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2013-08-15 00:50:03
大庆社会科学 2013年3期
关键词:关怀人文政治

吕 辉

(大庆油田电力集团龙南工区,黑龙江 大庆 16331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的巨大变革,企业的利益格局深刻调整,员工的思想观念也产生了巨大的变化。由此带来的是员工心理问题急剧增多,所引发的矛盾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严峻的考验。因此,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成为了当前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它既是当前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迫切要求,更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一种历史责任。

一、正确认识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丰富内涵

人文关怀,一般认为来源于西方的人文主义传统,它的核心是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追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尊重人的理性思考,关怀人的精神生活等。在思想政治工作领域中,人文关怀是对人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的尊重,对人的丰富多样的个体需求的关心,激发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对每一个具体的人来说,人文关怀是对他的生存和生活质量的关注,是对他的人格和价值观的尊重,是对他的理想和前途的关心。人文关怀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人本化生活,帮助每个人提高自身的幸福指数。

心理疏导是在继承祖国古代医学中的有关精华的基础上,吸取国内外各学科中有价值的学术思想之后逐渐形成的,它符合中国的民族特征,是较为系统的心理治疗疏通和引导的方法。在它诊疗过程中,心理咨询师对患者心理及时进行疏通引导,使之畅通,从而达到治疗和预防心理疾病,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目的。在思想政治工作领域中,心理疏导是通过语言和非语言的沟通方式,帮助人们及时进行心理调适,帮其宣泄不良情绪,从而缓解心理压力,解决思想问题。它是“以人为本”理念的重要体现,是满足个人心理和精神需求的科学方法。

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的。人文关怀的精神需要通过心理疏导方法来体现,心理疏导方法运用又强化了人文关怀的精神。在实际工作中,人文关怀是对关心人、尊重人、理解人的要求,而心理疏导是对这一要求的重要体现,它贯通于心理疏导的全过程。

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与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相同点是两者都是做思想工作,解决思想问题,提高思想觉悟和道德修养。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在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中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两者的目的都是激发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同点是传统的思想教育涉及理想、信念、道德、纪律、行为等方面内容,它对教育对象是一种从上而下的、单向作用的、形式规范的教育。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体现的是关怀精神,对教育对象采取平等的思想沟通,敞开心扉的谈话等方式进行更深层次的交流,整个过程体现强大的亲和力和吸引力。面对着日益复杂的企业员工思想现状,简单的思想政治工作难以起到说服教育、振奋精神的作用,必须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这种更具亲情、更为人性的工作模式,这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选择和必然措施。

二、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一是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要旨,它关注人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以充分地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发展人为内在价值尺度。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以人为本的主要内容。

二是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加强和改进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途径。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习惯把问题症结归结为思想素质、政治觉悟或道德品质等方面,因而容易造成错误地选择解决问题的切入点,结果可能是问题没能解决,反而给人带来某种新的心理伤害。而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则有利于厘清工作思路,找准工作切入点,从而提高说服力、增强影响力。人文关怀体现的是对人的尊重和关爱,心理疏导是建立在对人的尊重和关爱基础上进行的心理调适和启发,只有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结合才能够更贴近实际,贴近员工,肯定员工的个体价值,反映员工的心理诉求,解决员工的实际心理困惑,这是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不能达到的效果。

三是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推进企业和谐发展的切实需要。在企业内部,员工的心理问题可引发企业内部矛盾,因此,这些问题亟待解决,要解决这些问题离不开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这就需要加强人的心理和谐建设,就要关注员工多方面的需求和感受,通过缓解员工的心理压力,解决员工的心理问题,调整员工的不良情绪,提升员工的积极心态,这是安定员工生活和秩序的需要,也是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的需要,更是构建和谐企业,实现企业的科学发展的需要。

