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必军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重庆市公安局九龙坡区分局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通过执法理念法治化,科技强警信息化,队伍管理精细化,社会管理创新化,警民关系和谐化,形成全方位、多渠道的科学发展观践行格局,促进了九龙坡公安内涵式、可持续、科学化、和谐性、协调性发展,进一步坚定了广大民警“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理想信念,成为我区维护社会稳定的“生力军”、经济发展的“护旗手”、平安建设的“排头兵”。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推进依法行政,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公安工作是集政治性、法律性、政策性、社会性于一体的行政执法行为,公安队伍自身整体素质决定着公安执法行为的效度。区公安分局加强法制培训,提高法律素养,树立法治化的执法理念,规范执法行为,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理性、平和、文明、执法的能力,实现执法的法律效果、社会效果和政治效果统一。
(一)推进执法规范新进程。结合“公正廉洁执法制度建设年”活动,全面开展案件评查工作,将考评结果记入民警执法档案,完善执法质量考评机制,追究执法过错责任,将执法质量考评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和民警个人晋职晋级的重要依据之一。设立举报电话、开通电子信箱,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特邀警风监督员参与执法监督,坚决遏制执法不公、执法不廉行为。加强法制培训,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同时,开展廉政警示教育,以案说令,以法正行,绝不允许任何干警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
(二)倡导柔性执法新理念。区公安分局与时俱进,形成了一套循序渐进、感化教育帮扶并举的柔性执法理念,采取以劝返、改造、救助三位一体的工作方法,成功规劝数十名犯罪嫌疑人投案自首。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栏目专题播出了我局民警柔性追逃先进事迹,受到市领导肯定。
(三)探索教育培训新路径。区公安分局创新“中间带两头”的自我教育模式和业务板块分类的集中培训模式。一是集中开展新警强化培训。2012年下半年,针对新警在职业认同、专业素质、岗位技能、执法理念等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对2010以来新招录的624名新警分批进行集中强化培训,出台《以老带新导师制管理办法》,做到新警全覆盖,新警迅速成长,将潜在的警力资源逐渐转化为现实的战斗力。二是强化社区民警技能培训。专门针对269名社区民警,集中开展户政、治安管理、社区警务实践、情报信息收集及重点人员管控、群众工作等6大方面的强化培训,通过“一帮一、一带多”,充分发挥社区民警在基层基础工作中的引领带头作用,提升社区民警整体实战能力。三是纵深推进“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分局教育实践活动,强化对民警的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的教育,培养民警优良的工作作风、学习作风和生活作风。二是推行新警导师制,创新新警培训模式,全方位提升民警队伍整体素质和作战能力。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九龙坡区公安分局始终树立以警为本,从优待警、从严治警的科学管理观,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硬、形象好的九龙坡公安队伍。
(一)从优待警激发队伍士气。分局完善《从优待警工作规范》,以制度形式充分保障广大民警的合法权益,让广大民警真正实现快乐工作,幸福生活。
(二)从严治警锻造公安铁军。一是分局始终按照“廉”字为荣、“严”字当头、“实”字为重、“律”字优先和“督”字有力的要求,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的规章制度,全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增强班子成员和民警廉洁自律意识。三是健全管理制度,强化超前防范,切实加强民警八小时以外的生活圈监督管理,针对“人、车、枪、酒、娱”逐级排查梳理,将违纪苗头化解在萌芽状态,有效树立九龙坡公安廉洁形象。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稳定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稳定的保证。公安机关不仅要着眼于社会稳定,更要着眼于调整工作思路,改变工作方式,把工作标准定位在促进社会发展上。区公安分局通过“三个强化”,切实承担建设“平安九龙坡”的神圣使命,为全区社会繁荣奠定坚实基础。
