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亮“道存于物”思想浅析

2013-08-15 00:49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12期
关键词:陈亮道统日用

张 燕

(山西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思政部,山西 太原 030032)

陈亮是我国南宋时期著名的爱国主义者,浙东事功学派中永康学派的创始人及代表,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陈亮哲学思想的特点是注重实用,提倡功利,反对空谈道德性命之学。他强调,事物是客观存在的,所谓“道”,其实就是事物的内在规律,存在于事物之中,不可与事物相脱离。

一、“道存于物”思想产生的背景

陈亮主要活动于南宋高宗、孝宗、光宗时期,此时政局相对稳定,但是这种短暂的平静是由议和换来的,儒家学者不可避免地普遍存在屈辱感。北宋时期,一批不掌握实际政治权力的文人高谈道德性命之学,使道德理想主义凌驾于政治实用主义之上,以此来达到对当时膨胀的国家与政府权力进行制约的目的。而到了南宋时期,社会危机严重,知识分子普遍拥有强烈的忧患意识。以屈辱议和为代价换来的一隅偏安,使他们产生了强烈的压抑感。随着社会矛盾的激化,政府对于“开物成务”之学的提倡以及知识分子不断增强的忧患意识和压抑感,最终激发了知识分子去深入思考社会以及人生问题。陈亮“道存于物”思想,就是在这一社会现实基础上展开的。

陈亮“道存于物”思想产生的另一个重要背景,是佛教对儒学的地位提出了挑战。佛教自传入中国后得到了非常快速的发展,佛教思想具有极强的思辨性,尤其是其中关于心性的理论已经非常完善。也正是因为这一点,佛教从开始的依附于玄学逐渐转变成改造玄学,使其佛学化,并且逐步征服了中国的上层思想界。更为重要的是,随着佛教中国化的不断深入,它的一系列信仰实践,诸如建造佛像、寺院,以及适应下层民众的“因果报应”等理论的产生,使其在中国思想界的地位不断提高。隋唐时期,佛教大盛,与中国固有文化的矛盾日渐凸显,极大地挑战了儒学的领导地位。面对这一危机,唐宋诸儒进行捍卫儒家地位的斗争,首先要做的就是排斥佛教,建立能够承接先秦儒家思想的道统,进而从理论高度来论证儒家理论存在的合理性,使其重新成为人们精神的最终寄托与归宿。陈亮“道存于物”的思想是其道统思想的重要基础,正是在这一思想前提下,陈亮建立了其道统理论,并以此对佛老之学进行了回击。

二、“道存于物”思想的内涵

陈亮对道的基本观点是“道不离物”,他认为,道最鲜明的特征是其存在于事物之中。这一思想与朱熹的认识存在着根本上的差异,所以二者才会在这一问题上进行激烈的争论。陈亮关于道的理论与程朱理学是相对而生的。程朱理学以“理在气上”、“理在气先”为其理论基础,也就是说,形而下的“气”或“器”由形而上的“道”或“理”支配与派生,这种理论从根本上颠倒了物质与精神的关系。针对这一问题,陈亮提出了“道存于物”的理论,他说:“夫道非出于形气之表,而常行于事物之间者也……天下固无道外之事也。不恃吾天资之高,而勉强于其所当行而已。”[1](P97)在这里,陈亮首先指出,形而上的“道”绝对不可以脱离客观的具体事物,它并不是一个能够独立于事物之外的“神本体”。同时他还点明,道与事物是紧密相连的,道存在于物的实现方式就是道与物相互依赖,而这种依赖关系并不存在“上下”与“先后”的差别。陈亮认为,道的存在不可能脱离天下的万事万物,作为具体法则与规律的道,必须存在于客观事物之中才具有真正的意义。在此基础上,陈亮对理学家们的观点提出了批评,他认为,传统理学家最大的失误,就是脱离具体事物转而去追求所谓的抽象精神本体。

