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汉廷
纵观200多年的世界经济发展历程,每一次大的产业革命往往都是重大科技创新和重大金融创新共同作用的结果,当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高度融合时,往往会出现经济的繁荣和社会财富的高速增长。事实上,世界经济发生的五次产业革命也确实印证了科技和金融结合这个“牛鼻子”的巨大作用。
例如,由纺织技术革命引发的第一次产业革命中,股份制模式和现代银行制度功不可没;由蒸汽机发明和铁路系统技术创新引发的第二次产业革命中,资本市场的建立发挥了重大作用;由钢铁、电力等领域的技术创新所引发的第三次产业革命,与信托、保险等金融创新密不可分;由汽车、石油等领域的大规模生产技术创新所引发的第四次产业革命,与资本市场国际化和规模化密不可分;由信息和远程通信技术创新所引发的第五次产业革命,与天使投资、创业投资、产业基金等紧密相连。历次产业革命所带来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变化,也深刻地告诉我们,谁在产业革命中成功做到了科技和金融的结合,谁就能在产业革命中赢得先机,迅速崛起。
改革开放以来,在创业投资、银行以及资本市场的支持下,一大批科技成果成功地实现了产业化、商业化,涌现出了联想集团、中兴通讯、无锡尚德、上海微创等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催生了我国移动通信、光伏产业、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兴起和发展。1985年联想集团创建时,只有30多人和20万元流动资金,是连续几笔科技贷款使其快速起步和发展的,其中第一笔10万元科技贷款为企业的发展打开了成功之门。中兴通讯公司的起步源于1993年获得的第一笔300万元创业投资基金,其后通过科技贷款、上市融资等一系列科技金融实践,终于成为引领我国移动通信产业的龙头企业。创办于2001年的无锡尚德公司,同样起步于创业投资的投资,成长于资本市场的规模化融资,目前它已经成为全球前四位的光伏产业企业。同样,上海微创公司的成功,也是一个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结合的成功范例。上海微创公司创立之初,就得到了浦东科技创业人才资助资金、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上海市科委中小企业创新基金贴息和无偿资助的支持。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不仅要有大量科技创新成果,还要有使之快速产业化、商业化和财富化的金融资源。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已积累了相当规模的科技资源和金融资源。在科技资源方面,2010年我国共投入R&D经费7,062.6亿元,比上年增加1,260.5亿元,增长21.7%。其中国家财政科学技术支出为4,114.4亿元,中央财政2,046亿元,地方财政2,068亿元。我国R&D人员接近260万人年,居世界首位;中央和地方研究开发机构3,682家,研究型大学45所;国家高新产业开发区达到83家,高新技术企业超过3万家,在孵科技型中小企业5万余家;国家科技计划(专项)每年产出3万多项科技成果;2010年专利授权总量达到81.5万件,本国人发明专利授权量进入世界前三位,国际专利申请量居世界第四位;技术市场成交额接近4,000亿元。在金融资源方面,2010年底,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95.3万亿元,比上年增加15.8万亿元;2011年8月份,中国股票市价总值为25万亿元,股票流通市值为19万亿元;2011年9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32,016.83亿美元;2010年创投资本总量超过1,600亿元,民间资本总量约40万亿元。从两个方面的资源看,我国已具备了从科技创新向产业开发、从小规模试验向大规模展开的条件。因此,要实现“转方式、调结构”的重大战略转型,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的协同、高效、快捷运转至关重要。
科技金融是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的有机结合和深度融合,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引擎。所以,准确把握科技金融创新规律,是用好科技金融工具的前提。
第一,科技金融是一种创新活动,即科学知识和技术发明被企业家转化为商业活动的融资行为总和。无论是科学知识,还是技术发明,只有被创业者或企业家作为财富创造的工具时,科技金融活动才得以展开,融资才成为必须。
所以,一般的研发活动及其资金需求,不属于科技金融活动。
第二,科技金融是一种技术经济模式,即由科技创新发动、金融创新跟进的新经济模式。科技金融活动的结果常常是新企业或者新产业的诞生,科技金融只有为科技资源和金融资源都能带来丰厚回报时,新的技术经济模式才得以确立。
第三,科技金融是一种科学技术资本化过程,即科学技术成果被金融资本孵化为一种财富创造工具的过程。在科技金融活动中,技术不再是简单的技术,而是与资金等要素一样,是构成财富创造的重要资本,只有成功地把技术成果资本化,才能实现科学技术从潜在生产力到现实生产力的“惊险跳跃”。
随着科技金融的不断发展和深化,其表现形式越来越多样化。
为了达到对基层区队微腐败的治理效果,应该做好第三步工作,完成磨剑的储备。不仅应该做到兼顾防范与惩治,而且还需要做好廉政教育工作。第一,组织多种形式的廉政教育活动,使基层区队的管理人员可以提高自身的觉悟,形成廉洁的思想意识,达到预防“微腐败”情况出现的目的。第二,积极开展党风廉政教育宣传会议,组织基层区队管理人员到红色革命根据地与黑色教育基地进行实地参观,发挥出廉政教育的有效作用,从思想意识上,给予基层党员干部及时的提醒和约束[3]。
第一类是创新金融,包括天使投资、创业投资、私募股权投资、科技银行、创业板市场等。这类科技金融形式,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飞快发展,并成功地孵化和完成了以移动通信为主的第五次产业革命。
