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探讨

2013-08-15 01:34向珍萍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3年12期
关键词:末梢血样血常规

向珍萍

(玉屏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 贵州 玉屏 554000)

各项生理活动都离不开血液循环系统的参与,机体的呼吸、运输、防御、体液调节渗透压平衡、酸碱平衡等,机体正常新陈代谢和内外环境平衡的维持保证了全身组织器官功能的正常执行。[1]多种全身及恶性疾病,如:炎症、感染、癌症、贫血、造血功能异常疾病等均伴随着血液系统问题。血液由血细胞——红细胞(俗称红血球),白细胞(俗称白血球)、血小板,血浆以及各种细胞因子等部分组成,血常规检验血液的细胞部分,通过观察数量变化及形态分布,医生可以由此诊断病情,提前判断疾病。[2]目前,血常规检查是临床上最为广泛和常用化验。血常规检查的采血方法有两种,传统方式为采集手指或耳垂处的末梢血,而静脉血采集由其数据结果的客观得到了大量的临床认可。为了探究末梢血与静脉血在血常规中的检测结果所存在差异,评价两种采血方法的临床血常规的应用价值,笔者抽取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220例人员,同时采用末梢与静脉采血方法进行血样采集,进行血常规检测,比较两种采血方法的检测结果参数的差异,结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抽取2010年3月-2012年7月在本院进行体检的220例健康人员进行血常规检验,其中男116例,女94例;年龄32~70岁,平均 (52.3±4.3)岁。使用静脉采集和末梢采集的方式对220例体检人员采血,同时对血样进行血常规检测,对比两者检测值结果,并各重复两次进行自身比较。

1.2 对象选择:为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员;自愿参加本项测试。排除了肝肾功能障碍,有全身性或急慢性疾病者。

1.3 仪器和试剂:使用日本希森美康公司生产,型号为XS-800i的血液分析仪进行对所采集的血液进行检测,以仪器专用配套试剂作为稀释,清洗所用溶液。EDTA-K2真空抗凝管(美国BD公司生产)用于采集工作。

1.4 检测流程:被检人员于上午7时左右,空腹状态下进行血液采集。由同个护士进行一次性采血,并重复采集血样一次。静脉血采血部位以肘部静脉为先,若该部位静脉不明显,则考虑手背静脉、内踝静脉等;静脉采集血样完毕十分钟后,再于手指末梢采集血样。采集过程按标准规范操作。采血前保持待测人员情绪平静,均于清晨空腹状态下采集。采集静脉血时,止血带压迫:T<1 min。末梢采血时,对采集部位清洁消毒后进行穿刺取血。用抗凝管中分装血样,并贴标签标记。血常规检测采用血液分析仪,所有采集标本的检测应于采集后2小时内完成。观察并记录两次采集血液标本的 WBC、RBC、HGB、HTC、MCV、MCH、MCHC、PLT八项血常规检验指标。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数据表示为,组间进行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表3中,显示了两种不同方法采集标本的八项血常规结果值,经统计学处理,t检验配对,其中7项(除 MCH)均有统计学差异。由表1、2的数值分析可知中静脉血的平均变异系数(CV)值均低于末梢血(P<0.01)。

表1 末梢采血重复实验 (n=220)

3 讨论

末梢血采血时,出血量少,疼痛感轻,待测者顺应性好,所以,过去检测临床血常规,惯于采集末梢血。[3]实际上,末梢采集的血样是由动静脉血、组织间液、毛细血管血、细胞内液组成,无法真实反映循环血液的状况。其次,末梢采血常时,常使用棉球消毒,细小棉纤维有时会和血液一起进入计数系统,从而堵塞计数微孔或管道,导致计数的不准确,并且有损仪器使用寿命。[4]本文中的数据结果表明,静脉所采集的血样中WBC检测值低于末梢采集的血样(P<0.05)。临床研究推测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由于末梢血管的管腔直径较静脉血管的管腔直径小,同时,末梢血管局部温度较静脉血管低,导致血液成分沉淀的现象较易发生,所以其WBC相对较高。8项参数值中HGB、HCT、PLT、RBC,在静脉血样的检验值中明显高于末梢血样(P<0.01)。在采集末梢血样时,需要对血管进行一定的挤压,挤压过程导致血小板的损耗或聚集,同时,如果过度的挤压血管,血小板则加速了凝集,组织液将被大量的挤出,是的血样的组织液比重上升,稀释了血液本身,使得HCT、RBC的 检测数值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下降。[5]此外,由于血管的狭窄性,导致循环流动不畅通,末梢采集的血样检测的结果的平均变异系数(CV)大于静脉采集的血样,稳定性差。而且,静脉采血方式较末梢采血减少了交叉感染的可能。由于采血量大(0.6-1.0 mL)可反复检测提高准确性;相对末梢血采血时,血量十分有限,复查则要2次采集,不仅增加了被采集者的不适感,且2次采血往往存在误差。由上综述所得,血样采集方法的不同会直接影响血常规检测的结果,应用静脉采集血样相比末梢采血,不但提高血常规检测结果值的稳定性与准确度,增长了仪器设备的使用时间,临床上具有推广使用的价值。

表2 静脉采血重复实验(n=220)

表3 末梢采血和静脉采血的血常规指标检测结果比较(n=220)

[1]何昭霞,李灵,陈杰.不同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比较[J].河北医学,2012(10):1504-1506

[2]廖新梅.不同的采血方法在对血常规的相关检验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卫生产业,2012(30):92

[3]陈颖.不同标本采集途径对血常规结果的影响[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9):540

[4]段金霞,冯涛聚,苏文凡.两种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在临床应用中的研究[J].医学信息,2009(1):115-116

[5]周秀萍.探讨不同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在临床中的价值[J].中外医学研究,2012(34):49

猜你喜欢
末梢血样血常规
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原因及解决策略
血常规解读
枫叶
评价塑料材质一次性使用人体静脉血样采集容器液体添加剂体积变化的方法
向区域创新体系“末梢”发力
·知识角·
乡镇畜牧站工作中血样采集问题探究
静脉采血和末梢采血对血小板计数的影响
探讨在血常规检验中运用不同采血方法对于检验结果的影响
末梢血与静脉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