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对俄农业投资面临的问题及政策建议

2013-08-15 00:50:03齐远望
大庆社会科学 2013年3期
关键词:远东地区黑龙江省俄罗斯

齐远望

(中国人民银行大庆市中心支行,黑龙江 大庆 163316)

黑龙江省与俄罗斯毗邻,是中国对俄开展境外农业合作最早的地区。依托地缘优势和人力资源优势,黑龙江省对俄农业投资近年来发展迅速。本文综合分析了黑龙江省对俄农业投资的现状和前景,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

一、黑龙江省对俄农业投资现状

(一)对俄农业投资发展迅速。据世界粮食计划署报告显示:受人力资源、农业政策等多重因素影响,俄罗斯拥有全球最多的闲置可耕地,可以对外租赁的土地面积有8000万亩。黑龙江省与俄罗斯接壤,随着中俄经贸的深入发展、合作领域的不断扩大,黑龙江省对俄农业投资发展迅速。截至2012年末,黑龙江省在俄开发土地已达720万亩,同比增加12.5%,相当于1/4个黑龙江省可耕种土地面积。

(二)集约化经营成效明显。黑龙江省农垦赴俄农业投资由企业主导,采取了集约化、农场化、机械化的生产方式,资金需求大、效益良好。目前已有9个分局、28个农场在俄罗斯犹太自治州、阿穆尔州、滨海边疆区等9个联邦主体开展境外农业投资,签订土地租赁合同120万亩,累计种植小麦、大麦、大豆、玉米等作物80万亩。实现了由单一农业种植向农业综合开发的转变,由松散型、粗放型投资向园区型、集约型投资合作转变。

(三)投资领域不断扩大。对俄农业投资已经不局限于对俄罗斯的土地承包,以大庆市康港食品有限公司对俄农业投资为例。该企业在俄罗斯承包经营土地的基础上,开办绿色食品加工基地,饲料基地等系列附属工厂,实现了农业投资领域上下游生产链的统一,深化了农业产品的附加值。预计投产后,其生产的有机豆油、有机食品将销往欧美、日本等国际市场。农业投资拓展为农业产品进出口、农业技术、农业科技交流等多层次、多个领域。

二、黑龙江省对俄农业投资存在的问题

(一)国内政策扶持不到位。一是企业融资困难。长期以来,农业对俄投资的主体是中小企业和个体经营者,受限于资产规模、可抵押物等指标,在国内获得信贷融资非常困难。二是农业补贴政策欠缺。目前,黑龙江省对俄农业合作补贴机制未建立,对俄农业投资缺少财政选项补贴支持,制约了企业发展。三是管理服务不到位。海外农业投资信用担保、农业境外投资保险、农业技术转让、法律援助等管理服务配套措施缺失,境外投资企业处于散兵游勇状态。

(二)俄罗斯政治经济条件不佳。一是俄罗斯政策严格。俄罗斯政府对外籍劳工配额法中对外籍劳务控制严格,办理劳务用工一般需花费8000元人民币,时间4—6个月。2012年配额41万人,同比减少5万人。二是政策多变。2012年1月,俄罗斯经济发展部出台计划将俄罗斯20万公顷土地用于开发,但开发计划把中国排除在外。而俄罗斯远东地区阿穆尔州则规定2013年将不允许中国人在其地区种植农作物。三是农业生产要求严格。长期以来,俄罗斯对化肥、农药的使用,残留标准有严格的法律规定,俄罗斯环保部门认为中国土地承包者使用大量农药、化肥,掠夺式经营土地。

(三)文化冲突隐忧频现。一是俄罗斯地广人稀,面临人口移民压力。俄罗斯全境人口1.4亿,远东地区人口仅为646万,且长期以来负增长。越来越多的中国人移民俄罗斯,给俄罗斯人形成了潜在的心理压力。二是中西传统冲突。俄罗斯人享受生活,嗜酒严重,工作节奏缓慢,效率较低。这些文化取向问题,往往造成双方沟通的障碍。三是远东地区的历史遗留问题。远东地区历史上曾是中国领土,这让不少中国人有“领土情节”。而远东地区的州政府面对中国日益快速发展的经济、大量的移民人口,一方面需要中国的人口填补劳动力空白,需要中国的技术、资金来发展本地农业生产,一方面对中国人表示出疑虑和担忧。

三、黑龙江省扩大农业境外投资的政策建议

(一)加大对俄农业政策扶持力度。一是要加大金融支持。支持黑龙江省地方银行在俄罗斯远东地区设立分支机构,做好对俄农业投资的项目融资、贷款工作,支持农业“走出去”。二是强化政府支持。建立黑龙江省对俄投资补贴机制,重点支持境外农业开发、龙头企业发展,加大在担保、财政补贴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三是要积极争取国家支持。积极向国家申请黑龙江省对俄农业投资的专项政策支持,在农机、农用物资出口、农产品进口等方面享受特殊优惠政策。

(二)深化对俄农业合作机制。一是完善地区农业合作机制。由省政府与远东地区周边州政府签订农业合作战略合作协议,在投资保护、土地租赁、劳务合作、环境保护等方面做出细致安排。二是建立定期磋商机制。定期就俄罗斯各地区政策、法律法规的实施进行双边会晤,化解矛盾,消解误会。三是加强对俄政策研究。加强对俄农业政策研究工作,了解俄罗斯农业产业政策、农业法律法规、农产品生产加工规范等,指导企业规避风险。

(三)开展双边文化交流。一是利用哈洽会的契机,大力推广中国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推介现代化农业企业,改变俄罗斯对中国农业养殖户散、乱,环保欠缺的认识误解。二是加强文化沟通。与远东地区州政府建立长期文化合作关系,构建交流沟通平台,促进地区文化融合。三是开展双边行业协会、合作社的对接。通过农业生产协会、进出口协会等行业组织与俄方的对接,加深双边经贸、政策、文化等方面的了解和认同,减少摩擦。

猜你喜欢
远东地区黑龙江省俄罗斯
黑龙江省节能监测中心
黑龙江省与俄罗斯远东地区高校体育资源互补性合作可行性研究
考试周刊(2018年10期)2018-01-19 23:53:52
黑龙江省土壤污染防治实施方案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令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令
俄罗斯远东林业产业集群:俄中合作的现实与潜力
另辟蹊径
环球时报(2014-10-08)2014-10-08 08:06:24
当代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俄汉洋泾浜
先救谁——原载俄罗斯漫画网▲
环球时报(2014-02-17)2014-02-17 23:53:35
同舟共济
环球时报(2012-02-06)2012-02-06 11:1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