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 涌
潘涌/南京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助教,辅导员(江苏南京210023)。
网络舆情形成迅速,对社会影响巨大。随着因特网在全球范围内的飞速发展,网络媒体已被公认为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成为反映社会舆情的主要载体之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与普及应用,极大地拓展了舆论空间。在飞速发展的网络技术的支持下,民众能够更加快捷地获取信息,不管是信息的传播范围还是影响深度都有了进一步扩大与提高。高校的和谐发展是社会和谐发展的标志,大学生是网民群体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2年7月19日发布的信息,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在以上庞大的网络人群中,大学生无疑是主力军[1]。学生网民数量的逐渐增加意味着校园网在高校中日益普及,它已经成为校园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以大学生为主体的高校网络舆情管理也就应运而生。高校网络舆情是指以网络为载体,以事件为核心,以大学生为主体,广大网民情感、态度、意见、观点的表达、传播与互动,以及后续影响力的集合[2]。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序高效合理开展离不开网络舆情的优质管理,所以管理者在日常的工作中应有意识地将网络舆情这项重要的新任务有机地融入其中。
以大学生为特定主体的高校网络舆情属于特殊范畴的网络舆情。吴勇等(2009)将其定义为是在校园网络上传播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师生对某一“焦点”、“热点”问题所表现出的有一定影响力、带有一定倾向性的共同意见或言论。[3]王健(2009)认为高校网络舆情是与高校有关工作相联系的网络评论或观点。[4]对于如何有效提升和完善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实现校园环境的安全稳定,不同的学者提出了不同的意见。Richard(2005)提出将高校的生活空间视为一个具有综合功能的社区,同时借鉴美国的社区治理架构,考虑学生网民的民主权利意识,建立法治民主的对话沟通机制是更为合适的选择方式。[5]曾润喜等(2009)指出要预防和干预高校网络舆情突发性事件,需要构建包括三级工作体系、两级报送体系和一支高素质团队的快速响应机制及快速收集、紧急应对、迅速联动与及时反馈4个部分的快速响应流程。[6]
高校大学生具备对新事物的好奇心以及较高的参与度等特点,并且网络利用率也较高,是网络舆情的主要生成力量和影响对象。而如何有效解决现存的高校舆情存在的问题以及引导高校大学生进行正确积极健康的网络信息传播是我们重点关注的。
为了对高校网络舆情有更清晰和准确的认识,需对高校网络舆情的形成传导机制进行分析。其大致分为网络舆情形成期、网络舆情传播期、网络舆情高潮期和网络舆情消退期四个阶段。
网络舆情产生最基本的因素和前提条件是话题内容。而以大学生为主体的高校网络舆情的话题内容主要涉及以下四种。一是一些师生感兴趣的社会热点议题。如“小悦悦”事件、“黄岩岛”事件等;二是有关高校形象、校园突发公共事件及校园治安环境等与高校自身有关的事件。如清华大学“真维斯楼”冠名风波、西安交大李连生学术造假等;三是涉及政府行为的话题;四是涉及权益保障的信息及与师生利益密切相关的内容。
热议的话题内容产生之后,借助高速发展的网络技术,网络舆情开始迅速传播。并且网络舆情的传播方式不是“垂直的”单向线型结构,而是发散的“网状”结构。广大学生在第一时间通过高校网络发布信息和获取信息,从而高校网络成为信息集散地和交流互动场所。大学生这一庞大的群体借助网络参与讨论,诉说、批判和支持,在此过程中舆情信息的承载形式会发生多种变化,而每发生一种变化,信息的传播范围就会呈几何级数扩大,并且多种载体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随着舆情的进一步发展,相关议题成为网络媒体的关注焦点,以大学生为主体的网民围绕议题持续补充事实、阐述观点,他们以平等、宽松的方式进行交流互动,形成了自由的网络舆情交流场。进一步地,信息不仅在网络上传播,传统媒体也会以新闻调查、新闻评论等方式报道。至此,根据传统媒体的反馈,网络媒体又会再一次对事件进行深入热议,网络舆情场与现实舆情场的强大互动形成了汹涌的网络舆情高潮期甚至推动舆情危机的出现。
已经生成的舆情在网络上掀起了人们对事件本身的是非判断及其背后道德与法律的讨论,经历过高潮期后,在已经聚集的强大的舆论压力下,舆情事件的关涉主体开始采取行动,对事件进行处理。在处理过程中,网民的直接意见表达趋于缓和,从网上虚拟世界进入网下的现实世界,网络舆情也将进入衰退期。
