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 韵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7)
对于“翰海”、“瀚海”二词的词义历来众说纷纭,各家观点莫衷一是。《辞源》、《辞海》、《汉语大词典》等代表性权威辞书以“翰海”、“瀚海”来互相释义,称“翰海”亦作“瀚海”或“瀚海”也作“翰海”,几乎把二者等同为一。然而,通过对大量历史语料的研究分析以及对二者词源的考证,本人发现“翰海”、“瀚海”两词并非在所有义项上都可以互通混用,二者词源也相去甚远。并且通过语料的检索,本人发现两汉时期只有“翰海”一词,而无“瀚海”。然“瀚海”自最早语出东晋《三国志·魏书》后,就逐渐取代“翰海”一词,在魏晋之后的史料文献中大量出现,而原本的“翰海”则逐渐脱落,自汉魏六朝后就仅有零星用例见散于各代语料文献之中了。因此,《辞源》、《辞海》、《汉语大词典》等辞书中简单地将“翰海”、“瀚海”二词的词义混同为一,甚至用以互训的做法是有失偏颇的。所以,本文就以历史语料为支撑,对辞书中关于“翰海”、“瀚海”二词释义的模糊和差误之处进行补充修正,对二词的具体含义做出较为清晰明确的界定。
《汉语大词典》对“翰海”一词的释义如下:古代北海名。《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登临瀚海。”司马贞索隐引崔浩曰:“北海名,群鸟之所解羽,故云翰海。”按,唐以前人注释《史记》、《汉书》,皆解作海名。但据今人岑仲勉考证,既云“登临”,则是山非海,“翰海”当即今蒙古杭爱山的不同音译。或以为突厥语称高山中的深谷,略去尾音,可译成“杭海”或“翰海”。后亦用以泛指戈壁滩。参见“瀚海”。[1]
以上是《汉语大词典》对“翰海”一词的释义。然而通过对大量历史语料的搜集与分析,本人发现“翰海”一词作为大海名的含义只是集中出现在汉魏六朝的历史文献语料中,而自六朝以后,不仅“翰海”一词的“北海”义逐渐脱落了,甚至这个词本身也很少再在古代文献中有所记载了。从隋唐五代到清末的1849部文献典籍,“翰海”一词总共只有16处记载,并且含义不一,没有集中表示某种共同意义的用例。因此,我们并不能得出《汉语大词典》中所说的“翰海”一词“后亦用以泛指戈壁滩”这一结论。而在“翰海”一词逐渐消亡的同时,“瀚海”一词在历史文献中所出现的比例则大量增加,逐渐成为历代诗文中的常用词。在隋唐五代至清末的文献典籍中“瀚海”一词共出现了754次,并且其中确有很多用例解释为“沙漠戈壁”一类。据此,我们可以认为,《汉语大词典》中所说“翰海”一词“后亦用以泛指戈壁滩”一条应是参照了“瀚海”一词的词义,是用“瀚海”的词义来解释已被替代不用的“翰海”的词义。关于这一缺漏和差误之处,我们必须加以说明和修正。
然而,在两汉时期,“翰海”一词意指我国北方的一处海名,名曰“北海”,这一点则是毫无疑问的。《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中载:“骠骑封于狼居胥山,禅姑衍,临翰海而还。 ”[2](《史记卷一一○·列传第五○》)三国魏陈郡丞如淳对此注解说:“翰海,北海名”崔浩对此进一步解释:“北海名,群鸟之所解羽,故云翰海。”《史记》本文下的[正义]云:“翰海自一大海名,群鸟解羽伏乳于此,因名也。”从这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在两汉时期,“翰海”意指北海,是我国北方一处海名。据方位推断,疑即今蒙古高原东北境的呼伦湖与贝尔湖。
另外,从词源考据上来说,“翰海”一词最早出于《史记》,而“瀚海”一词则最早源出《三国志·魏书》。查许慎的《说文解字》,其中有“翰”字而无“瀚”字。另据高明为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学生讲古文字而编的《古文字类编》,从甲骨文发展到秦汉小篆亦只有“翰”而无“瀚”。再查阅史书,《史记》、《汉书》中均只有“翰”字而无“瀚”字,只有“翰海”而无“瀚海”。实际上,三国之前的文献中都没有“瀚”字,而是直到晋陈寿撰的《三国志》中才第一次出现这个字,这说明“瀚”字可能起于魏晋时期。因此,从词语发源的角度亦可证明,“瀚”字乃后出,是运用形声的造字法创造的“从水翰声”的形声字,用以区别“翰”字。并且,从版本学的角度考察,《史记》、《汉书》中的“翰海”一词流传至今始终没有异文,证明了在汉朝时“翰海”是—个明确的地理名词,且只有—处,并不是“瀚海”。所以,至少在汉代“北海”义上,“翰海”、“瀚海”二词是不能通用的。
根据上文所述,“瀚海”的“瀚”字作为“翰”字的区别字首次见于《三国志·魏书》之后,“瀚海”一词就在此后的历史语料中大量出现,并逐渐代替“翰海”成为主流,后代的许多诗赋文章中都引用“瀚海”一词,这个词甚至成为了西域诗研究中的—个关键词,而原本的“翰海”则逐渐消亡了。在汉魏以后到清代的所有汉籍语料文献中,总共只有“翰海”一词的16个用例,并且其释义不具有规律性,也没有集中表示某一共同含义的用法。因此,我们可以认为,自六朝以后隋唐以来,“翰海”一词基本已被“瀚海”所替代,所以这里对六朝及以后词义的发展,我们就以“瀚海”一词为对象来进行考察。
