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创新模式构建下的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型人才发展研究——以皖西学院为例

2013-08-15 00:48马红梅
皖西学院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皖西创新型应用型

马红梅

(皖西学院 外国语学院,安徽 六安237012)

一、背景分析

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后,高等教育也迅速发展。对于高等教育的任务,国家教育部也经历了不断的调整。1985年5月,中共中央颁布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高等学校的重大任务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发展科学技术文化,这是第一次明确了高等教育的任务。进入90年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1994年7月,国务院颁发《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提出要进一步发挥高等学校在国家科学技术工作中的重要作用。1998年8月,第一部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颁布,在第一章第五条就规定了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通过教育法规明确地指出高级专门人才应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出了高等教育要“培养什么人”和“为什么培养”这两个根本问题。可见,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已经是新时期下必需的人才。

21世纪初,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为我国经济建设、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都发挥了重要作用。高等教育在面临着人才培养的矛盾和问题后,进一步对创新人才进行改革,把高等教育的人才精英化培养改成向大众化教育的发展,这是我国在社会转型时期提出的思路和举措。实践证明,这种教育能更广泛地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符合教育的功能。在这个进程中,我国一些高校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开始重视实践教学,对应用型人才进行强化。这些学校与传统的重知识型本科院校有所不同,他们的办学思想定位在以应用型为主,围绕地方特色和需求,进行专业设置和改革,其目的是培养能适应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近些年,随着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扩展,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数量上已经占了全国本科高校总数的近30%,它们培养的学生提高了社会职业素养,增强了就业竞争力,为满足和适应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智力支持。但是,由于很多高校对这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还在一定程度上缺乏深层次的认识,尤其是产学研合作教育方面仍然存在积极性不高的问题,所以改革的力度还需加大。

二、协同创新——高校改革战略

1971年联邦德国理论物理学家哈肯(H.Haken)提出了“协同学”概念,这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是属于系统科学方法论中的一种。协同性是协同学的其中一种特性。哈肯认为,系统只有形成总的协同体,才能充满活力,最大限度地发挥系统功能。后来,人们渐渐地把它扩展到其他领域。到了20世纪80年代,协同思想已经运用于创新系统理论中,当现代科学的力量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占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时,它便被进一步深化为以“产学研合作”为中心的企业与大学、科研机构或中介组织之间的双赢互利式的创新力量。

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布并提出“要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促进校企合作制度化。”为了进一步加快高校创新力度,快速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国家教育部、财政部根据胡锦涛总书记2011年4月24日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的讲话精神,启动实施了“2011计划”,进一步深化高校机制体制改革,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任务,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2011计划”以协同创新中心为载体,构建面向科学前沿、面向文化传承创新、面向行业产业、面向区域发展的4类协同创新模式,增强创新要素的有效集成,增强高校创新能力发展的导向性,增加投入与产出的效益,大力推进学校和学校、学校和科研院所、学校和行业企业以及学校和区域发展、国际合作的深度融合,从而形成“多元、融合、动态、持续”的协同创新模式与机制。“2011计划”是推动我国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紧密结合的战略行动,它紧密围绕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需求,面向各类高等学校开放,引导和支持高等学校与各类创新力量的深度合作,促进社会各类创新力量的协同创新,促进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事业的融合发展。如何在协同创新模式下,加快推进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型人才发展,是提高国家整体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的重要途径。

“协同创新”的重要思想是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高度提出的。高校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整合资源,强调“政、产、学、研、用”等创新主体发挥各自的优势,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

面临新的形势,国内高校以机制体制改革引领行业协同创新。中国科学院学部与清华大学联合成立的科学与社会协同发展研究中心截止2012年10月底,已经成立了70多家,涉及科研、航空、金融、医药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些高校从重大前瞻性科学问题、行业产业共性技术问题、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以及文化传承创新的突出问题出发,逐步成为具有国际重大影响的学术高地、行业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基地和区域创新发展的引领阵地,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地方高校在面临新的教育机制改革中,也应该积极应对,利用区域优势,发展特色办学,与地方政府、企业等进行协同管理、资源整合,并把学生吸引到协同创新中,着力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的文化环境。

