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彩根,刘锁娣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苏常州213164)
党性是一个政党固有的本性,是阶级性最高和最集中的表现[1]28。党性修养,从普遍性来说是指共产党员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和知识技能方面,按照党性原则进行的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大学生党员是当代青年的先进分子,是党的事业的后备力量和生力军[2],其党性修养直接关系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延续,影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未来发展。因此,如何正确认识和有效提高大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如何发挥大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应当成为高校基层党组织和党务工作者认真研究和探索的重要的课题。[4]
十八大报告重申:“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3]22但是,受不同文化思潮和复杂社会现象的影响,一部分人的理想信念出现了动摇。有研究表明,只有34.52%的大学生党员相信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一定能实现[5]35。表现在入党动机上,一部分学生甚至不讳言想要得到一个从政进爵的阶梯。信念弱化势将削弱思想基础,动机不纯必然影响党性原则。十八大报告要求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因此,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基本要求就是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当前落实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坚持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实质的要求。首先,坚定的理想信念必须建立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之上。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思想、行为、追求的内在决定因素。其次,坚定的理想信念必须与具体的使命任务联系起来。每一个党员所处的环境不同,担负的使命不同,决定着为党的事业做出贡献的要求不同。大学生党员身处大学校园,坚定理想信念具体表现为在思想觉悟、学习工作、言行举止上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大学生党员正值青春年少,在党性修养上既有粗浅稚嫩的一面,也有“孺子可教”的一面,某些方面还带有一定的典型性和普遍性。例如:入党动机多元,部分存在功利心态和从众心理,但对党的性质、地位和作用是崇敬的、认同的;组织观念较弱、党员身份意识不够清晰,但进取心强烈,实现人生价值意愿迫切;政治敏锐性不强、鉴别力薄弱,但价值取向鲜明,对党的事业,对国家、民族的复兴充满信心;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主动性不足,但得到老师赞许和同学认可的意愿强烈;言行举止不够成熟,但学习能力强,提升空间大等等。
首先,要加强理论学习,增强党性修养的理论自觉。理论自觉是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理论基础和理性途径,也是其党性修养的重要体现[1]28。不掌握党的基本理论就不可能坚定理想信念,不了解党的基本知识就难以对党产生真挚的感情。加强理论学习,有利于培养在理论指导下的理性思维能力,构筑识别和抵御腐朽思潮的防护堤。增强理论自觉,需要不断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成果,当前要着重学习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强化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精神动力。
其次,要勇于投身实践,在实践中磨练意志增强才干。一方面,实践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有时还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有利于磨练毅力和意志;另一方面,实践需要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需要接触多层次的人员,需要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可以增强才干积累经验。实践还能够更直接更深入地接触社会,能够更加理性客观地了解国情、党情、世情。实践出真知,实践见真章,实践更能促进人的成长。
第三,要坚持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大学生党员要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首先要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党性修养的过程就是全面发展的过程。学习上要端正态度、刻苦专研;工作上要有严谨的作风、勤奋的状态,在贡献才智的同时积累经验、增强才干;言行上要敏事慎言、行端表正,成为校园文明的风范;身心上要积极锻炼、自我调适,保持旺盛的精力和愉悦的心态;发展上要目标明确、矢志不移,把个人成功与承担社会责任结合起来。
一要明确要求。大学生党员必然要经历艰苦的努力乃至痛苦的否定之后才能取得进步,而这种努力和否定对于青年大学生来说往往难以自觉地进行。因此,高校基层党组织必须提出明确要求,并具体分解为若干阶段、落实为若干指标。例如在理论学习上需要阅读的书目和掌握的程度,在文化学习上需要达到的成绩,在社会工作上需要完成的任务,在言行举止上需要做到的要求,在作用发挥上需要承担的责任等等。[6]
