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WI及ADC值对乳腺病变不同病理类型的诊断价值的研究进展

2013-08-15 00:54:01张康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3年9期
关键词:原位癌信号强度水分子

张康

三峡大学仁和医院影像科 443001

乳腺癌为中国女性发病率占第1位的恶性肿瘤,也是第5大癌症死因[1],是一种极度影响女性患者的身心健康并危及女性生命的恶性肿瘤。病理穿刺活检是判断乳腺病变病理类型的金标准,但其具有创伤性,而且据全世界文献报道,穿刺活检能够引起转移种植[2]。探索一种无创性的,诊断价值高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具有重大意义。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能够反映肿瘤的生理及生化代谢的信息,在乳腺病变不同病理类型的鉴别诊断中的优势日渐凸显,本文将其在这方面的应用进行综述。

弥散加权成像(DWI)的基本原理: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一项影像新技术,是目前唯一能够在活体上观察水分子扩散运动的无创性影像学方法[3],以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量化水分子扩散的情况[4]。目前,DWI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应用已经成熟。随着MR硬件、软件的飞速发展,体部DWI应用日益广泛。其在乳腺疾病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广大研究者的关注[5]。DWI不需要对比增强剂,检查用时短,通过测量组织信号强度的变化,可检测出先于形态学改变而与组织中水分子运动变化有关的生理学早期改变[6],间接反映病变内部结构和组织成分的微观变化。在DWI图像上呈低信号代表组织内水分子扩散快,高信号代表组织内水分子扩散受限。通过测量组织信号强度的变化,可间接反映病变内部结构和组织成分的微观变化[7]。

影响DWI的主要因素:表观弥散系数值量化了水分子扩散运动的情况,大分子物质对水分子的吸附作用及生物膜结构的限制是影响水分子扩散运动的两个主要因素,有研究表明乳腺肿瘤ADC值与细胞密度有很好的相关性,恶性肿瘤细胞繁殖旺盛,密度高,生物膜结构对水分子扩散的限制明显,ADC值小,与此相反,良性肿瘤细胞的密度低、ADC值大[8]。此外ADC值还与与核浆比、肿瘤的结构、微环境的变化、组织的成分改变如水肿、坏死、纤维化等密切相关[9]。在活体内,DWI信号除受水分子的扩散程度的影响外,呼吸、心脏搏动、肢体移动、灌注等这些生理活动也会对DWI信号产生影响。ADC值可通过ADC=In(S2/S1)/(b1-b2)公式算出,其中,b2>b1,b1与b2分别为施加的两个扩散敏感因子,S1与S2为不同b值下的DWI信号强度。从公式中可以看出ADC值与DWI的信号强度呈相反的关系,即ADC值越大,信号强度越低,ADC值越小,信号强度越高。

DWI与乳腺疾病病理组织类型的关系:乳腺癌组织的病理成分非常复杂,目前尚未形成统一分类的标准。既往有研究者发现乳腺癌不同病理类型及相同病理类型不同分化程度,其ADC值均有差异。有作者将ADC值对于乳腺癌病理类型的鉴别作了一定的研究,并得出了ADC值测量对浸润性导管癌及导管原位癌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10]。而且浸润性导管癌、导管原位癌、发生纤维囊性改变的乳腺组织与良性病变各具有其ADC 值范围,分别为(0.89 ± 0.18)×10 -3mm2/s、(1.17 ±0.18)×10 -3mm2/s、(1.51 ±0.29)×10 -3mm2/s、(1.41 ±0.56)×10-3mm2/s,各类型 ADC值范围无交集,恶性程度越高,ADC值越小。研究表明,利用ADC值能分别鉴别乳腺纤维腺瘤、黏液癌、髓样癌与浸润性导管癌,其 ADC值分别为(1.66±0.30)×10 -3mm2/s、(2.11 ±0.18)×10 -3mm2/s、(0.94±0.15)×10 -3mm2/s、(1.15 ±0.26)×10 -3mm2/s。发现浸润性乳腺癌较非浸润性乳腺癌细胞密度高,水分子扩散运动受限,ADC低。既往研究证实良恶性乳腺病变的ADC值存在一定重叠,良性乳头状瘤与恶性乳头状癌上皮细胞的分化程度不同导致其平均ADC值接近[11]。Hatakenaka等研究认为黏液癌含有较多黏液、细胞实质成分少,水分子弥散运动受限程度低,其ADC值明显高于其他恶性肿瘤[12]。Ochi等浸润性乳腺癌ADC值较导管原位癌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与仅以导管扩张为表现的早期浸润性乳腺癌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Belli等研究发现浸润性导管癌与导管原位癌及浸润性小叶癌的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4]。综合以上研究结果的不同,可能与不同病变分化程度不一、所选择的扫描参数及样本组成因素差异等相关。

