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当代中国知名建筑设计看传统美学思想的演变

2013-08-15 00:42
文教资料 2013年36期
关键词:土楼美学传统

顾 洋

(苏州大学 艺术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0)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的迅速崛起,促成了本土建筑设计的蓬勃发展,涌现出大量优秀的建筑设计师和建筑作品。中国新一代的建筑设计师攀附于中国的崛起之身,于世界建筑师中脱颖而出,设计了一批知名的建筑。当代中国的建筑设计,既受到中国强大的传统思想文化的深刻影响,受到全球化后现代浪潮的巨大冲击,展现出全新的设计风格和美学特征,正在逐步形成中国特色的建筑语言和美学思想体系。

一、中国传统建筑美学思想的当代解读

中国辽阔的土地和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造就了中国建筑独特的审美传统和地域风格。中国传统建筑的主要类型有宫殿、坛庙、寺观、佛塔、民居和园林建筑等,其建筑设计的组群布局、空间、结构、建筑材料及装饰艺术等方面有着鲜明的东方特色和民族风格,享誉全球。中国传统建筑美学依附于东方文化与哲学,思想庞杂,内涵丰富。它反映了中国人独特的宇宙观和价值观,并且超越了“器”或“式”的层次,更侧重于“道”或“法”的深度。中国传统建筑美学思想与价值体系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以弘扬君权为核心的儒家思想

受中国几千年君权至上和儒家伦理道德的影响,建筑上表现为以弘扬君权的宫殿及与宫殿密切相关的都城规划为主,且成就最高。如北京故宫建筑群,强调巨大的体量、对称的布局、富有节奏的空间序列、富丽堂皇的色彩等设计要素,对中国建筑审美文化的影响十分深远。中国特有的“礼制建筑”(坛庙、神祠、宗庙、宗祠)和帝王陵墓的建设规划,则体现了社会等级秩序、上下尊卑的宗法礼教文化。这种重视权力、主次分明的建筑特征,在审美心理上形成一种庄重、崇高的感受,集中体现中国建筑审美的主流思想。

2.多元、丰富、内敛的民族建筑文化

中国属内陆国家,漫长的历史与封闭的社会形态,塑造了中国人的内敛性格。反映在中国的建筑上,多以“围合”的方式形成内向型的空间结构。另外,中国多民族共生共存,各民族文化传统的差异很大,从文化地理、民族民系、形态结构等因素综合考虑,中国建筑文化有七大地域审美特征:庄严正统的中原文化、灵秀多姿的江南文化、粗犷硬朗的东北文化、旖旎多元的山地文化、诗性壮美的草原文化、融汇东西的绿洲文化及神秘敦厚的雪域文化。地域文化深刻影响中国民居的建筑形态。北方的四合院及南方的天井式建筑,反映了汉民族地区的主流审美思想与文化传统。西北的窑洞、西南的吊脚楼、客家土楼、草原蒙古包等形式多元、内涵丰富的各类建筑,既蕴涵我国各族人民的民俗文化传统,又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与艺术审美的多样性特征,是当代建筑设计师取之不尽的思想源泉。

3.天人合一、以和为美的审美理想

中国传统建筑还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强调天人合一、以和为美、占尽风水。“天人合一”是一种古代哲学思想观念,也是一种“自然主义”的审美理想。讲究建筑与大环境和谐一致,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一点,在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上表现得十分明显。比如,苏州园林,因地制宜,把建筑作为自然的一部分来处理,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境界,使自然美与艺术美达到了高度的统一与融合,体现着中国人主客体共融共生、朴素自然的审美理想。在当下,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已然成为中国建筑的灵魂和最高境界。

4.东方的时空观念与哲学态度

东方文明融合了儒、道、佛“三教合一”的传统哲学、美学思想。道家顺应自然的哲学观,儒家的中庸、和谐及“游于艺”的思想态度,还有佛教提倡的“禅意”、“超脱”等思想观念。它们共同作用,形成了东方特有的时空观念——“意境”。“意境之美”涵盖了中国建筑艺术的多重哲学内涵。特别是在佛教的影响下,强调建筑物作为心灵的表征,应“可望、可行、可游、可居”,无限接近自然与超脱的状态。因此,建筑内部常用“做透”、“半隔断”等方式,形成曲折多变的流动性空间。这种富有“诗意”的建造方式与哲学态度,深刻影响中国建筑的空间形态和审美价值取向。

总之,中国传统建筑丰富的美学思想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对于当代建筑师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建筑师一方面借鉴中国传统建筑艺术与思想文化,另一方面运用现代设计原理和科技成果,创造出各种充满探索精神和想象力建筑作品。

