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会芸
(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南京 210048)
高职经管类数学课程的开发与探讨
黄会芸
(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南京 210048)
本文以经管类电子商务专业为例,对该专业《经济应用数学》进行开发与思考,分析职业岗位,从课程的地位及功能出发,对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以及考核方案进行完整的设计,并探讨了课程特色与难点。
岗位分析;课程功能;课程设计;任务驱动
经管类数学课程分为公共基础模块和选学模块,公共模块是第一学期各个专业均需开设的微积分基础知识部分,选学模块是经管类各专业第二学期开设的不同知识内容。本文以电子商务专业为例,对该专业第二学期的经济应用数学课程进行开发。经济应用数学是面向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系开设的一门通识类的公共基础课,该课程利用数学知识研究经济活动,将数学知识和现代计算机软件技术应用于经济分析,使学生初步掌握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方法与技巧,为学生学习专业课程提供基本的数学方法和分析工具,从而提高学生数学应用的意识和能力。
电子商务职业面向中小企业及商务机构,从事网络营销、管理、财务、证券期货等工作,重点培养具有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的应用型技术人才,要求学生能够运用电子商务技术从事营销贸易等商务活动,还要掌握商情分析方法和简单量化工具的使用方法,具有分析和解决电子商务具体问题的基本能力。
电子商务的专业课程有产品成本控制与风险防范、企业管理、证券与期货、商情分析、企业财务管理、商务站点的分析与策划等。根据岗位需求和专业课程,结合培养高素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办学定位,设定数学课程的功能,即为专业服务和素质培养。具体到电子商务专业开设的数学课程而言,一是要求学生学习掌握概率统计等基础数学知识,为后续的专业课程提供必要的数学方法和分析工具;二是使学生初步掌握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方法与技巧,培养学生利用数学工具研究经济,进行数学建模、定量分析、数值计算等能力。经济应用数学是以经管系电子商务等专业学生培养目标及职业面向为依据开设的必修课,是对专业教育和素质教育起重要支撑作用的公共基础课程。
本课程的开发以经管系学生培养目标及职业面向为依据。首先分析专业课程,从中提选取初步的专业知识:利息、偿债、证券、税务、投资组合。再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励学生学习动机为出发点,将五大块专业内容简化为贴近生活的知识:储蓄、公积金贷款、股市、税务、投资组合。最后利用数学知识、方法和分析工具对五大知识模块进一步分析。(1)储蓄模块,利用二元函数微分学来讨论储蓄本息计算和储蓄消费模型;(2)公积金贷款,利用微分方程来分析公积金还款模型和加息时各类还款模型;(3)股市模块,运用概率统计建立股市操作分析和股市走势分析模型;(4)税务模块,运用微积分知识进行税务分析和筹划;(5)投资组合,利用线性规划进行风险组合和收益组合分析,并建立组合投资模型。
依据高职学生特点,经济应用数学主要是利用数学方法和模型来研究生活中常见的经济行为,以期找到经济行为内生规律的一门课程。本课程内容的选材均采用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经济行为,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增强学习和运用数学知识的兴趣,初步掌握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与技巧,能用精确的数学语言描述金融市场的随机事件及构造数学模型,并能够通过建立的数学模型对金融现象进行较简单而有效的研究与分析。培养学生利用数学工具研究经济,进行数学建模、理论分析、数值计算等定量分析的能力。通过计算机辅助教学实践,提高学生在金融分析中对实际数据分析处理的水平,增强自身应对现实社会中各类经济行为的能力。
该课程的能力目标:能用数学语言描述经济事件(利息、偿债、证券、税务、投资组合);能根据经济目标选择建立合理的数学模型(函数模型、微分方程模型、概率统计、线性规划模型);能运用MATLAB数学软件解决模型问题;能通过建立的数学模型研究分析经济行为;能通过模型结论提出经济行为的最优化组合方案。
素质目标:通过最优化设计理念的灌输和使用,使学生具有经济意识;通过团队作业,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组织协调能力和与人协作能力;通过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交流能力,以及互相尊重、诚实守信的品德;通过课程内容的延伸,培养学生可持续性发展的能力;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以及几何直观能力。为使学生具备这些能力,首先对学生进行学情分析:(1)由于近几年扩招,学生入学分数不断降低,生源广泛,数学水平参差不齐,普遍数学基础比较薄弱。解决方法:增加基础知识讲解;(2)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淡。解决方法:选取生活中常见经济现象作为教学素材,提高学科吸引力;(3)学生学习自制力不强。解决方法:分配任务,小组讨论,教学互动。
经济应用数学项目教学法下的分组任务的教学模式能较好地运用双向互动的理念,注重任务驱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两种教学模式贯穿于整个教学之中。在该项课程讲授中,充分运用引导式、分组讨论、任务驱动式、互动式、实践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及一系列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通过课内、课外紧密结合,以及开放式教学形式,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加强对学生的综合训练,强化学生的知识融合与渗透,开拓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知识视野,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创新素质以及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具体课堂教学中,可参照以下组织流程来实施教学:课前学生准备资料,正式上课时教师提出案例、布置任务,同时根据题目的需要先补充数学理论知识;待需要知识讲解完毕后各小组讨论案例,建立模型,教师从旁启发引导。之后各组展示成果,教师点评模型,小组之间互评模型,最后由教师总结优化模型,并布置课后学习任务。在教学过程中,使用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实验法、案例教学法、调查法、引导发现法、自学辅导法。
本课程建立“复合式—全程性—多元化”的考核体系,以考核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基础,以综合运用能力为重点,以学习态度为参照的综合考评体系,保持对学生学习成绩和教师教学效果检验的客观公正性。课程成绩采用百分制,学生的课程成绩主要由分组项目考核(70%)和期末水平测试(30%)成绩综合评定。分组项目考核分数=每个项目的考核分数(课前准备10%+出勤率10%+课内表现60%+任务完成情况20%)×每个项目在整个课程中的权重(项目课时占总课时的比重)。
本课程的特色:(1)数学课程为专业课程服务,突出应用能力培养。以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以强化数学应用为导向,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注重数学教学与专业学习结合,教学内容体现了必须、够用原则,符合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2)将数学建模的思想融入课程教学。渗透建模思想,强调师生互动,注重情景、案例教学。(3)教学内容生活化、趣味化。更好地体现数学在其他专业以及生活中的价值。(4)项目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法的教学模式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创新素质。(5)考核方式综合化,以保证考试的全面性与公正性。
课程实施的难点:首先在于知识点的选取,对授课内容深度和广度的把握,准确找寻与专业知识的结合点是关键。其次是对课堂的控制,由于是分组任务教学,教师要有尺度地提炼与评价小组,既要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又要在课程知识范围内。
总之,《经济应用数学》是经管类各专业的重要基础课。在该课程讲授中,以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为宗旨,深入探讨数学教学改革的创新思路与手段,将本学科的发展动态、最新知识融于课程教学之中,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以及岗位需求的深入理解。
[参 考 文 献]
[1]张效成,李静,耿薇.经济应用数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2]乔树文.应用经济数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3]宣立新,朱卓宇.实用工程数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史树中.数学与金融[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G46
A
1008-178X(2013)01-0173-03
2012-11-19
全国化工高职院校公共类课程专业委员会教研课题(HGGJ1208)。
黄会芸(1979-),女,江苏南京人,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讲师,硕士,从事应用数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