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忠禄,鲁彩苹
(兰州城市学院 中文系,甘肃 兰州 730070)
被鲁迅称为“四大谴责”小说之一的《老残游记》,在抉发时弊、开启民智方面,颇有功劳。它以踔厉风发的思想锋芒,震撼近代文坛。小说以一个摇串铃的江湖郎中老残为主人公,记述他在北中国大地游历的见闻感想,并以此表达作家刘鹗的崩城染竹之哭。现就其如何塑造老残形象以及老残形象的意蕴和影响加以探讨。《老残游记》作者在老残形象上所施的浓墨重彩是多方面的。
将旅途见闻结合起来,凸显老残的爱国思想。《老残游记》以游记形式来写小说。主人公老残是一位出入官场的江湖医生,一位与世无争的旅游者。他一边游览,一边细细观察、揣摩、品评他所见所闻的社会百相和人间世事。小说描写了这位摇串铃的江湖郎中两个月的短暂行游,并对他的沿途见闻作了客观记录。正是这样一个叙事角度、叙述基调的确定,使刘鹗能够更加从容地对老残的见闻进行真切描写,从而表达作家发自内心的“国家之感情,社会之感情,种教之感情。”[1]2老残的爱国,是通过对腐朽吏治的批判显现出来的。在作者看来,国家的衰落,民族的不兴,很大程度上是腐朽的统治所造成的。
主人公的旅行是从山东古千乘开始的,途径济南大明湖、黑虎泉,又过曹州府、东昌府,取道齐河县、齐河镇,最后与好友德慧生结伴去了江南。他每到一地,着意留心当地官员的所作所为。在曹州府,他从董二房老店的掌柜老董那里,亲耳听到了“清官”玉贤的残忍。玉贤在曹州任上,未到一年,就用站笼站死两千多人,以致有路不拾遗的美名。可是他站死的两千强盗,大约十分中九分半是良民。于学礼一家四口,因强盗栽赃蒙冤被站死。马队什长王三为抢夺一良家标致闺女,就诬其父为强盗,用站笼站死。一个老实的小布贩醉后失言,说出了此事的真相,又被王三一伙听见,做成圈套,抓来站死。杂货铺王老头的儿子,酒后说了玉大人怎样糊涂,怎样冤枉好人几句话,也当做强盗站入站笼,不到两天就站死了。曹州府的老百姓,吓得个个面色失常,惶恐不安,敢怒而不敢言。在齐河县,他遇见了黄人瑞和翠花、翠环。在和翠花的谈话中,他知道了“喊爹叫妈的,哭丈夫的,疼儿子的,一条哭声,五百多里路长”(第十四回)的黄河岸边,老百姓所受洪水灾难的惨状。翠环和翠花都是良家女子,只是因为一次黄河水灾,家被水冲走了,才沦落为娼。其实,这次水灾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岂止翠环、翠花二人呢?淹死的、饿死的、救活了因无饭吃而又投水自尽的,数以几十万计。也是在这里,他亲眼目睹了“清廉的格登登的”刚弼。刚弼是小说中另一个“清官”形象,他主观武断,刚愎自用,所作所为和玉贤一样,实际上也是一个酷吏。在审理魏氏一案时,仅据魏家家人为救主人疏通官府的1000两银票,望风捕影,作主观推论。他强词夺理而又不做调查,一口咬定魏氏父女有放毒致死人命之罪。“今日替我先拶贾魏氏,只不许拶得他发昏,但看神色不好,就松刑,等他回过气来再拶,预备十天工夫,无论你什么好汉,也不怕你不招!”(第十六回)真是残暴、凶狠到极点。玉贤、刚弼这两个形象具有很高的典型意义,它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凶残、暴虐的本性,暴露了封建社会末期统治阶级为延缓自己的灭亡,残酷镇压人民的狰狞面目和反动本质。有这样的官员作父母官,人民的生活能好吗,国家能够兴旺吗?老残的爱国思想,就是通过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吏治的腐败、官场的黑暗凸显出来的。
通过具体的细节描写和细腻的心理刻画,表现老残的爱民情怀。刘鹗在《老残游记》中,运用许多细节描写来表现老残对人民的深深关心。小说把老残在齐河县,和妓女翠环对话的细节,作了不厌其烦的描写。通过这一细节,我们可以看出老残的一片爱民情怀。翠环讲述黄河成灾酿成的惨状,读了之后,让人触目惊心。当时的情景是稀里哗啦,那黄河水就像山一样的倒下去。那些村庄上的人,大半还睡在屋里,呼的一声,水就进去。因为这场灾难是翠环亲身经历过的,所以,叙述起来格外真实,也格外令人信服。又如,为使平白无辜的魏谦父女免于刑具之苦,老残当庭质问刚弼的细节,以及他协助白子寿等官员细意推求,查明齐河村十三条人命大案,等等,这些细节的细致描写,无一不显示出老残对深受苦难的人民百姓的极大同情和关爱。
