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华死亡观探微

2013-08-15 00:49
关键词:个体性叔本华重生

徐 威

一、叔本华死亡观的哲学基础是唯意志论

叔本华在 《论死亡》、《论生存的痛苦和虚无》、《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等篇章中详细阐述了其死亡观。个体、痛苦、虚无、恐惧、诞生、终结、时间、永恒、意志等是理解叔本华死亡观的关键词。理解这些关键词,需对叔本华基本哲学思想有所理解,因为叔本华的死亡观是建立在其唯意志论哲学基础之上的。

叔本华是西方哲学史上唯意志论哲学的创始人,非理性主义(Irrationalism)哲学的代表人物。叔本华把意志看做是世界的内在内容和本质,认为只有意志才是自在之物。罗素在《西方哲学史》中写道:“强调‘意志’是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许多哲学的特征,这是由他(指叔本华)开始的。 ”[1]332

(一)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世界是我的表象”、“世界是我的意志”是其哲学体系中最为重要的两个命题。在叔本华看来,整个世界,包括人,都只是意志的表象,是意志的客观化。康德把理性看作是世界的本原,但叔本华却与之相反,认为只有意志才是真正的自在之物,它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永恒不灭。万物的产生与变化,都是意志的运动。意志是非理性的,具有创造力。“叔本华对意志及其特征的描述可以归为以下几点:(1)意志是单一的、统一的;(2)意志是无理由的、无目标的;(3)意志是无法遏制的,无止境的;(4)意志是向上的冲动,一贯趋向较高客体化的冲力;(5)意志是欲求、欲望;(6)意志有着本质上的自我分裂;(7)意志必定会消耗自身,因此,意志是饥饿的;(8)意志是悲剧性的。”[2]51

(二)悲观主义:痛苦与虚无

叔本华是一个彻底的悲观主义者。“这个世界只是地狱——在这里,人类既是被折磨者,同时又是折磨别人的魔鬼。”[3]393对人而言,意志表现为欲望。个体的意志是贪得无厌的,一个欲望得到了满足,又会产生新的欲望,因而叔本华认为欲望永远得不到满足。幸福只出现在欲望实现的一瞬间,因而人的一生是痛苦的。这是叔本华悲观主义的基本观点。叔本华认为,即使是人的所有欲望都得到了满足,人也会陷入到无聊之中。人会感觉到无聊是因为生存(生活)本身是没有任何价值的,是空洞而乏味的。痛苦和无聊是生活的两个状态,除此之外别无其他。“所以人生是在痛苦和无聊之间像钟摆一样来回摆动着;事实上痛苦和无聊两者也就是人生的最后两种成分。”[4]427因而生活是虚无的。

二、叔本华死亡观的主要内容

叔本华把死亡看得非常重要。在《论死亡》的篇首,叔本华写道:“死亡是真正激励哲学、给哲学以灵感的守护神,或者也可以说是为哲学指明路向的引路者。”[5]202叔本华把死亡看做是研究哲学的一大契机,因而,专门对死亡进行一番思考是非常必要的。叔本华对死亡的思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先验的死亡恐惧”与生命意志

叔本华把哲学看作是一副“解毒药”,认为研究哲学主要是为了得到一种形而上的观点,以应对必然的死亡。死亡是必然的,因为人不是真正的、确实的自在之物。因而,哲学需要思考的便是如何应对对死亡的恐惧。

(1)死亡恐惧

死亡意味着生命的终结,意味着生命的毁灭。在大多数人们看来,死亡是一种巨大的不幸,因而众人皆畏惧死亡。“人的最大的恐惧就是对死亡的恐惧。”[5](205)叔本华认为这种对死亡的恐惧是一种先验的恐惧,它与我们的认知无关。“所有生物一旦诞生在这一世上,就已具备了对死亡的恐惧”[5]205。 叔本华以动物同样具有死亡恐惧为例:动物没有人一般的死亡认知,但动物也同样恐惧死亡。动物在遇到危险的时候,同样会逃跑,会颤抖,会躲避,这正是它们恐惧死亡的表现。死亡恐惧是对机体(生命)遭受毁灭的恐惧,这种恐惧与生俱来。万物皆恐惧死亡,因为万物皆是意志的客体。换言之,死亡恐惧的产生是因为一切生物都具有盲目的生命意志。叔本华直接指出:“这种对死亡的恐惧其实直接源自意欲,它发自意欲的本性——在这原初的深处,意欲是不具任何认知的,因此,那是盲目的生存意欲。 ”[5]249

