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历史名人效应对青少年价值观培育的影响——以宁波帮人士成长教育故事为研究视角

2013-08-15 00:42:55曹润鑫张海燕陶琪骏
文教资料 2013年7期
关键词:宁波青少年

曹润鑫 张海燕 唐 旭 陶琪骏

(宁波大红鹰学院,浙江 宁波 315000)

一、引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所课题组发布的社会心态蓝皮书《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2年—2013年》表明只有不到一半的调查者认为社会上大多数人可信,愿意相信陌生人的只有两到三成,中国当前社会的总体信任感逐步下降,已经跌破60分的信任底线。

从“南京彭宇案”引发的老人跌倒是否该将其扶起、到贵州新建教学楼竟无法承受住37名学生的重量引发的质量恐慌,这些都是发生在大家周围的铁一般的事实,不得不让我们再一次对自己的生存环境产生质疑。截止至2013年发生在长春的被盗遇害婴儿事件,又一次直击社会的薄凉、冷漠。

青少年生活在这种社会氛围中,将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对形成自己今后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有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然而,青少年更需要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正确判断社会现象中的各种是非。

二、宁波帮人士成长教育意义

(一)调研目的

历史名人,浓缩了一座城市发展的精华,永恒了城市回忆。

19世纪80年代,动荡的年代,宁波帮人士将商业利润投资于航运业、金融业、工业等新兴领域,形成实力雄厚的宁波帮金融资本和工业资本,创造了第一家华人银行、第一件西服、第一条公共汽车线等近一百个左右的第一,为民族复兴和百姓生活带去了希望和便利,实实在在地回报社会。宁波帮创造着从无到有的辉煌,见证着“宁波人”的智慧结晶。

对宁波帮人士成长教育故事的研究,适用于青少年的价值观培育。结合之前,党中央在全国开展“我们的价值观”大讨论,宁波帮精神作为民族精神之一可以是应对社会上相互激荡的各种思想文化的“主心骨”,成为青少年的精神支柱,使当代青少年的意识得到改变,从而树立起新的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价值观念。

(二)宁波帮的发展

直至现在,宁波帮的发展已遍布世界各地,涉及范围涵盖商业界、政治界、港台时尚界、文化界等领域。

2012年4月16日,首届世界“宁波帮”大会在宁波大剧院隆重召开,千名海内外“宁波帮”人士齐聚故园,共商开创未来大计,共谋振兴家乡大业。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韩启德出席会议并讲话,宁波帮的优秀品质,比如敢闯天下、勤劳节俭、团结互助、爱国爱乡、诚实守信、报效桑梓等,已经成为当代宁波精神的重要源泉和核心内涵。让我们全球“宁波帮”一起携起手来,同源同根闯世界,合心合力兴家乡,为家乡宁波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共同奋斗。

这表明宁波帮离我们很近,其精神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三、宁波帮人士的成长故事

据不完全统计,青少年对于历史名人多半处于只知他成功时的名,而不知其机遇与努力的状态。为此,我们选择一些影响力大、贴近生活的典型人物作为意见领袖。

明末清初中国五大学者之一、余姚四大先贤之一、“日本的孔夫子”的朱舜水是一位崇尚儒学的思想家。

然不可忽视的是他的成长时期,正值明朝的“多事之秋”。清兵入关后,他毅然投身抗清。即使流亡在外仍继续参加反清复明的活动。是他的民族正义感,使他即使明亡也不愿降清,流寓日本。强烈的民族正义感,使他以泰然处之的态度对待流落异乡。

提到跨海大桥,我们总忘不了杭州湾跨海大桥,世界上最大的跨海大桥,对长三角的经济发展影响深远。而这座大桥的最初提议者是原上海市副市长、原上海浦发银行、上海银行首任董事长庄晓天。

庄晓天是宁波人。在他十三岁的时候就离开宁波去了上海,成为一名上海的宁波人。然,他对宁波满怀故乡情,家乡的晚报是天天看。对故乡的深情,使他一直关注宁波的经济发展,跨海大桥更是缩短了他回家的路程。正是由于他的努力与坚持,宁波与杭州一起成为他创办的上海浦东银行的分行地之一,这在当时已经是破格之事。

余秋雨是当代中国文化史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是耳熟能详的上海九九读书人文化实业有限公司的名誉董事长。他的成长伴随着文化大革命,他的家人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文化大革命的迫害。随后,他被下放五七干校农场劳动。在这期间,他仍然不忘看书在恩师盛钟健先生的帮助下,到浙江奉化县一所半山老楼里苦读中国古代文献,研习中国古代历史文化。

他这种在条件不好的情况下仍坚持不懈、刻苦求学的精神,很适合用于激励当代青少年克服学习道路上困难的斗志。

从小受父亲的影响,丁磊对电子管件、半导体之类的东西特别着迷。在学生时代,他组装了一台在当时是最复杂的六管收音机。进入大学后,他经常到图书馆翻阅外文科技尤其是计算机书籍,了解世界最新动态、把握时代格局。这些,为他以后的成就奠定了充实的基础。

我们需要透过名人现象看到事物发展的本质,他们有所成就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的努力,更因为他们从小就有的一种意识,可以是兴趣、志向,经过长时间的酝酿发酵成的影响自己深远的无意识的价值观。

