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艳萍
(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一科 河南 南阳 473000)
引言心理因素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产妇在分娩前后心里有较大的变化,不良的情绪可能会引起神经系统的功能紊乱,导致分娩不能按照正常的生理机理进行下去,从而会出现难产、手术产等状况。因此,为了让产妇在最佳的心理及生理状态进行顺利地分娩,下文给出了一些的护理措施。
几乎大部分的产妇从住进医院开始,就会渐渐地产生紧张、焦躁的情绪,为了能对她们进行全面的护理,医院可以对产房进行温馨的布置,比如把墙壁刷成粉红色,在墙壁上贴一些让孕妇须知的画,或是可爱的小宝宝的图片,在窗台上摆一些花,可以根据孕妇的需要,选择她们喜欢的花,这样就会让孕妇觉得好像住在自己的家里,心情自然而然的就放松了下来,同时,粉色是暖色调,可以让产妇紧张的心情得到缓解。病房要随时保持清新的空气,光线要相对柔和一点儿。如果护理人员在服务过程中和蔼可亲、时刻保持微笑,这对于产妇来说无疑不是最大的安慰,而且还能有效的缓解她们的情绪。很多产妇认为,她们只生一个孩子,于是就大吃大喝想把肚子里的孩子养得白白胖胖的,其实,她们进入到了一个误区。对于产妇,要注意摄入的营养药均衡,可以适当的吃些水果,有些水果有放松心情的作用,在加强营养的同时,也要注意合理的控制脂肪、糖等的摄入量不要过高,防止体重在怀孕期间大幅度的增长,因为这样很容易导致孕妇特别胖,而生出来的小孩却是很轻。与此同时,孕妇也要注意适当的做一些体力活动,防止婴儿太大而不太有利于分娩。
由于不同的产妇,她们的受教育程度不尽相同,而且家庭背景,经济状况以及婚产史等因素的不同,就会使的她们在心理上有不同的需要。
2.1 恐惧、紧张、兴奋的情绪相互掺杂。孕妇从新闻报纸、媒体、朋友或是上一辈那里听取的关于分娩的片面知识,就会对分娩过程中的疼痛感到恐惧不安。
2.2 焦虑、烦躁的情绪。由于受到家庭因素的影响,孕妇既要受到分娩时的疼痛,还对自己所生出来的孩子能否使家人满意而有所顾虑。另外,还会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比如,此次分娩时第一次怀孕或是第一次住进医院,对于自己以前的孕史说出来怕别人知道,但不说又怕会对此次的分娩产生影响,因此,而变得烦躁不安。
2.3 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的穿着应当整洁大方、表情应当和蔼可亲。与孕妇接触后,首先应该与她们进行亲切的交谈,掌握到她们的第一手生理及心理的相关资料,并根据她们的不同的文化知识程度,给予相应的语言沟通,总而言之,就是要让她们产生宾至如归的感觉。另外,也有可能会接触到一些比较特殊的孕妇,在于她们沟通的过程中,让她们相信医院会对她们的个人隐私保密。对待孕妇的倾诉要耐心的倾听,解答是要表现的热情自信,在检查她们的身体状况时,动作尽量轻柔一些,而且要准确无误,。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她们的信任,也才能顺利地进行下面的各项工作。
3.1 很多时候,人们都会认为婴儿健健康康的出生后,就不用再对产妇进行心里护理,其实,不然,根据卫生局的数据统计,产后,有50%~70%的产妇可能会出现轻度的抑郁症状,其中有10%~15%会患抑郁症。情绪低落、焦虑不安、容易发怒、思维混乱、头脑不清并伴有负罪感等基本症状,而自杀倾向则是最严重的抑郁表现形式。随着婴儿的娩出,产妇体内分泌物会发生一些的变化,一些物质的变化如HCG、雌孕激素的降低都会对产妇的情绪产生一些影响,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不利状况都会在产妇的心里留下一些创伤或是深刻烙印。因此,产后的护理特别的重要。婴儿出生后,家里人的视线一般都转移到了因而身上,大多时候都忽略了产妇的心理感受,在想到自己的身体状况,产妇很容易就会进入到抑郁的情感中去。还有一些产妇,由于家里人想要一个男孩,而自己生出的是女孩,就会产生负罪感,由此,而变得焦躁、烦闷、甚至会出现稍微混乱而发生意外。针对上述情况,家人应该给予产妇适当的关爱,不要让她感觉到,自己生完孩子就有被遗弃的感觉。同时,护理人员也应该给她们更多的关心,多陪她们聊天,听听她们的倾诉,注意她们情绪的转变,要及时的发现,帮助她们纠正错误,进行正确的引导,防止产妇走进心理误区,同时还可以跟产妇的家人沟通,让她们了解一些必要的心理辅导知识,对产妇进行辅助,这样对于产妇产后的心理及情绪都有很大的恢复作用。
3.2 当然了,产妇在产后就会进行角色的转变,初期可能会有些不适应,感到无措,因此,护理人员要耐心的讲解母乳喂婴儿的正确操作,让产妇与婴儿早点儿接触,加强她们的感情熟络,并鼓励产妇尽早的补充一些营养物质,以恢复在分娩时消耗的大量的体力,来促进母汁的分泌,使得 “新妈妈”在照顾婴儿时能做到应对自如,遇到问题可以及时的解决,不会有手无足措的感觉。
分娩是一个生理过程,产后良好的心理护理,会给产妇留下美好的回忆及心理建设,因此,我们要给产妇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氛围,尽早帮助她们从分娩中恢复过来。
[1] 生活小贴士.浅谈孕产妇的心理及护理.2012-10-09
[2]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浅析高龄初产妇围生期心理护理.2012-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