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 雯,田 娜,廖廷良
范雯,田娜,廖廷良/成都信息工程学院银杏酒店管理学院讲师,硕士(四川成都611743)。
作为英语专业文化拓展类课程的一门核心课程,外国报刊选读课程带有较强的实践性特点,因此其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而交际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外语交际的实践。但作为国外第一手资料的来源,外国报刊文章对独立院校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讲,较难理解。究其根源,除学生自身的语言功底问题外,针对性不强的考评模式在教学导向上起到了一定的负面作用。学生往往是为了应付期末的考试而按部就班地被动学习,从而导致“人在心不在”的课堂参与模式。这种学习模式严重不符合独立院校的培养模式。独立院校要培养的是“能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复合型人才。而“适应社会需求”则应从学校对学生学习的阶段性检验着手。因此,英语专业课程考试成为了关注的重点。
目前,外国报刊选读课程基本采用终结性考核方式,即学生的学习成绩由期末的闭卷考试得出。这种传统的考试方式在培养独立院校的“应用型人才”方面,存在下面问题。
1.考核有一定的片面性。期末闭卷笔试不能全面科学地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评价。导致“高分低能”的学生频频出现,严重不符合独立院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
2.考核方式难以有效监督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外国报刊选读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阅读文章、理解及分析文化现象的能力,终结性考核模式不能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
3.考试内容实用性欠缺。目前外国报刊选读课程的考试内容多涉及基本概念的区分,考试材料过分依附于教材。期末考试变相地成为了测试学生的记忆和背诵能力,记忆力好的学生通常成为了高分学生,而思辨能力强的学生很有可能成为了成绩平平甚至挂科的学生。导致学生学习的教条化、惰性化,逐渐成为了缺乏创新意识和批判性思维的语言重复机器。
4.考试题型设计不合理。目前外国报刊选读课程的考试通常采用传统题型,如单选、填空等形式,难以真正考查学生的阅读及思辩能力。
“做中学”理论是杜威教学论的中心思想,实际上就是“从活动中学”、“从经验中学”。他认为,学生应该从自身的活动中进行学习,而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经验和活动出发,不应直接注入知识,而应诱导学生全身心地参加活动,在活动中以迂回的方式无意识地获取经验和知识,于是就应“从做中学”。做是根本,如果没有做,则学生学习无有凭借。杜威提出“做中学”强调的是要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并且依附于学生的现实生活。要充分利用学生的本能,为学生着想,以学生心理为依据,让他们以活动为媒介间接学到知识。
同时,杜威主张应遵循以下五步来实现“做中学”理论:其一,要安排真实的情境。杜威认为,教学要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并且反映学生的现实生活。因此,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情景,通过外在真实的情景来激发学生的内在需要,进而促进学生以后的深入学习;其二,在情景中要有刺激思维的课题。杜威认为,这是最重要的一个步骤,因为只有学生对此问题感兴趣,才能促使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并将其处于想解决问题的境地;其三,要有可利用的资料以做出解决疑难的假定。这里所说的资料并不是问题的答案,而是解决问题的资本,能够促使学生进一步去探究;其四,要从活动中去验证假定。学生根据所掌握的资料,提出自己的解决办法,进而得出假设性的答案;其五,根据验证成败得出结论。按照已有的解决方法,验证结论的正确性,得出结论,并更加明确其意义。
外国报刊选读课程改革突出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改革考试内容、考试形式、考评办法等,使其考试成为注重学习过程同时兼顾学习效果的综合评价体系。
1.考试内容与范围。考试的内容不应仅仅拘泥于英美报刊杂志文章本身,而应在读懂文章的基础上,解读文章中折射出的英美文化现象。
2.考试形式。考试形式应多样化,采取文字报告与口头报告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考评。重点记录学生在整个课程学习过程中的任务参与情况及其参与程度的梯度比较。
3.考评办法。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采取灵活的考核办法,充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手段,从多角度、多层面考核学生的学习情况。考核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考评方式一:笔试。笔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①读报摘记的撰写。学生选择英美主流报纸杂志,如纽约时报等进行定期任务型阅读,并以全英文撰写读报摘记。考核由任课教师根据读报摘记质量及内容的准确性进行综合评定,划定档次,给出成绩。此方式较灵活,效率高,可以全面地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概括能力及抓要点重点的能力。
②小论文的撰写。学生阅读报刊杂志文章,并以全英文撰写对全文的理解或文章中某要点的理解或对文章中某文化现象的进行解读。考核由小组成员及教师共同评定。小组成员集体讨论组内某位学生的小论文观点的合理性,根据小祖综合意见,给定小组档次分值。任课教师根据学生所阐释观点的深度进行综合评定,划定档次,给出成绩。此方式较公平,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共同学习积极性,可全面地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思考能力等。
考评方式二:口试。口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①英语国家文化知识陈述。此任务在多媒体教室进行。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将整个班级按4-5人为一单位进行分组,各组学生任务不同,学生按小组长从教师处领取的项目任务(教师提前选出的某单元文化知识点及达到的讲解标准)进行准备,由任课教师及班级其余同学对各组学生的陈述进行评分。评分时,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评分标准,挑选合格、公正的学生代表,提高测试信度。具体做法是,将小组文化知识陈述表现按照各组员分解为若干要点,各组员的单独表现算一项单项分,整个小组的任务分配、内容衔接、总时间控制、内容的重叠交叉程度等算一项集体分,两项作加权处理,各要点得分总和即是文化知识陈述的总分。
②时事新闻报道。时事新闻播报在多媒体教室中进行。学生自备录像设备,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口试。将整个班级按4-5人为一单位进行分组,各组的学生任务不同,学生按照小组长分配的任务,分角色进行小组时事新闻的前期采集、后期制作、节目彩排、最终播报等,最终的播报录制到视频设备上,由任课教师及班级其余组代表共同对录像进行评分。评分的具体做法是,把新闻报道表现分解为若干个要点,如谈话者发音准确性、所选取新闻事件连贯性和准确性、播音员新闻解读的深度、新闻报道的时间控制等,不同的要点可作不同的加权处理,各要点得分总和即是新闻报道的总分。
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课堂参与形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变了教师“一唱到底”的沉闷学习氛围。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围绕报刊阅读的各项活动中,任务完成的积极性更好,同学之间的配合性大大提高。
形成性考核评价机制注重学习过程,大大激励学生的创新能力、锻炼了其批判思维。促使他们“被迫”主动学习和“被迫”进行团队协作,学到了如何将知识融会贯通。
另外,这种考试改革可信度高,每位学生的最终成绩依照统一标准由任课教师主要评定、学生代表辅助评定,评分结果比较公正、客观,同时,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学生各方面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为保证英语专业课程的考试质量,必须把握考试的真正目的,并将考试内容的实用性、考评方法的可行性及考试的社会效果等纳入考虑,使考试具有预期的信度和效度。独立院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特点、独立院校英语专业学生的独特性及英语专业课程的独特性决定了外国报刊选读这类文化拓展类课程考试改革的必然性。这种考试改革使学生由“学习的奴隶”逐渐转变成了“学习的主人”,开拓了学生的视野,锻炼了学生的独立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及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
[1] 高等教育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 高娃.高校考试制度改革与创新能力培养[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6(5)
[3] 刘润清,胡壮麟.中国英语教学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4] 吕岩.谈以杜威的“做中学”理论指导高职英语教学模式改革[J].辽宁师专学报,2000(4)
[5] 徐强.交际法英语教学与考试评估[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6] Penny U.A Course in Language Teaching:Practice and Theory[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and Teaching Research Press,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