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珍
(福建对外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院 对外交流与合作处,福建 福州350016)
对外贸易是福建省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福建省对外贸易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新形势下,“外贸发展方式”的提出反映了福建省对外贸易发展的现实诉求,也表明福建省对外贸易面临着新的发展瓶颈和困境,加之“十二五”时期全球经济环境复杂多变,迫切需要外贸依存度很高的福建省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
总体而言,福建的进出口、出口、进口贸易规模分别位居全国第7、6、9位,外贸依存度较高。我国外贸发展过程中,存在过度追求货物贸易、出口贸易、技术引进,忽视了服务贸易和自主创新,造成了外贸发展的结构性失衡。福建外贸的初级产品出口比重偏大,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偏低。目前,福建主要出口农副产品、机电、鞋革、石材、纺织服装、箱包、家具等劳动密集型优势产品,主要进口煤、天然橡胶、钢材等初级原材料以及电视、收音机、自动数据处理设备等机电、电子信息等劳动密集型产品。[1]在对外贸易的拉动下,福建省已经形成了电子信息、机械、石化等支柱产业,福建省的地缘优势逐步显现,对外贸易成为福建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因素。
从近三年的数据来看,发达市场上,欧盟是福建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场、第四大进口市场,福建与北美自由贸易区的贸易额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20%左右,日本是福建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国。传统市场上,福建主要的贸易伙伴为东盟、香港、台湾、韩国,年均贸易额均超过40亿美元。新兴市场上,福建与拉美、中东的进出口贸易额较大,分别超过55亿美元、35亿美元,而与非洲、大洋洲、南亚的进出口贸易额较小,分别为26亿美元、17亿美元、11亿美元左右。由此可见,福建外贸发展的市场分布表现出以下特点:发达国家市场拉动力减弱,贸易摩擦不断升级,贸易壁垒范围也从纯技术领域延伸到环保领域;传统市场贸易较稳定,贸易额稳中有升,双向投资以及海外融资成效十分突出,闽港台经贸合作领域不断拓宽;新兴市场呈格局分化,对非洲、中东出口剧增,对拉美、独联体、南亚出口有所下降,对新兴市场的能源和资源开发成为福建对外投资的重点。
随着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全面推进,福建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政策优势更加明显。作为全国对外开放先行省份,福建省出台了促进对外贸易稳定增长的35条意见,实施了《福建省“十二五”外经贸发展专项规划》等一系列针对性强、灵活性大和差异化明显的政策措施,使福建的市场多元化战略取得新的进展,对外贸易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另外,福建省及其各地市先后出台了《福建口岸通关部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增长的具体措施》、《中共漳州市委、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鼓励台商投资与扶持台资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文件,进一步优化外贸发展环境。
福建省建立了应对国际贸易摩擦与壁垒频道,进一步健全贸易促进机制、摩擦应对机制、救济机制和服务体系,并充分利用WTO多边贸易体系的谈判机制、合理对抗机制、报复机制、非歧视原则及对发展中国家特殊照顾的规定,推行合格认证、安全认证、国际认证等制度,进一步完善了对外贸易的协调管理机制。[2](P78)同时,建立了“口岸管理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成立了福建省大通关协调领导小组,完善了大通关联络员制度、联动处置制度、督查制度,并通过多个部门、二十八个单位的工作联动,健全了福建外贸发展的工作机制。另外,电力建设、交通运输、水利建设、邮电通讯、市政建设快速发展,外商投资环境不断优化,也为福建外贸发展提供了基础设施条件。
我国在粗放型的外贸增长过程中,出现了成本剧增、效益低下、竞争力弱、结构失衡、资源缺乏、环境恶化等问题,且国际格局调整、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新贸易保护主义出现、绿色壁垒与技术壁垒增强,这些因素都对我国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提出了迫切要求。同时,处于后危机时代的国际贸易,市场空间有限、环境复杂多变、竞争更为激烈、潜在风险加剧,使得我国要更加主动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更加积极主动适应国际市场竞争。另外,新能源、新材料、绿色经济逐步成为对外贸易发展的强大动力源泉,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外贸市场逐步转型,世界贸易格局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全球贸易摩擦显著增加,这种新形势迫切要求我国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并与经济发展方式相适应、相融合。
