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晨
棕扇舞原本是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哈尼族的丧葬舞蹈,“棕扇舞是哈尼族祭祀祖先神时跳的一种女性特有舞种,舞者起舞时两人或四人同时起舞,以鼓和叶号梅琶伴奏。”手举棕树叶,半蹲而舞,模仿白鹇鸟飞翔的动作。今天的棕扇舞,已经不是原初的丧葬形式来展现,而是逐渐的由民间转移到了舞台上。从舞台形式上讲,也许如同杨丽萍老师所言,舞台形式必然会有所创新,而这种创新就是对文化更好的传承。但是从文化上讲,舞台表演固然好看,但是文化的缺失,却成为文化传承的一块心病。在当下信息交流和文化冲击的境遇下,如何看待棕扇舞的变迁问题,舞台真实又意味着什么呢?
现阶段,随着哈尼梯田文化申遗工程的不断推进,红河州哈尼地区的旅游业蓬勃发展。旅游业的发展刺激了部分哈尼村寨文化展演团队的不断形成。这些团队既有政府的支持,也有文化精英的共同参与,棕扇舞的展演因此逐渐拥有了固定的市场,但同时,舞台展演的弊端正快速地展现出来。这一点,我们从民间展演的简化过程便可一目了然。
怎样传承民族文化,是当下人类学与民族学的热点问题。在《文化交流》当中,作者弗雷德.R.迈尔斯在《表述文化:土著丙烯画的话语生产》中提出,被人们认为为了迎合市场的需求而创作出的丙烯画,并非缺乏本土文化,而正是这样的一种艺术形态,融入了该族群的宗教信仰,创造了经济价值,恰巧当时澳大利亚的国家政策有利于该族群的文化发展,提高了该族群的政治和文化的影响力和话语权。海力波在《道出真我》中向人们清晰地描述了黑衣壮族群的文化精英们通过创造历史来提高自己的话语权,扩大该族群的文化影响力,并提高了该族群的文化自觉。但是,反思哈尼族的棕扇舞,在创造经效益的同时,究竟有多少是该族群自己的文化精英参与并将其搬上舞台的呢?有学者曾指出,少数民族体裁的艺术作品应该依托在民间文化的大环境之下来进行创造和发展,其中以杨丽萍的《云南映像》最为成功。也有人指出,把民间的艺术元素“原封不动”的搬到教学当中,却成为了学者们认为的“在民间环境下”本真性的艺术创作,这样的艺术创作带有学者们自己对于艺术的见解,从而造成了艺术作品彻彻底底地成为了“学院派”的专业性演出,即使是文化传习馆也难以摆脱这样的现状。在舞台真实的大场域之下,文化的缺失造成了青年一代哈尼同胞对传统审美价值观的忽视。“什么是民族特有的美”的问题,困扰着学者们,更困扰着中老年一代的哈尼人。而对于青年一代来说,审美的变迁,使得当下的主流文化成为了他们所追求和吹捧的对象。
近年来,很多人对棕扇舞给予了关注,但是他们关注的焦点却集中在舞蹈动作上。随之而来,棕扇舞的动作也由民间的半蹲而舞变成了舞台上直立而舞。棕扇舞原本主要用于丧葬和盛大节庆的展演,如今已经转化为一种实实在在的娱人舞蹈。棕扇舞蹈原本是为了表明人比神低贱的身份,从而形成了半蹲而舞的舞姿,用来展现人对神的崇拜。该舞蹈是一种娱乐神灵的舞蹈,展现了哈尼同胞对于神灵的崇敬的心态。但是在当下的舞蹈当中,舞台演出已经不再是民间文化当中的一部分,而成为了创造经济收入的一种手段,舞蹈演员群体也由完全的哈尼族变成了多元的族群来源,原本庄重严肃的的民间祭祀性舞蹈演变成了一种以欣赏和商业目的为衡量依据的娱乐性演出。
在棕扇舞中,崇尚神灵是一种美德,因为是在神灵的庇护之下,哈尼同胞数千年来得以生息繁衍,避免了各种灾难。改革开放后,随着外来文化对少数民族的影响逐渐加深,哈尼族的年轻一代已经不再将神灵作为唯一的崇拜对象,他们有了金钱至上的思想观念。而传统哈尼族审美价值观当中,所有与商业相关的利益行为都被认定为可耻的行为。那么,对于今天的红河州哈尼族来说,甚至对于中国所有的少小族群来说,他们的审美价值观究竟是什么?老一辈哈尼人认为,“梯田是小伙子的脸”,而当代的哈尼青年,又有多少人懂得耕种呢。正是由于对梯田文化的忽视,造成了当下哈尼青年对于所有与梯田农耕相关节日的不够了解。而过去,正是在节日的大环境中,哈尼族的传统审美价值观才得以不断的传承和发展。同样,在对待棕扇舞的态度上,越来越多的人也仅仅是把它当作是一种创造经济效益的工具,甚至于当代的众多哈尼族中年人也并不懂得棕扇舞到底蕴含多少本族群关于美的内涵,更不在乎为何棕扇舞在民间永远半蹲而舞,而非舞台上直立而舞。舞台舞蹈在本真性上的缺失,使得更多的人陷入文化误读。长时间的误读则可能造成包括哈尼族青年人在内的所有群体全部都将误读之后的文化当成了“本真”的哈尼文化。
