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明花
(1.吉林省金融文化研究中心,吉林 长春 130028;2.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 金融系,吉林 长春 130028)
20 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金融主管部门在当时城市信用社的基础之上,通过合并、重组等方式,逐渐建立并形成了中国商业银行体系中一个特殊的部分——城市商业银行。截至2013年数据统计,共有132 家城市商业银行取得经营牌照,为地方政府缓解融资压力、活跃地方经济、助推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与国有四大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相比,城市商业银行无论在业务经营牌照种类、金融风险防控能力、营销能力和队伍建设及品牌渠道建设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不足。在日益激烈的商业银行竞争态势中,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等软实力的重要性不断凸显,城市商业银行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加强创新文化建设刻不容缓。
关于创新文化的概念国内外有很多不同的定义,比较有代表性的有FonsBoronat(1992)提出的“以一种初始方式,在某一特定时期为了满足创新思想数量最大化的需要而培育的一种行为模式”;Alan L.Frohman(1998)提出的“创新文化能引发几十种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在公司内创造、发展和建立价值观和态度,能够唤起涉及到公司效率与职能发展进步方面的观点和变化,并且使这些观点与变化得到接受和支持,即使这些变化可能意味着会引起与常规和传统行为的一种冲突”;水常青、许庆瑞(2005)则认为,创新文化就是指能够激发和促进企业内创新思想、创新行为和创新活动产生,有利于创新实施的一种组织内在精神和外在表现相统一的综合体,主要包括有利于创新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制度等。[1]可见,理论界对创新文化的认识并没有形成统一的共识,而仅是从创新文化的不同侧面来对其进行解释。故而,本文认为创新文化是在企业内部形成的创新精神和创新物质的综合,同时在企业内部建立起鼓励创新行为的方式,以最终实现企业效能和职能的提升。
创新文化是企业文化的一个分支,对于企业文化的构成理论同样适用于创新文化的构成理论。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对于企业文化构成比较认可的理论主要有Allan Williams&Mike Walters的睡莲图,这一理论将企业员工的信念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要素,企业员工的信念决定企业员工的价值观等;Pamela.S.Lewis&Stephen.H.Good⁃man&Patricia.M.Fandt的冰山图,这一理论将员工的行为比作冰山上可以看见的部分,而冰山下面是员工的观念和价值观等。
对于企业文化的构成,学者们给出了不同的解释方式,但都将企业文化进行了分层,只是不同的学者所分的层次不同,也就是说不同的企业文化要素因其不同的顺序发挥不同的作用。而借鉴到创新文化来说,创新文化的构成也可以采用不用的分层,即外在的创新行为方式和内在的创新价值观两个层次。其中,内在的创新价值观可以激发外在的创新行为方式。
城市商业银行锐意创新与其所面临的机会与竞争是息息相关的。一方面,作为经济领域前沿的重要部门,城市商业银行发挥着地方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核心动力的作用,它需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另一方面,由于城商行很多都是由原来的城市信用社改制合并而来,其自身管理的缺陷和后入劣势,使其如何与已有的国有金融机构展开竞争,在金融竞争中争取更多的存款份额和信贷市场占有率成为关键问题。这就要求城市商业银行必须进行金融创新。处于市场弱势地位的城市商业银行天然地具有市场创新的内在驱动力,这种驱动力有利于其充分利用现有的技术资源向社会提供更加优良的金融产品及服务,呈现出明显的市场有效性。三驾马车之一的内需拉动,需要中小企业的发展、需要民生的改善,而这些都需要城市商业银行立足地方进行金融创新,提供更优质更高效的金融支持。在目前日益复杂的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下,城市商业银行更要加强自身的创新文化建设,以更好地保障产品服务层面的创新。[2]
任何一家企业的发展都与企业文化息息相关,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同样与自身的企业文化密不可分。正是由于在城市商业银行内部存在着金融创新的企业文化,才使得城商行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创新文化在既通过外在的创新行为方式又通过内在的创新价值观作用于城市商业银行运作的过程中,已经成为其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城市商业银行应加强企业创新文化的建设。
虽然多家城市商业银行都已经将创新文化战略的建设写入自身发展战略之中,但是对于创新文化战略的理解还很肤浅。城市商业银行的管理者、客户甚至每一位队员对于创新文化的认识还缺乏统一性。对于创新文化的认识不清,导致了创新文化的建设流于形式,无法触及创新的实质问题。[3]