第二类是科技与金融结合,包括商业银行的科技贷款、担保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保险公司的科技保险,高新技术产业融资债券等。这类科技金融形式,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引导传统金融资源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主渠道。
第三类是财政科技投入的金融化运作,包括政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等。这类科技金融形式,正在成为许多国家财政科技投入的重要方式。如美国的小企业股权投资计划、以色列的政府创业投资引导计划,以及我国正在准备实施的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等,都属于这类形式的科技金融。
科技金融不是万能的,它的实施对象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第一,为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供金融支持。科技成果转化是世界性难题,没有专属化的金融服务支持,大量科技成果就不会成为创业的载体和财富的源泉。所以,科技金融的首要任务是针对科技成果转化的特殊需求,量身定做相应的金融工具。如政府针对科技成果转让以及第一次商业化提供的无偿或有偿资助,或者通过间接投入引导创业投资基金、商业银行等为科技创业活动提供的融资等,都是为了促进科技成果快速产业化、商业化的科技金融服务。
第二,为科技型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提供金融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普遍特点是技术含量高、成长快、轻资产多,传统金融无法或很难满足其需要,而科技金融可以通过风险分担机制和收益分享机制,引导和调动金融资源参与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过程,分散其风险,分享其收益。
第三,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提供金融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技术与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具有爆发性成长的特点,也是一个经济体未来成长的发动机。同时,战略性新兴产业又具有融资需求大、不确定性强的特点,一般金融常常望而却步。科技金融则可以通过产业链融资、股权/债权混合融资等形式,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提供规模化的金融支持。这方面最有代表性的模式是巴西的十六个国家科技产业基金,它们为巴西在支线航空、生物能源等新兴产业领域异军突起提供了强大的金融支持。
科技金融是科技工作的自然深化,也是金融创新的重要领域,具有很强的政策性和市场性。
一是对已经形成的可以财富化的科技资产进行孵化,使之具有财富化载体。国内、国际经验,基本都是通过政府投入和引导金融资本投入的方式支持创新、创业活动,加快科技资产的商业化进程。具体科技金融政策工具有孵化器、天使投资、创业投资等。
二是对初具形态的科技财富载体提供规模化融资安排,使财富创造过程获得加速度。具体科技金融政策工具有创业投资、担保融资、科技保险、知识产权质押等。
三是对处在高成长期的科技财富载体提供放大化融资安排,使财富创造获得规模化效应。具体科技金融工具有科技信贷、企业上市等。
科技金融创新是加快自主创新的重要保障,也是实践中的一个难点。笔者以为,在科技金融创新已达成广泛共识的基础上,在科技金融结合试点工作启动之际,当务之急是建立多元化的科技金融投入机制、多渠道的资源汇集机制和制度化、常态化的科技金融工作机制。
第一,科技部门要会同财税部门,创新财政科技投入方式,加大政府对科技金融的投入规模和投入力度,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如增加科技投入中的后补助、偿还性资助比例,对社会资本设立的天使投资给予税收减免优惠等。
第二,科技部门要会同金融部门丰富和完善科技贷款、科技保险、科技信托以及资本市场等金融工具,扩大金融资源进入科技创新的渠道,探索设立科技银行、小微企业股权交易平台等新科技金融形式。
第三,科技部门要会同国资委等部门探索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新的投资模式,如设立大型国有企业背景下的创业投资基金以及产业基金,对重大科技成果进行规模化和产业化。
科技金融创新是一个协同过程,各部门要会同试点地区,构建行之有效的资源汇集体系。
第一,科技部门既要在具有产业化目标的科技计划和专项加大用于科技成果转化、小企业支持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经费的比例,又要把已经形成的可转化的科技成果分类入库,并逐步对外开放。
第二,财税部门要加大对科技金融工作的投入,在政府的不同层级建立财政科技金融专项资金,如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小企业股权投资基金、战略性新兴产业基金等。
第三,金融部门要主动服务,探索新的金融服务模式,满足科技金融工作的特殊需要,使金融资源顺畅进入科技创新活动。
第四,国资委等部门要积极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和市场优势,为中小企业发展和新兴产业成长创造空间。
第一,加强顶层设计,切实发挥好科技金融领导协调小组的沟通、协调作用。
第二,加强组织和研究力量,对科技金融工作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现象和新模式,要及时总结经验,防范风险。
第三,加强监督、检查和评估、评价,增强对试点地区的服务能力,增强对拟试点地区的辅导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