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欧债危机余热下我国应加强对欧盟企业的并购

2013-08-15 00:43:29孙莹莹
电子测试 2013年16期
关键词:危机企业

孙莹莹

(河海大学,南京,211100)

当前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以及在“走出去”战略的指导下,我国企业近十年来并购业务取得迅速发展。在仍未散尽余热的欧债危机背景下,我国企业海外并购却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

1 我国企业对外并购的有利条件

面对偶债危机余热带来的机遇,我国企业应充分把握机会,加强并购。

1.1 欧债危机给我国企业海外并购提供了机遇

200 8年国际金融危机迅速在发达国家蔓延开来,2010年欧盟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使欧洲经济雪上加霜。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报告中称欧债危机“仍是全球经济的最大威胁”。

欧债危机为我国企业海外并购提供的机遇是多方面的:(1)欧洲各类企业销售不佳,企业市值缩减。在《金融时报》依据市值排名的全球百强企业中,2012年欧盟上榜企业数量仅为25家,仅有荷兰皇家壳牌一家企业进入前十。并且2011年欧盟中的17个国家破产企业达17.49万家,这就给并购市场带来了丰富的物美价廉的资产。(2)失业率攀升,2013年3月,欧元区和欧盟经季节调整的失业率分别为12.1%和10.9%,继续维持高位运行。欧洲各国政府普遍重视本国国民的就业状况,因此欧洲国家纷纷向区域外国家寻求救援,也将求救之手伸向了我国优质企业。

1.2 我国高速发展的经济为企业对外并购奠定了物质基础

欧债危机使得欧洲企业经济低迷,多国经济出现负增长,而我国经济实现30多年高速发展,给我国企业海外并购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首先,欧债危机发生之后,在世界经济处于低迷期的非常时刻,我国经济发展却表现出稳中有涨的逆势发展,2012年我国GDP甚至达到新高51.9万亿元,经济的高速发展为我国企业对外并购增强了“底气”。其次,贸易顺差带来的外汇储备逐年增长,2012年我国的外汇储备已达到33116亿美元,这给我国企业对外并购提供了足够的资金支持。最后股市、IPO市场的逐渐繁荣为并购提供充足资金,我国至今已有2000多家企业在境内外上市,特别是国有大型企业通过股票融资使得自身具有很强的资金优势,为企业出境并购提供了资金保障。

1.3 我国相关部门和机构给予海外并购企业有力的支持

国家政策与企业活动息息相关,在我国企业对外并购的进程中,国家相关政策逐渐朝向更加有利于企业进行海外并购的方向发展,如“走出去”发展战略的实施。在我国企业对外并购进程中,相关部门没有停止对外并购政策的研究,如《关于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积极开展境外投资的实施意见》等的出台。这体现了我国相关部门积极结合海外并购的新形势、新情况,以创新的态度来给予政策支持。

银行在融资方面给企业以支持,我国银行实力不断增强,在世界银行实力排名中我国四大银行排名均在前25位。我国商业银行资金的日益雄厚,为企业进行海外并购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来源。同时银行也在信贷人员、财务顾问、融资方案等方面给予并购企业支持。

1.4 企业自身有利的条件

我国有相当多的企业快速成长起来,具备了到海外并购的实力。依据销售收入而进行排名的世界500强企业中,我国企业数量在2012年达到79家,占比不断增加。其中以华为、吉利为代表的民营企业也纷纷挤入世界500强。2009年到2012年我国企业海外并购案中民营企业占据44.5%,占据我国企业海外并购半边天空,如吉利收购沃尔沃、万达并购AMC影院公司等。

我国企业的海外并购案之多使得企业从正反两方面吸取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中海油收购美国优尼科因所谓的“威胁国家安全”而失败,让我国企业懂得要想收购欧美企业,先经过欧美政府这一关。中国工商银行两次成功的海外收购带给我们的启示是,企业在并购时要选择与本企业情况相适应的目标企业。

2 我国企业提高并购成功率的策略

我国企业对欧企并购纵使有以上的有利条件,但依然存在财务、信息不对称、法律、整合等风险。根据相关研究,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总成功率大概是40%,表明失败率很高,必须采取措施降低并购风险。

2.1 坚持“协同效应”为原则对双方企业进行评估

“协同效应”是指并购后企业的总体效应大于并购前企业独自经营的效应之和,即实现“1+1>2”。中国企业并购动机大多是为了从被并购企业获取所需的技术、资源、渠道等,往往忽视了能够为被收购企业带来什么。并购潮流不可盲从,要进行可行性评估,要注意与目标企业的匹配性和互补性。为达此目的,(1)要保证并购活动符合企业自身的发展战略,并购活动要取得公司董事会的同意和支持;(2)要对自身目前的实力及市场地位进行评估,衡量是否能够驾驭被并购企业;(3)对目标企业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等进行评估。通过评估,企业要确定本企业与目标企业能够实现优势互补,能够为企业带来1+1>2的协同效应。

