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 坚
(广州大学 松田学院,广东 增城 511370)
在设计素描课程教学中一直存在问题,部分原因是大部分人对设计素描的概念普遍存在一些误区或对其概念认识得不足。在“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①这一观点的影响下,许多人认为只要具备写实的基础能力,就可以想怎么画就怎么画;同时又受到前苏联契斯恰科夫素描教学体系的影响,其素描强调真实而深入地再现对象,表现出思维的封闭性,导致许多人得出传统写实素描等同于造型基础、绘画性素描等同于设计性素描的错误观点。目前在高等院校扩招的大背景下,学生人数急剧增多,很多学校师资力量准备不足,导致在艺术设计专业的设计素描课程上走了老路,即沿用传统落后的模仿式、再现式的教学方法。这样的教学方法使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意图模糊不清,而且所学到的设计素描的知识与后续的专业课程内容没有联系,所学的造型基础与后续的产品创意设计无法很好地结合。这种单一的素描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应现代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要求,我们要积极探索一种适合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的设计素描教学的有效方法。
自20世纪初“素描”这一专业名词在我国出现以来,素描已经成为我国各大艺术院校的主要课程之一,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现代设计的快速发展,素描教学已经由原来单一的绘画性素描发展出两大学科,即绘画性素描和设计性素描。
绘画性素描是基于对事物形态的再现,其更关注的是物体形态的阴影与体积,面与光的关系,通过明暗的关系获得物体的形态,塑造物体的形象及之后对各种细节的描绘。其教学目的和宗旨在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表现能力和表现手法,开拓学生的创作思路,把基础训练与专业画种相结合,以培养出具有高水平、高修养的纯艺术家。
设计素描的概念是相对于绘画素描提出的,并在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绘画素描与设计素描都属于视觉艺术的表现范畴,其区别在于服务目的、服务对象、服务功能的不同”。1919年,包豪斯设计学院的建立预示着为设计服务的设计素描教学的产生,其观念、目的、素描的方法是围绕设计而展开的基础造型训练,其思维观念、观察方法和表现手段有别于传统的绘画素描。设计素描的教学目的和宗旨在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设计意念,发展学生的思维,把基础训练和设计专业结合起来,培养出具有艺术审美能力和设计实践应用能力的设计方面人才。传统的绘画性素描研究的是造型的审美性和构图的完整性,侧重的是形象的外形结构;而设计素描是围绕设计而展开的造型基础训练,更侧重于对形体结构内外的剖析和整合,强调其逻辑性、功能性、实用性。在设计素描的造型训练中,特别强调思维的严谨性与有序性,它在造型准确的前提下来研究形体的内在结构关系和构成规律,在这一过程中让学习者不断去体验和感受设计中的一些规律内容,从而理解和掌握设计素描学习如何观察、概括与表现,如何将形体分析成富于空间想象关系的、具有一定比例细节和相互关联的整体形态,从中寻找设计构想,激发设计灵感,从而通过设计语言传达设计创意,其目的是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理解认识和创造表现能力,以及视觉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等。由此可见,设计素描是一个重要的过渡阶段,承接了基础向专业的转变,学好了设计素描就等于完成了设计的前期工作。设计素描作为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往往对学生未来的思维方式和艺术观念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
设计素描从本质上来说,属于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这就让我们明确认识到创意是设计素描造型训练的重要部分,设计素描是一门注重表现造型创意的学科。对于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学生来说,培养并强化创造性思维就显得至关重要。设计素描作为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造型学科,不仅仅是造型技巧方面的训练,更为重要的是通过理性的、科学的训练,使学生对造型训练的片面认识发生转变,扭转对传统素描造型训练的思维定势,让学生及早地了解到设计素描不仅仅是锻炼手头上的技巧工夫,更重要的是培养创新的意识。被动地描摹真实物象及单一的传统教学模式显然有碍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发展。所以针对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特殊性,为设计素描在艺术设计专业基础教学中能够达到真正的教学目的,我结合日常的教学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作探讨。
从近些年的招生情况来看,一般选择设计类专业的学生普遍造型能力较差,基础较弱,这是由高校扩大艺术招生和大量考前美术速成班的出现造成的。针对大部分学生基础较差这一情况,在这一阶段严格地进行造型训练是非常必要的,但这一阶段又要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造型训练。主要通过将自然界中的物象,如陶罐、金属、塑料等器皿作为写生对象,在造型手法上强调以线造型、以结构造型,强调二维空间和平面装饰。通过短期的造型训练课程,老师可以纠正学生在以往的美术速成考前班所遗留下来的一些不良的绘画习惯及对绘画的错误认识,提高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为后续教学打好造型基础,做好铺垫。