在汉魏六朝以后,“瀚海”一词的确是保留了原本 “翰海”的地名义。但是,由于历史发展和时代变迁的原因,这里的地名也产生了更加丰富的含义和变化,并不只是两汉时期的“翰海”所仅仅指称的“北海”义了。这里就对地名的这一历史流变予以考证和说明。
(1)魏晋六朝时期,“瀚海”主要指我国东海中一处海域的名称。
“瀚海”一词在晋陈寿《三国志·魏书》中首次出现时,所指称的地名义已经有所改变,指的是东海中一处海域的名称,而不是指北方地区的“北海”了。《三国志卷三○·魏书三○》载:“倭人,在带方东南大海之中,依山岛为国邑。……历韩国,乍南乍东,到其北岸狗邪韩国,七千余里,始度一海,千余里至对海国。……又南渡一海千余里,名曰瀚海,至一大国,官亦曰卑狗,副曰卑奴毋离。 ”[3]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晋代“瀚海”一词用为地名的词义已经发生了转变,由“北海”义变为了东海中一处海域的名称了。
(2)隋唐五代时期,“瀚海”一词作为地名的词义有了较大的转变,不再专指海域名称,而是主要作为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北及其迤西今准噶尔盆地一带广大地区的泛称了。请看以下例证:
①《隋书卷八四·列传第四九·北狄》:“圣上奇谋潜运,神机密动,遂使百世不羁之虏一举而灭,瀚海、龙庭之地画为九州,幽都穷发之民隶于编户,实帝皇所不及,书契所未闻。 ”[4]
②《旧唐书卷七一·列传第二一·魏征》:“方欲西蹈咸阳,北凌玄阙,扬旌瀚海,饮马渭川,翻以百胜之威,败于奔亡之虏。 ”[5]
(3)宋辽金时期,“瀚海”一词作为地名的词义又一变,开始指称灵州(治今宁夏灵武市西南)南一带沼泽地。请看以下例证:
①《宋史卷二七三·列传第三二》:“汉超卒,擢为骁猛军校,累官至陇州刺史、知灵州。与转运使陈纬部刍粮过瀚海,为贼所邀,守恩及子广文、助教象之、陇州衙内指挥使望之、弟寄班守忠皆没。 ”[6]
②《西夏书事·卷七》:“灵州居平夏西北,南去镇戎约五百里,东去环州六。 ”[7]
(4)元代“瀚海”一词作为地名义的用例较少,在除诗歌以外的其他文献资料中几乎找不到关于“瀚海”作为海名或地名义的用例,而多是沿用唐代起作为官署机构名称和军队名称的含义。而明代以后“瀚海”一词则泛指戈壁沙漠等边疆地区。此条含义与“瀚海”的第二个义项重叠,这里就暂时存目,放到下边论述。
通过以上“瀚海”一词词义的分析,并有各代语料文献加以佐证,我们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出“瀚海”一词自魏晋六朝时期一直到明清以后词义历史流变的大致状况,即:魏晋六朝时期指我国东海中一处海域的名称——隋唐五代时期主要作为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北及其迤西今准噶尔盆地一带广大地区的泛称——宋辽金时期指称灵州(治今宁夏灵武市西南)南一带沼泽地——明代以后泛指戈壁沙漠等边疆地区。从中我们可以发现,“瀚海”一词由两汉时期的“翰海”(意即“北海”)发展而来,后又历经了词义的巨大转变,演化引申出众多截然不同的意义。但是,这里要做出说明的是,无论“瀚海”一词作为地名义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各个义项间又有多大的区别,“瀚海”作为“海”这一含义却是从古至今一直保留延续下来的。
“瀚海”泛指隔壁沙漠以及边疆地区这一意义是从明代以后开始发展成熟的。明清的文章诗赋中有众多这样的例子。根据词义引申发展的规律,我们基本上可以认为“瀚海”之沙漠义是由唐代“瀚海”一词指称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北及其迤西今准噶尔盆地一带广大地区这一意义引申演变而来的。下面举几个例子予以说明:
①《殊域周咨录·卷十七·北狄》:“使后世守其成规,不愆不忘,则瀚海永清,幕南永空矣。 ”[8]
②《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九百九十一·理藩院》:“十三年覆准。瀚海地方连年亢旱。喀尔喀生计不足。”[9]
③《清诗别裁集·卷十二·韩蕲王墓碑歌》:“弯弓夜月射奔鲸,拔剑寒沙清瀚海。一朝雄姿为枯骨,麒麟高冢营山窟。 ”[10]
“瀚海”用以指称官署机构的名称始于唐代,意义是指唐羁縻都护府。据史料考,唐羁縻都护府于贞观二十年(公元646年),以铁勒回纥部置,称燕然都护府。故地在今蒙古国布尔干省一带。龙朔三年(公元663年)移燕然都护府于回纥本部,改名瀚海都护府。统碛北铁勒、突厥诸部府、州。辖今蒙古国及俄罗斯西伯利亚叶尼塞河上游和贝加尔湖周围地区。总章二年(公元669年)改名安北都护府,和唐的联系约维系到8世纪中期。
