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 磊
岳磊/吕梁学院汾阳师范分校艺体系助理讲师(山西汾阳032200)。
作为人们最喜闻乐见的体育项目,篮球在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生活中起到的作用不言而喻,几乎每一个青少年心中都有一个“篮球梦”。2001年,中国女篮在曼谷亚洲女篮锦标赛中获得冠军;2006年,中国男篮在世界男篮锦标赛中挺进世界八强;2008年在北京奥运会上,中国男子篮球与女子篮球更是大发异彩,取得了傲人的成绩,这一切都表明中国篮球运动正在蓬勃发展。中国高校篮球联赛以及相关超级联赛的广泛开展,更是使得篮球运动被青少年普遍接受。高职院校的篮球场永远是最热闹的地方,多少热血男儿在此尽情挥洒汗水。篮球是学校体育课的重要内容之一,学生在课堂上接受篮球知识、掌握篮球运动技术。毋庸置疑,高职院校开展篮球运动可以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终身体育意识和正确的体育价值观,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在看到篮球运动如此火热的同时,我们也要关注学生参与课外篮球活动的现状,这最为活跃的篮球场是否能够满足他们对课外篮球活动的需求?他们是否全心全意地投入到课外篮球活动中?这其中存在怎样的问题?为此,本文对职业院校学生参与课外篮球活动的现状展开相关调查,试图发现潜在问题,为职业院校篮球运动的可持续发展提出有效的建议。
学生在体育课之外进行的篮球活动,作为学校体育课堂教学的延伸,可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终身体育习惯。而且篮球活动简易有趣,形式灵活多样,深受人们欢迎和青睐。但是近些年来,职业院校的课外篮球活动逐渐呈现出随意、松懈的状态,这种情况不容乐观。职业院校学生参与课外篮球活动的方式应该得到有效的指导,这样才能将课外篮球活动引上正轨。
1.男女比例严重失衡。据统计,在职业院校中,有45%的男生会参加课外篮球活动,但是女生的比例只有8.8%,男女生参加课外篮球活动的比例严重失衡。其原因在于,男生比较倾向于趣味性较浓、对抗性较强、竞争激烈的运动项目,而女生则偏好优雅、缓慢的运动,比如舞蹈、健美操、武术等,这是由不同的身心特点所决定的。篮球属于同场竞技活动,需要参加者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而且彼此间的身体接触太多,大多数女生觉得自己不适宜参加。相反,男生在高职教育阶段正处于精力旺盛时期,他们渴望表现自己,突出自己,因此选择课外篮球项目。然而,笔者认为,课外运动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培养他们的体育锻炼能力。所以在课外活动的开展形式和措施上还应该有所创新。
2.低年级学生参与度高于高年级学生。刚入学的新生尤其偏好课外篮球活动,而高年级学生则忙于应付考试、找工作、实习等,压力较大,没有心思和精力去参加课外篮球运动。而低年级学生由于刚入校,对学校环境还不熟悉,对学习还没有形成紧迫感,所以参加课外篮球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相对较高。究其原因,主要和体育课程的设置有较大关系。在大一、大二阶段,一般都会设置体育必修课,而后就不开体育课了,主要依靠学生主动去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其实,体育课堂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有很大的依存性,开展课堂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激发他们的体育意识和兴趣。还需要指出的是,低年级的学生偏好课外篮球运动,但是没有得到应有的指导,所以在球场上经常会发生磕磕碰碰、不顾规则的不光彩事件,这是必须引起关注的。
3.课外篮球竞赛活动开展力度不足。作为体育活动的“杠杆”,竞赛可以提升体育的魅力和作用。理论上,课外篮球竞赛是增强学生身体素质,提高篮球技术水平,推动学校篮球活动广泛开展的良好渠道,同时也能活跃学校的气氛。如今,大多数高职院校都会定期举办课外篮球竞赛,比如以院系为单位的比赛、学生三人制比赛、篮球俱乐部比赛等,这确实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投身于课外篮球活动。但是由于参加竞赛有一定的限制条件,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一些球技不佳,但是兴趣浓厚的学生的自信心。另外,高职院校的篮球竞赛一般在春、秋两季举办,次数较少,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调查显示,由校方组织的篮球赛事较少,就算开展,也没有区分层次,参加比赛的总是那些水平较高的学生,这直接影响到课外篮球运动的进一步普及和推广。
1.加大课外篮球活动的宣传力度。针对目前男女生参加课外篮球活动比例失调的现状,要加大课外篮球活动的宣传力度。首先,可以利用墙报、黑板、宣传橱窗等工具,向学生介绍篮球运动的基本知识,国内外优秀篮球运动员的事迹,尤其是中国女篮的光辉事迹,宣传她们在赛场上取得的傲人成绩,激发女生的自豪感;也可以邀请校外优秀篮球队来本校表演,激发学生参与课外篮球活动的欲望。其次,要尽力培养一批篮球运动技术骨干,体育教师可以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物色人选,对他们进行培养和指导,然后让技术骨干对参加课外篮球活动的学生进行指导,使课外篮球活动规范化、条理化,有规则可循。再次,利用学校的网络、电视、广播,实时播放篮球赛事,使学生的心与赛场上球员的心融为一体,为他们呐喊,为他们鼓劲,增强对篮球运动的热爱之情。
