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存史管档职责 彰显档案文化力量

2013-08-15 00:46叶荣强徐州市档案局江苏徐州221018
档案与建设 2013年12期
关键词:馆藏服务建设

叶荣强 谢 勇(徐州市档案局,江苏徐州,221018)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力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党的十八大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进一步作了全面部署,确定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向。江苏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结合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明确提出以实施包括文化建设工程在内的八大工程作为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重要抓手。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在新起点上开创江苏科学发展新局面,物质是基础,精神是导向,文化是灵魂,改革创新是动力。只有充分发挥好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才能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新征程。

档案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文化财富。档案事业是一项公益性的文化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部门和档案工作者一定要有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全面发挥档案“存凭、留史、资政、育人”的作用,全面履行档案工作“记录历史、传承文明、服务社会、造福人民”的职能,全面完成档案工作者“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职责,积极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贡献档案力量。

一、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正确把握档案事业的根本工作方向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的方向,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具体到档案行业,就是从如何拉近群众与档案的距离,丰富百姓精神文化生活,如何让档案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各项事业服务。一是以塑造档案文化核心价值观为关键。档案文化核心价值观是档案工作的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是全体档案人员所共同拥有的指导档案工作的群体意识,是档案活动的行动准则和指导思想,在档案文化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只有树立明确的核心价值观,对内,才能产生鲜明的感召力和强烈的凝聚力;对外,推进档案文化建设的相关活动才有明确的方向。二是以调整档案文化认同内容为重心。档案文化建设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同等重要。针对过分重视物质文化建设的现状,精神文化的宣传发扬显得迫在眉睫。进行文化建设时应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因此,在统一档案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前提下,各地档案机构要结合本地特色,以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为百姓送上档案文化精品并同时开展群众能够参与、喜欢参与的档案活动。同时,在内部各级档案馆要在十八大精神的指导下定期开展学习档案文化活动,提高档案工作者的认识。三是以强化档案文化的社会意识为落脚点。要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具体到档案部门就是要围绕档案文化开展各项主题活动和提供丰富、多角度的编研成果。其中,公众的档案需求是进行这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如果不从群众需求出发,不考虑市场需求导向,档案文化建设过程中“生产”出的文化产品就会出现“政府是投资主体,领导是基本观众,评奖是主要目的,仓库是最终归宿”的荒谬现象。因此,只有满足公众需求、社会的需要,档案文化建设才有存在价值和发展的动力。

二、坚持以人为本,建设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打牢档案文化建设的基础

丰富多彩的档案资源,既能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源支撑,也是发挥档案文化功能、服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和保障。当前,许多国家综合档案馆的馆藏数量不足,内容不够丰富,结构也不尽合理。针对这一现状,应拓宽思维,广收博集,努力完善档案资源体系,打造并提升档案馆的文化品位。一是树立“大档案”意识,扩大档案资源总量。以国家档案局9 号令的出台为契机,放眼历史的长河中去认识档案,从更深层次上去解读档案的定义,凡是记录历史、记录文明的原始材料都应纳入档案范畴,不分单位或个人,不论目前社会需求的大与小。要大幅度扩大进馆档案的资源总量。二是树立“多元化”意识,优化馆藏档案结构。档案部门要适应经济社会多元化发展的要求,积极树立“多元化”意识,除日常对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社会发展等领域档案的接收工作外,要积极拓展馆藏档案门类,丰富馆藏档案内容,优化馆藏结构。要大力开展文化档案资源的征集接收,使反映当地民风、民俗、民间特色、名人盛事、名产名品等档案资料都能征集进馆。要加强城市记忆工程档案资料的收集工作,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在接收征集工作中,不仅要重视纸体档案的收集,更要注重各种特殊载体档案资料的进馆工作,建立起丰富的馆藏资源体系,将档案馆建设成为富有地域文化特色和档案文化元素的城市文化阵地,确保档案馆成为各地文化资源的重要保管基地。三是树立“以人为本”意识,促进民生档案资源整合。关注民生是我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的深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因此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意识,以民生需求为导向,把涉及人的档案应收尽收,强势推进民生档案资源整合。要把所有涉及人的档案纳入监管、归档、接收、利用的范围,特别是与人民群众利益直接相关、群众迫切需要利用的档案,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民政优抚、计划生育、婚姻户籍、文化教育、房产、土地、医疗卫生等方面的档案,均可打破常规移交接收进馆范围与时限,提前接收进馆,使大量的民生档案由分散变集中,丰富档案馆为民生服务的资源,真正建立起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

三、建设方便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努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档案作为历史记忆和文化财富,对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独特的作用。

一是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按照“时效零延误、质量零差错、群众零操心、行为零投诉”的查档服务工作标准,服务群众做到“身到、情到、心到”,坚持把服务前沿、百姓至上的要求贯穿工作全过程,做到有问必答、有档必查,努力让每一位查档人满意。不断提高办事效率。要加快档案鉴定开放步伐,使凡是可以开放的的档案都向公众开放,提供利用;要加快建设或利用远程传输档案的电子网络,并把已开放档案数字化,开展网上利用档案,方便城乡居民就近利用档案,实现档案资源广泛共享,增强档案公共服务能力;对涉及民生的可开放档案,更要优先鉴定、扫描、上网,提供利用;要进一步建设好档案阅览室,尽可能简化利用手续,完善各种方便利用者的服务设施。以制度规范各项工作。比如:建立健全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等行政效能制度,严格监督检查,坚决纠正对办事群众“冷、硬、横、推、拖”的现象。