三、示范应用型本科——新型的本科教育模式

由于受到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使得我国高校的教学理念相对滞后,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视力度不够,专业设置和教学课程满足和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方法也制约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实践,因此既不能学以致用,又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当社会发展到需要教育为它提供高素质的人才时,创新对于人才赋予了更深层次的要求。因此,国内一些院校,尤其是新建的本科院校,纷纷突破了传统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采用了新的教育模式,以“应用”为目标,在应用型学科、应用型人才、应用型研究评价体系和应用型创新能力等方面做出了新的努力。

应用型高校建校历史短,自身的人才资源和教育资源毕竟有限,如果盲目地模仿和追求其他历史悠久、资源优势强盛的学校办学方法,势必会违反教育规律,所以这些高校必须转换教育观念,创新办学理念和模式,坚持开展校地、校企、校际合作,强化内涵建设,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同时,针对地方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和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办学,培养能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高素质人才,地方高校也只有在服务地方中才能实现自身的快速发展。

在这些应用型本科模式中,一种新型的示范应用型本科理念率先在安徽省提出。由于目前我国传统高校的办学定位相似,加之安徽省高校的结构又比较复杂,既有像中国科技大学、安徽大学这样的学术性大学,同时还有一些地方性应用型高校,所以,安徽省教育厅提出了新的办学思路,明确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新建的本科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办学特色,加快推进应用型本科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2009年,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中,安徽省在全国率先启动了皖西学院、合肥学院、宿州学院、铜陵学院、安徽科技学院等5所省级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建设工程,为安徽省培养了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地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它的总体思路是“科学定位、分类指导、多元发展、特色办学”,通过启动实施质量工程、推进高教强省计划、构建现代应用性高等教育体系等3大举措,引导高校立足地方、面向市场、开门办学,以质量求生存、以服务求支持、以特色求发展。

在安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安徽高校如何更好地把握中部崛起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发展机遇,培养出社会和地方需要、人民满意的创新型人才势在必行。一方面,可以大力支持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高校本科毕业生能够更有效地就业、创业,实现自身的发展和成长。

以皖西学院为例。皖西学院始终将产学研用合作作为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主渠道,积极服务大别山革命老区的发展,构建省、市、校3级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实行校企、校地、校校联合共建的模式,切实提升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皖西学院加强与地方企业合作,其中植物细胞工程安徽省工程技术中心、仿生传感与检测技术实验室是两个省级科技创新平台,植物新品种培育和研发基地、安徽省霍山石斛研究院等已经在省级产学研对接会上正式挂牌;皖西学院与六安市林业局等合作共同承担的安徽省发改委、安徽省林业厅的“皖西大别山药用兰科植物种苗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取得了丰硕成果,“盐肤木新品种的选育与示范”项目获2012年度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领域安徽省首批立项。在加强与地方企业合作的同时,皖西学院在弘扬大别山优秀文化、促进老区文化产业发展方面也颇有成效,如在大别山旅游产业开发、皖西红色文化、皋陶法制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创新发挥了基础性作用。从潘懋元教授在《什么是应用型本科》[1]一文中提到并赞赏皖西学院自编应用性教材的起步阶段,现在已经发展到能够承担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科技成果产出、成果转化、文化传承与推广等方面都能取得显著成绩,这也说明了只有不断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应用研究为重点,瞄准区域经济建设和主导产业发展,拓展服务社会领域,加强自主创新,实施多方共建,才能更好地发挥地方高校优势。

