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慧云
(青海民族大学 政治学院,青海 西宁 810007)
当代社会思潮的基本特征再认识
孟慧云
(青海民族大学 政治学院,青海 西宁 810007)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引领多样性的社会思潮,必须深刻认识当代社会思潮的基本特征。以往对社会思潮基本特征认识的文章侧重对社会思潮单一特点的描述与论证,如政治性、实践性、多样性等,而本文以辩证分析的方法对当代社会思潮基本特征进行深入的探讨与分析。本文认为,当代社会思潮呈现出理论性与群众性的辩证统一、主流性与非主流型的辩证统一、显性与隐形的辩证统一等特征。
社会思潮 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法
一般说来,社会思潮是以社会心理为基础,以某种理论体系为导向,对社会大众产生广泛而深刻影响的社会思想潮流或思想倾向。在西方学术界,学者们并没有把“社会思潮”这一词汇当成专业的学术用词。在我国,最早对社会思潮进行论述的是梁启超。他在1902年《论时代思潮》一文中指出:“今之恒言,曰‘时代思潮’。此其语最妙于形容。凡文化发展之国,其国民于一时期中,因环境之变迁,与夫心理之感召,不期而思想之进路同趋于一方向,于是相与呼应汹涌,如潮然。……凡‘思’非皆能成‘潮’;能成‘潮’者,则其‘思’必有相当价值,而又适合于其时代之要求也。凡‘时代’非有‘思潮’;有‘思潮’之时代,必文化昂进之时代也。”[1]从中可以看出,梁启超认为,社会思潮在产生与社会变迁之中,具有时代性;社会思潮是社会心理的反映,即社会群众“心理之感召”,具有群众性;社会思想不一定能成为社会思潮,但能成为社会思潮的社会思想一定有价值,即价值性。梁启超和以后研究社会思潮的学者对社会思潮的认识都是从其单一特征与特点进行的,不同的学者对社会思潮的论述也是各有各的着重点。下面,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法的角度出发,对社会思潮的特征进行阐述。
社会思潮往往以某种理论或观点为基础,具有较强的理论性。理论性也是社会思潮区别于社会心理的基本标志之一,社会思潮的理论性具体表现为社会思潮的自觉性、稳定性与系统性,而自发、感染与不稳定的社会心理构成社会思潮的基础。社会思潮以某一理论体系为基础,往往体现出某种哲学观。哲学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观点和看法,而又是社会思潮的思想观点和精神动力的来源。哲学往往体现出某一阶级或阶层利益与价值层面的诉求,哲学具有阶级性。毛泽东指出:“各种哲学学说,都是隶属于一定社会阶级的人们所创造的。这些人们的意识,又是历史地被一定的社会生活所决定。所有的哲学学说,表现着一定社会阶级的需要,反映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人类认识自然的历史阶段。哲学的命运,看哲学满足社会阶级的需要之程度如何而定。”[2]社会主义思潮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基础,深刻地反映了无产阶级的利益需求。而资产阶级思想确是以实证哲学为内核,为资产阶级的在意识形态领域的精神统治服务。
事实证明,理论一旦被群众掌握,必然会发挥出强大的物质力量。列宁指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3]在十八、十九世纪,资产阶级哲学理论满足上升时期的资产阶级利益需要,一定程度上兼顾了广大劳动人民需求,在宣扬“自由”、“平等”、“民主”自由主义思潮的引领下,推翻了封建专制,确立了资本主义的统治。同样,自共产主义学说诞生以来,社会主义思潮以其科学性和价值性的高度统一,实实在在地为无产阶级谋福祉,获得了千百万群众的支持与拥护,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蓬勃发展。
反之,根据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丧失群众基础的社会思潮必然暗淡无光、销声匿迹。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法西斯主义与军国主义盛行与德意日的希特勒、墨索里尼、东条英机等反动分子虽然猖狂一时,但正义必然战胜邪恶,在轴心国被击败之后,独裁法西斯专政土崩瓦解,其思想也被扔进了历史的垃圾堆。
根据某种思想理论与观点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地位,可以分为占统治地位的主流思想意识与不占统治地位的非主流思想意识。同样,社会思潮作为社会意识的特殊表现形式,有主流思潮与非主流思潮之分。、
马克思认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4]在我国,统治阶级的思想就是代表全国最大多数人民利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就是说,社会主义思潮“占据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引领社会思潮的多样性,并不是对非主流社会思潮实施打压,而是应该具体分析,并且加以区别对待。非主流社会思潮中,可以区分为两类:一类为反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思潮,比如新自由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历史虚无主义、伪科学、新儒学等;另一类为对马克思主义无害的社会思潮。对于反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思潮,必须通过法律与政策的途径加以取缔,抑制其产生的不良影响;而对于无害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思潮,应该遵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支持其发展,进而促进交流与融合,繁荣文化。加深对社会思潮特征的认识,不但要理解名目繁多的各种“主义”、“思想”,更要认识到社会思潮的主流性特征,坚持主流性与非主流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而普遍联系的世界是运动、变化、发展的。社会思潮同样有一个产生、变化、发展的历程。社会思潮的发展变化过程即为显性与隐形的辩证统一过程。“一般来说,一种理论观点的提出,在它能够成为一种社会思潮之前,它处于一种潜伏的状态,一旦时机成熟,就会浮出社会生活的表层,成为一种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社会思想趋势或思想潮流,对大众产生广泛的影响,而一旦社会思潮赖以生存的社会基础削弱,这种社会思潮也会渐渐地退出历史舞台”[5]。
