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化办学条件下学生技术技能培养研究

2013-08-15 00:52杜春宽王宝敏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集团化技能型竞赛

杜春宽,王宝敏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无锡 214153)

集团化办学模式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校校合作、校企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培养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满足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助推行业、企业的转型发展,使职业教育做大做强。对于集团化办学的研究和实践较多,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1-3],但对于集团化办学条件下如何提高学生技术技能的具体研究较少。基于此,本项目在集团化办学条件下,构建学生技术技能培养体系,探索和实践学生技术技能提高的方法和措施,这对学生技术技能的培养具有现实的指导和实践意义。

1 集团化办学条件下学生技术技能培养的内涵

1.1 学生技术技能培养定位分析

随着国民经济发展、产业调整和产业升级,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必须进行产业升级和改造,顺应经济发展趋势,进行技术革新,工艺创新,这是企业生存和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产业升级和改造对人才需求将提出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适时抓住这一机遇,通过集团化办学,解决高职院校实践实训场所不足,人才培养目标与行业、企业需求不对应等问题,创新校校合作、校企合作等合作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采取多种措施和手段培养符合企业急需,符合产业升级、转型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1.2 学生技术技能培养的意义

学生技术技能培养的目的在于学生具备基本的理论知识基础上,懂技术、能操作、能维修、能计算、会沟通、能解决现场实际问题的技术技能素质,能够满足行业、企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要求。在集团化办学条件下,对集团内教育资源进行优化整合,把理论知识、岗位技能、先进技术、职业素质的内容融入到教学和学生技术技能培养的全过程,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行业、企业人才要求的对接,校校、校企联合培养符合行业、企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有利于解决行业、企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短缺问题,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也进一步完善集团化办学和促进成员间深度合作;有利于职业教育资源的重组和互补,进一步完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有利于解决学校在现代化实训基地缺乏、人力资源不足、资金投入缺少等问题,学校单凭一己之力很难培养适于行业、企业需求的懂新技术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联合企业和学校,组建教育集团,实现资源共享、发挥各自优势,形成互补,能够有效解决这些问题,这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4]。

2 集团化办学条件下学生技术技能培养体系的构建

2.1 学生技术技能培养体系构建原则

2.1.1 全面提高,协调发展的原则

知识是基础、技术技能是核心、素质是保障,三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没有知识,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生即使提高了技术技能,也没有发展后劲,不能解决出现的新问题,没有创新意识;同样,没有技术技能,不会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等于没有知识。所以在培养学生技术技能时,也必须注重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素质对学生技术技能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注重素质教育的渗透。

2.1.2 注重学生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学生能动性的原则

在集团化办学条件下,结合集团内教学资源,开发切合实际的技能培养项目,共建实训基地,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校校、校企联合培养学生。技能培训项目是理论教学内容和技能实践内容的统一,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碰到的生产问题,这样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技能培训项目也是岗位技能要求和技能实践要求的统一,在技能实践过程中,以岗位技能标准要求学生完成实践任务,培养学生岗位技术技能。

2.1.3 持续改进的原则

随着技术革新、工艺提高,行业、企业对人才技术技能要求也越来越高,集团内资源也在不断丰富,技能培养体系也必须不断改革和完善,适时调整培养计划、创新培养模式,开创技能培训实践体系。

2.2 构建学生技能培训实践培养体系

从学生技术技能培养为出发点,依托校企合作,采用工学交替方式,“理论—实训—生产实训”培养模式,形成“理论—实训—再理论—再实训”的循序渐进的技术技能培养体系。同时,以集团内部各类技能竞赛和国家、省市级各类技能竞赛为辅,建立技能竞赛体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技术能力。

2.2.1 深化校企合作,共育学生

企业与学校进行实质性的合作积极性不高,往往流于形式,主要因为“权、责、利”不明确,没有形成互惠双赢的合作局面,使合作难以持续有效。集团化办学应在政府指导下,在政策上给予集团化办学支持,集团内成员在办学机制上要有所创新,抓住合作的切入点,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形成互惠共赢、长效合作的局面。从行业、企业人才需求、行业发展出发,学校联合行业、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计划,共同编写教材和作业指导书,共同建设“校中厂”、“厂中校”等实训基地,共同开发实训设施,共同选派优秀教师和工程师指导学生实践。做到理论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提升学生技术技能;教学与生产相结合,使学生在生产实践过程中,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产问题,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把握,提升生产技能;学习和工作相结合,学习和工作相统一,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在培养过程中做到课程设置和岗位工作任务相对接,课程标准和职业资格标准相对接,学习内容和岗位工作内容相对接,素质培养和职业素质相对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具备岗位知识和岗位技能。实现知识运用、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三位一体”综合培养和训练,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以往“理论—生产实践”技能培养模式,学生理论学习结束后,直接进入生产实践,中间没有培训过渡期,学生在生产过程中,生产的产品合格率不高,使学生的实践自信心受挫,不敢进一步动手实践。此外,由于产品合格率不高,导致生产成本上升,企业也不愿意让学生参与生产实践。因此,把“理论—生产实践”修改为“理论—实训—生产实训”,增加短期过渡实训项目。在理论学习后,进行项目化训练,培养学生基本生产技能和动手实践能力,具备一定技术技能后,进行生产实践,学生容易进入岗位工作状态,生产率和产品合格率都有效提升,学生生产实践信心得到增强和岗位技术技能获得有效提升。同时,学生生产实践解决了企业劳动力短缺问题,降低生产成本,企业积极主动参与到校企合作,共同培育学生,实现互惠共赢。

