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国斌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河南郑州 450045)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我国高校课程体系中是特殊的。自设立以来,课程方案几经变换,先后经历了“老三门方案”、“85方案”、“98方案”,一直到现在的“05方案”。期间从课程名称到功能设定都有所变化。仅就课程名称来看,新中国成立以来就先后出现过:“政治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课”、“共同政治理论课”、“政治理论课”、“马列主义理论课”和“共产主义品德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教育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简称“两课”)、“思想政治理论课”等名称上的变化,而与课程名称变换相对应的还有课程功能设定的变化。笔者从梳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名称变迁入手,从应然层面探究各名称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功能,并对当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功能设定进行探索。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高校一直设立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就要求在高校“添设马列主义的课程”,1950年6月教育部明确要求全国高校“开设新民主主义的革命政治课程”。但在不同历史时期,该类课程的名称有着较为显著的时代特点。
1950年10月教育部《关于全国高等学校暑期政治课教学讨论会情况及下学期政治课应注意事项的通报》[1](P82-83)中明确把包括“社会发展史”、“新民主主义论”等在内的课程统称“政治课”,对当时政治课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并对“社会发展史”、“新民主主义论”两门课的内容重点进行了梳理和明确,提出了高校“政治课”的教学方针、组织与方法原则等。
1951年9月教育部《关于华北区高等学校1951年上学期进行“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等课教学工作的指示》中明确提出应把“思想政治课目”作为“业务课的重要部分”,并指出“为了纠正政治课与业务课对立的错误认识和只有政治课才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科目的不正确看法,‘政治课’一名称应予取消”[1](P72-79)。但是直到现在,还有很多人习惯性地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为“政治课”。
这一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处于摸索阶段,课程名称主要是“政治课”,在课程设置上,主要有“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新民主主义论”、“政治经济学”。课程内容着重于“讲授系统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并尽可能地联系中国的革命实际、建设实际和学生的思想实际。”这个时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发挥“改造学生思想,树立科学世界观和革命人生观”的功能。
1952年10月,教育部发出了《关于全国高等学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课程的指示》,它对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开设做出了明确规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主要包括“新民主主义论”、“政治经济学”及“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等三门必修课 ,俗称“老三门”。1957年到1959年,根据当时形势发展的需要,高校停开了上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改为开设《社会主义教育》课。1959年以后,上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又逐步恢复。
这一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处于初步形成阶段,课程名称主要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课”或“政治理论课”,主要讲授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思想,如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理论、马克思列宁主义中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和政治经济学等马列主义基础知识等。由课程内容我们可以基本判断这个时期课程主要发挥“理论教育和政治引导”的功能。
1961年4月,中宣部和教育部召开了高校教材编选计划会议,会议制定了《改进高等学校共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意见》。该意见指出,高校共同政治理论课包括两类: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理论;二是时事政策报告和讨论。之后《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即通常所说的“高教六十条”)中对此又有了更加细致的规定和更加详尽的说明。
这一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名称主要为“共同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上主要有“中共党史”、“哲学”、“政治经济学”和“时事政策报告和讨论”等,课程内容在前期的基础上有所丰富,主要包括两类: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理论,二是时事政策报告和讨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已经不再仅限于讲授马列主义基础知识了,开始增加党史和时事政策的内容,并且在形式上不再仅限于讲授,开始提出“报告和讨论”两种新形式。这个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发挥“政治教化、理论导向和思想引领”等作用。
1978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颁布《关于加强高等学校马列主义理论教育的意见》,提出高校马列主义理论课一般开设中共党史、政治经济学、哲学、共产主义运动史等四门课;1979年5月,教育部理论教育司发表《高等学校政治理论课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粉碎“四人帮”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情况进行了分析;1980年7月,教育部印发了《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马列主义课的试行办法》;1984年9月,中宣部、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院校马列主义理论教育的若干规定》,提出要在全国高校增设“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基本问题”课程,还明确提出马列主义公共理论课的教学时数,并且强调任何学校和个人都不能任意减少和侵占马列主义理论课的时间。
这一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名称前后经历了“马列主义理论课”、“政治理论课”、“马列主义课”、“马列主义公共理论课”四种变动,课程设置主要有“中共党史”、“政治经济学”、“哲学”、“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基本问题”等,文科专业加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或“科学社会主义”,理工科开设“自然辨证法”。课程内容除了讲授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外,开始关注理论与中国实践的结合,关注现实问题。
1985年8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通知》,正式拉开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序幕。次年3月,国家教委发出了贯彻该通知的具体意见。该意见根据上述通知的要求,把高等学校的政治理论课确定为三门,即:“中国革命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马克思主义原理”,这就是后来所说的“新三门”,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85方案”。
1987年10月,国家教委在《关于高等学校思想教育课程建设的意见》中提出有计划地开设一些思想教育课程。这个文件的出台,标志着思想品德课程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部分的出现①1982年10月,教育部发出《关于在高等学校逐步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的通知》。这应当看作是思想品德课的起点。1984年9月,教育部又发出了《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的若干规定》的文件,并且规定了《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学大纲》(试用本)。只是由于它与形势与政策教育一起讲授,没有引起足够关注。。
这一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名称主要是“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主要有“中国革命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马克思主义原理”,文科加开“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课程内容除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外,在前期积累的基础上开始探索思想品德课的建设。但由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分属于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司和思想政治教育司管理,在高校中也是作为两类课程分别开设。这个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功能已经向“理论教育和思想引导协同发展”转变。
1993年8月,中组部、中宣部、国家教委在联合下发的《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正式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简称为“两课”,并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之一。
1994年8月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又将“思想政治教育课”改为“思想品德课”,之后沿用至2004年。1995年10月,国家教委印发《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对高校德育课程的地位和功能进行了较为科学的总结。
1998年6月,中宣部、教育部印发《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其实施工作的意见》(简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98方案”),对高校“两课”课程设置进行了最为系统和全面的规定。
这一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名称最长也最短,即“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也可以简称为“两课”。课程设置主要有七门,分别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和“形势与政策”。课程内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另一部分是思想品德课。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功能定位上,正式文件中已经表达得十分明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理论教育的主渠道和主要阵地,是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着眼于引导和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为他们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打下坚实的基础”等。
