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爽,李锡祚,陈 鹏
(1.大连民族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辽宁大连116605;2.大连东软信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辽宁大连116023)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就业市场对软件开发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但计算机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就业一直受到是否有工作经验和实战经验的困扰,无法真正与软件公司实际需求接轨。“动手能力”和“实际经验”是软件公司在招聘软件人才时最为看重的,这也恰恰是很多应届毕业生求职者的弱项。因此很多软件公司对计算机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开展培训。
目前,作为东北亚最大的软件服务外包基地,大连有很多软件公司开设了培训课程,如东软集团、达内软件公司、大连软件园软景培训中心等。
软件公司开展培训课程的优势在于:一是师资力量比较雄厚。中等规模的软件公司除了培训部门以外,还有专业的研发部门,因此师资储备雄厚,培训教师的选择范围比较广泛。比如东软集团公司的培训教师选拔方式是开发人员申请,培训管理部门考核,完成固定时间段的培训课程后仍需要回到研发部门继续从事研发工作,为更好的开展课程培训做好储备。二是项目储备充足。软件公司前期实际项目积累充分,很容易从中选择适合实训学习的项目。三是公司气氛紧张有序。学生在软件公司培训的效果较好,除了培训费用比较昂贵的原因之外,是公司紧张有序的氛围给学生带来很大压力。软件公司工作的特点就是加班的次数和时间都比较多,学生在公司培训会感受到强烈的就业压力,自然而然会充分利用学习时间给自己充电加油。
软件公司的培训课程虽然有很多优势,但也存在很多不足。如收费较高,培训费用为1.5万元~2万元。大连民族学院(以下简称本校)在校大学生四年的平均收费为2万元,贫困学生还可借助学校提供的绿色通道国家助学贷款等措施完成学业。因此大部分学生家庭无法承担这么多的培训费用。此外,软件公司的培训以追求利润为目的,为节约成本,中小规模的软件公司直接选拔优秀的培训学员作为培训教师,缺少项目实战经验,而教学班级规模为70~80人,无法保证充分的技术辅导时间。软件公司培训最大的局限在于教学资源的限制。无论是软件环境还是培训课程中的教学资源,仅仅局限在局域网内可用,外网禁用,U盘禁用,在培训课堂之外无法访问任何与培训相关的资源,甚至不能拷贝自己完成的文档或代码。
民族院校开展项目实训教学的为数不多,大多采用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模式,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偏重理论知识、实践环节重视不够,教学过程强调的是知识的系统性和理论的完整性,这种学术型的教学模式显然不能适应对综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1]。国内部分高校的软件学院不同程度的开展了实训课程的尝试,但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一是教师队伍项目实战经验不足,很多教师都是硕士博士毕业直接进高校,没真正参加过实际项目的开发;二是三本院校学生素质相比二本院校有一定差距,学生主观能动性较差,实训效果不尽人意;三是实训对所有学生展开,基础较差的学生无法跟上实训进度,只有一部分学生可以完成实训要求。
专业实训目标是探索、开发、构建一个有效的训练体系,在实训教学过程中不但加强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而且增强学生的就业信心,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建立切实可行的实训方法,探索更为有效的专业技能培养方案,为提高民族院校毕业生与市场需求接轨提供范例[2-5]。
(1)开展开放式教学,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增强就业信心。面对IT软件产业发展现状,由教师带领学生直接参与实际项目开发,将传统的封闭式课堂教学变为面向软件产业发展需要的开放式教学,使课堂得以延伸,与软件产业实际融为一体,从教室、黑板加粉笔延伸到图书馆、网络,从而扩大教学活动场景,缩小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距离。这种培养模式使学生有更多的自主权和自由支配的学习时间,探索、研究、再现知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产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愿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态度和创造思维;可以使学生学会探究问题的方法,形成一套探索、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主动分析、归纳选择自己所需的东西,在学习过程中自觉自主创新,掌握主流开发技术,适应市场需求,增强就业信心。
(2)教学活动规范化、有组织、有计划,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实训教学过程中学生全程完成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工作,各阶段里程碑评审,并撰写规范化软件工程文档。由于项目涉及的专业面较广,突破单一课程的内容,教学内容不依附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而是知识的扩展、延伸和深化,有利于扩展学生的视野,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同时不同课程内容互相交叉、互相渗透,有助于锻炼学生对专业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
(3)建立学习型的、交互式的师生沟通交流平台,教学相长。在项目推动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能够有秩序、有目的地学习,能够以团队合作方式完成软件开发和文档撰写工作。同时提高教师自身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外语听说读写沟通能力,完成与学生的沟通、相关专业内容讲授。实现讲练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一体化,教学相长,相互促进。
(4)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实训的目的是教给学生一技之长,让他们学会做人、学会做事,能够顺利就业。在提高学生就业素质与能力的同时,以人为本,引导其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减轻他们的就业心理压力,引导他们以健康的心态对待就业,以积极的态度迎接就业的挑战。
