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明峰 崔立华
(云南经济管理职业学院,云南 昆明 650106)
2009年7月,胡锦涛同志在视察云南时指出:“要充分发挥云南作为我国通往东南亚、南亚重要陆上通道的优势,深化同东南亚、南亚和大湄公河次区域的交流合作,不断提升沿边开放质量和水平,使云南成为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2011年5月,《国务院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国发[2011]11号)出台,标志着桥头堡战略成为重要的国家战略。“桥头堡”战略的实施,需要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尤其需要大量具有国际化视野、能够有效参与国际竞争的高级技能型、应用型和管理型人才。中共云南省委书记秦光荣指出,要充分发挥高等职业教育在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 “助推器”作用,为桥头堡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民办高职作为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应该肩负起这一重任。其中,走国际化发展之路、积极参与国际教育竞争是在桥头堡战略背景下云南民办高职院校面临的必然选择。
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高等职业教育立足国内,面向世界,以具体多样的高等职业教育活动为形式,互相交流与合作、互相借鉴的一种过程或发展趋势,它的核心是培养具有国际素质、知识结构和应变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本质是内外因双重作用下,高等职业教育资源在国际范围内流动、共享和融合。①高等教育国际化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教育理念、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学生、教师、科研、课程、管理、资源等方面的国际化。
面对全球范围内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强劲势头,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便已开始了积极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探索,并且在高等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方面制定了许多相关的政策、法规,为高职教育国际化提供了依据,如《高等学校接受外国留学生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第十六章还专门就“扩大教育开放”进行了阐述,明确指出要“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高职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走国际化发展之路具有同样的必然性。《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为我国高职教育的国际化发展指明了方向和目标,文件指出:“各地要鼓励和支持高等职业学校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职业教育国际标准和规则的研究与制定,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国际影响力。高等职业学校要服务国家‘走出去’战略,服务大型跨国集团和企业的境外合作,开展技术培训,满足企业发展需要和高技能劳务输出需要;要积极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提升办学水平。示范(骨干)高等职业学校要积极探索境外办学,吸引境外学生来华学习。”
当前云南省民办高职院校虽已开始国际化探索并取得一定成绩,但还处于起步阶段,尚未有根本性的进步,主要表现为国际化教育理念仍然淡薄、生存压力制约国际化的有效推进、人才培养质量难以满足经济文化建设需求,在科研项目合作、境外办学等领域还是空白。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继续加速和桥头堡战略的深入实施,云南省对东南亚、南亚地区大开放的格局已初步形成,并且前景可观。基于这样一种背景,尽管存在其他各方面的压力尤其是生存压力的制约,但云南省部分民办高职院校还是开始了国际化发展的探索,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云南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和云南工商学院。云南省民办高职院校国际化探索的成绩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到云南民办高职院校留学的外国学生数量实现了零的突破。例如,云南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已成功培养了三名短期访学的泰国留学生,目前有一名阿尔巴尼亚籍留学生在校学习;云南工商学院也于2012年12月13日经云南省教育厅批复,获得了招收外国留学生的资格。第二,对外交流合作进一步加强,走出去步伐加快。例如,云南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大力选派学生到泰国春武里府小学支教汉语,已成功派出两批(每批约10人)学生赴泰支教,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云南经济管理职业学院还同美国、加拿大、韩国、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的二十余所大学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每年都有不少同学到外国留学。云南工商学院也于2012年首次成功开展大学生暑期赴美带薪实习项目。第三,聘请外教数量有所增加,教职工出国访问的机会有所提升。云南经济管理职业学院早在1999年就获得了外教聘请资格,现有来自澳大利亚、加拿大、韩国、泰国、越南等国家的十余名外教在校任教,其中泰国籍外教两名,越南籍外教1名,有效促进了学生外语水平的提升和国际文化交流。同时,云南经济管理职业学院非常重视提升教职工的出国考察交流机会,具有出国经历的教职工人数越来越多。
由于我国现有教育体制的制约,民办高职院校在财政补助、办学性质等方面享受不到同公办高职院校一样的平等待遇,加之我国各类各层次高等院校的不断扩张和生源数量的不断减少,使得民办高职院校面临越来越大的生存压力。这些不平等状况和生存压力的存在,让云南民办高职院校的国际化发展步履维艰。云南民办高职院校在国际化发展方面存在以下不足:一是国际化教育理念仍然淡薄,没有院校制定了关于国际化发展的专门性规划,因此也就没有全面推动国际化发展的有效制度保障;二是学生国际化的程度仍然较低,来云南民办高职院校就读的外国留学生数量极少,学生出国留学的人数也不多;三是教育内容国际化程度低,多数民办高职院校仍然采用中国固有的职业教育教学内容与方法;四是人才培养目标、教学管理方面的国际化刚刚起步,需要不断深入推进。
建设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必然要求云南省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急需大量的高水平国际化人才。培养一支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特别是了解和熟悉东南亚、南亚国家经济、文化、政策、法律的高层次人才队伍,是云南高等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民办高职教育必须加快国际化步伐,提升国际化水平,积极引进和培养高水平国际化人才。云南民办高职院校的国际化发展要遵循“桥头堡”战略要求和高职教育的教育规律、市场规律,并根据云南省情和民办教育特有的体制、机制相对灵活的特点,通过努力提升教学水平和质量,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助力于把云南建设成为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国际教育基地和人力资源开发中心。
具体而言,可以通过政府和院校双方的共同努力来突破现实困境。于政府而言,一要建立保障体系,制定推进云南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省级规划,加强对全省民办高职院校国际合作与交流的统筹协调,合理配置有限的教育资源,避免无序竞争;二要加大对民办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支持力度,设立有关专项资金,支持他们建立并深化与东南亚、南亚国家高等院校的合作,提高外国留学生资助水平,鼓励民办高职院校走出去合作办学。对民办高职院校而言:一要筑牢国际化理念,制定国际化发展战略,有组织、有计划、有保障地构建起校内各部门协调参与、系统推进的国际化发展体系;二要注重学生国际交流,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办学,创造条件吸引外国留学生,鼓励本国学生出国留学;三要加强课程、专业、科研的国际化建设,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课程体系、专业设置,提高科研合作水平,建立国际化的教育教学科研体制;四要重点建设一批富有特色、优势的高水平学科或专业,打一造一批高质量的国际课程和双语教学课程;五要在继续加大引进外籍教师、聘请国外著名专家教授的规模和力度的同时,探索聘请优秀的外国高等教育管理人员参与教育教学管理,以国外大学先进的办学思想、管理模式促进教育教学改革。
总之,目前云南已成为我国接收东南亚、南亚学生最多的省份之一,并将建设成为我国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国际教育基地和人力资源培训中心。面对东南亚、南亚地区广阔的发展前景,仅靠民办高职院校自身的力量进行国际化发展非常困难,需要政府出台相关政策给予指导、帮助和支持,并加大对云南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推介力度,以吸引更多的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到云南合作办学,同时吸引更多外国留学生。民办高职院校也必须抢抓发展机遇,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专业结构,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国际交往水平,培养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技能人才,为桥头堡建设提供有效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注释:
①谢桂香.云南省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现状与思考[D].云南师范大学,2008.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