(2)生命意志

叔本华的唯意志论哲学体系是一种非理性主义哲学,认为人是意志的客体化。“我的身体是我的意志的客体性。 ”[4]155人的本质不是理性,而是意志,是一种“没有认识的”、“不可遏止的盲目冲动”,是对生命的强烈渴望。对死亡的恐惧正是生命意志的一个表现。叔本华认为,人们如此逃避死亡、渴求生存,正是因为生命意志的存在,而非因为认知的存在。在叔本华看来,我们的认知力不仅不会产生死亡恐惧,反而会顺从死亡。因为认知力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痛苦与毫无价值。生命意志使得我们认识到生存具有无上的好处 (尽管我们的一生如此短暂和痛苦),而死亡将把一切毁灭,一切生时所拥有的事物都将消失,死亡从而成为了人的最大的恐惧和忧虑。“生存意欲的全部本质就在于渴望生命和存在。”[5]209从这个角度出发,尽管生命意志是盲目而无认识力的,但是它却是使得我们恐惧死亡、渴望生命的真正原因。

(二)个体的终结与意志的永恒

死亡的恐惧主要是对我们将不再存在的恐惧。叔本华认为对死亡无需恐惧:因为死亡与我们无关。

1.死亡与我们无关

把人的生命划分为出生前、活着、死亡后这三个阶段,在这样一个时间轴上分析死亡,会发现死亡并没有想象中的可怕。在我们出生之前,我们是“非存在”;我们活着的时候,是“存在”;死亡之后,我们又变为了“非存在”。叔本华认为,出生前的“非存在”与死亡后的“非存在”并没有任何区别,把“非存在”视为不幸是一种荒谬的想法。

死亡就是由“存在”变为“非存在”的过程。事实上,死亡恐惧大部分都是对于变为“非存在”的恐惧。人一旦死亡,意识脱离了躯体,作为个体的“我”的意识消失了,再也不与这个世界相关联。既然如此,带有个体特征的“我”的意识已经消失,那么死亡的那个“我”就已经不再是作为个体的“我”,而只是一具机能停止的躯体而已。“只有通过‘我’的作用才有了这一世界,这一世界也才对‘我’而言是存在的。 ”[5]233由此,叔本华引用了伊壁鸠鲁对于死亡的见解:“死亡与我们无关”[5]213。 根据伊壁鸠鲁的解释:我们存在的话,就没有死亡;死亡出现的话,我们就已不存在了。

叔本华的悲观主义观点认为我们的生活痛苦、无聊,没有存在的价值。从这个角度出发,在死亡之后,叔本华认为我们由“存在”变为一种“非存在”反而是寻找到了一个“失去了的乐园”。

2.个体的死亡与意志的永恒

叔本华进一步解释到:死亡是作为个体的“我”的意识的消亡和机能的消失。在叔本华的哲学体系中,意识是在人出生之后逐渐形成的,是意志客观化为人的产物和结果。个体意识的消亡和机能的消失,没有改变生命形成的原则。简而言之,个体的死亡只是个体性的“我”和个体性的生命力的消失,并不是人的彻底毁灭。个体的人必然会有死亡的一刻,但是,在人身上的意志,即生命现象的真实内在本质——意志,却不会消失。“因此,受到生、灭的时间过程影响的只是现象,而不是造出这些现象的东西,亦即自在的本质。”[5]245

死亡的只是意志的影子。叔本华认为人的死亡是一种回归,是回归于无,回归于大自然。人的死亡让人回归到出生之前的那漫长的“非存”状态,因而人不必为死亡感到恐惧,不必为死亡而感到悲伤;死亡让个体的意志回归到大自然,即这整一个世界当中。生命意志不会因死亡而消失,它将在个体死亡之后形成一个新的种子,种子落入到另一个个体之中,新的个体便产生了。因而,生命意志个体与世界之间周而复始,在时间轴上不断 “重生”,永恒不灭。

叔本华的“意志重生说”与佛教中的“灵魂转世说”在形式上极为相像。佛教“轮回说”认为世界上存在灵魂转世,人将在死亡之后再度“轮回”,并带有上一世的意识。“意志重生说”与“灵魂转世说”最大的区别正在于:“重生”之后人将拥有全新的意识,而不再带有上一世的意识。叔本华认为,意识是意志客体化之后的产物,它并非自在之物,因而意识是会消亡的,它不能跟随意志(自在之物)一起“重生”。所以,叔本华指出:“要描述这一学说的话,‘重生(Palingenesie)’一词比‘灵魂转生(Metempsychose)’一词更加准确。”[5]256

3.反对自杀

叔本华在其哲学体系中揭露了生命的痛苦和虚无,但他却十分坚定地反对自杀。在他看来,自杀是对生命意志的一种错误的否定。生命意志是“不可遏止的盲目冲动”,是一种强烈的生命渴求。所谓意志自由,即既有肯定生命意志的自由,亦有否定生命意志的自由。对生命意志的肯定即在生命意志的主导下过完痛苦的一生;对生命意志的否定即放弃自己的各种欲望,可以“艺术”、“宗教”、“禁欲”等手段达到此目的。