2.2 采取把并购活动“外包”给中介机构的策略

并购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含了资产评估、法律法规等方面的活动,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企业作为生产单位,一般不具有上述各种能力,企业应尽可能把并购业务进行“拆分”和“外包”。外包给经常参与并购拥有丰富经验的中介机构,为企业带来并购建议和策略。不少企业为节省高昂的费用而放弃对中介机构的利用,例如当年TCL并购阿尔卡特手机时为节约咨询费用而独自设计收购方案,却因经营方案设计不周而出现了严重亏损[8]。企业应做到:(1)将并购业务进行分解、权衡,企业自己能完成的留给自己完成,企业自己不能完成的就“外包”出去;(2)为了降低利用中介机构的风险,负责并购工作的并购小组应比较各个中介机构的优劣,择优选择。

2.3 制定详细可行的并购计划

并购计划是并购活动的基础,并购项目小组要制定详细明确的并购前的调查计划和并购后的整合计划,主要内容涉及并购可行性分析、确定并购目标、并购步骤、目标企业评估、融资方式、支付方式、并购后整合策略等。并购计划应该列出可能的备选方案,以免核心方案出现差错而束手无策,造成行动混乱。并购后的整合困难摆在了并购活动的突出位置,而降低整合风险的途径是制定详细可行的整合计划,对于文化整合、管理整合、经营整合各采取何种手段和方式都必须要有清晰的思路,并且做成书面计划以利于并购人员的执行和参考。只有制定详细周密的并购计划,尽可能减少因计划不足而带来的风险,企业才有可能使并购业务进展顺利。为达到此目的,并购小组将并购计划制定出来后应做到:(1)在企业内部要征询相关专家的意见;(2)将并购计划送到相关的咨询公司和融资银行征求意见。

2.4 做好并购保密工作

并购过程中所涉及的信息包含了双方企业的核心机密,并购信息的泄露不但会影响双方企业今后的经营管理,股民对于公司并购成功与否的猜测还会对股价造成波动,增加了并购的不确定性。此外并购信息的泄露会引起双方企业员工担心自己的饭碗问题而恐慌,员工工作失去方向感,很可能给企业带来一片混乱;另一方面并购信息的泄露很可能会招来竞争者参与并购投标,增添了并购阻力,进而加大了并购失败的风险。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应采取措施加强并购信息的保密工作:(1)应对并购小组人员进行机密保护重要性的教育;树立保密意识,相关工作人员还应签订并购保密协议;(2)在并购计划的指导下迅速进行并购活动,减少带来并购阻力的机会。

2.5 正确选择对被并购企业员工的处理方法

人是企业的核心资源,企业应想办法留住被并购企业的员工。因为我国缺乏跨国经营的人才,而欧美等企业拥有大量的高素质人才;目标企业的原有员工熟悉被并购企业的经营环境,掌握了被并购企业的内部信息,对员工的保留不仅克服了我国企业人才缺乏的弊端,还有利于企业在并购整合过程中的沟通与交流。为留住人才企业应该:(1)做好交流沟通工作。向被并购企业员工宣传企业的经营理念、企业文化等,打消他们的顾虑;(2)为减少因文化差异而带来的矛盾和摩擦,并购企业应采用文化融合模式——既不放弃本企业文化,又能尊重被并购企业文化。如我国工行在并购印尼哈林银行后为印尼员工准备了祈祷室,在祈祷时间里不安排工作与会议,做到了尊重文化差异;(3)除极少数的关键岗位人员应换岗之外,绝大部分人员岗位保持原状,一旦经营有起色便为员工加薪。

[1]欧债危机下中国企业的机遇[N].经济观察报,2013-01-18.

[2]中国驻德国使馆经商处.欧债危机国破产企业数量增幅创新高[Z].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网站,2012-02-13.

[3]2013年3月份欧失业率情况调查分析[Z].中国行业研究网,2013-05-04.www.chinairn.com.

[4]国家统计局.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Z].国家统计局网站,2013-02-22.

[5]连建民.上市公司成我国海外并购主力军[N].新民晚报,2012-11-17.

[6]清科研究中心.2012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数据统计报告[Z].中国股权投资网,2012-08-06.

[7]黄中文.海外并购[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8.

[8]文殇.并分天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危机企业
企业
当代水产(2022年8期)2022-09-20 06:44:30
企业
当代水产(2022年6期)2022-06-29 01:11:44
企业
当代水产(2022年5期)2022-06-05 07:55:06
企业
当代水产(2022年3期)2022-04-26 14:27:04
企业
当代水产(2022年2期)2022-04-26 14:25:10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云南画报(2020年9期)2020-10-27 02:03:26
危机来临
幽默大师(2019年11期)2019-11-23 08:47:44
中年你危机了吗?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英语文摘(2019年4期)2019-06-24 03:46:08
停电“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