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星娅
(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天津 300000)
呃逆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的症状,按照病因可以分为中枢性和反射性两大类。呃逆是膈肌和其他呼吸肌突发不自主强有力的痉挛性收缩所引起,继而出现延迟、突然的声门关闭而终止,发作持续时间超过48 h的统称为顽固性呃逆。笔者采用中药旋覆代赭汤配合针灸治疗顽固性呃逆1例,介绍如下。
吕某,男,77岁,2011年10月20日突然出现四肢乏力,于当地西医院进行治疗,在诊疗过程中出现寒战、高热,最高体温达40℃,诊为上呼吸道感染,伴有呃逆现象。经治疗四肢无力症状已愈,遗留呃逆症状,迁延不愈,频率在30次/min,未予系统治疗。于2012年4月14日初诊,呃逆连声,胸胁胀满,脘腹胀满,嗳气纳减,舌质暗淡,苔白腻,脉弦细数。辨病:顽固性呃逆。辨证:气机郁滞证。旋覆代赭汤加减:木香 15 g,乌药 10 g,枳壳 10 g,沉香 10 g,槟榔 6 g,丁香10 g,代赭石 30 g,旋覆花15 g,栀子20g,黄连15 g,人参10 g,半夏 15 g。上方 7剂,1剂/d,水煎,早晚分服。针灸取穴:天突、膻中、中脘、膈俞、胃俞、内关(双)、足三里(双)、期门、太冲。以上穴位毫针常规针刺,中脘、膈俞采取泻法,余穴采用平补平泻手法,1次/d,留针30 min。
2012年4月21日2诊:针刺结合服药后呃逆症状基本消失,病情平稳。舌暗淡,苔薄白,脉弦细,遂停中药汤剂与针灸。
2012年5月15日3诊,患者因受凉呃逆复发,频率20次/min,症见:呃逆声缓有力,胸膈及胃脘不舒,得热则减,遇寒更甚,进食减少,喜食热饮,舌暗淡,苔薄黄,脉沉弦。辨病:顽固性呃逆,辨证:胃中寒冷证。处方:丁香15 g,柿蒂6 g,高良姜9 g,干姜6 g,荜茇6 g,香附9 g,半夏15g,吴茱萸9 g,枳壳12 g。上方7剂,1剂/d,水煎服,早晚分服。针灸取穴在原基础上加建里,1次/d,留针30 min。
2012年5月22日4诊:服药结合针灸后呃逆症状好转,基本痊愈,偶有呃逆,在复诊以后中药在原方基础上加人参9 g,白术15 g,甘草6 g,旋覆花9 g,代赭石15 g,以调理脏腑,约束气机升降。经治疗,患者整体状况良好,呃逆症状基本消失,病情稳定,嘱患者避风寒,节饮食,调情志,慎起居。
《内经》无呃逆之名,其记载的“哕”即指本病。引起呃逆的原因主要有饮食不当,情志不遂,病后体虚等[1]。病机大体可以分为虚、实两大类,主要有胃失和降、气逆动膈等。根据不同的病机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主要以理气和胃,降逆止呃为主,《内经》提出了3种简易疗法,如《灵枢·杂病》说:“哕,以草刺鼻,嚏,嚏而已;无息,而疾迎引之,立已;大惊之,亦可已。”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中将呃逆分为3种:一为实证,即“哕而腹满,视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则愈”;二为寒证,即“干呕哕,若手足厥者,橘皮汤主之”;三为虚热证,即“哕逆者,橘皮竹茹汤主之”。明代张景岳将呃逆之病名进一步确认下来。清代李中梓《证治汇补·呃逆》对本病系统的提出治疗法则:“治当降气化痰和胃为主,随其所感而用药。……虚而夹热者,当凉补。”
根据患者一诊呃逆连声,胸胁胀满,脘腹胀满,嗳气纳减,舌质暗淡,苔白腻,脉弦细数等,认为患者突发呃逆,呃逆连声,应属实证之呃逆。根据其临床症状体征,患者突发高热,伴四肢乏力,遇寒加重,正邪交争,阻遏气机,致胃中寒积,胃失和降,故患者突发呃逆,因患者年事已高,固有体虚之症。辨证拟从胃中寒冷,气机郁滞、胃失和降兼以补虚治疗。选用旋覆代赭汤。方中木香、枳壳、槟榔、香附、陈皮等药为疏理气机,调理气机升降之要药,配以旋覆花、代赭石重镇降逆,调理脾胃,栀子、黄连、人参等辛开苦降,消补兼施,调理气机。在二诊过程当中,患者因受凉至呃逆复发,胃中寒冷,故用丁香柿蒂汤化裁,以温中散寒,和胃降逆。针灸,历来为医家治病的重要方法。针刺膈俞[2]、胃俞疏调气机;内关为心包络穴,宽胸利膈降逆止呕;足三里为胃经合穴,中脘为胃经募穴,调畅胃经经气,和胃降逆;太冲、内庭滋水涵木,清热降逆;膻中、建里、天突为任脉的穴位,主要是调理气机,利膈降逆止呕。经治疗,患者整体状况良好,疾病基本痊愈 。[3-4]
[1]张大成.针灸治疗中枢性呃逆20例临床观察[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27(2):258.
[2]丛越鹏,许广里.艾灸膈俞穴治疗气滞兼胃寒型呃逆1例[J].吉林中医药,2007,27(5):45.
[3]周波,王伊莞.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呃逆6例[J].浙江中医杂志,2010,45(8):603.
[4]林子玲,周小军,王莉丽.针刺治疗顽固性呃逆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2(17):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