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丽
近些年来,网络急速发展,网络文学也由此“暴发”,各种文学网站层出不穷,网络干预文学的程度愈来愈深。以诗歌的发展为例,从沈浩波倡导的“下半身写作”到“梨花体”“废话诗歌”,关于诗歌创作理念的论争几乎全始于网络,起爆点在网络,一旦点燃即对整个诗坛产生影响。
“废话诗歌”,最早是由成都诗人杨黎命名的。杨黎曾经参与并主导了20世纪80年代的 “第三代诗歌运动”。运动的主张首要就是口语化,即用诗歌语言的口语化向书面的、正派的、严肃的主流诗歌话语说不。废话诗派认为:生活中充满了官话、套话、假话,诗歌就是“让人说人话”。废话,不是通常所讲的毫无意义的废话,它被定义为一个中性词,是指一种对普通惯常意义的消解,是一场语言的实验。“比喻”、“文采”只代表绝对的人类自卑,口语的、不修饰的废话诗才是自信的诗。那么,剔除了被认为是诗歌“本质”的“比喻”“文采”,诗歌还可称其为诗么?且看几首废话诗:
《一个人来到田纳西》:毫无疑问 /我做的馅饼 /是全天下/最好吃的
《我终于在一棵树下发现》:一只蚂蚁,另一只蚂蚁,一群蚂蚁/可能还有更多的蚂蚁
《对白云的赞美》:天上的白云真白啊 /真的,很白很白/非常白 /非常非常十分白 /极其白 /贼白 /简直白死了/啊——
这几首诗都是典型的大白话,甚至废话,没有所谓的韵味、意境和意义,也不讲究句式、平仄和押韵。一经网友发现,即引来大批的挞伐之声。如韩寒在博文里写道:“现代诗歌和诗人都没有存在的必要的,现代诗这种体裁也是没有意义的。这年头纸挺贵,好好的散文,写在一行里不好吗?”诚如韩寒所说,从形式上看,废话诗很像拆开、分行排列的散文,但废话诗果真如韩寒所说“毫无存在价值”?白话、废话入诗,当真不可取吗?
废话诗的写作姿态随意自如,语言不矫情不造作,其实“诗”出有因。
(1)废话诗写作历史悠久。由网络兴起的“当代废话诗”,并非横空出世的“首创”,其实我国古代诗歌的经典作品中有不少口语、废话构成的诗。如: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白居易《离离原上草》;宋代邵康节《山村》:“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乾隆皇帝《咏雪》:“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十一片,飞入花丛皆不见”……同样的,现代诗歌中也不乏优秀的口语诗。 如顾诚《远和近》:“你/一会看我 /一会看云 /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
由此可见,废话诗绝不等同于垃圾,它既能刺激读者不同以往的阅读感受、引发讨论,就应承认它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当代废话诗”只取口语、废话入事,拒绝修辞、文采,虽“诗性”不足,但这并不意味着废话诗歌就一无是处,只是诗歌的“孽子”。
(2)为了从“被官话、套话、假话笼罩的文化语境中”突围。诚如杨黎所言,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套话”,其中尤以电视媒体最为突出。电视,作为一种官方媒体,常常要做出一副“正态”,播新闻要字正腔圆的普通话,评论新闻要顾全大局的领导视野。媒体力行此道也许尚可,但到讲究“百花齐放”的文学创作中也处处摆明这种瞻前顾后的“大局观”,就不太现实了。一味讲究“文以载道”,“诗言志”,不允许单纯书写“个人人生情感”,不但易使读者产生审美疲劳,也不利于文学本身的发展。
杨黎、乌青等人在这样的语境下大力倡导异于正统话语的新诗歌创作观、为公众及众多诗人们争取更新鲜、更自由的话语空间,反映了当代诗人在朦胧诗后,积极探索现代诗歌创作理论的努力。废话诗歌有时的确显得内容空泛、美感不足,但它状写个人于一时一地的真实感受,能够吸引读者群广泛的注意,引发关于“诗歌标准”的讨论,让公众开始关心诗歌的发展,互相论争,互相启迪,这不失为诗歌发展的一大好事。某种程度上说,他们这样的努力与实践,其实是实验的、积极的,甚至是先锋的。
