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 莉 曾 甜
(1 巢湖学院, 安徽 巢湖 238000)
(2 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安徽 马鞍山 243000)
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中,那一段段激动人心的颁奖词诵读让无数中国人感动不已。时光流转,感动不变。“感动中国”的每一位年度人物,来自平凡的世界,却拥有超越平凡的人生。生命如此,语言亦如此。演讲与写作,都需要倾听心灵深处花开花落的声音,都可以展现大千世界源自朴素的精彩。豪华落尽,妙语天成,留一份激情给岁月,留一份感动给自己。
“感动中国”的强大感染力,使得许多大学生在演讲中对年度人物的事迹及其颁奖词情有独钟。例如,2005年度人物洪战辉的颁奖词在当年“自强不息、励志成才”类演讲中经常出现:“当他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就对另一个更弱小的孩子担起了责任,就要撑起困境中的家庭,就要学会友善、勇敢和坚强。……在贫困中求学,在艰辛中自强。”在学习沈浩(2009年度“感动中国”人物)精神的演讲中,沈浩的颁奖词也是选手的最爱:“两任村官,六载离家,总是和农民面对面,肩并肩。他走得匆忙,放不下村里道路工厂和农田,对不住家中娇妻幼女高堂。那一年,村民按下红手印,改变乡村的命运;如今,他们再次伸出手指,鲜红手印,颗颗都是他的碑文。”现在,师范生演讲涉及“师德师风”也忘不了引用2012年度人物张丽莉老师的颁奖词:“她失去了双腿,却给自己插上了翅膀”、“都说人生没有彩排,可即便再面对那一刻,这也是她不变的选择。”
演讲是高校学生活动的常见形式,也是“教师口语”、“交际与口才”等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我们在组织演讲训练和比赛时经常发现上述现象。这说明“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词以斐然的文采和升华的激情点燃了受众,其语言魅力得到了广泛的认同,也体现了大学生对演讲语言感染力的追求。但是,演讲中直接引用颁奖词,有可能与人撞车,也难以与时俱进,并不是最佳的选择。而且这也反映出当前大学生演讲缺乏个性和创新,不少参与训练的学生甚至是参赛选手在写作演讲稿时,首先想到的是查看网上有没有相关作品可供借鉴,这不仅很可能带来演讲稿语言上的雷同,更可能导致演讲时的“言不由衷”。真正的学以致用,不是求“鱼”而是求“渔”——探析颁奖词感染力的形成原因并在自己的语言实践中加以运用。取法乎上,可以得乎其中,无法“感动中国”,也足以打动现场观众。
那么,“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词的语言魅力从何而来?笔者认为,从深层的思维方式来看,颁奖词虽非诗作,却是“诗性思维”的结晶。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词朴素而典雅的语言和年度人物平凡而伟大的人生水乳交融,将每个中国人瞬间产生的爱与感动化为永恒的中华之光,铭刻在我们古老民族的记忆里。虽然颁奖词诵读不是演讲,颁奖词不同于演讲稿,而且语言运用本无“定法”,不可生搬硬套,但写作颁奖词和演讲稿时都可以通过“诗性思维”的使用来增强语言的感染力,某些具体方法和技巧也是相通的,其一致之处主要表现为:
要感动别人,先打动自己。缺乏真情实感的语言是无法感动他人的,浓郁的抒情性是颁奖词“感动中国”的重要原因。
小时候,这根布带就是母爱,妈妈用它背着你。长大了,这布带是儿子的深情,你用它背着妈妈。有一天,妈妈的记忆走远了,但爱不会,它在儿女的臂膀上一代代传承。(2012陈斌强)