四、创新性人才培养——高校发展的规划与主导策略

高校是我们培养高级人才的主要场所,更是培育创新型人才发展的主要阵地之一。社会进步需要创新型人才,科学发展呼唤创新型人才。庄智象教授等认为“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并能够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2]。可见,创新型人才必须要具备敏锐的创新观察和思维意识,同时要有可贵的创新品质和创新意志,并且要有科学的创新实践和知识的创新转化。高校培育创新型人才,主要是全面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这样才能为高校和社会源源不断地输入人才。高校如何培养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这是高校改革发展在新的时期必须明确的方向。

首先,立足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办学模式,突出“应用型”特色。新建的本科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办学特色,立足地方、加快发展,依托地方、调整结构,服务地方、提升内涵,加快推进应用型本科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以树立地方性应用型的理念定位办学,积极主动地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地方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创建以应用能力培养和评价为主导的、具有应用型本科院校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在教学上突出实践能力培养,促进教学质量提高,锻炼学生应用研究能力,全面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为科研和生产一线服务。同时,高校以地方社会需求为导向,积极构建面向地方支柱产业、面向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的应用型学科专业体系,挖掘校内外办学潜力,开展应用研究和科技开发,加强应用型学科专业建设,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实现学校及地方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其次,提升创新型人才内涵。创新型人才培养也已经成为全球高等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近年来有关高等教育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世界性的研究课题。许多发达国家的高校都在积极开展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如美国高校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研究性大学”,重视学生的创新意识;英国高校强调教育的实践目的,注重训练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等。他们对创新型人才培养进行了理论研究,并付诸于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些发达国家的社会发展已经从教育创新和人才创新中得到了验证,而发展中国家目前缺少的也正是人才的创新。

钱学森认为,中国现在还没有完全发展起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还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所以,中国当代高等教育最重要的核心任务应该是培养和提升创新人才内涵。创新型人才培养是我国科教战略兴国的一个重要部署。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的21世纪,开拓创新和科学发展是当代社会前进的动力,而创新型人才培养是国家强盛的源泉。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是促进科技进步的必然条件。所以,对于高校可持续发展,提升创新型人才的内涵是必要的。

再次,提高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高校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研究也进一步深入。早期,人们对人才质量培养的探讨,体现在教育观念、体制、内容、方法、手段等方面。宋家荣认为:“高等教育创新主要包括教育观念创新、教育目标创新、教育制度创新、教育管理创新和教育内容创新”[3]。在更新高校创新型人才的教育观念后,人们关注教育创新与人才创新的关联,注重人才质量的提高,创新教育的新体系也发展到包括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所以,“正确把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几个关系,强化创新教育的系统性”[4]也是之后人们的一种代表性观点。应用性人才更应该是具有科学精神、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能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注重一线创新型人才质量的培养。

最后,应用型本科高校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高等院校应以机制体制改革引领行业协同创新:高校要充分发挥多学科、多功能的综合优势,把创新能力作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核心,联合各类创新力量,建立一批协同创新平台。地方高校要加强与地方企业和科研院所的联系,进一步优化教育环境和资源,增强创新力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3月4日参加科协、科技界委员联组会时所说的,要加强统筹协调,促进协同创新,优化创新环境,形成推进创新的强大合力。

以皖西学院为例。皖西学院遵循“厚德尚能、博学创新”的校训,以转变教育思想观念为先导,努力培养高素质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在教师师资队伍方面,将科研团队建设与地方经济社会需求相结合,将学缘相近的科研人员组织在一起,形成生物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生物质能源与生物质炼制、仿生传感与检测技术、大别山红色文化研究等多个创新团队,面向基层,服务一线,以学科专业建设为龙头,培养地方用得上、留得住的创新型人才。皖西学院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作为教学工作的一个重点,积极鼓励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和社会实践,研究性学习仅最近2年立项就达到357项。学生积极参与各项实践竞赛活动,多次在省级和国家各类竞赛中获奖:荣获2011年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连续获得第三届、第四届“全国大学生管理决策模拟大赛”总决赛一等奖;荣获第三届“金蝶杯”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银奖;2011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安徽赛区二等奖;荣获第七届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安徽赛区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荣获安徽省第三届大学生GIS技能大赛(制图组)一等奖等等。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提高,毕业生的当年就业率达99%,居全省同类院校的前列,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明显改进。教育质量的提高为皖西学院带来了发展机遇,皖西学院也以创新为契机,立足于服务大别山经济和社会发展。只有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的提高,自主创新型人才能力才能进一步增强。