当前,我国外贸发展面临着和经济社会发展相同的困境或瓶颈,能源、资源、环境、生态等要素的制约作用增强,能源资源、环境生态、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成为影响外贸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高能耗、高污染、低产能产品在外贸进出口中缺乏竞争力,低能耗、低污染、高产能产品更受欢迎且竞争力更强,突破资源环境约束、发展绿色节能市场是对我国外贸发展的巨大挑战。另外,在“绿色产业”、“绿色消费”、“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热潮下,全球出现了一个由环保产品、环保技术和环保服务组成的“绿色市场”,以及电子信息、网络技术、通讯手段等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广的新兴市场,由此使得突破绿色壁垒、技术壁垒成为外贸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总体而言,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包含优化外贸结构、创新竞争方式、增强生态水平、健全体制机制等方面内容,这些都是实现外贸强国目标的重要内容,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由此变得更为关键和重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实现了由无到有、由小到大的历史性跨越,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由1978年的206亿美元增长到了2009年的22073亿美元,从位居世界第32位的贸易小国跃居世界第2位的贸易大国。对外贸易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巨大,并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3](P38)目前,我国外贸发展存在许多深层次矛盾与问题,主要包括外资企业比重过高、本土企业创新不足、加工贸易为主导、服务贸易偏低、市场过度集中、新兴市场发展不足、贸易顺差增长。
在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背景下,国际贸易快速增长,对外贸易成为了经济发展的重要“助推器”。只有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并实现对外贸易的长远、健康、可持续发展,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社会发展。如果我国继续以高能耗、低产能、重规模、轻效益的方式发展对外贸易,不及时调整外贸发展战略,强化外贸产品的品牌、技术含量,将直接影响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由此可见,外贸发展方式转变与外贸发展、贸易强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强国息息相关,尤其是外贸发展方式关乎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保证。
改变福建目前的外贸增长方式,科学地调整福建目前不合理的外贸商品结构、外贸市场结构、外贸方式结构等,可以促进生产要素在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的流动和重新分配,使得要素资源流动到更需要且效率更高的部门。生产要素的高效分配与使用,进而促进这些部门的生产效率的提高和生产工艺的创新,推动技术升级,由此优化产业结构和实现经济的非要素增长。
最先感受到国际竞争压力的正是对外贸易部门,科学引导对外贸易部门随着国际市场的需求而改变生产要素的流向和自身结构,这种趋势和结构的变化必将对国内产业的发展起到导向作用,促进国内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跟随国际市场的变化而变化。真正适应国际市场需求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能够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生产的效率和产出,进而促进经济的增长方式,转变一味追求量化指标增长的要素投入增长为非要素增长。
转变福建外贸增长方式,改革福建不合理的外贸构成,能够促进福建经济在省域范围内的和谐平稳发展。转变外贸市场结构,促进进出口贸易目标地和来源地的多元化,有助于相互抵消风险,助力福建经济的平稳增长;转变外贸区域结构,尤其是优化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向,引导外资和进出口份额从东南沿海向中西部地区进行倾斜,有助于缩小地区差异,促进福建经济均衡增长;优化外贸商品结构,有助于降低国际贸易摩擦,为福建经济发展谋求一个稳定和谐的外部环境。
