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教育”学校共同体发展微探

2013-08-15 00:42
文教资料 2013年15期
关键词:博雅共同体教学资源

王 婷

(山东师范大学,山东 济南 250014)

时代的变革要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培养具有广博知识和人文素养、全面和谐发展的新世纪人才,已经成为教育界的共识。“博雅教育”主张教育的“广雅”和“高雅”,而在我国现行的基础教育阶段,教学单一化,部分学校彼此之间竞争激烈,而教育太过于功利化等问题突出。“博雅教育”主张自我完善而受教育,追求外在的需要而受教育,这是完全符合人身心发展的基本要求。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变迁,需要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兼备的高素质人才,他们应该拥有国际视野、儒雅的品格,能够应付频繁的交流、交往与日益激烈的竞争。

1.什么是博雅教育

博雅教育又可以译为文科教育、人文教育、教育、通识教育、素质教育,原是指在西方古典时代中,一个自由的城市公民都应该学习的基本学科。文法、修辞与逻辑,是文科教育中的狠心部分,被称为三艺。到中古时代,它的范围被扩大到包括数学、地理学、音乐及天文学,被称为四艺。三艺和四艺合称人文七艺,是中世纪大学中的主要科目。而在现代社会中,博雅教育被认为是一种基于社会总的人的通才素质教育,它不同于专业教育、专才教育。在东方,这种教育的传统可以追溯到先秦的六艺教育和汉朝以后的儒家教育;六艺教育注重综合知识和技能,而儒家教育偏重人格和人文素养。无论是古罗马人的七艺还是中国儒家的六艺,都体现了一种是人性臻于完善的教育理想。

博雅教育,在中国大陆被译为“素质教育”,在台湾被译为“通识教育”,在香港被译为“博雅教育”。“博雅”的拉丁问原意是“适合自由人”,在古希腊所谓的自由人指的是社会及政治上的精英。古希腊倡导博雅教育,旨在培养具有广博知识和优雅气质的人,即使学生摆脱庸俗、唤醒卓异,成为有灵魂、有文化的人。

博雅教育的目的不是对学生进行一种职业训练或者专业训练,而是通过集中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一种身心全面发展的理想的人格,或者说发展一种丰富的健康人格。

英国思想家约翰·密尔对博雅教育的总结最为精辟:“每件事都知道一点,有一件事知道得多一点。”

我国的“博雅教育”旨在培养知识广博、品德高尚、个性和谐,能力突出,竞争力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它集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教育思想注重人格修养的优良传统,吸取了西方自由教育、人文教育和通识教育的思想精华。

2.学校共同体的发展推动博雅教育的实施

2.1 学校共同体的概述

“共同体”原是用于描述个体传统生存场域及伦理管理的概念,但是这不意味着现代社会就没有共同体,而是现代社会有着与传统不同的共同体观念,其道德合理性是以个体权利观念为基础的。麦金泰尔对共同体的认识是“共同体是人的本真生活方式和生存关系,这种关系是给予和接受的关系。没有它们,我和他人不能获得我们的利益,又不能维护我们的利益,这些关系是达到我们兴盛目的的基本工具”;“我们的利益”既不是我的利益,又不是你的利益,而是共同的利益,共同利益不是个人利益在互相限制和互惠条件下达成的,而是表达了我们对共同体和人类兴盛这一根本目的的理解,是具有完备性的观念,即共同善。由此笔者认为现代共同体观念的第一个重要特征是,共同善使得共同体成员间互相联系并产生团结的力量和协作作用,当成员间发生利益冲突、分歧时,共同善可以提供稳定的价值排序和实践合理性。公共体因为追求共同利益和共享目标而进行共同的实践活动。

“学校共同体”是以学校共同发展为愿景和获得共同进步为目标,由不同发展水平学校构成的组织结构,即把相对优势的学校与相对薄弱的学校结成相对固定的办学实体,双方在师资培养、教学管理、活动开展等方面实行统一管理、在学校管理、教育科研等方面互相探讨,在学校工作综合考评中实行捆绑式考评,促使共同体双方共同发展,共同提高。

2.2 学校共同体对博雅教育的推动

2.2.1 学校共同体为开发课程资源提供广阔的平台,实现员间的交流互动。

把不同水平的博雅教育学校联合以来,组成学校共同。以一个整体的姿态出现,实现教学活动的互动交流,谋求共同发展。先由教学水平高,教学质量好的学校派优秀教学分别到教学水平稍差一些的学校展示几堂精的同课异构课,仅供水平稍低的学校借鉴学习。在学校同体中,每个学校都应该派出两名掌管教学和管理的师,组成“联合小组”,小组成员就学校的工作进行交,就日常教学工作管理、作业监控、培优补差、开展教研动、培养骨干教师、提高学校教学的整体水平等进行交;在学校共同体中,建立“联合网络平台”,在网络上学之间和教师之间可以自行地交流经验,实现互动,进行教成 体以遣彩共教流活流校学实践活动。

