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中 陈荣奉 雷玲(.西南科技大学体育学科部 四川 绵阳 600;.西南科技大学关工委秘书处办公室 四川 绵阳 600)
高等学校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简称“高校关工委”)是在学校党委领导下的由离退休老同志为主,与在职同志相结合组成的核心骨干力量,广泛团结热心教育事业的自愿者参与的特殊教育组织机构。离退休老领导老教师爱教育、懂教育、会教育、业务水平高,是非常宝贵的教育资源。高校关工委在高校育人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西南科技大学关工委主动配合学校教育主渠道,围绕专业人才培养这个根本任务和中心,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党建、心理咨询、第二课堂、学生社团、社会实践、青年教师培养等方面一直不断积极探索,成效显著。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是学校的新办专业,体育专业学生由体育专业招生的特殊性,形成了他们自身的一系列矛盾:运动能力“强”与人文素质“弱”的矛盾,表现欲“强”与自我约束力“弱”的矛盾,组织能力“强”与处理矛盾的能力“弱”的矛盾,重“情”重“义”与轻“纪”薄“礼”的矛盾等等,这给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的思想教育与管理工作增加了不少难度。体育专业教师队伍中青年教师比例较大,教育与管理经验不足,尤其是在体育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方面较为缺乏。在学校关工委、部门党委、教办、学办共同参与下,充分发挥学校二级关工委的作用,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将学生培养与青年教师、干部成长相结合,研究关工委参与体育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关工委工作,必须建立完善高校关工委领导体制,它直接关系到关工委的运转方式与工作效率。由于高校关工委工作的对象和主力军均在各个院(系),因此,要把学校关工委工作落到实处、跃上新台阶的关键,就必须加强院(系)这一级关工委基层组织建设。西南科技大学关工委是“学校党委领导、党政共管”的体制,与学校的领导体制和学校德育领导体制相适应,形成了齐抓共管的格局,使得高校的育人工作与关工委工作任务可以同步实现。西南科技大学体育学科部关工委是校级关工委的一级基层组织机构,接受体育学科部党政的领导并接受学校关工委的工作指导,设主任一人,由体育学科部党总支书记兼任,常务副主任一人(由退休老教师担任),委员(在职人员和离退休教师)若干,在职委员主要由体育学科部主人、副主任以及党政办、教科办、学办主任组成,办公室挂靠在学生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学班主任兼任。体育学科部关工委负责制定本部门关工委的制度、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负责贯彻落实学校关工委和部门领导的指导意见,负责组织实施本部门关工委的各项工作,并与其他院(系)关工委开展工作交流,开展关工委基层工作研究。
高校关工委是以坚持德育为主线、全面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群众性教育工作机构,高校关工委参与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对象理所当然是高校的青年学生,但是,不仅仅是这些朝气蓬勃的年轻大学生,而且还应该加强对从事学生工作的青年教师的指导,传授教育经验、方法与技巧。因此,体育学科部关工委参与体育专业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对象应该面向在校体育专业学生和体育学科部学生辅导员与其他兼职学生工作的青年教师。在不同时期,工作对象的重点应因事制宜、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如,开学季应主要面对新入学的新生,实习季主要针对即将奔赴实习单位的学生,毕业季主要为毕业生做好相关思想工作,在新教师职前培训、见习期和实际工作中遇到困惑时都要及时给予相关思想教育指导。
高校关工委的主要任务是围绕高校的中心工作,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配合学校对大学生进行以德育为主线的多种内容、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因此,加强对在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关工委的首要任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忌空洞说教忌枯燥乏味,尤其是体育专业学生具有“好动难静,坐不住”的特点,在选择思想教育内容时,应该针对不同时期学校的主要德育工作安排,针对大学生关注的一些社会热点问题、新入学的体育专业学生的思想特点、积极分子培养与党员发展、运动技能学习与专业理论素养、专业方向课程与职业生涯规划、社会实践与工作经验积累、毕业与创业等方面选择学生迫切需要解决的思想问题为切入口,渗透、融合爱国主义、社会交往、道德品质、民主法制以及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等相关思想教育,使思想教育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循循善诱、聚集正能量。
