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晖晖
近年来,微博的兴起成为了一种时代标识。短短两三年的时间,微博已经一跃为所谓“全民微博”,实现了互联网时代人与网络之间的一种通达无碍。当然,不可否认地是,鉴于中国独特的信息流通环境以及互联网本身的商业运作手法,微博似乎更类似于一种媒体,而并非纯然的社交手段。这就意味着微博所开拓和发展的这一信息平台具有某种网络公共空间的性质,如今风靡全国的微博“围观”现象似乎多少可以说明微博的公共影响力确实存在。
近些年来,由于思政研究不得不面对新时代潮流,我们需要在新媒体视域下重新打量和理解传统的思政教育方式。为了在学生工作中更好地贴近和指导学生,思政研究就得向新媒体开放自身。浏览近两年的思政研究文章,我们不难发现,出现了相应的一些博士论文、硕士论文、期刊文献,力图从网络思政教育、微博等新媒体对思政教育带来的挑战等角度出发,研究思政教育与新媒体视域的结合。这充分说明新媒体的出现所引发的思政教育本身的思考在所难免,而如何理解思政教育在当代这种新媒体视域下的功能导向则是本文所要思考的问题。
微博的出现和发展与互联网对自身的理解和功能定义的时代变化密切相关。微博的前身是博客,微博是微型博客(Micro Blog)的简称,国外的叫法是Twitter。按照相关研究[1],博客的兴起,使得互联网实现了“从读到写”的革命性转变。互联网本身便兼具读和写的功能。但过去的大量应用都只基于一对多的传播,构造的基本上是一种“只读”的方式。但博客和维基网的出现,实现了多对多的传播,它使每个人不仅能够读,还能够说,形成了交流和互动,我写你看,你看我写。因此,互联网转向了以人为中心。
在此语境下设计的博客产品,就具有两个功能,一是满足自己,二是满足他人。除了创造出一种自我个性表达的平台之外,这种平台还得突破自身的局限,进入到一种公共空间,通过交流互动来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关联。另外,另一种在当代大行其道的产品Facebook通过设计一种称为News Feed的产品功能(即主动将自己主页上的变动向好友广播的内置功能),实现了类似于西方18世纪社交界新闻公报的电子化环境。这两者的混合便产生了所谓Twitter。微博的出现顺应了大众对信息的获取和交流方式,以及大众对信息的消费心理。这样,微博就成为了此时代互联网信息流捕获的标志性媒介。
按照胡泳的研究,微博之所以能够在当今大行其道,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一,用这种方式感觉到朋友们生活的韵律,时刻知道朋友在干什么,同时在想什么,这是大家喜欢微博的关键因素。第二,它能够带来更多的现实生活中的人际联系。第三,自我表达。第四,积极分享。第五,增大信息,扩散范围。”[1]
至此,我们就不难理解,微博在大学生当中的风靡程度,可以说某种程度上契合了大学生的个性表达和交往意愿。不仅如此,它还帮助大学生成为了一种“意见主体”。这种对自身的确认,对共同生活圈子的渴求,对信息交流和情感满足的需求,迅速使得微博成为了当代大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我们必须注意并指出,微博在大学生中产生的这些效应,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既具有积极的意义,也具有一种需要导向的意义。
这一点,通过与传统的思政教育方式的比较,我们能够比较清楚地看出问题所在。众所周知,传统的思政教育方式主要通过课堂教育、树立典型、宣传引导以及当面谈话等方式进行。其最主要的特征是权威性引导,信息的指向性明确、单一。换句话说:“高校思政工作者通过掌控话语权,即有意识地选择合适的材料对教育对象持续地、高强度地传播含有特定内容的信息,以促使教育对象的思想、行为发生转变。”[2]显然,这种传统的教育模式实际上已经不适合当代教育的需要。这一点,尤其在当今的教育理念中越来越表现为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中心地位,强调互动交流作为核心的教育方法。因此,微博的出现某种程度上正好顺应了这一时代潮流,给学生提供了一种特殊的信息通道。与此同时,学生能够参与到话语权的分享和所谓的去中心化中,树立起一个“意见主体”的独立性。这种独立性往往通过微博平台能够找到有力的认同的支持。因此,下述观察就具有了一定的合理性:“在微博背景下,他们的‘声音’不再是小范围的自娱自乐,微博的传播特点导致广泛的受众,这也从另一个层面刺激了年轻人个性中的精英意识,以及对高校传统思政教育模式下教育者单方把控话语权的不满与抗争,销蚀了传统的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权威性。”[2]
同时,与思政教育的目的和主旨相违背的便是网络信息的泛滥和差异性,容易引发学生的认知偏差。尤其是微博的传播方式和其通过互动形成的认同方式,极易将学生引向某些意见的漩涡:这些意见包括大量的垃圾信息、大量的混淆价值观念的言论等等。