二、当代知名建筑中的中国传统建筑美学思想

当代中国,出现了一批知名的建筑设计,涌现出一群关注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并勇于探索和思考的建筑师和设计团队,并在国际建筑与设计界产生了不小影响。这些建筑设计,在关注现代性的同时,吸收借鉴了中国优秀的传统建筑艺术和美学思想,在当代中国大规模的城市化建设中,探索中国建筑新的语言风格和设计方向。

1.上海世博会中国馆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中国馆,作为展示中国国家形象的标志性、纪念性建筑,设计难度非常高。中国馆的设计师何镜堂及其建筑团队,成功借鉴、运用了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和文化意韵。既很好地展现了中国的建筑艺术与审美文化传统,又成功诠释了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当代主题。比如,中国馆取名“东方之冠”,整体造型宛如古代帝王的华冠,高耸在上,又像一个大斗或大鼎,寓意“天下粮仓,鼎盛中华”。它端庄堂皇,雄浑有力,体现了中华文明恢弘的精神气质。层层出挑的主体造型借鉴了古建筑上“斗拱”的构架,以现代的方式复活了传统建筑精妙的艺术形式。中国馆的色彩也非常讲究,专家团队在仔细研究“故宫红”后,最终确定中国馆采用不同明度、纯度的7种“中国红”。确保了无论何时何地观看中国馆,都能取得稳定、整体、统一的色彩效果……从中国传统建筑美学的角度看,中国馆的设计无疑彰显了中华民族恢弘、庄严、崇高的民族性、精神性的思想价值观念。

2.土楼公社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福建客家土楼民居,是中国独特的地域建筑形式,它介于城市和乡村之间,以集合住宅的方式将居住、贮藏、商店、集市、祭祀、娱乐等功能集中于一个建筑体量,具有巨大的凝聚力。都市实践与万科地产合作打造的“土楼公社”(万汇楼),将“土楼”作为当前解决低收入住宅问题的方法,不仅是形式上的承袭,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土楼社区空间的再创造,以适应当代社会的生活意识和节奏。传统土楼具有亲和力的建筑布局,有助于形成社区中的邻里感。都市实践秉承了传统土楼将房间沿周边均匀布局的优点,并在内部空间布局上添增了新内容:每户室内面积不大但带有独立厨房和浴室,每层楼都有公共活动空间。社区的食堂、商店、旅店、图书室和篮球场为民众提供了便捷的服务。因此,将传统客家土楼的居住文化与低收入住宅结合在一起,不仅是一个建筑创新的课题,而且作为一种解决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大量人口迁入产生的居住问题的实验,土楼公社有积极的社会意义,显现出建筑设计营造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人文关怀。该设计获2010年阿迦汗建筑奖提名。

3.苏州博物馆

苏州博物馆是中国地方历史艺术性博物馆。设计者为著名的华人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贝聿铭给博物馆的定位是“中而新,苏而新”。博物馆既要融入2500年历史的苏州古城的城市肌理,又要有现代性,有新意。贝聿铭成功做到了。苏州博物馆的色调建筑呈现出粉墙黛瓦的江南民居特点,但形态结构又是几何形的现代风格,让人耳目一新。内部的新“文人写意山水园”仿佛是苏州古典园林的变种,尤其是“以壁为纸,以石为绘”的园林的景观营造,取意古代山水画,充满新意。馆园一体的整体布局,和东侧的忠王府、北侧拙政园的建筑环境相互借景、相互辉映,十分和谐。博物馆与忠王府、拙政园和谐相处又卓然独立,体现出中国古典文化“和而不同”的建造语言和哲学智慧。苏州博物馆建筑鲜明的现代性与地域性特征交相辉映,创造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价值,是当代全球“建筑地域化”特征下,本土建筑设计的典范之作。

4.中国美院象山校园

中国美院象山校园的设计者王澍,是中国当代实验建筑师的代表。校园位于杭州郊外的转塘镇象山脚下,周围是青山绿水。王澍从中国传统造园思想出发,对山水进行整理:园区的西端有意不布置高大建筑,使风景向远处延伸,以借西侧远山之景。园区东端入口保留了大片鱼塘、茭白地和稻田,不做建筑和改动。房屋质朴而谦逊,避免过分夸张的建筑体量与造型表现。围绕象山,建立起一个以“回”字(合院)为基点的场所模式,遵循一种减法原则,营造出一个半人工的缓坡谷地,廊桥跨越其间,建筑散布四周,婉转起伏,意境深远。王澍的建筑设计,深得江南园林的精髓,内敛、舒缓、节制、张弛有度,置身其中,仿佛游走于中国散点透视的山水画之间,唤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记忆。在这里,“尊重自然”、“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审美理想得以充分发挥。

三、中国传统建筑美学思想的当代演变

通过以上案例,我们看到,无论是标志性建筑、商业住宅、公共空间或带有艺术实验性质的设计营造,这些当代建筑作品都推出了某种“中国式”的建筑样式,形成了新的建筑风格和设计观念。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在当代建筑全球化的背景下,这些优秀的建筑设计,充分吸收了现代设计理念和科学技术成果,以一种多元融合、含混互补的建筑姿态,展现出特异的审美思想与文化内涵,超越和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美学价值观。当代建筑审美思想的发展和演变趋势可概括为以下方面。

