林·沙皮罗.理性选择理论的病变:政治学应用批判[M].袁瑞军,徐湘林,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00-208.
[12]赵国宝.政治冷漠与农村民主政治发展[J].宁波党校学报,2004(2).
[13]于建嵘.利益、权威和秩序——对村民对抗底层政府的群体性事件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00(4).
[14]宋维强.当代中国农民的政治参与[J].长白学报,2001(6).
[15]李强.自由主义[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