这一阶段也是学生从以前学习传统的绘画性素描逐步转变到学习设计性素描的过程,在对学生进行传统意义的造型训练的基础上,要逐步地给学生灌输新的设计素描教学理念,让学生从传统的明暗调子素描的真实再现空间转变到利用点、线来研究物体的内外结构和构造规律,放弃明暗和光影变化,重点强调突出物象的结构性特征,逐步进入设计素描学习中。慢慢培养学生在造型训练中学会从多个角度、多个方位对物象的构造、机能、明暗等造型和空间现象进行观察思考和分析,通过剖析物象的内部结构进行局部放大、拆解、重组等,找出物象内部的组织规律,建立符合设计需要的思维方式。这一阶段的训练主要以点线面结构性素描为主。通过设计素描的造型训练学习,学生逐步认识到绘画专业与设计专业之间素描教学的不同。
在这一阶段尽量让学生尝试设计素描多种的表现手法和表现形式,如拼贴性设计素描,主要是采用不同的材料和肌理来表现素描,特写性设计素描,也叫超写实素描或表现性素描,主要是找一些特殊的对象如树根等,对这些对象做精细的描绘,表现对象的质感等,并让学生尝试运用综合性材料。材料在设计素描中充当技术和表现元素,拥有特殊的表现力,是艺术设计中的重要表现形式。材料在设计素描中的应用实际上是设计素描的再创造过程,是一个将材料转化为造型设计的过程。在这一阶段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强调对物体材质质感、肌理等视觉因素的认识,把对新材料的发掘和探索作为重要的部分,提倡多种表现手法的综合应用,让学生为达到预想的画面效果,采取一切可利用的手段,运用各种类型的材料和媒介表现画面中的笔触、肌理等,比如多种材料的混合使用拼贴、泼洒、对印,借鉴其他行业的工艺制作技术,打破常规的素描表现思路,摆脱只用点和线表现的局限,培养启发学生去认识不同媒介的不同特质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效果和特性。在当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计算机已经成为各个领域中不可缺少的应用工具,其最大的特点是根据需要输出相关的造型、肌理等方面的信息。我们甚至可以让学生尝试利用电脑设计与传统的素描手段相结合的方法去完成画面。电脑辅助设计可以让学生完成一些传统技法所达不到的效果,让学生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去达到自己想象中的画面效果。这样不仅能调动学生创意的积极性,而且能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空间。
创造性思维是指人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从问题中找出新关系,需求新答案的过程。这种思维具有新颖性、独创性和发散性。对学生的创意思维的开发和培养,要通过对物象内在结构与空间及材料等进行深入的分析理解,鼓励学生大胆摒弃常规的思维模式,对物象的本质结构进行提炼组合,启发学生从视觉特征和视觉效果等上产生新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
现在由于高等学校艺术类生源扩招之后,学生的总体水平较之往年都比较差,特别是速写能力比较弱,而设计速写是设计专业学生所必须具备的基本功。设计速写的作用是收录和收集设计素材,让学生把大脑中闪现的设计灵感和设计构思快速地记录下来,也是最直观、最快速展示自己的设计创意与他人进行交流沟通的有效手段,所以在设计教学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在这一阶段应以短期作业训练为主,重视速写与默写能力的培养。在设计素描教学中加强设计速写与默写的训练是非常必要的。它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造型能力,提高对透视空间关系的准确把握能力,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提高学生设计草图的绘制能力,更好地为后续的专业设计课程做好铺垫。
设计素描在设计专业中的意义是:培养学生分析、观察和理解事物本质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意性思维,形成对未知领域的积极探索精神;培养学生掌握多样性的表现方式和手段,并运用他们去表达一个设计者的意图;培养学生的综合艺术素质和艺术鉴赏能力。设计素描的关键不在于绘画的技巧,主要在于观察的方法和视觉思维。新形势之下的设计素描应当抛开以往单一的模仿式教学,通过丰富灵活、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以先进的设计观念作为指导思想,积极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启发和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去理解艺术和设计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在创作中在基本的造型和表现能力解决的基础上,勇于突破常规,开拓创新,这样才能达到设计素描教学的真正目的与意义。
注释:
①袁熙旸.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研究[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2000.
[1][美]蒂尔·塞勒/克劳迪亚·贝笛.当代素描新概念训练教程.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
[2]单德林.设计素描[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05.
[3]席跃良主编.素描与设计素描[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4]李安东.现代素描表现.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