四是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重要前提。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竞争的加剧和利益群体的多样化,党员的利益需求也在向多样化发展。因此,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不能仅仅寄托在党员的高度思想自觉上。只有以“人文关怀”认可和尊重党员应有的权益,对党员的生存状态和实际需求给予关照,形成履行党员义务与保障党员权利相结合的企业党建工作机制,才能更好地发挥其积极性和先锋模范作用。

三、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在企业工作中的应用和实践

一是畅通渠道,建立员工沟通机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从物质需求向精神需求转变,广大员工的思想空前活跃,希望对企业的政策、决议享有充分的知情权、参与权和表决权,因此建立互动交流的沟通渠道是十分必要的。要坚持民主管理,以职代会为平台,广大员工代表在职代会上,共同研究、讨论、审议有关企业发展的事项,领导班子在职代会上述职,对于员工提案当场给予解答。要搭建网络载体,对于分布广、流动性大的员工,其真实想法和呼声有时不能及时表达,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为此,要通过网络论坛等方式,使员工随时随地上网了解企业动态,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办法,这有利于领导层与基层的沟通交流。要广泛开展谈心活动,在企业发展的不同时期,员工关注的焦点问题都不尽相同,只有通过经常与员工进行谈心等方式,对员工的所思所想了然在胸,从而及时掌握员工思想动态,才能在沟通交流中真正引导员工的价值取向。

二是立足岗位,建立员工培训机制。面临知识的快速更新和岗位的激烈竞争,每位员工都有提升自身竞争能力的愿望。为此,需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满足员工的教育培训需求。要制定员工培训规划。集中收集员工培训调查问卷作为定期培训计划的参考依据,明确教育培训目标和任务,切实满足员工自身的实际需要。要实施员工素质工程。充分采取学习论坛、知识技能比赛、到外埠学习考察等方式丰富学习形式,把学习活动引向深入。要建立知识共享平台。开辟信息量大、内容丰富,能够实现资源共享的网络平台,通过知识共享解决了员工在工作学习中遇到的现实问题。

三是以人为本,建立员工关怀机制。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注重从政治上引导、生活上照顾、身体上关心、感情上慰籍,给予广大员工全面的关怀和呵护。要建立心理关怀机制,引导员工自觉摆正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的关系,倡导勇于进取、乐于奉献的企业精神,从而调适好自己的心理状态。要建立健康关怀机制,引导干部树立“健康第一”的观念,定期组织健康检查,发现疾病抓紧治疗,鼓励员工平时加强体育锻炼,增强集体战斗力。建立人文关怀机制,建立员工结婚、生子、直系亲属逝世、重大疾病、重大灾害“五必访”制度,开展扶贫帮困活动,激发员工干劲,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四是多管齐下,完善员工激励机制。员工的工作动力很大一部分来自企业的有效激励,因此要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造条件帮助员工发展。要建立竞聘上岗机制,将招聘条件及程序,在网上及时公布,通过个人申报、笔试、面试、民主测评、公示等程序,择优录取,促使德才兼备人才脱颖而出。要开展绩效评价,将企业人文关怀与员工工作环境、工资收入、福利待遇、个人发展相融合,建立计量薪酬指标体系,增强员工的幸福指数和敬业精神。要定期开展评选活动,对活动中涌现出的骨干、人才给予一定政策倾斜,使员工获得的不仅是物质上的回报,更是对自身价值的认可。

猜你喜欢
关怀人文政治
人文
北京纪事(2024年1期)2024-01-03 03:16:55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当代陕西(2021年1期)2021-02-01 07:17:56
“政治攀附”
当代陕西(2019年12期)2019-07-12 09:11:52
“政治不纯”
当代陕西(2019年8期)2019-05-09 02:22:50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当代陕西(2018年24期)2019-01-21 01:24:06
现代就是细枝末节的关怀
中国公路(2017年8期)2017-07-21 14:26:20
人文绍兴
中国三峡(2017年3期)2017-06-09 08:14:59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老区建设(2016年7期)2016-12-06 11:16:54
人文社科
全国新书目(2016年5期)2016-06-08 08:54:10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