四、赢在起跑线上

(一)结论

“我们不穷,只是缺钱”。这种矛盾心理,代表着大多数人的心声。就像闹剧世界末日——在人心浮动的浪潮,面对专家的辟谣,可有谁主动将心沉淀,去思辨对错?心理发生错乱,产生莫名的恐慌,也许是这生活太过安逸了、也许是这生活太过绝望了。传言的流行,恰恰显示内心的一种对未来的不确定感,一种深深的社会焦虑和生存危机感。

面对既有的现实,积极面对,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明白祖国、社会给予我们的物质条件、再而通过对祖国、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创造人的价值。

幸福的生活现状,一步一步减少了青少年居安思危的观念,使得青少年安于享受生活,缺少思辨独立能力。

没有长辈愿意自己的小辈丧失生活的能力,没有父母愿意自己的孩子失去征服世界的魄力,没有孩子从小就希望自己没有踏遍世界的勇气。

选择有效的传播方式,使当代青少年从上一辈的成长故事中明确“立志、立身、立言、立德”即做人、做事、做学问、增强社会责任感与民族自豪感的意义。

从小树立志向、懂得如何做人做学问、沿承中华传统美德,才能在混杂社会里,保持好修养、真节操。经过熏陶的青少年,步入社会,会对不良风气产生正确导向,有效地改变社会现状。

(二)建议

1.宁波帮图书馆资源的利用方式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及互联网的普及,多数青少年更加倾向于网络阅读。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新闻信息迅猛增加、科技信息急剧攀升、广告信息和娱乐信息铺天盖地等,已导致各种信息泛滥,百度、酷狗等搜索网页可以在同一话题下产生各种信息,这正在造成信息消费者头脑混乱、无法对相关有用信息进行准确利用和选择。

相较于计算机前辨别消息的真伪,我们建议青少年有效利用图书馆资源尤其是有着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的宁波帮图书馆。

位于宁波市高教园区北区的宁波帮图书馆,设一个综合陈列,六个专题陈列(中国近代金融业、中国近代商业、中国近代实业、中国近现代航运业、中国近现代教育、当代宁波帮专区)。

青少年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养成利用图书馆资源阅读的习惯。宁波帮图书馆不仅有丰富的图书可以提供青少年宽广的阅读视角,还可以使青少年对宁波帮有一个印象、慢慢接受宁波帮精神的影响。这,对青少年的自身修养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2.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社会与家庭“双管齐下、刚柔并济”,其效果是显著的:社会各界各司其职、共同关注可使社会风气得到有效的改良,良好的成长氛围得以呈现,家庭主动结合社会现状,帮助孩子树立“立志、立身、立言、立德”的价值观。

政府结合现下党中央主题,出台适合本地区发展的政策。

当青少年还是婴孩的时候,父母都对他们寄予厚望:希望他们有一个美好的人生。因此,他们的言传身教分外重要,在平时与孩子嬉戏时不时地贯穿一些小知识,让他们对世间的善恶对错有一个很好的认识。

其次是学校的教育,老师在备课的时候,可以根据题材在课前讲一些有启发性的小故事、小寓言,让学生对课本知识有更深的兴趣,也在他们心里埋下了好学、博学的种子,伴着四季逐步发芽、开花、结果。

广告也是中坚力量,大众媒介所提供的电影、电视剧等经常植入广告,易产生视觉冲击力,使受众在接受媒介内容的同时受到植入品牌潜移默化的影响。各大众媒介在传播内容中可适当结合宁波帮人士成长故事,并采用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播放。出版社也可结合社会需求,出版相关青少年读物,封面可选用色彩鲜艳的图片。

希望青少年借鉴宁波帮人士青少年时期的成长故事,用行动改变自己,影响他人,放大沉默螺旋理论——放大正能量,使社会风气好转。用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青年,标榜当代青少年价值观的走向。

[1]周春英.近代宁波帮的经营管理思想与实践[J].广西社会科学,2004(3).

[2]张跃.孙善根.论宁波帮精神——宁波帮精神的一种历史诠释[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2(4).

[3]项枫.宁波帮精神与品牌战略[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

[4]陶云飞.宁波帮的成功之道对当代宁波经济发展的借鉴意义[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2,24(5).

[5]应金萍.“宁波帮”精神传承与宁波商贸教育发展研究[J].宁波工商职业技术学报,2009(1).

[6]周方怡,陈丹燕,徐一昕,陈吉露,杨悦.弘扬“宁波帮”精神,重树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J].考试周刊,2012(76).

[7]项枫.宁波帮精神与品牌战略[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04).

猜你喜欢
宁波青少年
宁波第二激素厂
猪业科学(2022年2期)2022-04-21 02:18:26
青少年发明家
一图读懂宁波
拖起明天的希望
北方音乐(2019年13期)2019-08-21 02:14:32
聚焦·宁波
污水零直排,宁波已经动起来
喜相迎
艺海(2014年1期)2014-09-03 23:35:37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中国火炬(2014年4期)2014-07-24 14:22:19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中国火炬(2013年1期)2013-07-24 14:20:18
暖其行 正其行 22 名“五老”与30 名失足青少年
中国火炬(2012年5期)2012-07-25 10:4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