综上所述,磁共振功能成像在乳腺病变检查上显示出越来越多的优势,丰富了乳腺病变的诊断信息,在乳腺病变不同病理类型的鉴别诊断中具备一定的临床指导价值,值得进一步探索。

1 陈万青,张思维,郑荣寿,等.中国2009年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分析[J].中国肿瘤,2013,22(1):2 -12.

2 刘普闵,王玲.细针穿刺活检引起癌肿针道种植转移[J].肿瘤防治研究,1996,23(2):117.

3 Ichikawa T,Erturk S M,Motosugi U, et al. High- B- value diffusion- weighted MRI in colorectal cancer[J].AJR,2006,187(1):181 -184.

4 Takahara T,Imai Y,Yamashita T,et al. Diffusion weighted whole body imaging with background body signal suppression( DWIBS) : technical improvement using free breathing,STIR and high resolution 3D display[J].Radiat Med,2004,22(4):275-282.

5 曹新山,赵建农.扩散加权成像在乳腺肿瘤中的应用[J].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2007,30(2):93-95.

6 woodhams R,Ramadan S,Stanwell P,et al. 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 of the breast: principles and clinicalapplication[J]. Radiographics,2011,31(4):1059-1084.

7 Koh DM ,Collins DJ . Diffusion weighted MRI in the body: Applications and challenges in oncology[J].AJR ,2007,188(6):1622 -1635.

8 Palle L,Reddy B. Role of diffusion MRI in characterizing benign and malignant breast lesions[J]. Indian J Radiol Imaging,,2009,19(4):287 -290.

9 Guo AC,Cummings TJ,Dash RC,et al. Lymphomas and high- grad astrocytomas:comparison of water diffusibility and histologic characteristics[J].Radiology,2002,224(1):177 -183.

10 贺延莉,靳二虎,马大庆,等.ADC值测量对不同病理类型乳腺癌的诊断价值[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9,28(8):1082 -1085.

11 Marini C, Iacconi C,Giannelli M, et al. Quantitative diffusion- weighted MR imaging in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breast lesion[J]. Eur Radiol,2007,17( 10) : 2646- 2655.Hatakenaka M,Soeda H,Yabuuchi H,et al,Apparent diffusioncoefficients of breast tumors: Clinical application[J]. Magn Reson Med Sci,2008,7( 1) : 23- 29.

13 Ochi M,Kuroiwa T,Sunami S,et al. 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 ( b value = 1500 s /mm( 2) ) is useful to decrease false- positive breast cancer cases due to fibrocystic changes[J]. Breast Cancer,2013,20( 2) : 237- 144.

14 Belli P,Costantini M,Bufi E, et al. 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in breastlesion evaluation[J]. Radiol Med,2010,115( 1) : 51- 69.

猜你喜欢
原位癌信号强度水分子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不同扫描信号强度对视盘RNFL厚度分析的影响
多少水分子才能称“一滴水”
科教新报(2021年11期)2021-05-12 19:50:11
同侧乳腺嗜酸细胞癌伴导管原位癌1例并文献复习
术前粗针活检低估的乳腺导管内原位癌的超声、钼靶及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原位癌是“不动的癌”吗
原位癌是癌吗
室内定位信号强度—距离关系模型构建与分析
现代测绘(2018年1期)2018-03-06 05:16:16
WiFi信号强度空间分辨率的研究分析
测绘通报(2016年9期)2016-12-15 01:56:16
为什么湿的纸会粘在一起?
科学之谜(2016年9期)2016-10-11 08:59:04
基于改进接收信号强度指示的四面体模型井下定位研究
计算机工程(2015年8期)2015-07-03 12:1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