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儿科医患沟通的技巧与体会

2013-08-15 00:54:01徐芝育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3年9期
关键词:医患儿科医护人员

徐芝育

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第二人民医院 610404

沟通是一门学问,是医护人员必须掌握的一门功课。随着社会的快速繁荣发展和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患者及家长对医护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总结有效的沟通是降低医疗风险的关键。只有掌握有效的沟通技巧为营造和谐的沟通氛围,才有良好的医患关系,只有患者及家长认可了所有告知的内容才能减少医疗纠纷;才能起到提高医疗安全的作用。由于儿科的医护人员面对的是无法完全表达自己的病情和需要的患者,并且还要面对焦虑不安、烦躁易怒、对孩子倍加疼爱而且期望值很高的家长。所以儿科的医护人员掌握医患沟通的技巧尤其重要。只有与患儿及家长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才能保证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医疗服务的质量。

沟通方法:儿科的医患沟通更多的是与患儿家长的沟通与交流,3岁以上的患儿在治疗操作时也可直接交流。因此、对患儿及家长应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沟通与交流。

与家长的沟通:语言沟通:小儿生病住院时都会有恐惧心理,而家长更多的表现是焦虑不安、烦躁易怒、期望值又很高等情绪和心理。以致医患关系紧张,我们针对患儿及家长的表现和心理,认为医护人员应当主动与住院患儿的家长进行沟通,并给予患者最基本需求的帮助;以尊敬、关心、同情的态度向家长说明小儿的特殊生理解剖结构,穿刺难度较大;但是会尽力做到一针穿刺成功。使家长理解并主动配合医疗工作。要做到想病人所想,语言通俗易懂,用告知性的语言告诉家长在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病情的转归、风险。以安慰性的语言表达对患儿的同情,使医患之间在真诚、理解、信任的基础上进行和谐的交流与治疗。

与患儿的交流:语言沟通:对3岁以上的幼儿在治疗操作时可以直接进行语言交流,但需应用不同年龄段患儿的语言特点,如用词要简单、通俗易懂、特别是在静脉穿刺、腰椎穿刺等操作时,以父母般的关爱和鼓励性的语言来转移患儿的注意力,以减轻穿刺时带来的痛苦;对学龄儿童、学生则以鼓励性的语言进行交流,使患儿愿意接受并主动配合检查及治疗。和谐的医患关系对疾病的康复可起到缩短病程的效果。同时也减轻了家长的经济负担,并且提高了社会效益。

体 会

由于我们医护人员是医疗活动中的主角,有时又是患儿的代言人、并且还是疾病康复及预防的指导者。因此,我们必须做到以病人为中心,满怀爱心和同情心,提高为病人全方位服务的意识;掌握医患沟通的技巧,并将此运用到临床工作中。总之,医患关系的实质是双赢的共同体,没有本质上的冲突,不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面对疾病、我们医护人员和患者不仅有着战胜疾病、早日康复的共同目标,而且战胜疾病既要靠医护人员精湛的医术,又要靠患者及家长战胜疾病的信心和配合治疗。所以,患者是我们医护人员战胜疾病的伙伴,而不是对手。我们要提高业务素质、医疗质量,给予患者更多的人文关怀,增加医患互信,营造和谐的医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为医院的和谐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猜你喜欢
医患儿科医护人员
儿科专栏
战疫一线医护人员如何调适自己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海峡姐妹(2020年3期)2020-04-21 09:28:12
儿科常见病,贴敷更有效
基层中医药(2018年5期)2018-08-31 02:35:50
圆梦儿科大联合
中国卫生(2016年6期)2016-11-23 01:09:00
帮助医护人员处理好四种关系
中国卫生(2016年7期)2016-11-13 01:06:34
儿科医联体的共赢思路
中国卫生(2015年8期)2015-11-12 13:15:32
一句“咱妈的病”让医患成为一家
中国卫生(2014年12期)2014-11-12 13:12:48
解开医患千千结
中国卫生(2014年12期)2014-11-12 13:12:42
分级诊疗 医患各自怎么看?
中国卫生(2014年10期)2014-11-12 13: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