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下如何提高学籍管理育人效果的思考

2013-08-15 00:43:29马晓蓉李祥国
电子测试 2013年16期
关键词:学籍管理制度领导

马晓蓉,李祥国

(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广元,628017)

近十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迅猛发展,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到大众化阶段,大众化理论的创始人美国教授马丁.特罗所说:“高等教育在量上的增加,高等教育的全部活动都要发生变化”。作为等教育活动之一的学籍管理也发生了不少的变化。同时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学籍管理也暴露出来诸多矛盾。

1 学籍管理的现状及问题

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带来了一系列变化。招生数量的增加及规模的扩大,招入高校学生的高考成绩和整体素质差距降低。学生生源结构复杂,统招生、五年高职、成教人、进修生。虽然国家出台了《高等学校学生管理的规定》但要真正做到还有一定距离,更何况这些规定还要与相关部门联手才能真正做好。我个人认为存在以下问题。

1.1 学籍管理理念没能与时俱进

以前的学籍管理主要就是以管为主,而与之服务的相关数据的统计功能少之有少,虽然领导重视现代化手段管理,但最终还是不能与现实接轨。这样就导致学籍工作人员精力大部份都用在锁碎的小事上面。

1.2 学籍管理制度落后

学籍管理制度包括与学籍相关的管理人员的体制和与学生学籍相关的规定。很多高校把与学生学籍相关的规定制定的十分详细,但确把与相关工作人员的规定制定的不完善。学校一般都会严格按国家学籍管理相关规定完成相关工作,上级部门下达的任务也能按时完成。但是由于相关制度的落后,造成办事效率就低,容易出差错。

1.3 相应的规章制度没严格执行

现有的学籍管理制度是,课程不合格就要重修,超过一定的比例就要做退学处理。但在执行中,总是有一些学生要被做退学处理时,学校就会“人性化”,只要学生自己提出来不愿退学或愿跟班学习,学校都会同意。这样做的后果是起到了“榜样作用”,其他的学生跟着学习,本来是个别学生的问题但后来确来了大批量,这样就会使一些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产生惰性。一些学习没有主动性的学生学习就会失去动力。

1.4 学籍管理工作责任不明确

以笔者所在学校说学籍管理工作,一会让学生部门的老师做,一会让教学部门的老师做,这样就造成了老师由于业务不熟悉,工作质量就不能保证,而且造成老师心中不快,总认为这工作不应我做,带着情绪工作,质量可想而之。

1.5 领导对学籍管理工作重视不够

一些领导对新形式下学籍管理工作不够重视,没有制定出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考核机制、人才培养激励机制。招生数量扩大后,学生人数增加,领导确没意识到学籍管理人员的工作相应增加,还按以前老一套的理念看待学籍管理工作。领导认为学籍管理没有多少事情,工作做了领导确认为没多少事情,这样的管理方法和理念对学籍管理工作的长期发展是不利的。

2 怎样才能达到学籍管理的育人效果

2.1 要有学籍管理的软件

信息化时代学籍管理工作就不能再按老一套,手工操作或者半手工操作,这样不但工作效率低而且工作质量差。所以信息时代的学籍管理工作必须要用信息化手段,这样才能把学籍管理人员从琐碎小事中解放出来,把更多的精力用在育人方面。这不仅是学籍管理工作的需要也是提高育人的需要。

2.2 建立完善的学籍管理制度及严格执行制度

领导要重视,领导重视后才能制定科学的规章制度。因学籍管理制度的规范是建立在科学完善的管理规章基础之上的,有了规范的制度,责任也才能明确,考核也才能达到效果。比如说我们现在实行的学分制,就没做到发挥学生的个性、没有体现“因材施教”的教育原理。要实现规范的学籍管理就必须要有教学制度做保障这样才能做到管理有章、有序。只有在工作中严格执行制度,这样经过一定的周期,学籍管理工作才会有序开展。

2.3 如何让学籍管理达到育人的效果

提高高校的学籍管理水平,应把“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落实到位。加强学籍理的队伍建设;强化服务意识,加强学籍管理工作人员自身素质建设。

如今的高校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出现一些刺痛大家神经的突发事件。虽然这些都是非常极端的一些个案,但透过这些事件我们能够感到,现在高校学生的心态已出现了些微妙的变化,有一部份学生变得更加敏感更加易怒。在我看来,只是发生一起处理一起,或是针对个人的批评和谴责,是不能阻止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我们只有认真去找到并铲除产生此类事件的土壤,这样才能让我们的学校氛围回归到正常轨道。我们的学籍管理工作如何才能做到育人的效果。首先在工作中我们应“以人为本”, “育人为本”就是要做到以学生的合理需求为导向,以学生的能力发展为最终目标,在学籍管理中应该更加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注重学籍管理工作中的教育功能和资助体系的激励机制。通过规范的管理,我们要做到最大限度地激发和保障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开发学生的成才潜能。一切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的东西,我们在学籍管理工作中一定要坚持,凡是不利于学生成长成才的东西,一定要去除,而且要坚决地去除。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营造更加宽松的育人环境。 其次,一定要加强学籍队伍老师的建设,建立一支高水平学习形的队伍,高校的学籍管理老师必须要稳定,这样才有利于工作的高效。学籍管理的老师在思想上要与时俱进,要主动学习、主动思考、这样才能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最后,学籍管理老师要加强“服务意识”,高校应把“服务意识” 做为一项制度要求并执行,使“服务意识”深入人心,发自内心来服务,不是形式主义。这样我们的言行举止都会达到育人的作用。

[1]赵珺,新形式下对高校学籍管理的若干思考;现代贸易工业 2011,23(10)

[2]对提高高校学籍管理学水平的若干思考;天府新讼,兀晶、何计蓉、兀婷 、卢瑶

猜你喜欢
学籍管理制度领导
探讨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高校学籍异动学生管理工作的思考
学籍学历电子注册管理系统在学籍管理中的应用与实现
河北画报(2020年10期)2020-11-26 07:21:10
食品安全公共管理制度的缺失与完善评析
消费导刊(2017年24期)2018-01-31 01:28:30
涉军中小企业管理制度创新探讨
中国军转民(2017年7期)2017-12-19 13:30:10
2016重要领导变更
军工文化(2017年1期)2017-03-14 10:11:20
领导致辞
印刷经理人(2016年9期)2016-12-20 16:02:55
教育部:不得将学籍作为中小学生入学和转学条件
不能比领导帅
小说月刊(2014年12期)2014-04-19 02:40:08
西点军校严格的管理制度
军事历史(1989年3期)1989-01-18 03:5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