学生在实训过程中,采用的实践指导书、实训设施必须具有针对性,能够满足学生实训的需要,同时要与生产实践内容保持一致,这样才能有效保证学生岗位技术技能的培养。实训过程中采用的实训标准要与职业资格标准相对接,考核形式与职业资格考试形式相对接,实现教学和职业资格培训的同质化。学生实训完毕,要求学生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具备相关从业资格。在实训过程中,学校选派优秀的教师,企业选派优秀的工程师指导学生实践,对学生技术技能的培养起到很好的保障作用[4]。

2.2.2 依托各类技能竞赛,提升学生技术技能

充分利用集团内教育资源,对学生和职工进行技能培训,在集团内部组织各类技能竞赛,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技术工人同场进行技术技能竞赛,一是检验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考核学生技术技能水平,与熟练技术工人的差距,找出自己的不足,激发学生进一步提升技术技能的动力,同时也有利于技术工人理论知识的提高。此外,依托国家、省市级各类技能竞赛,构建竞赛实践体系,如依托江苏省机械创新大赛,开展创新课程讲座,组建专业兴趣协会和创新团队,组织集团内院校创新设计大赛,从而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创新讲座、专业兴趣协会的专业知识扩展提升学生创新意识,通过创新实践提升学生技术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实践与体会

“理论—实训—生产实训”学生技术技能培养模式是指学生在理论学习,具备基本专业知识后,校企联合对学生进行岗前技术、安全培训,具备基本职业技能,然后进行生产实践。在这一方面江苏省经贸职教集团进行了较好的实践[5],其成员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与多家著名企业进行了长期有效合作,如与无锡市五金机电商会成立“无锡市五金机电学院”。学生在校学习专业知识,同时学生在学校或无锡市五金机电商会成员单位实践,在学校教师和企业工程师共同指导下接受技能培训,最后安排学生在无锡市五金机电商会成员单位顶岗实习。这样为无锡市五金机电商贸行业输送“工商复合”特色型人才,解决了人才短缺问题,促进双方交流和深度合作;与红豆集团开展的“千名店长”订单式培养,在学生培养之前,根据岗位技能要求,共同制定了培养目标和计划、编写教材和作业指导书、共建实训基地、选派优秀教师和工程师对学生进行系统培养和技能训练,培养出符合红豆集团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与相关学校也进行了成功合作,与无锡市立信中等专业学校开展的“中高职3+3分段培养”,与南京财经大学开展的“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等合作项目都取得了实质进展,构建“下接中职等教育单位,上接应用型本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6],使学生技术技能的培养系统化和持续化。

江苏省经贸职教集团内也开展了各类技能竞赛,并制度化和常态化。校校之间开展的各种专业技能竞赛,使学校与学校在技能培养方式、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有效交流,找出差距和存在的问题,相互促进、进一步完善学生技术技能培养模式,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技能比拼,激发学生提升技术技能的热情;校企之间也开展各类岗位技能竞赛,学生和熟练技术工人同场竞技,学生在竞技过程中,会碰到很多未曾见过的问题,需要现场解决,这就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能,使学生看到自己岗位技术技能的不足,与熟练技术工人的差距,激发学生学习和动手实践的兴趣,也能使熟练技术工人看到理论知识的不足,促进工人理论知识的提高,这正是学校和企业希望的。同时,集团内组建各类专业社团,如数控加工、电火花线切割等社团,进行专业技术交流和专业技能竞赛,也有效提升了学生专业技术技能。近几年集团内学生在国家级、省市级各类专业技能竞赛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通过学生技术技能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但仍然存在不足,一是需要进一步建立“互惠共赢”长效持久的校企合作机制,创新校企合作模式,使集团内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双赢的有效合作,促进双方的共同发展,培养出优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企业服务,也扩展了学校的发展空间;二是需要加强集团内成员的交流和协调发展,在特色专业建设、资源共享、人才交流等方面加强合作,不重复建设,不浪费资源,降低办学成本,进行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建设各自特色专业,培养特色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发挥集团化效应,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三是进一步完善竞赛实践体系和组建各类专业社团,拓展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技术技能。

[1]鲁昕.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推动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在2011年度全国职成教工作会议上的讲话[Z].2011-05-16.

[2]刘向红,段峻.高职教育集团化办学改革的研究与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2(5):71-73.

[3]首珩.对集团化办学模式下深化校企合作的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3(6):32-34.

[4]冯象钦,段志坚,马仲明.集团化办学是改革和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途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9):30-32,36.

[5]蒋亚琴.高职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4):33-34.

[6]刘桂林,童云飞,巢新冬.集团化办学条件下“厂中校”建设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2(5):42-45.

猜你喜欢
集团化技能型竞赛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甘南藏区学前教育集团化发展的实践探索
我看竞赛
创新思维竞赛(3)
打造集团化医疗航母
集团化 分级诊疗的催化剂
农村技能型供水管理人才培养浅析
集团化 分级诊疗的催化剂
浙江省汽车后服务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