协助学校培养青年教师是高校关工委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师队伍的素质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教师的素质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体育专业教师特别是体育专业的青年教师严重缺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经验。而体育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又非常重要,它影响到学生的专业学习、班级与学院的学分、体育专业学生的整体形象、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关系到学校在社会上的声誉。体育学科部关工委的老教授、老干部在体育教育战线工作多年,不仅有丰富的运动技术教学经验,而且有很多切实有效的思想教育经历,他们爱体育运动,爱体育教育,爱青年教师,爱活泼好动的体育专业学生,懂思想教育,会思想教育,提高体育专业青年教师的思想修养、职业道德水平与教育业务水平也是关工委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与内容。
西南科技大学生面向全国招生,有近70个本科专业,如何适应入学后的大学学习与生活,是摆在每一个体育专业学生面前的急需解决的迫切问题。与基础教育相比,远离家庭独立生活、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课程选择的自主性、职业方向的迷茫性以及人际关系缺乏等等问题容易引起新生入学出现生活、学习、心理不适应的情况。体育学科部关工委应与学办配合做好新生入学教育的相关工作,如新生报到后,经常深入学生宿舍促膝谈心,或开展相关主题教育活动、专题讨论活动或座谈会,内容包括:树立理想,立志成才,制订4年的学习规划,科学支配时间,把握学习主动权,提高自学能力;在生活上要增强独立自理能力;在人际交往上要学会尊重人、关心人,有一颗宽容的心,同时要严格要求自己,真诚待人;在思想政治上积极上进,争取早日入党。
发展大学生党员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共产党员不仅要在组织上入党,更要在思想上入党,正确的入党动机是思想上入党的根本所在。因此,培养入党积极分子,考察入党动机,经受实践考验是发展大学党员的关键环节。高校关工委是学校党政领导的参谋与助手,在参与学校大学生党员发工作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体育学科部关工委可以配合党支部、团支部成立党章学习小组,通过讲习班、座谈会、个别谈心等方式,端正入党动机、了解入党程序、学习党章内容,做好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启发体育专业学生中的思想积极分子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用实际行动争取入党,在各方面做好模范带头作用。
体育专业学生与其它专业的大学生一样,对国际、国内一些重大问题热点事件非常关心,但是他们的观察、判断与分析有时会不全面、有失高度与深度,因此,体育学科部关工委可以通过专题报告会、施行思想政治教育导师等方式针对体育专业大学生关心的一些热点问题进行必要的辅导,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他们的头脑,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自己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体育专业人才。
根据《西南科技大学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体育专业学生在大学四年中要参加多种专业实践活动获得相应学分才能毕业。如体育专业新生要参与各学院的广播体操辅导,各年级体育专业学生按照学校的群体工作安排,要参与各级运动会的裁判、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校内或社区大众健身指导等专业实践活动,这就要求体育专业学生不仅要有过硬的运动技能还要提高自己的教学指导能力与服务意识。关工委中的退休体育教育专家有着丰富的体育教育与辅导经验,他们具有高尚的职业精神,并身体力行,会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感染力,他们参与学生专业实践指导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体育专业青年教师缺乏教育工作经验,更缺乏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经历。关工委的退休老教授通过几十年的体育教育工作,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他们爱教育爱体育爱学生,让他们与青年教师结对子,担任青年教师的导师,通过“传、帮、带”,言传身教,帮助青年教师提高业务技能、领导能力、课堂管理能力和思想修养与职业道德水准,将体育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提高教育教学效率。
高校关工委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非常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加强院(系)基层关工委的组织建设与制度建设,使关工委工作能正常有序进行,日常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增强激励机制,关心下一代更要关心老同志,提高老同志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的积极性。
关工委工作要与上下左右的工作协调好关系,摆正自身位置,开展工作要争得各级领导的关心与支持,做好学校党政领导的助手、参谋,服务于学校主渠道,不游离也不偏离更不对立,具体工作做到位但不越位,在学校育人这种中心任务上形成最大的合力。
关工委工作的主体是退休老教授、老干部,工作的对象是新时代的大学生,因此,关工委工作要做到与时代同步、与学生同心、与改革开放同进,活动是关工委工作的生命力,创新是关工委工作的灵魂。关工委成员要不断学习,与时俱进,进一步提高工作成效。
[1]曾贤贵,蒋志强主编.高校关工委工作理论与实践[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12.
[2]王志远.关工委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