目前,已经有大量的研究在这方面达成了共识,其关注力都指向了如何去应对这种挑战。这种应对既关注微博的积极的宣传功能,又指出应该对微博加以限制。有的论述专门论述了利用微博的各项功能进行思政教育的可能性[3]。不可否认,这些论述都有其合理之处,但是,这些论述都没有直面微博带来的整个教育的全新景观。换句话说,我们往往只是站在新媒体的视角来看待了种种新媒体现象,并力求在这方面沟通新媒体与传统教育方式;却未能真正站在新媒体的角度来看待教育新景观本身,没有看到这一事实:微博所带来的教育新景观只不过是把握了已经变化了的现代教育理念的核心,表达了一种现代教育理念而已。更进一步说,这种方式可能表现得仅仅是目前思政教育面临的发展瓶颈的一种导向。然而,要真正去面对这种发展中的瓶颈,就得把思政教育本身也作为真实深切的教育的一部分来看待,那就意味着要顺应时代的吁求,就意味着要去思考微博带来的一些事关教育本身的新的洞见,那么,我们就得去研究思政教育在新媒体视域下的功能导向。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所谓的教育新景观。前面已经说过,互联网转向人与人的关联,转向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这某种意义上是一种时代的潮流所向。教育已经不再像传统理解的那样,是一种教师主体向学生主体传授知识,而学生主体被动接受的过程。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地位的提升,也意味着传统的教师权威的衰落。但是,教师仍然保有他的权威,但这种权威是在与学生的交往互动中起着引导作用的权威。这是因为,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完善人、提升人的过程,如果没有一种差序格局,我们就很难在根本意义上理解教育。对这种差序格局的正确认识和维护,才是教育改革的意义所在。新媒体所带来的整个教育设计的变化,应该被恰切地视为对差序格局的功能性维度的转变。
过去的这种教育差序格局是由教师主体来决定,而新媒体视域下,教师主体的外在赋予的权威性已经得到了削弱,教师主体通过语言与学生主体建立起了一种互动的模式,在这种互动模式中,教师主体遵从差序格局对学生主体进行引导。这种引导是在一整套设计好的教育机制中进行的:比如通过教材、教师授课学生获取信息。但如今,微博冲击的正是这套设计好的教育机制。信息的来源无限扩大,教师的权威进一步得到削弱,甚至消失。现在,教师主体看起来更像是巨大的信息库与学生主体中间的中介。这个定位充分地说明了教师的功能在于引导。如果不存在信息筛选的这种差序格局,就不存在教育这回事。教师主体通过某种先导,将学生主体引向一种对信息的恰当的认知,在这种认知中学生培养人格、学习技能、获取知识,最终脱离这一机制,成为独立的个体。但在更深层次上,这种教育机制实际上始终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因此,如何去把握这种教育机制,也意味着思政教育对自己的理解。
理解了这种教育新景观,我们不难发现当代思政教育的定位实际上也应该如此。思政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形式,不可能孤立和摆脱教育本身的规律和发展。如果思政教育同样是起一种信息传导、熏陶教化的作用,那么,它的适应时代的形式便是新媒体,而新媒体带来的核心便是交往,便是功能引导。之所以强调功能,是因为这一引导所突出的不是某种强制性的内容灌输,而是一种平等和民主的知识学习。我们往往忽略了学生巨大的主体力量和教育条件等现实,未能清晰地定义学生的求知兴趣和意愿所在,这样,就造成了思政教育的一种尴尬的局面。
从大局来看,思政教育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从教育的细节来看,思政教育却因为没有顺应和真正理解教育的时代形式而成为了一纸空谈。了解到这一点,我们就得转变我们的关注力,使得微博作为一种新媒介发挥其积极的力量。这种力量不是一种形式上的仅仅对微博形式的利用,而是一种真正功能意义上的对其引导力量的合理使用。这样,就不存在一种压制性的问题。我们认为,这种合理的功能引导的合理指向便是通过新媒体视域,将思政教育所凝练的价值体系建设成为一种公共的、具有公信力的形式。这种形式就我们所着眼的微博看来,它必然倡导一种合理的、平等的、有序的交流形式。
按照学界的看法,一种媒介形式要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就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1)能够承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任务、原则、内容等基本信息,并且能够被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所操作;(2)能够将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联系起来,使得主客体双方之间可以借助这种形式进行双向的交流互动[4]。
因此,微博作为一种新的媒介形式,毫无疑问地符合学界对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定位。但是,我们切不可忘记,微博并非仅仅作为这一载体而发生作用。微博的载体性质如我们前面所强调的,只是其作为工具手段的一面。微博带来的新媒介视域本身是对教育动向的一种深切的契合,惟有从这个方面出发,我们才能恰当地理解思政教育为何要反思自身的功能导向。因为通过对功能导向的思考,我们就可以将思政教育的内涵理解得与时代所吁求的一致,那么,这种一致就会要求采取其合理的形式和内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构建起一种畅通无阻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通道,为当今新媒介视域下的高校思政教育的自我理解和全面有序的开展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1]胡泳.从 Twitter到微博[J].新闻战线,2011,(9)
[2]尹晓敏.微博兴起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与应对[J].思想教育研究,2011,(2)
[3]方宏建,杜亮.以微博为载体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1)
[4]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