在文化大冲击的浪潮下,特别是处在当下经济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对于哈尼族来说,也许有很多人深深地沉浸在了扑面而来的经济利益之美当中,但是不可回避的问题也接踵而至,特别是在面对本族群文化在当下涵化过程当中的利益和弊端时,该怎样取舍?文化精英们和哈尼百姓给出了截然相反的答案。哈尼族文化精英卢朝贵老师认为,文化的发展要形成自觉。而当地的群众则认为,如何形成对自身更大利益的发展,则取眼前的利益,而忽略了长远的发展。而眼下利益行为,则势必会形成对文化自觉的忽视,更加使得年轻一代对于文化存在的意义置之不顾。从利益的角度来讲,在接受文化的涵化过程中形成一种新的文化是历史的必然。有人曾经说过,哈尼文化在50年之内便会消逝,笔者认为不尽然。任何文化都是在演变中生存、成长,甚至于消亡。哈尼文化也是一样。从哈尼族历史记载当中可以看到,从古代氐羌后裔,再发展到古倮倮族群,最后形成了哈尼各支系,直到1958年的族别鉴定后,哈尼族才最终拥有了这样一个固定的族名。任何族群在融合和分化过程当中,都进行着文化的涵化,而不能经受时代发展的文化则必然会消亡。但是,经受了文化交融的洗礼之后仍旧具有生命力的,则顽强地存留下来直到今天,以至于众多族群拥有自己独有的文化特征。棕扇舞在舞台上的展演,如同杨丽萍老师所言,可以形成演出式的文化保护,因为演出就意味着经济收入,而经济收入则可以吸引更多的哈尼同胞参与进来,而连锁的反应,则在不经意间形成了文化的自觉,甚至可能在本艺术品的基础上创造出更加优秀的舞蹈作品。
弊端必然存在,任何舞台的展演最终只能形成舞台真实,也就是学术界一直难以界定的本真性的存在和遗失。但是,任何一种新文化都是在涵化的过程当中演变出来,而两种旧文化在突破临界点之后,必然会形成全新的态势出现在世界上。所以现阶段,为了谋求发展则需要在矛盾中前行,我们既心痛地看着文化发生大规模的变迁,同时也乐观地看到这种变迁是文化发展当中的一个片段。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王清华所长曾经说过,哈尼族,一千年以前是,现在是,未来也是。难道因为今天的发展,明天就不是他们了吗?红河州元阳县政协委员卢朝贵老师曾经说过,纯粹的保护是最没有效果的行为,因为所有的文化都在随着时代的转变而转变。两位老师的一番话引起了笔者的反思。笔者认为,当代哈尼族的文化发展,也正是在我们所处的这样一个时代一直向着他们自己的方向发展。可以肯定的是,梯田文化申遗一旦成功,对哈尼族民族文化的保护会形成相辅相成的效果,因为申遗会带来旅游与产品开发的经济效益,经济效益的保持则需要尽量维持本族群的文化原貌,至少能够形成表面上的“文化自觉”,而不是哈尼文化的全盘消逝。正是在这种既要保护又要发展的矛盾的心理当中,究竟最终追求的什么样的价值观才是美,也许能够得到更多的阐释。
纵观人类发展史,任何文化都是在发展过程中。适应发展的文化得以幸存,不适应发展的文化最终走向毁灭。哈尼先祖走过了不止一千年,而遗留给当代哈尼同胞的,则是在曾经走过的岁月中幸存下来的优异的文化成果。这样的文化成果,使得哈尼人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不论走到哪里,都可以开花、结果,就是在红河谷这样瘴气肆虐的自然条件中,依然创造了举世闻名的哈尼梯田稻作文化。哈尼史诗记载的生产力发展从未间断,从采集的美、游牧的美,到农耕的美,而今天,什么才是美,哪里才是美,也许也在青年一代的哈尼同胞心中已经有了一个模糊的答案。历史的车轮在岁月中前行,传统审美观念在文化的变迁中演变。棕扇舞仅是个个案,还有复杂的哈尼梯田文化。我们相信,所有民族的独特文化,都会在灿烂的今天和辉煌的明天、在审美的变迁中走向一个新的起点。
[1]海力波.道出真我--黑衣壮的人观与认同表征[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2]乔治.E.马尔库斯,弗雷德.R.迈尔斯.文化交流--重塑艺术和人类学[C].阿嘎佐诗,梁永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王尔松.哈尼族简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
[4]王清华.梯田文化论[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