中国古典小说,以通过人物的行动、对话来展示人物的心理活动的描写为多,而以用工笔作大段的心理刻画的为少。《老残游记》在这方面的尝试是值得注意的。如第六回,老残看见鸟雀在雪中冻饿之状,顿生怜悯之情。小说写道:“这些鸟雀虽然冻饿,却没有人放枪伤害他,又没有什么网罗来捉他,不过暂时饥寒,撑到明年开春,便快活不尽了。若像这曹州府的百姓呢,近几年的年岁,也就很不好。又有这么一个酷虐的父母官,动不动就捉了去当强盗待,用站笼站杀,吓的连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于饥寒之外,又多一层惧怕,岂不比这鸟雀还要苦吗?”想到这里,老残不觉落下泪来。这里,小说运用雪中的鸟雀作比喻,揭示了老残内心深处对曹州人民所受苦难的同情。他先想到冬天雪后鸟雀无食可寻的可怜;又想到他们虽遭冻饿,但尚无人伤害它,比起玉贤统治下的曹州人民似还强一些;鸟雀有苦尚能自由倾吐,而曹州人民有冤无处伸,不能伸。相比之下,曹州百姓的命运比鸟雀还要悲惨。就这样,小说通过一系列细腻的心理描写,体现了老残的爱民之情。又如第十七回,当老残救下魏氏父女后,想到:“前日闻得玉贤种种酷虐,无法可施;今日又亲目见了一个酷吏,却被一封书便救活了两条性命,比吃了人生果心里还快乐!”通过这个心理刻画,我们分明可以看到,一个全心想着人民冷暖的志士形象。
正侧面刻画映衬交织,体现老残对国家、民族前途的理性思考。作家刘鹗写《老残游记》的时候,中国正处在“山雨欲来风满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前夜,此时中国的唯一出路就是推翻封建专制的清王朝。刘鹗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这是由他的阶级地位和人生道路决定的。但是,他对国家、民族前途的思考,却是十分珍贵的。刘鹗以艺术的形式,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中国的社会现实。中国人,由于长期的封闭、保守、落后,造成一种狭隘的惧外、排外心态。国家衰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小说第一回所写的这只破船,正是处于深重灾难中的中国的象征。船上的男男女女,是亿万受苦受难的人民大众的缩影:“船面上坐着的人口,男男女女,不计其数,却无篷窗等件遮盖风日,——同那天津到北京火车的三等客位一样。——面上有北风吹着,身上有浪花溅着,又湿又寒,又饥又怕。看这船上的人都有民不聊生的气象。”对于这样一只在洪波巨浪中,几乎要翻的船,小说分析道:“依我看来,驾驶的人并未曾错,只因两个缘故,所以把这船就弄得狼狈不堪了。怎么两个缘故呢?一则他们是走太平洋的,只会过太平日子。若遇风平浪静的时候,他驾驶的情状就亦有操纵自如之妙,不意今日遇见这大的风浪,所以都毛了手脚。二则他们未曾预备方针。平常晴天的时候,照着老法子去走,又有日月星辰可看,所以南北东西尚还不大很错。这就叫做‘靠天吃饭’,那知遇了这阴天,日月星辰都被云气遮了,所以他们就没了依傍。”(第一回)这些描写,客观上说明,仍按过去常规治国的清王朝,已经不能适应今天世界新形势发展的要求,因此迷失了方向。所以,老残主张送给他们一个“罗盘”。这里,“罗盘”就象征西方的治国之道,其内涵主要指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结合刘鹗一生主张修铁路、开矿山,以及兴办实业的经历,我们可以清楚的理解,老残送罗盘的用意。尽管他的改革维新和学习西方的主张,在当时不可能为封建专制的清王朝所接受,但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老残对国家、民族前途的思考精神,却是十分可贵的。
值得注意的是,刘鹗对帝国主义加紧侵略我国的企图,看得十分清楚。小说中写到:“这船虽有二十三四丈长,却是破坏的地方不少;东边有一块,约有三丈长短,已经破坏,浪花直灌进去;那旁,仍在东边,又有一块,约长一丈,水波亦渐渐侵入;其余的地方,无一处没有伤痕。”(第一回)这里,用“东边”的两块,暗指当时虎视眈眈,侵略我国东北和山东半岛的沙俄、日本未为不可。刘鹗是一个眼光敏锐、富有见地的思想家,又是一位忧国忧民的爱国者。他生在封建王朝千疮百孔、备受外国欺凌的近代中国,国家贫弱,民族的灾难,深深刺激着他的心灵。他时时不在思考着如何拯救处于危亡边缘的国家。而他主张对清王朝授以西方“罗盘”,就是其中的方案之一。他的意图很明显,就是想给这个古老的民族指明前进的方向。第十二回,老残对着雪月交辉的景致,心里想到:“现在国家正当多事之秋,那王公大臣只是恐怕耽处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弄的百事俱废,将来又是怎样个了局?国是如此,丈夫何以家为!”一个对国家民族充满感情的爱国之士的胸怀,就此可见。
《老残游记》塑造了老残这样一个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有着丰富的文化蕴涵。