200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首次在正式文件中提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①1993年7月5日,国家教委思政司在中国矿业大学召开了“新形势下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座谈会”,首次使用了“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个提法,但没有在正式文件中使用。这一课程名称,并对其功能定位做出了明确表达。2005年2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教育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建立了框架。2005年3月中宣部、教育部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实施方案》(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05方案”),明确规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设置和教学内容,并把教学时数的安排由过去的学时规定改为学分规定。2006年6月和12月教育部办公厅又专门发文要求从2006级学生开始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名称自2004年在中央文件中正式出现后,由于这个名称既高度概括了课程内容又简洁明快,它被社会和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很快接受并正式明确下来,且广泛使用至今。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设置主要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称“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2009年后变更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简称“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称“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基础”)等四门必修课和“形势与政策”,另外还有“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简称“当代”)一门选修课。课程内容“是基于其内在逻辑路线,从基本原理到基本原理发展、再到基本原理运用的思路而生成的,突出了理论、现实和历史这三者的结合”[2](P46)。课程的功能主要是“把传授知识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把理论武装与实践育人结合起来”,尤其“凸显了历史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实现‘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功能共振”[2](P48)。
从上述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文献回顾来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名称日益科学和简练,课程设置日益明确和具体,课程内容日益完善和丰富,课程功能日益全面和深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最显著体现社会主义大学本质特征的课程。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功能设定是指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应然层面上对高校大学生和整个社会所发挥的有利作用或积极影响,而课程的名称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体现和表达该课程的功能设定。2004年中央确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名称从“思想”、“政治”、“理论”等三个方面对该课程设定了如下功能。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政治”课,具有引导大学生实现政治社会化,培养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正确的政治方向的功能
从1985年的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通知》到1994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再到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从“85方案”到“98方案”再到“05方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我国高校中政治性最强,始终都是中国共产党最高层作出决策。从课程本身来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丝毫不用回避它是政治课这一根本属性,它应是“建立在知识传播上的价值引导、思想引领和精神塑造”,应在讲授理论知识进行思想教育的同时坚定不移地培养大学生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增强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比如“纲要”这门课主要就是通过介绍大量的史实,给学生讲清“三个选择”这个具有价值判断属性的问题;在“概论”教育教学实践中,课程更要着重介绍大学生学习毛泽东思想、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意义和方法,在讲授各个章节过程中要融会贯通,突出地强调这一点。要讲清当代大学生只有把自己的前途和国家与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才更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和理想。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该最大限度发挥它的政治引导功能,引导大学生对党和国家的认同,帮助当代大学生坚定其政治立场和明确其政治方向。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传道”的功能,就是要给学生一双“慧眼”,一双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寻找方向、明辨是非从而坚定政治立场,明确政治态度的慧眼。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理论”课,具有帮助大学生系统把握理论知识体系、把握理论武器的功能
从课程内容来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鲜明的理论课特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就是帮助大学生通过课程学习系统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过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坚持社会主义,什么是科学发展、怎样实现科学发展”等重大理论问题的讲解,通过运用多种教学形式,帮助大学生系统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如物质与意识关系的原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关系的原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改革开放理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等,使其理解和了解了很多理论提出的背景和以及对实践的意义。对于大学生今后从事理论研究工作和进入社会奠定了最基本的理论素养。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授业”的功能,就是要给学生一套“武器”,一套战胜歪理邪说、旁门左道的理论武器。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思想”课,具有教育大学生掌握科学思想方法、提升思想觉悟和精神境界的功能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是指思想政治理论课以思想观念为涵载,强调思辨而非经验,价值主导而非价值中立,承载着价值判断、伦理追求、道德呼吁的特征和属性[3]。提升大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思想觉悟和精神境界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目标和评价标准,思想、观念性教育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和形式。
在教学实践中,通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掌握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比如马克思主义中最常用的逻辑与历史相结合的方法、唯物辩证的方法等。一旦掌握了科学的思想方法,就会在各种学习和工作中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从而进一步增强创新能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要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密切联系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其一解决他们的所思所想,解疑释惑;其二引导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教给大学生科学的思想方法,培养他们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是否提高是检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实效性是否增强的验金石。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解惑”的功能,就是要给学生一把“钥匙”,一把启迪心灵解疑释惑的钥匙。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实践中经常存在着“知识性和思想性”的争执,即为了迎合学生考试和毕业后考研的需要,在课堂上大讲特讲知识点,“知识点”情结很重,甚至有的老师讲课时就直接成了考研辅导班,把历年的试题逐一在章节中重点提出并展开细致入微的解答演练。当然,不能否认,这样的模式在学生中尤其是当下很有市场,但是这样的做法主动降低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品味,严重背离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设立的初衷和功能定位。也有人认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学生来说是思想课,对国家来说是政治课,对专家来说是理论课。这种认识在理论上是片面的,在实践上是错误的。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功能中,“政治引导”、“理论武装”、“思想方法”三者应该是三足鼎立,相互支撑又相得益彰的。准确地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思想课,也是理论课,更是政治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名称也鲜明彰显了这三者的有机统一。
:
[1]教育部办公厅.高等教育文献法令汇编(1949年-1952年)[G].教育部办公厅,1958.
[2]顾海良,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3]刘清伟.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特质及其实现[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