1.审美观念多元化

建筑作为一种“时空艺术”,其美学观念具有多种价值取向,主要包括“文化价值观”、“历史价值观”、“技术价值观”等,不同的美学价值取向使建筑呈现各异风格。随着各种文化价值观的兴起,尤其是中国本土价值观的觉醒,在当代建筑创作中普遍采用“批判性地域主义”的方式回应全球化的现代风格,这就是所谓的“建筑地域化”。因此,无论是土楼公社的建筑造型,还是苏州博物馆的设计规划,都高举地域主义的思想旗帜,在多元化审美观的基础上,复兴和发展中国传统建筑美学思想。

2.审美时空情感化

设计以人为本,重视情感认同,是当代建筑审美又一个重要的思想特征。中国人特有的生活方式形成了中华文明普遍的情感记忆。比如在凉亭中喝茶,在屋檐下听雨……这些能够唤起美感的传统记忆中的生活情景,在当代快节奏的社会背景下逐渐消失。当代建筑设计师,受益于当代高科技材料和高技术手段的运用,能够灵活地挖掘、提取中华文明的传统记忆元素与情感要素,并进行移植和象征性运用。如苏州博物馆中的现代化凉亭的设置,象山校园教学楼的层层屋檐,以及对传统材料的使用等等。他们刻意营造一种“场所感”,从而唤起人们对生活和文化的情感认同。这些建筑似乎实现了时空的转换和穿越,其独特的审美思想获得了广泛的赞誉。

3.审美信息模糊化

在当代全球经济一体化、全球信息网络化等环境中,人们发现“传统与现代”、“地域性与国际性”等二元对立思维方法已经过时,在许多场合他们相互融合,相得益彰,并且满足了人们多元的审美需求。当代建筑因此呈现出信息多元化、模糊化的审美倾向。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主体外观,几何化的块面构成充满现代感,而斜坡式的屋顶和粉墙黛瓦的色调却是传统的江南民居的风格,传统审美要素与现代美学特征信息交叉互补,模糊了观者的审美界线,创造出别样的审美情趣。

4.审美环境生态化

“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建筑文化面向未来时不可回避的话题。建筑是否节约资源、减少浪费,是否有助于生态平衡等逐渐成为当代审美的一种趋势。受此影响,一些中国建筑设计师开始尝试设计“生态建筑”。王澍就是这样一位建筑师。他设计的象山校园中保留了大量农田,那些农田可以继续耕作,把土地还给自然。就地取材,用回收的700万片旧砖瓦和简单的、当地传统的手工砌筑方式砌砖筑墙。建筑多采用砖墙、石墙、夯土墙及水泥抹灰本色墙,朴素又环保。象山校园建筑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自觉保护当地生态环境,保持和自然环境的互融共生关系,突出了建筑的生态化审美思想,对中国本土新的城市建设模式的探索具有积极的引导意义。

四、结语

当代中国的建筑设计与美学思想,既受到中国强大的审美传统和思想文化的深刻影响,又受到全球一体化、多元化建筑浪潮的巨大冲击,正向着审美观念多元化、审美时空情感化、审美信息模糊化和审美环境生态化的方向发展和演变,呈现出传统与现代、地域和国际多元融合、互补共生的美学思想特征。

2012年2月,中国建筑师王澍获得了世界建筑界最高奖——普利兹克建筑奖。王澍的获奖,代表着西方对中国建筑师推动世界建筑思潮与文化发展的认可,也证明了中国传统建筑美学思想的发展拥有巨大潜力。当前,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正加速发展,向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目标迈进,相信中国的建筑设计者还能为中国建筑美学思想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1]萧默.世界建筑艺术史:第一卷《东方之光》.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1.

[2]赵新良.建筑文化与地域特色.中国城市出版社,2012.1.

[3]曾坚,菜良娃.建筑美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2.

[4]黄元炤.20中国当代青年建筑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2.

[5]高福民主编.徐宁,倪晓英著.贝聿铭与苏州博物馆古吴轩出版社,2007.4.

[6]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官方网站.http://www.expo20 10.cn/c/gj_tpl_2082.htm.

[7]土楼.http://photo.zhulong.com/detail38835.htm.

[8]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http://gc.yuanlin.com/html/Proj ect/2012-4/Yuanlin_Project_1644.html.

[9]中国美院象山校区占地800亩为何房子建这么密.http://nb.house.qq.com/a/20120309/000075.htm.

猜你喜欢
土楼美学传统
仝仺美学馆
盘中的意式美学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土楼夜景
纯白美学
永定客家土楼
走近永定土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