目前,以大学生为主体的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工作仍存在诸多问题,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高校网络舆情工作的顺利开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目前,在大多数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一方面,工作责任归属不明确,尚未建立网络舆情工作专门领导机构,缺乏科学有效的处理方案,再加上传统观念上的认识分歧,导致了高校网络舆情工作的低效无序;同时,鉴于高校网络舆情工作的新生性,该方面的专业人才严重匮乏,使管理工作的实效性与专业化程度受到影响。另一方面,对于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的软硬件的投入较少。网络舆情的载体是网络技术,而网络舆情监控分析系统是整个管理工作的有效基础[6]。但是由于其购置成本高,技术难度大,所以大多数高校没有对这方面进行投入。
高校网络舆情工作部门缺乏必要的舆情预警意识和预警措施,不能科学判断舆情态势,从而不能合理地进行事前干预,导致舆情应对工作缺乏一定的针对性与及时性。在网络舆情的形成阶段若能及时预测到舆情的发展态势,便能有针对性地合理筛选相关信息,将不利的信息扼杀在萌芽时期。而目前的现状恰恰相反,由于缺乏相关的预警机制,在管理负面的舆情信息时,高校大多采用的是传统的回避、封堵等事后干预的方式,试图消极处理。不从源头上寻根探究,为了避免其扩散后增添的工作麻烦,往往以“控制者”的身份出现,而非积极地充当“引导者”的角色。
高校网络舆情形成迅速,具有突发性的特点。这就要求高校网络舆情的管理与控制要做到及时快速响应,对于突发事件应做到迅速启动各自职责内的工作程序,以最快捷的速度控制整个事态的发展,让其处于有利于解决的状态。但是目前大多数高校采取的依旧是传统的自上而下的管理方式,其信息传输渠道较为单一,方案解决措施较为死板,无法及时应对出现的舆情危机。
高校网络舆情参与的群体特殊,他们辨识能力不高,容易情绪化,思维活跃,接受新鲜事物能力强。未涉足社会的他们敢于将自己的想法真实地表达出来,勇于对现实的不满质疑,与此同时,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处在形成时期,缺乏一定的政治经验与社会经验,思想尚欠成熟,易受外界环境影响,自我情绪控制能力较差。而高校对于大学生的引导机制却处于严重缺失状态。
学校的改革发展和学生的成才成长与高校的网络舆情工作质量是密不可分的,而要实现优质的网络舆情管理效果,高效合理的工作领导机制又是重中之重。同时,工作领导机制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直接决定了网络舆情工作的效果和质量。高校应当具体地有针对性地建立高校网络舆情领导机构和日常办公机构,并且配备专业化的人员开展日常管理工作,为高校网络舆情工作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同时要积极发挥领导人、专业人员以及相关网络人员的积极主动性,建立完善的工作机制。
舆情预警机制是在网络舆情事件实际形成之前对舆情的预报、预测及提供预先处理操作的重要机制。[7]为及时掌握高校舆情动态,并能够及时有效地对可能产生的负面信息做出积极正确处理,高校应首先树立网络舆情预警意识,从思想上对其重要性进行肯定;进而对于校园网站的使用过程做好完整的信息记录与备案工作,实现规范有序管理。最后,在网络技术方面,要适当投入资金建立和完善网络安全防护、信息过滤等系统,构建校园网络安全技术防控体系。
对于情绪波动较大,易走极端的大学生群体,合理的教育引导机制是必不可少的。首先,从思想层面加强大学生网络文明与网络道德教育,积极开展有关文明上网等活动,要重视德育工作网站建设,有效引导大学社团群体以自律文明讲道德的方式健康上网;其次,对于网络热议话题,高校应在负面舆情产生之前主动撰写帖文,将思想欠成熟的大学生引入正面舆情的讨论。
[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12
[2] 方然.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现状与治理模式探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4):45-46
[3] 吴勇,王玉良.不确定视域下校园网络舆情管理机制的构建[J].学术论坛,2009(7):186-188
[4] 王健.高校网络舆情的监测与引导[J].信息网络安全,2009(3):54-57
[5] [美]理查德·C·博克斯.公民治理:引领21世纪的美国社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6] 曾润喜,王国华,徐晓林.高校网络舆情的控制与引导[J].实践研究,2009(5):79-83
[7] 史波.公共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应对机制及策略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0(7):9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