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华
河南省濮阳市油田总医院 河南濮阳 457001
目前,高血压已成为常见病之一,且逐渐年轻化。它轻可有血压升高,也可引起头晕、头痛、乏力,重可出现心脑肾并发症,预后多不良。目前西医对本病的治疗方法就是应用有效的降压药物,控制血压,仍会出现不适症状[1]。温胆汤方出自宋代陈言《三因极一病症方论》,半夏白术天麻汤方出自清代程钟龄《医学心悟》。本文回顾我科采用温胆汤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高血压患者的情况,现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104例,年龄48~76岁,中位年龄(57.5±8.2)岁;高血压病程1~9 年,平均病程(3.2±1.4)年;其中男性61例,女性43例。全部患者均符合《中国高血压病防治指南》的诊断标准,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所有患者均可见舌质淡、苔白腻、脉弦滑,头晕目眩、肢体困乏、胸脘痞闷、头重如裹等症状。将10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根据病情需要,给予高血压病规范治疗,低脂低盐饮食,适量运动。选用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或(和)钙拮抗剂(CCB)等药(盐酸贝那普利片10mg,1次/d;或硝苯地平控释片30mg,1次/d);治疗组给予温胆汤合并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清半夏15g、炒白术12g、天麻10g、陈皮6g、竹茹 10g、茯苓 15g、炒枳实 6g、炙甘草 6g、生姜 3片、大枣2个。加减法:大便燥结者加大黄、决明子;头痛头晕严重者加钩藤、石决明、珍珠母;腰膝酸软者加何首乌、杜仲、牛膝;肢体震颤者加生龙骨、生牡蛎、羚羊角粉。以上水煎服,分早晚2次服用。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2周。
1.3 疗效判定[2]:①显效:舒张压下降10mmHg以上,并达到正常范围;或舒张压虽未降至正常但已下降20mmHg或以上。②有效:舒张压下降不及10mmHg,但已达到正常范围;或舒张压较治疗前下降10~19mmHg,但未达到正常范围;或收缩压较治疗前下降30mmHg以上。③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者。
1.4 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6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不良反应:治疗初期,有部分患者出现胃肠不适、倦怠、头痛等不良反应,其中对照组4例(7.69%),治疗组1例(1.92%)。治疗1个月后,不良反应均消失。
高血压病属中医眩晕、痰浊等范畴 其发病与肝失疏泄、脾失健运有关。情志不遂,肝木乘土,则升降失司,清浊难分;胆气郁遏,则精汁不畅,脂浊难化,痰浊内生;脾失健运,精微不能传输,痰湿内盛瘀脂阻碍气机,代谢紊乱。故祛痰、降浊是其重要治法之一[3]。温胆汤有降低血压、外周血管和冠脉血管阻力的作用。半夏白术天麻汤中,半夏、天麻共为君药,整方共用以达到清热化痰、镇肝熄风之用,可有效地缓解患者头痛、眩晕等不适。两个方子均为治疗风痰眩晕的传统方剂,方中以半夏、竹茹燥湿化痰、降逆止呕;天麻平肝熄风,而止头眩,两者合用,为治疗风痰眩晕头痛之要药。以白术健脾燥湿,与半夏、天麻配伍,祛湿化痰、止眩之功益佳。佐以茯苓健脾渗湿,与白术相伍,尤能治生痰之本;陈皮、炒枳实理气化痰,以使气顺则痰消。诸药合用共奏化痰息风止痛之效,俾风息痰消,眩晕头痛自愈。本组资料中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较小,说明温胆汤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高血压,在降低血压、改善临床症状两方面都具有显著疗效,安全性好,值得推广使用。
1 王磊,王海月,刘红军.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痰湿中阻型高血压[J].吉林中医药,2010,30(6):478-479.
2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74-77.
3 李变花.温胆汤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高血压73例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9(8):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