然而自杀,即“取消意志的个别现象”,并不能够达到真正的意志自由。“这是因为,在叔本华看来,所谓意志否定的本质不在于 ‘真正取消意志的个别现象’,而在于给生命个体以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6]尽管在叔本华的哲学观念中,生命痛苦而虚无,但自杀是一种对生命痛苦的逃避,它不仅不是对生命意志的否定,反而是对生命意志的肯定。叔本华说:“自杀离意志的否定还远着呢,它是强烈肯定意志的一种现象。”[4]155

三、叔本华死亡观的价值评判

叔本华的唯意志论哲学思想在西方哲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一方面他承接了柏拉图、康德等古典哲学的思想,另一方面,其哲学思想又直接地影响到了尼采、弗洛伊德、柏格森等现代西方哲学家思想的产生。叔本华的死亡观与其哲学思想密切关联,同样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是,事物总是具有两面性。对于我们而言,一方面应该看到叔本华死亡观的积极意义,同时也需要看到其消极之处。

(一)积极意义:“迎接死亡”

叔本华的死亡观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类似宗教的效果,它教人安详地“迎接死亡”。“睡眠与死亡没有根本的区别。”[5]222叔本华对死亡的理解,首先让人减轻了对死亡的恐惧。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叔本华的死亡观让我们更清晰地看到了死亡不过是一种正常的机体结束,只是一瞬间的事情,无需任何忧虑。死亡是一种回归,正如同大自然的孩子重新回归到大自然的怀抱一样,是亲切而自然的。

叔本华认为死亡带来自由。死亡能够使人从片面的个体性中挣脱出来,从而回归到我们真正的本质内核。生时的各种束缚和痛苦被死亡解除了,意志得到了自由。这个时候,我们才是抵达了真正的、原始的自由状态。因此,大多数人临死之前会表现出安详和平和的表情:生时的痛苦、单调、无聊都在死亡来临的一刻消失,人感受到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叔本华提出“迎接死亡”,即能够自由地否定生命意志,放弃各种欲望的追求。叔本华说:“每一个好人的死亡一般来说都是平静、柔和的,但自愿、愉快迎接死亡则只是死心断念、放弃和否定生命意欲之人的特权。这是因为只有这样的人才会愿意真正的而非只是表面现象的死亡。 ”[5]263“迎接死亡”所要放弃的,正是意志客体化为人之后所认知的,譬如对世界的认知和留恋。选择了这种方式,他们就能够安然地面对死亡,并获得了“无”,或者说是佛教中的“涅槃”。叔本华的“迎接死亡”有相当的积极意义,它教人安然对待死亡。尽管我们无法判别死亡之后是否如叔本华所说。

(二)消极意义:个体存在价值的消除

叔本华的悲观主义思想给叔本华的死亡观带来了消极意义。生命在痛苦和无聊之中来回摆动,在短暂的幸福和无尽的痛苦之间,人生显得虚无。尘世无幸福,而要寻找到真正的幸福,仅仅把人安置于一个“更好的世界”是不够的,必须要人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不可。因此,人就要脱胎换骨,变成一个不再是他的人。那么他就需要改变模样,而这改变的方式就是死亡。这是叔本华从“道德的必要性”上论述死亡带给人的“好处”和死亡的必要。

叔本华的死亡观消除了个人存在的价值。死亡是个体性的消失,即“我”的消失。叔本华认为这种个体性的消失并不算是什么损失。因为:“大部分人的个体性都是那样的可怜,那样的毫无价值。”[5]240叔本华认为每一个个体都只是一个特别的错误 (尤其是性欲的放纵)和不该迈出的一步,是某样本来最好就不曾发生的事情。换而言之,我们的生命原本就不应该开始。生命的过程就是痛苦的过程。即便我们摆脱了“个体性”,回归到意志的自由状态,又会“重生”在另一个新的存在之中,那我们不是又走进了新的一轮的“痛苦和无聊”之中么?如果如此,又何需“重生”呢?这自相矛盾的观点令人感到困惑。叔本华完全地否定了人作为个体存在的意义,消除了个体存在的价值,这是其消极之处。

[1]罗素.西方哲学史:下卷[M].马元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2]叶秀山,王树人.西方哲学史学术版(第7卷):现代欧洲大陆哲学(上)[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3]叔本华.叔本华思想随笔[M].韦启昌,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4]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现的世界[M].石冲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5]叔本华.叔本华美学随笔[M].韦启昌,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6]吴阳林.王国维之死的哲学意蕴:兼论叔本华死亡观对王国维的影响[J].嘉兴学院学报,2008(9).

猜你喜欢
个体性叔本华重生
论邓·司各脱个体性概念的形成
叔本华:正直还是伪善
人为什么会无聊
微软重生
辩证的“个体性”
女权主义REBORN重生
“毒舌男”叔本华
个体化时代与我国社会工作的新定位
趣玩:南下重生
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