二十年坚守,你站成了一块礁石,任凭风吹浪打。却只能愧对青丝白发。你也有梦,可更知肩上的责任比天大。你的心中自有一片海,在那里,祖国的风帆从不曾落下。(2012李文波)
同样用朴素的语言抒情,前者柔声细语,渗透着浓浓的亲情;后者沉稳刚健,体现出对祖国的忠诚。再如:
学问铸成大地的风景,他把心汇入传统,把心留在东方。(2006季羡林)
山崩地裂之时,绿色的迷彩撑起了生命的希望。他竖起了旗帜,自己却悄然倒下,在那灾难的黑色背景下,他26岁的青春,是最亮的那束光。(2008武文斌)
雪夜里的好兄弟,只剩下孤独一个。雪落无声,但情义打在地上铿锵有力。(2010孙水林、孙东林)
“感动中国”颁奖词还具有深刻的哲理性,例如对2006年度人物林秀贞“用30载爱心,让一村之中老有所终、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一行为的评价:“富人做这等事是慈善,穷人做这等事是圣贤;官员做这等事是本份,农民做这等事是伟人。”不仅说明了年度人物当选的理由,更给所有中国人以启迪。再如:
无论在哪个年代,坚守承诺始终是支撑人性的基石。对人如此,对一个民族更是如此。(2005陈健)
别去问值还是不值,生命的价值从来不是用交换体现。(2007孟祥斌)
有比爱情更坚固的情感,有比婚姻更宏伟的殿堂。(2008韩惠民)
他越平凡,越发不凡,越简单,越彰显简单的伟大。(2010郭明义)
从整体上看,浓郁的抒情性与深刻的哲理性总是在颁奖词中相互结合。语言中的情感打动人心,语言中的哲理唤醒理性。于是,情理交融的语言便能“感动中国”:
穿越一个世纪,见证沧桑百年,刻画历史巨变,一个生命竟如此厚重。他在字里行间燃烧的激情,点亮多少人灵魂的灯塔;他在人生中真诚地行走,叩响多少人心灵的大门。他贯穿于文字和生命中的热情、忧患、良知,将在文学史册中永远闪耀着璀璨的光辉。(2003巴金)
真正能情理交融、感人肺腑的语言,是从作者心里流出来的。演讲者要直面听众,更要向听众展示自己的内心世界。不过,拒绝“百度”别人现成的语言并不意味着舍弃前人创造的一切,面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尤其是文学经典,像“感动中国”颁奖词一样,我们表达内心的感悟也可以“推陈出新”。
例如,2007年度人物孟祥斌是为救落水者牺牲的年轻军人,他的颁奖词中“风萧萧,江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化用了“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千古名句,给人强烈的悲壮感。下面两段颁奖词则将臧克家笔下的“老马”和舒婷诗中“木棉树”的意象用于刻画“年度人物”的形象:
当命运的暴风雨袭来时,他横竖不说一句话,生活的重担压在肩膀上,他的头却从没有低下!他就像是一匹老马,没有驰骋千里,却一步一步地到达了善良的峰顶。(2007谢延信)
为什么是她,一个瘦弱的姑娘,一副疲惫的肩膀。是内心的善良,让她身上有圣洁的光芒。她剪去长发,在风雨里长成南国高大的木棉。红硕的花朵,不是叹息,是不灭的火炬。(2010刘丽)
台湾老兵高秉涵的颁奖词则让我们记起余光中曾面对“一弯浅浅的海峡”发出“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的深沉感叹,进而穿越千年回到唐朝,见到“少小离家老大回”的贺知章和“近乡情更怯”的宋之问:
海峡浅浅,明月弯弯。一封家书,一张船票,一生的想念。相隔倍觉离乱苦,近乡更知故土甜。少小离家,如今你回来了,双手颤抖,你捧着的不是老兵的遗骨,一坛又一坛,都是满满的乡愁。(2012高秉涵)