在转变福建外贸发展方式中,通过调整外贸产业组织集中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在某个设定区域,集中厂商和生产要素,提高市场集中度,形成与区域外相比较大和功能较全的企业规模。达到一定规模的企业能够利用规模经济的优势进行自主创新,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制造出差异化的产品,树立自己的品牌,溯供应链之源,寻找高附加值。规模企业的保育、产业带和产业园区的引领和带动,将有助于获取内部规模经济带来的成本下降、企业利润的提高、技术开发能力的提升及出口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增强,从而引导贸易福利增长及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一是转变商品结构。福建省要针对自身优势商品情况及其商品结构状况,增加传统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增加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发和进口,降低初级产品出口比重,重点支持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及产品的发展和出口,改变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商品为主的出口结构。二是转变区域结构。福建省要推行外贸市场多元化战略,积极拓展东南亚、俄罗斯等区域市场,改变外贸市场高度依存于少数国家和地区,力争通过传统市场、新兴市场、周边市场协调发展,降低或分散外贸与投资风险。三是转变方式结构。通过政策引导、技术创新等方式,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实现加工贸易的工序、产品、功能、结构升级及其技术进步。另外,着力推动金融、物流、旅游、通信、保险、软件等服务的出口,积极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营造良好的外贸发展与外商投资环境,以多元化的发展道路增强我国外贸的抗风险能力。
一是深化科技兴贸战略。政府应主动构建高校与科研机构同企业之间沟通和商洽的平台,使创新理念和技术尽快地进入生产和流通领域,大大缩短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周期,才能使企业提升自身及产品的科技含量。[4]二是加快自主创新。加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加大对自主创新产品的法规、政策和服务支持与投入力度,综合利用各种支持方式推进技术创新工程建设,并逐步建立囊括政府、企业、行业、高校和市场在内的技术创新体系。三是加强国际合作。福建省要从外贸市场单一的现实困境出发,切实加强国际合作,通过多元化合作、跨国并购、机构联动等方式,进一步巩固传统市场,加快开拓新兴市场,并支持优质企业到境外投资,以建立多元化的市场结构。四是推进人才强商。从人才的总量需求、素质结构、市场体系、教育培训、发展环境出发,实施包括认证评价体系、发展专项资金、教育培训计划在内的“人才强商”工程。
一是适应环保要求。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重要基础,要降低初级产品出口规模,综合运用环保税收、退税优惠等措施,转变物质与资源耗费巨大的格局,缓解能源、资源、环境压力,并由此冲破发达国家的绿色贸易壁垒。二是制定碳税政策。制定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的发展目标,加强低碳技术的研发和使用,加大对节能环保出口产品的支持力度,大力培育低碳产业、绿色产业和循环产业,促进环保产业发展和绿色产品出口。同时,建立绿色壁垒机制、环境标志制度,推进外贸产品的认证体系建设,达到政策引导和机制保障的作用。三是建立生态制度。外贸增长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造成了资源耗费、环境破坏,使得贸易模式滞后和贸易结构失衡,我国要逐步探索建立产权制度、使用制度、收费制度等生态制度。
一是完善服务机制。面对新形势、新情况仍需进一步完善外贸体制机制,在财税、货币、金融、贸易等政策方面,通过完善贴息信贷、税收优惠、政府采购、知识产权等有关措施,推进我国外贸的平衡发展。 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外贸绩效评价机制、外贸协调服务机制。二是健全促进机制。政府要从行政管理向公共服务的根本性转变,完善财政资金支持、出口退税等金融服务,维护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同时,完善政府的战略决策、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等职能,加快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推动政府鼓励体制创新、企业技术创新和行业协会功能创新,出台有关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三是建立应对机制。按照应对有效的要求,统筹运用各种有效手段及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健全政府、行业和企业“三位一体”的贸易摩擦应对机制,提高贸易摩擦应对能力。[5]另外,通过政治协商、法律援助、交流合作等方式,应对贸易摩擦和贸易壁垒,建立健全贸易摩擦应对机制、风险控制机制和救济体系。
[1]魏金山.东亚经济一体化与福建外贸发展方式转变[J].亚太经济,2010,(5).
[2]裴长洪,彭磊.后危机时代中国开放型经济研究: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与对外经贸合作新趋势[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3]钟山.中国外贸发展战略研究——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的新视角[M].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10.
[4]曾靓.对外贸易对华东区域经济差异影响研究[D].福州:福州大学,2005.
[5]杜建芳.十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指导意见》[J].中国经贸,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