二要创造条件。学习需要氛围、工作需要机会、作用发挥需要平台。党性修养不是空谈,高校基层党组织有责任为其创造必要的条件。例如,开办党校,帮助大学生党员系统学习党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设立适合大学生特点的工作岗位,作为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实践性环节;利用社团组织、班级、宿舍或专门建立学习、自律、创新、公益等小组,由大学生党员为核心开展活动等等。
三要指导激励。指导是为了张扬的青春更加精彩,激励是为了勃发的热情持之以恒。大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不可能轻车熟路一帆风顺,不仅会有困难让他们踌躇,而且可能有诱惑让他们迷茫,这就需要组织给他们以关心和帮助。当他们遇到问题时要及时地分析指导,当他们取得进步时要适当地表扬鼓励,让他们感受到党是他们可以信赖和依靠的精神家园。
四要检查督促。从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实际状况观察,大学生党员在入党前后表现不一的现象是客观存在的。这种现象一方面与大学生党员个人的成熟度有关,部分新党员有懈怠思想;另一方面与基层组织对新党员的培养机制有关,部分基层组织力量薄弱、程序不够健全,重发展轻培养、重指标轻质量的现象确实存在。而从有效提升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角度出发,检查督促必不可少。检查督促是压力也是动力,要建立起覆盖大学生党员教育、培养、发展、考验全程,乃至延伸到毕业后的检查督促机制,形成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可靠保障。[7,8]
(一)政治上以鲜明的立场和正确的观点引领同学。大学校园是各种思潮集中交汇的地方,也是思维最为活跃的地方。我们尊重每一个人的思想与信仰自由,但大学生党员既然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信仰,并坚信唯物主义哲学的科学性与先进性,就应将自己的认识、立场、观点、方法旗帜鲜明地传导给身边的同学,以自己唯物主义者的正气影响同学,让同学了解党、亲近党、信任党,增强党的凝聚力。
(二)文化上以人文的情怀和进取的精神影响同学。大学校园是传统文化积淀最为厚实的地方,也是外来文化最为活跃的地方。大学生党员有责任传承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有能力汲取外来文化中的有益营养。同时,大学生党员也有义务将文化的能量释放出来,将和谐博爱的人文情怀和创先争优的进取精神统一起来, “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3]14。帮助同学自觉抵御各种腐朽文化、伪文化的侵袭,防止消极萎靡现象的滋生。
(三)学习上以刻苦的精神和笃实的学风垂范同学。大学校园是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知识传播的地方,也是学习成长最为有效的地方。青年学生求知欲强、好奇心强、精力旺盛,这是学习的优势;但也可能心浮气躁、好高骛远,这又是成才的大忌。近些年在大学校园出现的所谓“消费白领化,上课梦境化,逃课普遍化,寝室网吧化,补考专业化”;“上课拍笔记、下课印笔记、考试抄笔记、考后扔笔记”等不良现象,与大学生应有的面貌格格不入。大学生党员要自觉主动地消除青年人常见的毛病,扎扎实实读好书,老老实实做学问。用自己刻苦钻研的精神和勤奋笃实的学风为身边同学树立榜样。
(四)生活上以俭朴的方式和乐观的心态带动同学。大学校园是色彩丰富、风格多样的地方,也是时尚流行最为敏感的地方。近年来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新生中拥有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的比例相当高,有的还拥有国际名牌奢侈品,以至于出现炫富攀比的现象。此外,受就业、升学等压力影响,部分学生出现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也有一些学生不能正确处理情感问题。尽管使用高档生活用品并不与大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相抵触,就业、升学、恋爱等等也是大学生活不可回避的问题,但对待这些问题都应该有正确的认识、良好的心态和恰当的尺度。大学生党员有责任正确处理好这些问题,立标杆树风范,把精力和时间集中到学习提高上,用自己积极俭朴的生活方式和健康乐观的身心状态带动同学,度过美好并值得回味的大学时代。
[1]沈剑.试论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理论自觉[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10):28-29.
[2]徐秀云,王孝琴.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教育管理模式构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9):40-41.
[3]胡锦涛.十八大报告 [R].(2012-11-08)[2012-11-16].http://wenku.baidu.com/view.html.
[4]陈丽.高校学生党员后续教育与管理研究[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98-99.
[5]丁勇,陈诗,杨绍辉,等.高校学生党员及其影响力的研究[J].党建研究,2011(5):34-36.
[6]杨静,张洁,冯小飞.高校学生干部培养机制的构建 [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95-99.
[7]董超,孔川.新时期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思考 [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1):95-96.
[8]吴春芳.论高校党建工作中工程思维模式的应用实践 [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11):9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