同样是2012年度人物,罗阳的颁奖词则让我们体味了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情怀,也会像李贺一样表白“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如果你没有离开,依然会,带吴钩,巡万里关山。多希望你只是小憩,醉一下再挑灯看剑,梦一回再吹角连营。你听到了么?那战机的呼啸,没有悲伤,是为你而奏响。(2012罗阳)
百姓喜闻乐见的流行歌曲中的歌词如今也进入了“感动中国”颁奖词,例如:
为乡亲卧底,你吃遍所有的苦,为百姓打工,你换来群众最多的甜。你乔装改扮,却藏不住心底最深的惦念;你隐姓埋名,可我们都知道你是谁,为了谁。(2012陈家顺)
一句“你是谁,为了谁”,唤起人们心底熟悉的旋律,朴素的语言蕴藏着丰厚的内涵。
每一位“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都代表着一个群体、一种精神,颁奖词要用简洁精练的语言介绍人物事迹、说明当选理由,自然离不开高度的概括性。可贵的是,“感动中国”颁奖词总是将高度的概括性与鲜明的个性相结合,塑造出每个年度人物的独特形象,例如上文提及的“老马”和“木棉树”。又如:
从不幸的谷底到艺术的巅峰,也许你的生命本身就是一次绝美的舞蹈。于无声处展现生命的蓬勃,在手臂间勾勒人性的高洁。一个朴素女子为我们呈现华丽的奇迹,心灵的震撼不需要语言,你在我们眼中是最美。(2005邰丽华)
当命运的绳索无情地缚住双臂,当别人的目光叹息生命的悲哀,他依然固执地为梦想插上翅膀,用双脚在琴键上写下:相信自己。那变幻的旋律,正是他努力飞翔的轨迹。(2011刘伟)
颁奖词中没有“身残志坚”、“自强不息”等词语,而是以“无声”、“缚住双臂”表明聋哑和肢体残缺,用“在手臂间勾勒人性高洁”的“绝美舞蹈”、“用双脚在琴键上”奏出“变幻的旋律”分别刻画出“千手观音”领舞者和无臂钢琴师个性鲜明的强者形象。再如: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薄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2004袁隆平)
在国家需要的时候,他站出来!燃烧自己,照亮能源产业。把创新当成快乐,让混沌变得清澈,他为中国制造了催化剂。点石成金,引领变化,永不失活,他就是中国科学的催化剂!(2007闵恩泽)
两段颁奖词都是卓越科学家奋斗人生的赞歌,但前者“专注于田畴”,后者“为中国制造了催化剂”,人物形象绝不雷同。同样是夫妻支教,李桂林、陆建芬(2008)坚守在“最寂寞的悬崖边”,胡忠、谢晓君(2011)是“高原上怒放的并蒂雪莲”。同样致力于特殊群体的教育,萨布利亚·坦贝肯(2009)“从地球的另一边来”,张平宜(2011)则是“台湾娘子上凉山”。同样捐资助学,歌手丛飞(2005)“用舞台构筑课堂”,卖羊肉串的阿里木(2011)则“在烟火缭绕的街市上,大声放歌。”
上文提及的“催化剂”、“雪莲”这样的比喻也有助于塑造出年度人物的鲜明形象,凸显其人格魅力。作为最常见的修辞方式之一,比喻手法在“感动中国”颁奖词中经常出现:
她不是迁徙的候鸟,她是照亮苗乡的月亮。(2005李春燕)
他就像一小截被命运丢弃的蜡烛。善良的人点亮他,他就欢快地燃烧起来。藏起眼泪,还给人们光明和希望。(2006黄舸)
铁打的汉子,是废墟上不倒的柱,不断的梁。(2010才哇)
遥远苍穹,他是最亮的星。(2011朱光亚)
最后一例还是一语双关,因为遥远苍穹中有颗小行星以朱光亚的名字命名。
颁奖词中概括人物事迹时用数字说话的地方很多,让我们充分感受数字带来的震撼。例如2007年度人物李剑英是位为保护群众生命财产牺牲的空军飞行员:“他有22年飞行生涯,可命运只给他16秒!”16秒的短暂和22年的漫长形成对比,就在这16秒的一瞬间里,“飞机无法转弯,他只能让自己的生命改变航向。”再如:
150 项革新,给国家带来8000万效益,这就是一个蓝领工人的成就。(2006孔祥瑞)
五年时间,温暖八万个冰冷的心灵。(2007李丽)
携小平手五十八载,硝烟里转战南北,风雨中起落同随。(2009卓琳)
