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士宽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3)
当前,我国的高职教育正经历从传统走向现代发展的过程,面临着多元文化与多种价值取向并存的发展环境。课程文化作为高职教育教学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通过这方面的研究,不仅可以促进高职课程教学改革,在提升学生职业素养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
课程文化一般指课程在教育教学运作当中体现出来的文化特征,既包括课程本身的文化特征及文化意蕴,又包括课程实施过程中呈现出的课程意识形态文化及涉及课程的人的文化。理解课程文化是系统地探究和改变有关课程领域的观念及教室里实际呈现出来的课程的一种途径。[1]课程文化一般可分为课程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其中课程物质文化,主要是指课程付诸实施的客观物质条件和必要前提;课程制度文化,主要是指课程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及一系列教学规范和指导标准等。这两方面的文化,可以视为课程文化的外层,也是课程改革、课程文化形成与建设的外因和客观基础。而课程文化的内核和精髓,则体现在课程的精神文化方面,这是课程文化的本质所在。课程文化好比纽带,它将学校课程、师资队伍、校园环境等组合起来,共同为培养目标的实现和办学思想的对象化而服务。
文化对课程的影响不像科学技术影响那样直接和明显,而带有潜在的性质。作为一种文化,高职课程文化本身具有多维辐射性,能凸显高职院校管理目标和成员的价值取向,融合课程教学、管理制度等文化特点,从而形成特定的教风、学风、校风等学校文化,对全校成员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且通过全校成员影响到社会的方方面面。高职教育不仅是单纯的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还包括学生人格的培养、创造力的培养、智力的开发及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正确引导。由此,课程文化更是一种精神文化,将这种精神文化转为学生技能、人格、价值的培养,从而充分体现课程文化的育人价值。[2]高职院校通过建设优秀的课程文化,着眼于高职生精神境界的提升、职业素养的锻造、专业操守的培育,可以给予学生一种职业精神的熏陶,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
在当前文化价值多样的背景下,高职课程的内容选择到底是依据主流价值文化群体的价值观,还是多种价值文化群体的价值观,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造成课程文化一元与多元的价值诉求和文化定位。以教材为代表的课程文化总是体现为包括优秀的传统文化、经典文化在内的主流文化、精英文化、高雅文化或高级文化,而罔顾社会发展对大众文化、技能文化的需求。任何课程体现的都是主流文化,但这不能成为忽视、歪曲甚至抹杀非主流文化的理由。现代是一个多元文化共生的时代,面对高职教育发展的文化要求,必须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转型的需要,对现存的课程文化进行深入的批判,对日渐崛起的课程文化一元与多元之争进行理性的认识。[3]
近代以来,我国逐步引入西方课程文化,关于课程文化自主还是借鉴的纷争一刻也没有停息。特别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关于课程文化本土化还是国际化的纷争更成为学术界讨论的焦点问题。近年来,西方课程的一些术语、概念、理论等逐步融入我国高职课程改革,必然导致不同文化的碰撞。如何实现自主文化与外来文化的有机融合,保障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已成为当前面临的现实问题。我们要激活传统课程文化精华,合理借鉴西方的课程文化,把一种新的课程文化牢牢地熔铸在课程改革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在这里,我们必须改变狭隘的理解方式。自主,不是一味地排外,同样,借鉴也并非照搬照抄国外的经验。
高职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理论化和实践化是课程发展的两个方面。一般而言,它们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但二者不相配合的现象还是比较严重的。这是因为理论化与实践化所面对的文化取向不同。课程文化的理论化关注的是学科、专业发展最前沿;而实践化则主要关注如何组织有效的教学活动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当前,高职课程开发忽视对现实职场环境、课程评价的建设,偏重文本课程与教学资源,没有在课程理论指导下形成正确的教学观、学生观、评价观。课程开发还处于经验开发建设模式阶段,还没有进入在理论指导下的科学开发建设模式阶段。[4]
多年来,特别是在兴办高职教育之初,高职院校基本上是模仿本科教学模式或沿用传统中专教学模式。随着高职教育课程改革推进,尽管大部分课程的开发按职业能力本位教育、工作过程系统化等模式进行,但从当前的实际情况看,高职院校对高职课程文化缺乏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课程设置、培养路径、授课方式趋同的现象非常普遍,甚至存在相当程度的低水平重复。且举办者和一线教师很少考虑课程文化的继承问题,也未能使课程改革跳出课程自身的藩篱,以更开阔的眼光审视课程改革,寻找课程改革的创新路径。近几年高职课程教学中出现的一些“浮躁现象”,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对继承与创新的关系认识不足。