2.丰富拓展职业院校课外篮球竞赛模式。应该将课外篮球竞赛看成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积极拓展竞赛模式,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首先,可以以校级竞赛为龙头,调动全校学生参与比赛的主观能动性,避免少数学生参赛的现象。其次,以院系、班级、体育协会、体育俱乐部为单位组织竞赛,根据实际条件,设定不一样的竞赛内容,比如两人对抗赛、三人制赛、四人制赛等,利用这些项目达到人人参与竞赛、人人体验竞赛的目的。再次,为了提高学生参与课外篮球竞赛的积极性,可以举办形式各异的讲座、技术培训班等,提高他们的篮球运动技术。第四,要鼓励、监督学生自行组织课外篮球竞赛。总之,只有将各种正规的、非正规的、自行组织的课余竞赛有机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的体系,才能真正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需求,使他们都有用武之地,激发参与课外篮球活动的热情。
3.构建课外篮球活动的评价体系。这是激发教师和学生参与课外篮球活动的有效“催化剂”,有评价、有反馈,才会有激情,高职院校要在这方面下功夫。首先,可以将课外篮球活动的开展情况与体育教师的工作量和工作业绩挂钩,以此调动体育教师参与课外篮球指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教师以课外篮球活动运行情况为依据,调整体育课堂教学,改进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教师也可以与学生一起进行课外篮球运动,拉近师生距离,构建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其次,可以将学生的课外体育锻炼情况纳入体育考勤成绩之中,以此实现课内与课外的有机整合。对参与课外篮球活动的学生发放登记卡,然后将参加次数作为体育成绩评定的一个标准,体育教师可以监督学生的参与情况,避免弄虚作假的情况出现。这样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外篮球活动的热情,提升身体素质,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4.健全篮球场馆的管理模式。篮球场馆的设置是促进课外篮球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高职院校要加大体育经费的投入,不断完善篮球场地设施,满足学生的需要。首先,要尽量改善现有露天篮球场地设施,多配置灯光,学生晚上也可活动。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加盖篮球棚,解决下雨天无法锻炼的问题。其次,在保证上课和篮球校队训练基本需要的前提下,合理分配目前现有的篮球场地。高职院校中不乏热爱篮球运动的女生,可以适当安排一些女生专用场地,篮架可以适当降低,照顾女生的身高特点。这种方法有助于在女生群体中推广篮球运动。再次,在体育用地比较紧张,难以确定参加课外体育运动人数的情况下,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查询的方法预订篮球场,避开体育锻炼高峰期,充分利用学校体育设施。如今,广西民族大学已经开始普遍推广网上预订体育用地的方法,这值得广大高职院校借鉴。
毋庸置疑,篮球运动是学生非常喜欢的一项课外体育活动,他们的目的主要在于锻炼身体,打发课余时间。但女生的参与率大大低于男生,所以要加强课外篮球活动的宣传与指导,努力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为他们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同时,还要拓展课外篮球竞赛模式,尽可能增大课外篮球活动的参与面;构建课外篮球活动的评价体系,激发师生参与课外篮球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加大体育经费的投入,不断完善篮球场地设施,满足学生的需要。高职院校体育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学生可以在课外尽情挥洒汗水,释放青春的活力,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1] 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2] 李祥.学校体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 曲宗湖,杨文轩等.课余体育新视野[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4] 王家宏.球类运动——篮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5] 翁惠根.体育教育改革与探索[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6] 顾渊彦.体育社会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