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供电公司 万平畅
城市配网随电力负荷增涨及可靠性要求,网络架构日益复杂,互联互供多,分段多,分支多,线路任何一点发生故障跳闸造成的停电范围大,且故障查找受地理条件、交通路况等因素制约,人员集结,工器具调动无法快速到位,如此局面与上级部门对故障抢修速度的要求的差距会日益加大。
配网自动化改造项目正处于试点阶段,投资大,设备改造力度大,需要经历的一个漫长的过程才能实现,荆门作为湖北省的一个中等城市,在近几年未能争取到配网自动化试点项目,而故障抢修速度的指标的提升、优质服务的高要求却不容再等待,故障人工查找和判断,已严重落后,必须在现有基础上实现配网自动化,实现配网故障的快速隔离,快速复电。方案一:采用继电保护实现故障快速切除。荆门城市现有10kV线路柱上开关大部分采用了无保护装置的柱上开关,若采用与变电站开关的分级配合,因开关动作时间小于120ms,只能采用用户开关(0s速断)与变电站出线开关(0.2~0.25s延时速断)的两级时间配合,时间无法配合,就不能满足继电保护选择性要求,投资过大且可靠性不高。此方案不可行。方案二:扩充抢修队伍,实现“人海战术”。因供电区域过大,抢修队伍受交通路况、车辆状况等条件影响也不能迅速到达故障现场,此方案不可行。荆门城市配网现有的柱上开关可实现电动分合,且每条分支线路均安装了带短信功能的故障指示仪,能够利用现有条件进行小投资的改造,达到可行效果实现故障区域的及时隔离,非故障区域快速复电,提高可靠性,提升供电企业的优质服务水平。
利用现有的配网网络基础、具备电动分合的柱上开关和无线通信技术相结合开发一套故障查找、判断、故障快速隔离的智能化系统。代替人为判断和操作,实现智能判断和远程控制。系统分三大部分,开关控制部分、故障寻址部分和指挥监控部分。该系统与调度系统实现通信,故障寻址设备通过GSM无线通信与后台指挥系统进行通信,指挥控制中心进行决策判断通过GSM无线通信下发控制命令给开关控制部分,同时发送故障信息告知设备管理人员和故障抢修人员。建立故障隔离系统数据平台,利用调度系统中提供的各类运行数据,建立各种可行的故障设备隔离方案库,投资成本低,安全系数高。
系统由指挥控制中心(主站),通信系统,10kV断路器上的控制部分和故障寻址仪组成。
指挥控制中心(主站)安装于配网故障抢修值班室,分显示层,应用层,数据层三层,显示层以实际城市地图为底图,显示各10kV柱上开关的地理实际位置及开关分合的人工置位,还具备车辆定位功能,显示当前抢修应急车所在位置,主站功能负责运行方式的显示,车辆定位,故障区域的分析、判断、统计、故障隔离,为负荷转移提供决策依据。
通信系统:实现了调度系统与主站之间的信息交换,实现故障寻址仪向主站故障信息的上传,主站向开关控制部分控制指令的下发。
10kV断路器上的控制部分:主要是通过主站下达的指令对断路器进行分合控制。
故障寻址仪:线路发生故障,按照电流方向进行故障点的判断。
系统采用集中式智能控制方式,通过调度主站系统提供的实时故障数据,对已发生的故障予以处理,现场的故障寻址仪将故障信息以GSM通信方式送达指挥控制中心,指挥控制中心根据故障寻址仪指示确定故障区域,下达遥控命令,跳开故障区域两则开关,提示指挥人员通知调度合变电站出现开关或线路联络开关。
一旦线路故障发生后,变电站出线开关跳闸,启动该出线故障判断程序,主站通过现场故障寻址仪动作的信息立即做出判断,比照内部数据库中的负荷倒换方案,对故障区域的分段开关下达分闸指令,隔离故障区域,同时向调度人员及抢修值班人员发出故障信息,调度人员确认后对变电站出线开关或联络开关进行遥控合闸,恢复非故障区域的供电。
针对城郊区域运行情况比较差的10kV龙虎II回与10kV宝虎II回线路,我们进行必须改造和设备安装,将3台分段开关及3台分支开关均安装控制部分和故障寻址仪,于2012年2月份开始试运行。至2012年12月底,故障(接地)跳闸8次,故障区域判断准确率达到100%,快速隔离分合开关准确率达到100%,安全可靠率高。故障多供电时间达到40小时,挽回直接经济损失达10万元,经济效益可观。此方案的实施,大大减少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建立社会民众对供电企业形象的认知和对其优质服务的认可。所有投资均可重复利用,故障寻址仪及10kV短路器控制部分易迁移,易安装。2013年在不断总结改进的基础上公司拟所有城市配网线路上推广,逐步实现配网故障快速隔离。
[1]林宇锋,钟金,吴复立.智能电网技术体系探讨[J].电网技术,2009,33(12):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