对于创新文化的理解不清还体现在许多城商行更加重视创新战略的设计和宣传,而忽视了创新团队的建立和发展。创新文化的建立是个体创新行为与群体创新行为协调作用的一个过程,缺乏对创新团队的扶持和支撑,无疑会使创新文化失去生存的土壤,让创新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给城市商业银行的创新活动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
城市商业银行在建设创新文化的具体实际行动上,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短期现象。城市商业银行的创新文化建设是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不仅仅需要在战略上将创新文化作为全行共同的价值取向而遵守,还需要在创新战略的内涵之下建立一系列较为完备的制度来保证创新文化的顺利建立及创新过程的顺利完成。部分城市商业银行对于创新制度的建立、健全尚存在欠缺,或者在制度的执行过程中,方法过于简单粗暴,例如采用绩效考核等方式,使员工产生较为严重的抵触情绪。员工是创新的基石,缺少员工的支持会使得创新文化的建设成为一种短期行为。
另外,在城市商业银行发展过程中,由于激烈的市场竞争导致了很多企业的管理者对于创新文化的建设急功近利,在建立创新文化的过程中,首先想到的是如何快速地向创新文化要效益。文化的建立和传承是一个长久的过程,很难一蹴而就,这种揠苗助长的现象更会使城商行的创新文化建设呈现出短期性。
城市商业银行在创新文化的开展过程中缺乏系统性,活动之间缺乏必要的逻辑切入点,虽然声势浩大,但取得的效果却微乎其微,创新文化的建设活动缺乏合力。首先,创新文化在城商行内部应是一种普适的文化,但是总行和分支机构对于创新文化建设的内容却是割裂开来,各自为战,缺乏全局性的系统统筹;其次,分支行之间的竞争是通过分行级的绩效考核指标,这就导致了分行间更加注重经济利益的实现,而忽视了创新文化的建设,总行对于创新文化建设煞费苦心的策划,到分行一级便变成了敷衍了事;再次,由于城商行的创新文化建设需要得到城商行上下员工,尤其是主要决策领导的支持和肯定,而主要决策领导的频繁变更导致了创新政策缺少系统性,创新文化建设步履维艰;最后,对于很多城商行来说,创新文化的建设还仅仅停留在口号上,缺乏必要的核心价值观建设,使企业上下无法形成统一的认识和行动力。
许多城市商业银行在提出创新文化的时候,呈现出一种理念趋同的态势,缺乏与自身相适应的主张和对策。这与城市商业银行目前存在的企业文化是一脉相承的。城商行在建立之初,仅仅是复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和企业文化建设,之后的若干年,开始模仿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发展之道,近些年,才刚刚开始探索适合自己的差异化之路。然而,目前国家对城市商业银行的跨区域发展以及上市均持不鼓励政策。因此,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必须要走差异化发展的道路,表现在文化建设上,就需要城市商业银行加强创新文化的建设,将创新文化的价值观作用于员工的工作行为中,通过创新增强城市商业银行的生命力。
城市商业银行是目前我国金融机构中法人总数较为庞大的群体,它的发展更多是与地方经济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的,也就是说城市商业银行更多的是带有地域性质的。每家城市商业银行从组建到之后的发展都有其各自的特点,因此,在企业创新文化建设过程中应加强服务地域经济的理念。例如,吉林省是农业大省,“三农”在吉林省占有重要的地位。吉林省内唯一一家城市商业银行——吉林银行的发展就应该与农业、农民和农村结缘,吉林银行的企业文化就应该更多地体现于此。
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同业竞争,虽然立足地方、服务中小、服务社区已经成为大多数城市商业银行的共识,然而在城市商业银行展业过程中仍然表现为同其他不同类型的商业银行进行各种同质化的竞争。加强城市商业银行的创新文化建设,就是要让整个企业从上到下、从里到外,也就是说从管理者到普通员工,从员工的潜意识到员工的职业行为,都要有创新的理念。只有差异化、特色化的创新文化才能让城市商业银行发展得更好,更加具有竞争力。
目前,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主要是总分制,银行的创新活动更多的是在总行层面上进行,分行及支行则是营销总行设计的各种金融产品及服务,这一模式对于创新的发展具有不利的一面。因为,创新往往是由客户的需求引起的,而接触客户、了解客户需求更多的是分支行层面的员工,产品的设计是由总行的产品经理们完成的,产品经理的设计更多地体现了理论的可行性,实际产品的生命力如何,产品经理并不知情。因此,在创新文化建设中,应加强全员创新意识的培养,在制度层面保证全员创新的可能通道,建设创新团队模式,有效地融合分支行客户经理和总行产品经理的行业知识及从业经验。
[1]水常青,许庆瑞.企业创新文化理论研究述评[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3):140-144.
[2]柳明花,魏思淼,高键.加强吉林省中小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的背景及建议[J].现代商业,2012,(32):22-23.
[3]罗长海.创新文化与企业创新价值观的塑造[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4):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