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丹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山东济南 276000
随着医学事业的不断发展,护理职业教育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校学习护理的学生也在逐年增加,但随着学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护理学教学也面临着改革的需求[1]。护理学基础在护理专业中占重要的地位,也是临床护理的核心专业基础课程。护理学基础这本课程重点阐述了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该门课程是培养护理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关键课程,该课程的认真学习有主于改变学生心里那种护理只是简单的打针、发药,随便学学就可以的心理。目前的护理教学改革就是针对传统的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改变那种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兴趣引导教学、配以演示、口诀记忆、病例教学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自觉确定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学会自我思考、学会质疑、学会发问、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目前的护理医学教育改革是面向未来,短短在校学习是不能满足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的,护理学生应培养自己终生学习的能力,这样才能面对不断的工作挑战。我校为了使学生适应今后的临床实习和工作及后续教育,培养实用型的人才,我校一直在研究如何提高护理学基础的研究,现将一些研究的心得体会报告如下。
教师在上课之前应设计多种教学方法,如启发式、讨论式、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直观教学法、情景模拟法等,通过多种灵活、生动的导入实现良好课堂教学的开端。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为了能使学生激发兴趣,快速的了解所学的内容,教师应在课程设计上多下工夫,课前应认真准备,查找资料、突出重点、熟悉操作流程,让每一堂讲授的课程都成为精品。我在讲授课程的时候一般会以提问的方式开篇,例如讲授“冷热疗法”,我会先向学生抛出问题,假如你们早晨跑步时不小心把脚崴了,你们会如何处理。由于问题贴近生活,学生们会结合自己所学踊跃回答,各抒己见。有的学生会说用冷敷,有的学生会说用热敷,这时我会问到底是先用冷敷还是先用热敷。学生们会心存疑问,迫切的想知道正确的答案,这时我才会讲出答案,同时导入今天要学的内容。通过教学环节的设计可以有效的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同时学生在学习知识的时候也印象深刻,掌握得很牢固。教师对授课的内容和环节的精心设计能够使学生的学习更有针对性,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的提高了教学质量。
传统的护理学基础教学是“讲稿+黑板+粉笔”,这种单一式的教师讲授理论知识,学生听讲后再进行实践教学的模式对于普通的中专学生来讲过于单调,往往不能产生很好的教学效果。因为中专生的年龄相对不大,他们正处于生长发育期,比较爱说爱动,表现自己,对新鲜的事物敏感,但注意力不集中,自制力较差。多媒体教学能够很好的改善这一点,因为多媒体教学主要是通过动画技术、文字、图像、3DMAX、音频、视频等方式来表现内容,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很好将抽象的理论形象化,把难以理解的内容生动化,能够对书本上静止的实验模拟仿真,同时多媒体教学具有形式丰富、信息量大、趣味性强、形象直观生动的特点。通过多媒体教学能够把学生带进形象、生动、色彩缤纷的教学情境之中,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2],加深对所学课程内容的理解,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使学习由难变易,学生由原来的被动学习变为现在的驻东莞学习,具有传统教学不可比拟的优势,有效的提高了教学效果。我在教学中经常使用多媒体教学,在进行理论教学时,多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对临床上常用的操作进行讲解,对于像临床卧位这样的概念,一般会先进行文字介绍,然后再配以清晰的图片,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这个概念时一目了然,能够清楚无误的了解到何种方式是正确的卧法,同时补充椎管内麻醉和腰穿术后脑脊液的变化情况,增加学生拓展性的知识,强化学生对临床卧位护理的理解和记忆。通过多媒体教学能够很好的突出教师所要教的重点,大大缩短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时间,避免了教学内容的枯燥乏味、学生在听讲时的注意力不集中,有效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
演示教学法也是在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作为教师采用这种教学法时应改变以往教学中的那种只有教师一人单独演示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应积极的调动学生参与进来,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让学生能够充分感知教学内容。《护理学基础》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为了使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教师在上课前应自己熟练掌握操作步骤,集中练习,反复、多次模拟,力求能够将理论知识形象化、直观化的展现给学生,增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教师在进行演示教学时应谨慎的设计每个环节,从每一个物品的摆放位置,从操作顺序到操作手法,每个环节都应该反复推敲,力求完美。只有教师自己经过反复的实验,熟练的掌握了演示过程才能在课堂上准确无误的将教学内容展现给学生这样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通过教师课堂的演示激发学生的动手兴趣,提高实践操作能力。我在讲授《医院与住院环境》一章的《铺床法》时,先让学生观看《铺床法》的多媒体视频,观看时着重点出观看的重点,如何铺备用床、暂空床、麻醉床。视频放映结束后,我带领同学们进入实际操作环节,首先由我示范三种铺床方法,然后将学生分组进行练习,分组练习时我在旁边逐一指导,纠正不正确的操作手法,通过反复练习,学生熟练掌握了三种铺床手法,同时学生还能够有效的区分三种铺床法的异同。这样的实际操作很好的提高了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有事半功倍的作用。
案例教学法又称病例教学法,通常是由教师选择有代表性的病例在课堂上讲授。这种授课方式通常是由教师讲授案例,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和分组讨论,由学生发表病例分析,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的模式。这种教学方法是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它具有趣味性、直观性和实用性等特点,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与人沟通的能力。我通常在进行课程之前会找出这节课程中会出现的1 ~2 个典型的临床病例,在熟悉病例的同时设计好要发问的问题,这些典型的案例一定是要围绕着本章节的基础内容而设计的。例如我在教授《患者卧位与安全的护理》时选择的一个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案例,我讲述了该病例的基本情况,患者为65 岁的男性,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呼吸极度困难、不能平卧,焦虑不安。我在讲述我病例的基本情况后会发问:①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如何帮助患者卧位;②患者所采取的卧位属于什么性质;③在治疗时医护人员为什么要采取这种卧位。通过这种在教学中选择合理的病例进行分析、讨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听讲同时能够积极参与解决问题中来,大大提高了学生课堂学习的质量。
为了使学生所学知识应用于临床,学校应合理的安排学生进行临床实习。在实习前教师应向学生讲述实习的重点,要求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通过观察、思考、对比所学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的联系。同时加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做事态度的培养,因为学生在未来走向护理的工作岗位绝不是一个只靠单打独斗就能成功的工作。教师要让学生在实习中学会彼此之间要互相信任,学会团队协作,学会包容和协调,在工作中面对各种各样的临床压力要进行团队协作,共同去完成。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应加强学生的挫折感教育,让学生知道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通过自己完成不了的工作,一定要靠团队完成,要始终给学生贯彻没有完美的个人,但有完美的团队。
1 黄萍.提高《护理学基础》课堂教学质量的方法与体会[J]. 淮海医药,2009,27(3):164-165.
2 赵亚珍,刘扬,李爱琼.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6):8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