软件开发技术日新月异,实训课程必须面向市场、主动适应,实训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管理必须创新完善,紧紧围绕“就业目标”进行。以Java项目实训为例[6],培训内容分为3大部分,一是基础知识部分,包括HTML/CSS/JavaScript、开发工具使用、Java 基础/面向对象/异常/常用类/输入输出/多线程/综合实例、J2EE/Servlet/JSP、Tomcat、JDBC/MVC/XML、Oracle SQL、Oracle客户端安装及配置、PLSQLDev工具使用;二是框架知识部分,包括Struts、Spring和Hibernate;三是实际项目开发部分,学生以团队合作形式完成静态页面设计、详细设计、编码、测试、软件运行完整的软件生存周期开发过程。
相应的教学实施也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基础知识串讲,重点讲解Java企业级软件开发过程中涉及的难点、重点以及在开发中如何使用等;第二阶段是框架知识讲解阶段,在讲解框架知识原理的基础上,以简单的小项目框架应用案例说明如何在实际开发中选择和使用框架;第三阶段是项目实战阶段,裁剪软件公司已完成项目使之适合实训教学,让学生通过团队合作方式完成较大型软件生存周期各阶段的工作,使学生了解企业内部软件开发的流程,掌握在主流框架下进行开发所需具备的技术和工具,书写规范的软件开发文档,拉近与企业用人需求的距离。主要分为需求理解、页面原型设计、页面原型评审、详细设计、详细设计评审、编码、编码规范性评审、测试、测试评审、项目答辩总结十个步骤。
其中,项目实战各个阶段都采取同行评审的考核方式。首先由学生组建的项目团队对软件生存周期各阶段的成果物进行展示、讲解答辩,然后由教师组同行专家提问,评审该成果物是否符合规范,是否需要进一步修改,只有通过评审的团队才可以开始下一阶段的工作。
实训课程的师资是民族院校开展实训课程最大的劣势,因此学校利用寒暑假时间先后组织了4次计算机专业教师与软件公司对接的培训课程,给有兴趣参加培训课程的教师提供了工程实践基础。实训教师的师资培养可以打破传统高校教师一成不变的吃老本的思想,实训课程要求指导教师必须不断的学习嵌入式系统开发、.NET开发、Java开发等的最新知识,跟上技术发展的前沿,使师资队伍保持知识的先进性和创新性,给学生提供最强有力的辅导和支持[7]。本校选择培训主讲教师的条件是必须有开发中等规模软件的实践经验或是公司培训后合作完成教学平台的开发。除了继续鼓励部分教师到公司培训外,还加大了教师横向课题实际项目开发的科研奖励。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单纯的课堂教学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自主学习需求,尤其是项目实训这种知识量大、综合性强的课程,必须有效的开展网络教学,实现网络教学辅助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除了BB平台以外,本校购买了东软实训教学平台,涵盖Java项目实训、.NET项目实训、嵌入式项目实训、电子商务实训几大模块。培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需求,灵活地提供声音、图像和动画来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迅速准确地运用多媒体技术来指导学生的抽象思维,使教学做到形、声结合,使学生的知、情融为一体,通过人机交互测试以强化各个零散知识点的掌握,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集语音视频教学、自主学习、在线测试、交流互动等功能于一体的网络版多媒体课件平台,为实训课程的顺利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此外,网络辅助教学突破了讲中学的束缚,专业课课堂教学多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的听课,接受教学内容或知识点。而网络自主学习平台中的在线测试、在线离线答疑提供了师生之间、学时之间的沟通交流平台。学生遇到问题后如果不能及时的解决和交流,将严重挫伤他们的积极性。网络自主学习平台提供了多方交流的平台,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的兴趣。
为适应软件开发行业发展的新形势,促进民族院校计算机专业本科生的就业,积极探索计算机专业有效的实践教学模式,研究更为有效的专业技能培养方案,设计适合民族院校学生的实训教学方法、教学体系和实施方案,实现民族院校服务民族,应用为主、教育创新的办学特色。
近3年,通过不断的探索和研究实践,初步取得阶段性成果,实现了民族院校应用型本科生工程实践训练的实例化、具体化,职业能力培养的多样化、落地化。近3年经过实训课程训练的学生与未经过实训培训学生的就业情况对比见表1。
由表1统计数字可以看出,经过项目实训培养的学生无论是就业单位的质量还是薪资水平都高于未经过培训的学生。
借鉴软件公司培训经验,本校优化大四学生项目实训教学的课程内容设置,改进教学手段和课堂组织形式,加强师资培养,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使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专业水平、动手能力、表达交流和沟通能力,做到未雨绸缪,不断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从而使学生达到企业用人的要求。相信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及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一定能探索出最适合本校计算机本科教学的实训教学方法和教学体系。
[1]刘爽,李锡祚,陈鹏.就业导向的IT实训方法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0,(9):140-143.
[2]叶留青,瑞华.分层次实训:师范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J].教育探索,2009(2):62-63.
[3]甘健候,梁立,杨莲,等.基于校企合作的IT专业学生实训模式研究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9(11):152-154.
[4]刘畅.印度IT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教育探索,2009(8):158-159.
[5]COLLINS M.Industry-oriented software education in practice:a case study[C].Proceedings of 2nd China-Europ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oftware Industry-Oriented Education,2006,78-82.
[6]LIU Shuang,LI Xizuo,LI Zuo.Applying Bilingual Teaching on Employment-Oriented IT Experience Training Program in Nationalities Universities[J].Theory and Practice in Language Studies,2011,1(4):426-431.
[7]刘爽,李锡祚,赵丹丹.软件公司培训对我校实训教学的启示[M]∥民族高等院校教育创新与教育管理研究,大连:大连理工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