一对狭义翁婿,火海中三进三出。(2010王茂华、谭良才)
同样体现颁奖词个性化的则是在人物姓名上做文章。例如2006年度人物王百姓是位排爆专家,他的颁奖词中写道:“王百姓时时命悬一线,老百姓才能天天平安。”再如:
名叫牛玉儒,人像孺子牛。(2004牛玉儒)
用33年辛劳,延展爱心,信守承诺。(2007谢延信)
甜蜜不是爱情的标尺,艰难才能映照爱情的珍贵。(2007罗映珍)
彩云之南的才女,黄土高原上的琼英(卓琳原名浦琼英)。(2009卓琳)
大山巍峨,溪水蜿蜒,月华皎洁,爱正漫漫的升起。(2012周月华、艾起)
2012年度人物何玥的获奖名片“何处春江无月明”直接使用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诗句,其中也嵌入了人物姓名。此外,人物自己的话语也会进入他们的颁奖词,例如沈浩(2009)平时常说“和农民面对面,还要和大家肩并肩”这句话,所以他的颁奖词说他“总是和农民面对面,肩并肩。”这样一来,个性化的颁奖词与年度人物的风采便融为一体,永久地留存在人们的记忆里。
颁奖词为塑造年度人物鲜明形象而采用的这些方法,虽然未必都能在演讲训练中加以运用,却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个性的可贵和细节的重要,这也是那些讲述自己亲身经历的小事却能小中见大、以情动人的演讲取得成功的原因。
和演讲一样,颁奖词的语言不是只诉诸文字的书面语。它首先在颁奖典礼上由主持人诵读,直接诉诸人们的听觉,诗一般的节奏韵律使听众在推敲字句、深入理解之前就已被颁奖词的声律美所打动,例如2006年度青岛爱心群体“微尘”的颁奖词:“微尘有心,微尘有情,尘埃落定,大爱无声。”内涵丰富又朗朗上口。
押韵是诗歌的基本形式特征但并非为诗歌所独有。颁奖词中用韵的句子很多,例如:
百折不挠,百炼成钢,能上九天,能下五洋。执著手中枪,百步穿杨,胸怀报国志,发愤图强。百战百胜,他是兵中之王!(2010何祥美)
平沙莽莽黄入天,英雄埋名五十年。剑河风急云片阔,将军金甲夜不脱。(2012林俊德)
前者用发音响亮的韵脚字烘托出 “神兵”的阳刚;后者两句一换韵,诗一般的语言诉说着烈士的悲壮。但下面的例子口语化更强,其风格更适宜于演讲:
她的双眼如此明亮,健全的人也能从中找到方向。(2009萨布利亚·坦贝肯)
重犯监室年年平安,而自己的生命还要经历更多风险。……他用微笑诠释着什么是工作,用坚强提示着什么是生活。人生都有同样的终点,他比我们有更多坦然。(2010孙炎明)
你捐出自己,如同花朵从枝头散落,留得满地清香。命运如此残酷,你却像天使一样飞翔。……你用平凡生命最后的闪光,把人间照亮。(2012何玥)
有了爱,小院里的孩子一天天茁壮起来。(2012高淑珍)
颁奖词押韵之处经常使用整齐的句式,不押韵的句子也在灵活多样的基础上力求句式的整齐:
在最崎岖的山路上点燃知识的火把,在最寂寞的悬崖边拉起孩子们求学的小手。(2008李桂林、陆建芬)
她以柔弱之躯挡住残暴,她用美丽的微笑传递力量。(2008金晶)
对乡亲有最深的爱,所以才不眠不休,对生命有更深的理解,所以才不离不弃。(2010才哇)
在贫困中,她任劳任怨,乐观开朗,用青春的朝气驱赶种种不幸;在艰难里,她无怨无悔,坚守清贫,让传统的孝道充满着每个细节。(2011孟佩杰)
对仗的运用最能体现句式工整这一诗歌语言特色,颁奖词运用对仗时还特别注意声调上的平仄相间,例如:
金牌唤回曾经的光荣,胜利开启崭新的梦想!(2004中国女排)
三万里回国路,二十年砺剑心。(2005黄伯云)
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2007钱学森)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是平凡而又伟大的,整齐的句式和对比手法的运用相结合,充分揭示出他们高尚的人格和高贵的品质。例如:
为了达成和平,他游刃于战火之间;为了挽救生命,他斡旋在死亡边缘。(2004孙必干)
一间四壁透风的竹楼,成了天下最温暖的医院;一副瘦弱的肩膀,担负起十里八乡的健康。(2005李春燕)
他自认渺小,却塑造了伟大。(2006青岛爱心群体微尘)
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2007钱学森)
别人离开的时候,她留下来;别人收获的时候,她还在耕作。(2009李灵)
排比也是颁奖词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排比句式往往将概括人物事迹和评价人物品质结合起来,使叙述、议论和抒情融为一体。例如:
她用柔弱的肩头担负起历史的使命,她用正义的利剑戳穿弥天的谎言,她用坚毅和执著还原历史的真相。(2002王选)
以自己的创新与开拓树立了来自东方的产品品牌;以自己的智慧和魄力打造出与时俱进的企业文化;以自己的胆识和勇气缔造着融入世界的品牌传奇。(2002张瑞敏)
用一个刚刚毕业大学生稚嫩的肩膀,扛住了倾颓的教室,扛住了贫穷和孤独,扛起了本来不属于他的责任。(2004徐本禹)
上述修辞技巧常常在“感动中国”颁奖词中融为一体,具有更强烈的表达效果和打动人心的感染力。例如:
她是中原大地上的又一个女英雄。扫恶打黑,除暴安良,她铁面无私;嘘寒问暖,扶危济困,她柔肠百转。十里长街,白花胜雪,挽幛如云,那是流动在百姓心中的丰碑!……(2004任长霞)
在这段话中,“那是流动在百姓心中的丰碑”运用了比喻,对恶势力“铁面无私”与对人民“柔肠百转”形成鲜明的对比,“白花胜雪,挽幛如云”则是极为工整的对仗,“扫恶打黑,除暴安良”、“嘘寒问暖,扶危济困”也很讲求句式整齐和平仄协调。
不难看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词用精致的词句,浓缩了丰富的内容,寄托着复杂的情感,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这也反映出“诗性思维”的特点:第一,诗性思维是一种求异思维、创新思维,要求想他人之未想,使作品具有新的见地和立意。第二,诗性思维也是一种情感思维,真情实感使作品具有更多的亲和力;第三,诗性思维还是一种形象思维,通过创造鲜活的意象和灵动的境界,使作品具有更强的感染力。
“诗性思维”的特点不仅可以造就演讲与写作的语言魅力,还可以帮助我们珍视人间真情,梳理生活思绪,培养生命气度,坚守做人原则,这些也都是高校演讲训练的目的。当然,不同的演讲内容有不同的语言要求,不同的演讲者也有不同的演讲风格,这就决定了每一次演讲训练都要有具体的要求和具有针对性的指导。为此我们结合口语教学的各部分内容列出不同的演讲主题让学生选择,每一主题演讲训练完成之后再加以点评并组织讨论:
第一部分(口语基础训练)演讲主题
(一)“奇思妙想,挑战传统”(培养逆向思维)
(二)“关注点滴,感悟人生”(培养纵深思维)
(三)“事事相关,物物有缘”(培养多向思维)
第二部分(口语技能训练)演讲主题
(一)“童年印象,青春记忆”(侧重叙事)
(二)“社会焦点,法律前沿”(侧重议论)
(三)“天地有情,与爱同行”(侧重抒情)
第三部分(口语技巧训练)演讲主题
(一)“我的青春我做主”(职业规划,配合求职口才)
(二)“谁不说俺家乡好”(模拟导游,配合行业口才)
(三)“乐莫乐兮新相知”(自我介绍,配合社交口才)
在理性思维训练的基础上提升诗性思维,不仅是演讲与写作的要求,也是终身教育的目的。中国是一个非常伟大的诗的国度,尽管“诗”作为一种文学样式似乎已淡出了当代人的生活,但是诗情诗意和诗的高贵品性依然流淌在每个中国人的血脉之中,每个人都应该不断寻求诗性智慧、打造诗意人生。追寻生命的诗意,更是教育的使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