(一)维护稳定创造安宁环境。一是健全完善情报信息收集研判机制,有效防范了各种敌对势力对我区的渗透破获活动。认真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实现在全区不稳定因素上升的情况下,2011年全年未发生1起因处置不当造成严重影响的群体性事件。二是积极开展信访工作,化解矛盾纠纷,邀请警风监督员参与领导接访,实现了一批老上访户停访息诉,信访积案化解率达100%。三是西彭派出所在全市率先启动“镇、企、园、警”一体化巡逻防控模式,被市政法委推广。在谢家湾进行社区民警专驻社区工作试点,有效提高处警效率,有机整合社区资源,夯实社区警务工作。
(二)服务民生促进经济发展。坚持人民满意是公安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为适应社会发展新形势,积极回应群众新期待,进一步深化公安机关与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让群众感到管理更人性、服务更贴心、办事更便利,2012年,区公安分局在贯彻落实公安部和市局便民利民措施的基础上,深入调研,成立专班,出台了《十项便民利民措施》,涉及户籍、交通、消防、出入境、报警求助等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并将这些措施汇编成册,向广大群众发放。同时,大量出台服务企业举措,在杨家坪珠江花园社区建起全区第一个境外人员服务站,对农民工集中的企业实行“居住证上门办理”政策,对特种行业办理证照从过去的“手工式”变为“机打式”,提高企业办证效率。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当今犯罪手段技术含量逐步提升,将最先进的科技手段和最新研究成果应用于预防犯罪,提高警务信息化应用水平,创新社会管理,已成为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全面提升警务信息化应用水平。一是分局牢固树立科技强警理念,加强自主创新,依托大情报系统平台建立情报信息研判预警机制;二是建设高效、统一的指挥调度系统,对110报警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形成“集成数字化、网络规模化、打防控一体化”的指挥中枢,确保了情报信息畅通、指挥调度有力、反应快速灵敏。2010年,分局取得了科技强警及信息化应用全市第一的好成绩,2011年全面建成全国一级示范加强刑事技术室、全市一级情报单位、全市一级达标技侦平台等“五大技术平台”,不断提高我区公安工作科技含量和装备保障能力,为维护稳定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二)创新社会管理机制保障民生。创新社会管理是中央政法委“三项重点工作”之一。分局在全市率先建立交通安全管理“一镇一警”工作机制,率先研发使用交巡警摄像纠违新型管理查询系统,率先建立对农民工恶意欠薪违法行为专案侦办机制,创建的涉案财物管理信息化管理模式被全市推广,从机制上保证社会管理和服务群众的实效性。全面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将华岩派出所打造成为示范全国的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亮点工程。
区公安分局立足破案打击,狠抓公安主业的同时,践行为民服务宗旨,牢记公仆本色,正确处理专政与民主、打击与保护的关系,以更好的质量、更低的执法成本、更快捷的执法形式,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
(一)预防打击犯罪提高群众安全感。分局坚持打信息战、科技战、合成战,对各类犯罪活动保持严打高压态势,实现分局业绩年年破壳冲顶、再上台阶。2011年,成功侦破2起公安部目标毒品案件,“3·15”制售毒花椒、“3·17”制售毒血旺2起案件,被公安部列为全国“亮剑”行动打击食品药品安全犯罪十大典型案例。2012年先后破获部督张通国团伙贩毒案、全市最大的销售假冒电器窝点和重庆直辖以来最大制售假证案等案件。
(二)树推典型促进和谐警民关系。区公安分局精心打造雷锋式警队,注重深入群众,广泛调查研究,从基层挖掘、培育和树立亲民爱民先进典型,为营造和谐警民关系起到助推作用。
继2011年分局涌现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公安部二级英模、感动重庆人物骆科盛,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韦勇后,2012年又先后涌现出“全国优秀特级人民警察”陈炜、“重庆市优秀共产党员”陈琼、“社区活地图”王元洪等大批先进典范。通过典型选树,充分展现了九龙坡公安亲民爱民的光辉形象,警民关系更加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