看起来“诗”出有因、观点先锋的废话诗派,一经网友炒红,便招来不少的争议。一方面很多人幡然醒悟——“原来诗歌可以这么写!”引得大众的创作热情空前高涨,各种梨花体、乌青体的仿作流行起来;另一方面更多的声音是——“这也能叫诗?!”“天下谁人不能诗,那诗还是诗吗?!”令人遗憾的是,面对传统诗歌读者的质疑,废话诗人们不是冷静、客观地据理阐明,而是急躁地加入争吵,只知标榜自己高尚的“先锋”身份,他们振振有词、孤高自负,可大众根本不屑于关注他们是何身份这一问题,取而代之的则是集体暴发式的吐槽、嘲讽甚至恶搞。可惜且讽刺的是,废话诗确实没有坚持多久,迅速“火了”又急速“熄灭”了,就在这一场闹哄哄的大热后迅速消声了。我们不禁要问,不管是废话诗还是当下各种网络诗歌,为什么常常只能引人发笑、遭人诟病,不能取得长足的发展?就此,本文讨论两方面的原因:
(1)缺乏严密的文学观建设,只有简单实验,没有实质成果。废话诗派底色是先锋的,但由于文学理论素养不够、自身悟性不足等原因,使得其本身的文学观建设出现不少问题。诗人们只一味叫嚣自己的创作与别家多么不同,乐此不疲地专搞语言、语音语感等形式层面的实验,只有理念上的“惊世骇俗”,没有理论上、作品上的“发人深思”。以杨黎的诗歌创作为例,从80年代初期用口语写作开始,他经历了对惠特曼的模仿,到追求“语感”写作,再到加入“下半身”团体、倡导“废话”写作,并进行“废话”诗歌实践。令人惊叹,不过二十年,杨黎在诗歌创作上的观念竟能如此善变。虽然诗歌发展到网络诗歌大热的阶段,在语言内部形式与精神观念上突破确实艰难,但一个经历了八九十年代,有着几十年创作经验的资深诗人,这么“墙头草情性”实在让人难以理解。
任何文学理论都离不了作品的支撑和验证。废话诗人们不好好潜心创作,专搞曲高和寡的 “先锋实验”,没有被公众认可的作品,这样不但起不到推动诗歌良性发展的作用,反而容易被人误解为哗众取宠。
(2)功利化导致固步自封。网络诗歌为人诟病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过于纷乱,过于功利化。细数新世纪以来发生在中国诗坛的的论争——从 “‘下半身’论争”、“韩东沈浩波之争”、“垃圾派”到 “‘梨花体’‘乌青体’事件”,“回望这些年间的网络诗坛,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热闹、喧嚣的战场,轻易的武断、无价值的意气之争、口水化的谩骂等充斥期间”,废话诗人们一方面因为不被主流和大众认可而自卑,另一方面又功利地急于声明自己在诗歌创作群体里身份上的高位,妄图争得文学史上的“历史价值”,我们不禁要问:“这么极力地争辩,到底为了诗歌本身还是为了成名”?
这种功利化的创作心理必然导致诗歌创作上的先天缺陷。这种固步自封的行为不仅对诗歌的建设没有积极作用,还会引起公众的反感乃至抵触,那么网络诗歌就只能空有网络这一自由平台,不得施展手脚了。
废话诗派为了挣得新诗创作在语言上的自由,曾不遗余力地倡导他们极具先锋性的 “废话诗”理论。他们以不拘一格的作品博得了大量网民的关注,获得了一批网民的支持,却不能克服浮躁,坚持诗歌创作,在废话诗领域继续拓旧荒辟新域,着实可惜。但同时他们与网友、其他的诗派的论争也表明——“一个自由的网络诗坛已经渐渐呈现出来”,希望各路诗人们摒除杂念,克己复“诗”,真正地投入到充实诗歌内容、丰富诗歌形式的行动中来。
[1]钱超.谈新世纪十年中国先锋诗歌写作的几种倾向[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2(4).
[2]杨铁军.从“下半身”到“梨花体”:七年网络文学论争观察[D].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3]孔莉.由“梨花体”看当代诗歌的走向[J].济宁学院学报,2008(5).
[4]王磊.“羊羔体”取代“梨花体”走红网络:迎着网络朝阳诗歌背后有长长身影[N].文汇报,201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