育人性是课程文化的根本属性、必要条件和内在要求,也是进行课程文化选择的基本依据。学生是课程发展中的重要因素,课程的发展应该做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帮助学生成为完整的人。“以生为本”是课程改革中的一个重要理念。因此在高职课程教学过程中,应尊重学生多元的文化背景,尊重不同文化个体的差异,在知识传递和技能培育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适应力。在“以生为本”课程观的指导下,高职课程不能将学生“物化”,而应更多地关注人的价值、人的意义。在平等对话、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努力突破课程对学生的桎梏,让学生真正作为一个有思想的人而存在,尽可能地体现不同主体的意志与利益,体现多样性与丰富性。当然,实现多元化的课程文化并不是要使课程成为无所不包的大杂烩,也不意味着让课程体现所有人的利益与价值观,将所有文化都纳入高职课程,是行不通的,也是没有必要的。
高职院校要集学校、企业、政府、行业等的智慧和力量,共同制订课程发展计划,在课程的规划与开发中应做到从整体上把握课程文化的发展方向。同时,构建课程文化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长期的探索和实践,需要构建课程文化的长效建设机制。学校要团结带动全校教师积极参与课程文化的建设,积极为课程文化建设献计献策;要完善课程评价体系,力求做到目标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建构科学的评价体系;要尽全力组织力量开发课程、实施课程,形成关注课程建设的氛围,为课程文化的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开发要立足学校实际,挖掘学校的教育资源,发挥学校的教育优势,传承学校的文化内涵;要整合学校内外的教育资源,以学校文化为主线,构建学校课程体系,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适合的课程文化。任何一所学校都有其自身的文化底蕴,课程文化必须体现学校文化、专业文化的传承与提升,突出学校育人特色的打造与优化。
教师作为课程活动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实施者,其影响力问题长期以来被忽视。在高职教育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接触最多,谈到课程文化的开发及实施我们不能绕过教师。从整个校园文化建设看,学校关键是培养人,怎样培养人就要联系到课程改革和课程文化。那么以什么来支撑课程改革和课程文化?无疑是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5]教师在接受以学校文化为指引和导向的前提下,应具备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能力。根据专业建设要求,在高职课程改革中,教师应具备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精神三大专业素质,认识到自己在课程开发中的主体责任。在高职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并不是单纯地为了达到“传道、授业、解惑”的目的,而是作为学生职业发展和技能提升的引路人。此外教师应当学会由原来的个人奋斗向团队协作转化,由纯经验性教师向技能型教师转变,让教师在课程文化建设中,获得健康高雅的情感、道德、审美体验和精神成长。
高职课程必须充分尊重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规律,尊重广大师生及学校教育环境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关注学生的适应能力,确保课程文化建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课程内容体系不能照搬普通高等教育同名专业的课程体系,也不能在现有高职课程体系上进行修修补补,而要对课程文化定位不明、内容陈旧、模式单一等弊病进行大胆改革。同时,必须把握不同课程的个性文化内容,这是构成课程文化素养综合性的必然要求。根据学生实际文化基础和就业的需要,及时调整文化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教学目标,将团队合作、工艺流程、产品标准、服务规范等企业文化引入课程教学内容,设定培养劳动态度、增强专业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形成综合素质的多层次目标。
[1][美]帕梅拉·博洛廷·约瑟夫等著.课程文化[M].杭州市:浙江教育出版社,2008:14.
[2]赵磊,赵岩铁.高职课程文化的塑造[J].职业技术,2012(2):73.
[3]喻春兰著.大众文化的课程价值研究[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9:294.
[4]史长宽.探析高等职业院校课程文化的变迁[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5):36.
[5]李斌主编.做最好的校长[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10):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