以上解释均可以在隋唐时期的历史文献语料记载中找到印证,请看下面3例:
①《旧唐书卷四·本纪第四·高宗上》:“改燕然都护府为瀚海都护府,瀚海都护府为云中都护府。”[11]
②《唐会要卷七十三·单于都护府》:“永徽元年九月八日。右骁卫中郎将高侃。执车鼻可汗献于武德殿。处其余众于郁督军山。分其地置单于瀚海二都护府。单于领狼山。”[12]
③《新唐书卷三七·志第二七·地理一》:“安北大都护府,本燕然都护府。龙朔三年曰瀚海都督府,总章二年更名。 ”[13]
“瀚海”一词作为军队名称的意义这一条在《汉语大词典》中并没有收入,但是通过对历代文献的检索考察,本人发现“瀚海”除了《汉语大词典》中所列的以上三个义项之外,确有指称一种军队名称的用例。“瀚海”作为军队名也是主要见于隋唐时期,且集中在唐代更多,意指“瀚海军”。请看下面的例证:
①《旧唐书卷三八·志第一八·地理一》:“河南道北庭节度使,防制突骑施、坚昆、斩啜,管瀚海、天山、伊吾三军。 ”[14]
②《唐六典·卷五·尚书兵部》:“其七曰碛西节度使,其统有安西、疏勒、于阗、焉耆,为四镇经略使,又有伊吾、瀚海二军,西州镇守使属焉。 ”[15]
③《新唐书卷五〇·志第四〇·兵》:“瀚海、清海、静塞军三,沙钵等守捉十,曰北庭道。 ”[16]
综上所述,“翰海”一词最早出于《史记》,于两汉时期普遍使用,应释为“北海”,是位于我国北方地区的一处海名。而“瀚海”一词最早源出《三国志·魏书》,当时指的是我国东部地区的一处海域名。“瀚海”在魏晋以后的历史语料文献中出现频率逐渐增多,并随着时代变迁逐渐代替“翰海”成为主流,在意义上承接并发展了“翰海”的词义,扩充到了四个相互间差别较大的独立义项,而原本的“翰海”一词则逐渐消亡。
具体说来,“瀚海”在海域名这一意义上继承了“翰海”的本义,但亦有所变化扩充,可指称北海或我国东部某一处海域的名称。除此之外,“瀚海”则有了更多新的义项。首先,在地名义上,“瀚海”一词的词义经历了由魏晋六朝时期指我国东海中一处海域的名称——隋唐五代时期主要作为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北及其迤西今准噶尔盆地一带广大地区的泛称——宋辽金时期指称灵州(治今宁夏灵武市西南)南一带沼泽地——明代以后泛指戈壁沙漠等边疆地区这样的一个历史流变。其次,“瀚海”还具有了沙漠义,唐羁縻都护府义以及瀚海军这另外的三个义项,可以说词义是大大地丰富了,而这也充分地展现出了古汉语历史词汇在时代变迁中所展现出的强大的生命力。
对于“翰海”、“瀚海”词义的考辨不仅让我们清晰地认识到两词由两汉至清代的整个历史发展的过程中词义的流变情况,对二者词义的继承发展状况有了清晰的辨认,还让我们看到了“翰海”、“瀚海”作为一组同源词二者之间的相似性和承接关系。更重要的是,我们通过对大量历史文献语料的检索分析,疏通了“翰海”、“瀚海”二者词义的时代发展状况,明确了其词义间存在的众多差异性,并对《汉语大词典》中释义的遗漏和差误予以了增补和校正,从而进一步说明不能将二者简单加以等同或用以互训这一问题。因此,汉语历史词汇的研究,一切还是应以语料为证,而不能尽信词典,只有尊重史实,大胆质疑,小心求证,才能真正考据出古汉语历史词汇的确切含义,还原其词义的真实面貌。
[1]编写组.汉语大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
[2]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0.
[3]陈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2.
[4]魏征.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
[5][11][14]刘昫.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0.
[6]脱脱,阿鲁图,等.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0.
[7]佚名.续修四库全书:史部:别史类[M].影印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8]严从简.殊域周咨录[M].北京:中华书局,2000.
[9]顾廷龙.续修四库全书:史部:政书类[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10]沈德潜.清诗别裁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4.
[12]王溥.唐会要[M].北京:中华书局,1955.
[13][16]欧阳修,宋祁.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15]佚名.四库全書:史部:职官类[M].影印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