2012年,皖西学院举办了“全国石斛(霍山石斛)产业发展论坛”,承办了“在皖高校深化拓展‘大别山道路’暨服务老区加快发展推进会”两个全国、全省性大型会议,探索“大别山”老区加快发展途径,深入推进协同创新。皖西学院与六安市委宣传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安徽大学中国三农问题研究中心协议共建“大别山发展研究院”;与安徽农业大学共建“新型农业科技推广与应用研究中心”等。2012年,皖西学院获得六安市定向委托产学研合作项目20项,都是注重“三个面向”:即面向企业,密切关注六安市企业需求,解决企业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面向科技创新平台:依托平台,发挥技术优势,利用科研团队力量与企业合作;面向实绩,突出成果形式的应用性和实效性。

皖西学院一直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结合的主导战略,充分吸收优质科研资源,全方位实行“协同创新”的合作创新模式,进一步探索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途径。今年4月26日,六安市科协邀请皖西学院、安农大专家学者、家禽养殖业龙头企业负责人,座谈如何应对当前H7N9禽流感对市家禽行业带来的冲击,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进一步为政府、行业、企业、高校间“相互依托、联合共赢”的“协同创新”合作联盟作出自己的贡献。

五、结语

协同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协同是方式,创新是目的。改革创新是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加快推进示范应用型本科教育,积极贯彻落实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构建协同创新模式发展,是高校提升生存能力和竞争意识的必然趋势。高等学校要凝练和培育自身特色,全面拓宽深化产学研用合作,结合高校自身专业发展优势,主动融入区域经济建设。新建本科院校有其自身的发展优势,为了更好地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在价值取向方面应该注重行业性、人才培养方面应该注重应用性,要培养应用型人才,推动与地方支柱产业、行业密切相关的应用型学科建设。在专业建设上创新发展机制,以特色求发展,注重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的一致性,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型本科院校地方特色鲜明,所以要立足地方,突出特色,明确地方产业发展的导向,建立“以协同合作求发展,以行业服务求支持”的地方型高校。

在协同创新的战略部署中,示范应用型本科院校更应该不断提升办学内涵,增强核心竞争力,形成忧患意识,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能力和开展产学研用活动的能力。高校创新型人才发展是根本,所以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存在的人才培养创新问题,培养以人为本的核心教育理念,构建学生知识创新、思维创新、自主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的全新体系。学校应该创立并提供创新平台,加大产学研力度,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应用型本科高校依托于协同创新的平台与模式,利用学科优势,紧密结合地方行业产业、科研院所等,建立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协同、多技术集成的研发与应用平台,通过多种形式自觉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带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兴产业发展,为地方政府决策提供战略咨询服务,在区域创新中发挥重要作用,也为本科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更有效的发展空间,实现高等学校在创新能力方面显著而又持续的提升。

[1]潘懋元.什么是应用型本科[J].高教探索,2010,(1):10-11.

[2]庄智象,韩天霖,谢 宇,等.关于国际化创新型外语人才培养的思考[J].外语界,2011,(6):71-78.

[3]宋家荣.创新人才培养需要教育创新[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22(5):97-99.

[4]戴玉纯.加强创新教育,着力提高创新人才培养水平[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5(5):139-141.

猜你喜欢
皖西创新型应用型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高校实践教学模式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巴斯夫推出创新型DURA-COLOR抗老化技术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回马枪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回马枪
回马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