2.2.2 学校共同体有利于优质资源共享,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现代的学校共同体不是学校的合并,而是一种联合,共同谋求发展,在共同体内的学校地位都是平等的,不存在依附关系和上下级关系,共同体学校的成员只是单纯地实现教学理念、教学资源、教学手段、教学方式等的交流互动及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是教育需求日渐提高的表现,而不是财政紧张、教学资源稀缺的结果。但是在学校共同体中,教学水平的差距是必然存在的,不同的学校在各自发展的过程中所积累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手段都是宝贵的经验,共同体学校之间,要把在教学、管理上经过实践得出的正确教学方法和管理手段,实施资源共享。此外,学校特色的研究课题、教学设备等,都能够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让学生体会到除了本学校教学模式外其他教学方式和教学资源的熏陶,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2.3 学校共同体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学校的和谐发展。

学校共同体之间开展的多方面的合作活动已经成为学校改革和发展中的重要内容。学校共同体各成员学校要切实履行职责,毫无保留地将本校的管理思想、管理理念、管理策略和管理措施提供给对方,相互借鉴,相互学习,切实担负起帮助、指导、促进对方学校提高学校管理水平的责任和义务,实现优势互补。利用暑期教学系统人事调整契机,从主体学校选派优秀管理干部,到对方学校担任学校管理工作,双方选派优秀教师到对方学校交流教学经验,确立“全力打造均衡优质和谐的教育品牌”的办学目标,实行统一管理,积极推进个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和校容校貌的整治,加快学校建设和发展。

3.博雅教育理念下学校共同体的建构

3.1 建立教师交流合作机制

在博雅教育理念下,学校共同体的建设,要实现学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建立学校交流与合作的长效机制,实现学校的共同发展。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学校之间的交流合作的纽带也是教师,因此打造师资共同体,促进教师素质提高,是学校共同体建设的主要目的之一。采取教师互派的形式,从主体学校选派优秀教师到对方教学授课,并对教师进行传、帮、带工作。从对方学校每学年选派一定数量的教师到主体学校,通过带班上课、参与教学研讨等形式跟班学习。选派教师均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其中不乏名师。

3.2 制定政策保障

有力的政策保障是学校共同体能够长期发挥优势的基础。在个共同体学校建立之初,要召集学校的管理者或者教学带头人开会,制定出保证学校共同体有效实施的政策规范,该政策规范,符合学校的利益,依据“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字眼共享、共同发展”的原则,组建学校共同体,并实现相关配套制度和保障机制的建设。各学校的负责人,要做好组织协调工作,积极促成各种有利于学校工作开展,对教育负责,定期汇报工作,协调好与教育局相关业务科室、业务指导部门,以及共同体内外的管理。

3.3 完善学校共同体管理体制

学校共同体是一个联合的整体,共同体内部除了教育教学要加强合作与交流之外,完善学校的共同管理体制也是保证学校共同体发展的基础。在学校共同体中实现召集人联络制度,召集人承担联络、组织任务,根据教育部门各项各工的具体安排或共同体内部商定的工作计算,组织学校相关干部、教师开展活动,并对教育部门负责;教育机关各科室和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作为共同体活动的协调部门,协助各个共同体进行相关工作的管理和组织,保障工作有效开展,各科室对口联系,以完善学校同工体管理体制。

4.结语

博雅教育在我国大陆被称为“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领域多年来一直倡导和实践的,新课标、新课改的实施,都是为了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在我国“应试教育”根深蒂固,素质教育发展缓慢,只有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才能为素质教育的发展开辟道路,而学校共同体为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提供了发展平台。在博雅教育理念下,学校共同体成员加强沟通与交流,实现学校教学资源的优势互补,强化教师队伍建设等,相信经过不懈努力,我国的“博雅教育”将会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1]刘海波.高校合作活动中优势互补规律研究[J].辽宁高等教育研究,2006(09).

[2]杨孝如.学校发展共同体的“同”与“不同”[J].江苏教育研究,2009(12).

[3]沈文清.近代英国博雅教育及其古典渊源[D].北京大学,2008-06-01.

猜你喜欢
博雅共同体教学资源
爱的共同体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赴博雅之约 促学校发展
共同体的战斗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
临床实验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应用
土木工程科研资源转化为实践教学资源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