在“道存于物”观点的基础上,陈亮进一步明确了“道不离日用”的思想。他认为,道是可以体现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关于这一点他进行过论述:“道之在天下,平施于日用之间……而其所谓平施于日用之间者。与生俱生,固不可得而离也。”[2](P100)在陈亮看来,如果脱离了日常生活,那么道也就不存在了,人道离不开衣食住行这些日用之事。从这一思想出发,陈亮进一步将人道与人生日用联系在一起,这种思想与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家们所倡导的天理应当与人欲相对立,重道德体悟而轻人生日用的理论具有鲜明的差异。在陈亮看来,一旦脱离了衣食住行,那么所谓的“人道”也就不完备了。这种思想与朱熹提出的“道行于日用人伦之间”虽然从字面上看起来类似,但是差别却非常之大。从字面上来看,二者都提到了道不可脱离于人生日用,但是陈亮所说的人生日用是指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而朱熹的理论则强调的是日常生活中的道德修养。作为事功学派的重要代表之一,陈亮的道论也不可避免地带上了功利之学的色彩。在道与欲的关系上,陈亮认为道与欲同样不可分离,在他看来,道与欲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人的各种感情是否能够“得其正”。如果可以,就是道;如果发生了偏移,则为欲。陈亮指出,道实际上存在于欲望之中,欲正则为道。他认为,“好色,人心之所同,达之于民无怨旷,则强勉行道以达其同心,而好色必不至于溺,而非道之害也;好货,人心之所同,而达之于民无冻馁,则强勉行道以达其同心,而好货必不至于陷,而非道之害也。”[1](P98)道不可与事物相脱离,只要能够做到“好色而不溺,好货而不陷”,就不会于道有害。在这里,陈亮肯定了人对于物质的正当需求,认为只要把握住需求的度,人欲与道是可以并行不悖的。在这一思想的基础上,陈亮构建起了其功利主义思想的基本理论框架。

陈亮通过对“道在物中”这一观点的阐述,直接批判了朱熹等人坚持的“道在事外”的理论。陈亮认为,离开了天地间的万事万物,就无所谓道,舍弃了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同样无所谓道。

三、“道存于物”思想的重要意义

虽然陈亮对道的理解与朱熹所代表的儒家正统并不相同,二者思考的方法却基本一致,都是从体、用两个角度来进行考察的。陈亮以其独立的见解来体现其所理解的儒道,在一定程度上开创了在宋儒只注重道德心性修养的价值取向之外,重新构建思想范式的途径。一般来说,儒家文化的基本内涵可以概括为“内圣外王”,陈朱二人对于道的不同理解,对于整个儒家学派来说其实是合则成壁、离则俱损的。南宋以降,朱熹对于道的理解得到了最大的认可与应用,并且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对于中华民族的思想感情包括意志的形成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但同时我们还应该认清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自宋代之后中国虽然也有过短时间的繁荣,但总体上看却是每况愈下。这也从一个侧面表明,单纯的道德性命之学对于国家的发展很难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而与朱熹思想相对立的陈亮的理论,着眼点在于“开物成务”,正如他所提出的“道存于物”理论,坚决反对将理欲、义利人为地切割为对立的两部分。他主张以治世事功作为评判伦理德性价值的基本标准,从而开创了把儒家学者的知识关怀与现实事功紧密贯通的思想新范式。如果后人能像重视朱熹思想一样去考察陈亮的理论,那么南宋之后的历史或许会是另一番景象。陈亮与朱熹对于道的不同理解,实际上代表了儒家道统思想最为根本的两个方面。只有将二者进行综合的考量,才能全面理解和把握儒家传统的道统思想。

[1]陈亮.陈亮集(卷九)[M].北京:中华书局,1974.

[2]陈亮.陈亮集(卷十)[M].北京:中华书局,1974.

猜你喜欢
陈亮道统日用
书法作品
主动自锁托槽在一例上中线偏斜病例中的应用
基于竹材料在当下日用器皿中的应用研究
王素娟:让日用之美,构建出我们的生活美学
Topological magnon insulator with Dzyaloshinskii-Moriya interaction under the irradiation of light∗
英文摘要
《日用俗字》词语考释九则
陈亮进 典藏欣赏
心学道统论——以“颜子没而圣学亡”为中心
张东荪道统论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