二是进一步扩大利用方式。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必然要求,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要以馆藏档案为主要资源,努力把档案馆建设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成为面向中小学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场所,增强中小学生爱国爱乡情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中小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切实加大档案珍品挖掘力度,着力拓展并发挥好档案馆的教育功能和服务功能。合作打造文化品牌。利用现存档案,对著名文化遗址、名人故居、名优特产及民间工艺品等及时进行研究,从增强档案文化积累积淀的层面和层次考虑,加大对民间故事、诗歌、族谱、地方史等具有社会普遍利用价值档案资料的收藏力度,编制成旅游指南、人物介绍等编研作品及文化产品,与文化、史志等部门合力打造档案文化新品牌,融入文化强市建设。促进和规范政务公开。档案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它既是记录历史传承文明的原始见证者,又是社会经济发展轨迹的忠实记录者,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红头文件”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如:配合劳动保障等相关部门为解决百姓住房动迁、下岗再就业、困难救助、社会保障等提供直接的帮助。要尽可能地扩大利用服务范围,使过去的“死”档案变成系统的、有序的、动态的“活”信息,满足群众需要,服务民生。

三是进一步拓宽服务领域。实践证明,档案工作要“有为才有位”,必须紧紧围绕服务这个主题,不断更新服务观念,拓展服务领域,改变服务方式,创新服务机制。要虚心向他人学习,学习先进和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尽量少走或不走弯路,从而又好又快发展。要多从“民生”入手,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从不同服务对象、不同服务内容、不同服务需求出发,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地开展优质服务,规范查询,这样才能有效体现档案和档案工作的价值和作用,使档案部门从“后台”转为“前台”,使档案部门真正成为为民办实事的“服务站”,社会和谐的“促进器”,矛盾纠纷的“减压阀”。要努力做到本级党委政府和本部门、本单位的中心工作到哪里,档案服务工作就覆盖到哪里;群众最迫切期盼什么,档案服务就延伸到做什么;和谐社会建设需要什么服务,档案部门就努力提供相应的服务。优化利用流程,简化办事程序,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努力使档案部门真正成为领导决策的“智囊团”、工作查考的“信息库”。

四、努力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为增强文化软实力贡献档案的力量

做好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是档案文化功能实践的重要环节和步骤,能扩大档案工作和档案事业的社会影响,有效促进经济发展,丰富地方文化建设。一是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加快推进馆藏档案数字化建设,推动实现珍贵档案,重要档案和部分利用率高的档案全文数字化;推进数字档案馆建设,实现网上档案查询;推进上下联动、区域互动的档案网站建设,举办网上展览,为社会和人民群众提供热情周到、及时准确、方便快捷的档案服务,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二是着力打造档案文化精品。实施档案编研精品工程,推出一批反映地方特色的高质量档案文化精品;选择主题突出、拥有新意、趣味性强的档案故事,与报纸、电视、网络、手机、户外电子广告等媒体开展档案宣传合作,努力扩大档案文化传播力;突出档案文化特色,办好档案展览,组织好档案文化讲座,加大档案对社会公众的影响力,激发档案文化创造活力,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三是着力开发档案文化产品。充分认识地方档案的精神内涵和馆藏资源的特色,进行档案文化产品开发;制作书籍、画册、影集等珍贵馆藏档案资料的高仿复制件;依托特色馆藏、展览等主题内容,设计制作具有实际功能用途的画册、光盘、日用品、工艺品等;与相关部门联合发行具有地方特色的纪念邮票、明信片等。

五、努力加强档案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升档案文化建设能力和水平

事业发展,关键在人。档案文化建设的能力和水平如何?主要取决于干部队伍。在目标导向上,要用作风建设提振干部群众精气神,使开拓进取谋发展、埋头苦干抓落实在档案部门蔚然成风。一是按照“好干部”标准打造“三宽四有”型档案干部队伍,加大岗位使用和培养,放手给档案人员压担子,在实践中培养人才,不断提高档案干部队伍的思想素质、能力素质和作风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档案干部队伍。二是采取多种形式对档案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和继续教育,增强档案人员的知识和才干,着力培养一批熟悉馆藏、精于管理的专家,培养一批掌握档案业务、精于网络技术的骨干,培养一批把握发展趋势、精于理论研究的学者。三是强化人才第一资源观念,加大档案文化人才的引进、培养和资源配置,建立完善档案文化建设奖励机制,设立地方档案文化贡献奖,调动发挥档案队伍的文化创造力和工作积极性。按照档案工作特点和文化建设规律,不断充实档案工作文化内涵,大力加强档案部门行业文化和机关文化建设,为档案事业科学健康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持。

猜你喜欢
馆藏服务建设
馆藏
博物馆的生存之道:馆藏能否变卖?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知还印馆藏印选——古印篇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