梁启超认为,社会思潮的传播都有一个周期性的过程,即产生、发展、衰落、消亡。他把社会思潮的周期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启蒙期(生),第二阶段为会盛期(住),第三阶段为蜕分期(异),第四阶段为衰落期(灭)。按照梁启超的观点,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把第一阶段的启蒙期和第四阶段的衰落期看成社会思潮的隐形性特征,而把第二阶段的会盛期和第三阶段的蜕分期看成社会思潮的显性特征。社会思潮表现为显性特征时,波涛汹涌,激荡千里,对社会大众的思想和行为产生重大影响,甚至能导致社会革命和政权更替。例如,自共产主义思潮诞生以来,以其科学的真理性与联系群众尤其是工人阶级的实践性,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尤其是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让世界劳动人民看到了光明的未来,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国际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运动蓬勃发展,沉重打击了资产阶级的世界统治秩序。
而在社会思潮表现为隐形特征时,涓涓细流,不为人知。当然,表现为隐形特征的社会思潮,并不是从思想文化领域中消失了,而是以潜隐的方式或其他形式继续存在,一旦时局动荡,必然风云变幻,再次吸引大众的视线。苏联巨变、东欧解体之后,西方一些政要和右翼思想家迫不及待地放言“马克思主义已经死亡”,宣称“自由与民主的理念已无可匹敌,历史的演进过程已经走完”。这些论调既不符合事实,也不是西方学者的一致认识。德国学者哈贝马斯、法国思想家德里达等许多西方学者认为,前苏联与东欧剧变并不是马克思主义本身所致,它并没有给马克思主义本身带来伤筋动骨的损害,而是使其变得更加纯洁、更有吸引力,朝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另外,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一个贫穷落后的中国,变成一个繁荣昌盛、欣欣向荣的中国,向全世界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坚持辩证统一的观点,认清社会思潮的显性与隐形特征,才能坚持马克思主义对多样化社会思潮的引领,才能使无产阶级思想占据思想阵地。
当今世界各民族、各国家与各地区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越来越成为一个“地球村”。各种社会思潮在世界思想文化舞台上纷纷登场,在各个领域表达不同的观点与价值倾向,争夺话语权,社会思潮呈现出复杂多样的特征。
社会思潮的复杂多样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各种社会思潮之间的争论。主要表现为各个理论、学说、主张对同一的社会热点与重大问题发表观点,提出解决办法。例如,在人类社会发展前途与未来的重大问题上,以哈耶克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认为,社会主义是通向奴役之路,社会主义已经终结。而马克思主义者则认为,虽然社会主义运动暂时陷入低潮,但社会主义暂时的挫折并不能否定社会主义的光明未来。第二,同一社会思潮内部的争论。主要表现为在对同一重大理论问题认识统一的前提下,对其细节与子问题的争论。如新自由主义虽然坚持自由化与市场化,但根据对传统自由放任原则的恢复力度和提出的政策主张看,大体可以分为激进的新自由主义、温和的新自由主义、创新的新自由主义三类。除了一致对外,这三派之间也存在不同的争论与见解。第三,社会思潮的范围广泛,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政治社会思潮、经济社会思潮、伦理社会思潮等,从而对大众产生广泛的影响。
与社会思潮的复杂多样性相比,其单一性尤为特殊。一方面是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就比如万花丛中一点绿,特殊的地位使其不得不思考如何面对其他多样性的社会思潮。在我国,就体现为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对其他社会思潮的引领?另一方面,虽然当今世界各种社会思潮异彩纷呈,但还是表现为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大意识形态的斗争。在西方社会中的一些政要和右翼学者看来,是如何抑制社会主义这个单一社会思潮;而在我国看来,是如何防止单一的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渗透,坚持与维护社会主义的纯洁性。
对社会思潮的内涵与特征的研究是社会思潮研究的重要内容。只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认识原理,才能对社会思潮特征进行深入的辨析。深入认识当今社会思潮的基本特征,对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对多样性社会思潮的引领,加强社会青年尤其是大学生的思政政治教育,探索社会思潮的发生发展规律意义重大。
[1]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第1卷).中华书局.
[2]毛泽东著作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17.
[3]列宁.列宁全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版,第23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第98页.
[5]余双好.当代社会思潮的内涵、特征及其研究意义.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