(一)知识分子社会责任感的体现。自古以来,中国优秀的知识分子,就怀有一种强烈的社会历史责任感。为国家、民族献身,是他们最大的追求。《礼记·儒行篇》中说:“苟利国家,不求富贵。”他们的价值取向是,不为私人利益,而一心为社会、为人民做贡献。在他们看来,义务重于权利,责任重于享受。为了道而宁愿牺牲自己,也不屈身弃义。他们以天下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从来不计较个人的得失。他们的历史责任感具体表现为爱国家、爱人民。如果没有对人民的真挚的感情,就谈不上热爱国家。作为知识分子的一员,老残非常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和人民的冷暖疾苦。所以,当他看到这只将要沉覆的破船和船上有又湿又寒、又饥又怕的不计其数的男男女女时,心里产生要救这一船人的性命的愿望,并想送一个最准的罗盘给他们,以把握前进的方向,摆脱险境,达到彼岸。这些都是老残,一个身处江湖而不忘天下民族兴旺的知识分子所具有的社会责任感的具体表现。
(二)民本思想的表达。孔子提出为政以德,宽厚待民。施以恩惠,实施仁慈的统治措施。孔子的“仁”是一种含义极广的伦理道德观念,其最基本的精神就是“爱人”。孟子从孔子的“仁学”出发,把它扩充发展成包括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施政纲领,就是“仁政”,其基本精神就是对人民的同情和爱心。孟子在政治上提倡以民为本,他认为,对一个国家来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北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孟子·梁惠王上》)这一思想对后来影响深远,并成为后来改革者、革命者的理论依据。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民本思想,仅以儒家而言,孟子的“民贵君轻”说,一直为后世儒者所继承和发扬,特别是明清之际的思想家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等人,在严厉批判君主专制主义的同时,把古代的民本思想发展到了新的高度,具有某些近代启蒙思想的色彩。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为近代资产阶级(包括向资产阶级转变的地主阶级的开明派)的政治家、思想家们所继承,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以发展。中国封建社会进入近代,已经到了末期,内忧外患不断加剧,人民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腐朽的清王朝政府,不仅不思改革,不思进取,励精图治,振兴国家,救人民于水火之中,反而更加残酷地镇压人民的反抗。广大人民对残酷的统治十分痛恨,对仁政充满了渴望。刘鹗在《老残游记》中,借对酷吏的批判,表达对仁政的渴望,这就是民本思想的体现。广大民众希望统治者能实行仁政,为民办事,想人民所想,急人民所急,而不是像玉贤、刚弼一样,残酷对待人民。《老残游记》中所描写的官吏,上至抚台,下至县官,无一不是拿人民百姓的身家性命当儿戏的。黄河一决千里,数以千万计的生命,一夜之间死的死,跳水的跳水,自尽的自尽,实际上就是一些官吏的人为因素造成的。这些,既是老残所批判的,同时,也是广大民众的愿望和想法。
(三)近代历史的凝结。近代社会是一个多事的时代,外忧内患接踵而至。19世纪70年代之后,随着世界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外扩张,他们到处寻找市场,开拓殖民地,把目光投向了富饶而又软弱的中国,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中法、中日等一系列战争的失败,腐朽无能的清王朝,一味割地赔款。内忧加上外患,使得民族危机日趋严重,中华民族的灾难空前深重。清政府已经全面暴露了它在政治、军事、外交、吏治方面的腐败。遗憾的是,整个国家、民族,还处于沉睡之中,从上到下,在苟且偷安中生活,这不能不激起那些爱国爱民的有识之士的忧虑。他们四处奔走,大声疾呼,不断探索救亡图存和寻找自强的道路。反映在文学上,就是产生了一批启发民众,唤醒国民觉醒意识的作品。近代“四大谴责”小说就是其中之一。《老残游记》用艺术的手段,形象地描绘了这段历史。正如鲁迅所说:“光绪庚子(1900)后,谴责小说之出特盛。盖嘉庆以来,虽屡平内乱(白莲教、太平天国、捻、回),亦屡挫于外敌(英、法、日本),细民暗昧,尚啜茗听平逆武功,有识者则翻然思改革,凭敌忾之心,呼维新与爱国,而于‘富强’优致意焉。戊戌变政既不成,越二年即庚子岁而有义和团之变,群乃至政府不足与图治,顿有剖击之意矣。”[2]235鲁迅的论述,从一个方面说明,这些小说的在反映历史、描写近代中国面貌方面所具有的特有功用。
[1](清)刘鹗.老残游记·自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2]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