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晁丹 齐南 (江西中医学院 南昌330006)
宋代医家张杲《医说》中首次出现泄泻病名,在此之前,泄与泻多分开论述,但是泄泻作为一种病证,早在先秦时期就已有记载,对其病因病机治法的认识全面,也是泄泻病证的不断发展完善的基石。后世历代医家多是在《内经》的基础之上从不同角度有所创新发展。
宋代作为泄泻病名发展的分水岭,张杲《医说》中曰:“有人久患泄泻,以暖药补脾及分利小水,百种不愈。医诊之心脉独弱,以心气补脾药服之,遂愈。”首次将泄泻病名确立,这对本病的发展尤为重要,成为后世理法方药及辨证论治进一步完善的基础。泄与泻作为疾病首载于《内经》,其中有“溏泄”、“飧泄”、“濡泄”、“注下”、“洞泄”、“鹜溏”等不同的病名记载,后《难经》中出现“五泄”之分,论述以脏腑命名,曰:“泄凡有五,其名不同:有胃泄、有脾泄、有大肠泄、有小肠泄、有大瘕泄。”汉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将泄泻和痢疾统称为“下利”,并且在其《金匮要略》中列有《辨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一章。《中藏经》有“泄利”之名。杨上善《太素》从病因症状分类命名了泄泻,“五泄有溏泄、鹜泄、飧泄、濡泄、滑泄也,此乃五泄。”直至宋代泄泻病名确立以后,各医家开始在著作中有泄泻专篇,在泄泻不同的分类中,又有不同的称谓,多分为以下几类:以病因病机命名有“外感寒邪泻”、“热泄”、“暑泄”、“酒泄”、“湿泻”、“食泻”、“积泻”、“饮泻”;以症状命名有“滑泄”、“鹜溏”;以病变脏腑命名主要有“肝泻”、“肾泄”、“脾肾泄”、“肾虚泄”;以病势命名有“暴泄”、“紧病”等。
在外邪致病因素中,寒、暑、湿、火皆可致泻,但是以湿邪为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湿胜则濡泻”,“春伤于风,夏生飧泄。”《素问·脉要精微论》曰:“久风为飧泄。”《灵枢·师传》曰:“肠中寒,则肠鸣飧泄。”《灵枢·百病始生》曰:“多寒则肠鸣,飧泄,食不化。”《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曰:“冬日重感于寒即泄。”《素问·至真要大论》曰:“暴注下迫,皆属于热。”《灵枢·师传》曰:“脐以上皮热,肠中热,则出黄如糜。”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从“三因”角度,分论泄泻病因,将风、寒、湿、热归为泄泻外因,书中曰:“《经》云:寒甚为泄;春伤风,夏飧泄。论云:热湿之气,久客肠胃,滑而利下,皆外所因。”李中梓《医宗必读·泄泻》曰:“无湿则不泄,故曰湿多成五泄。”他强调指出“脾土强者,自能胜湿”,“若土虚不能制湿,则风寒与热,皆得干之而为病”,“泻皆成于土湿,湿皆本于脾虚”。
在由此可见外感邪气的病因中,以湿盛为主,多为湿邪兼夹它邪致病。
《素问·太阴阳明论》曰:“饮食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则膜满闭塞,下为飧泄。”《素问·痹论 》曰:“饮食自倍,肠胃乃伤。”由于饮食过饱或恣食生冷油腻,不洁食物等,损伤脾胃,胃伤则不能腐熟水谷,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清浊不分,则生泄泻。
怒则阳气上逆而肝气乘脾,脾失健运,而生泄泻。《素问·举痛论》曰:“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即飧泄。”
(1)脾胃虚弱。脾胃虚弱,则不能受纳水谷和运化精微,输布津液,湿滞内停,混杂而下,而致泄泻。《素问·脉要精微论》曰:“胃脉虚则泄。”《素问·脏气法时论》曰:“脾病者,虚则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曰:“腹内肠鸣而泄利,此由脾胃气虚冷故也。”从脾胃论述泄泻,认为泄泻是由于脾胃气虚,阴寒内盛,水谷不得运化,清浊混杂而下,而发生肠鸣、泄泻。张景岳《景岳全书》曰:“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饮食不节,起居不时,以致脾胃受伤,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精华之气不能输化,乃致合污下降而泻利作矣。”强调脾胃为泄泻发生的主要病变部位,脾胃病是泄泻发生的主要病因病机。(2)大肠虚冷。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曰:“大肠虚则泄利胃气逆则呕吐,虚劳又肠虚胃逆者,故吐利”,又曰:“大便失禁者,由大肠与肛门虚冷滑故也。”即从大肠腑论述,认为大肠虚而伤风冷则泄泻。(3)肾阳虚衰。肾阳虚,命门火衰,则不能温煦脾胃,运化失司,而致泄泻。《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曰:“肾脉小甚为洞泄。”戴思恭《证治要诀》曰:“有每日五更初洞泻。服止泻药并无效。米饮下五味丸。或专以杜五味煎饮。宜治脾肾泄。虽省节饮食。大段忌口。但得日间上半夜无事。近五更其泻复作。此病在肾。俗呼脾肾泄。”赵献可《医贯·泻利并大便不通》曰:“肾既主大小便而司开阖。故大小便不禁者责之肾。”又曰:“经曰,肾主大小便。又曰,肾司开阖。又曰,肾开窍于二阴。可见肾不但主小便,而大便之能开而复能闭者,肾操权也。今肾既虚衰,则命门之火熄矣。火熄则水独治。故令人多水泻不止。”指出泄泻、下利均与肾关系密切。(4)肺肾虚损。张璐《张氏医通》提出虚损泄泻,“肺肾同治”,“泄泻诸治法颇详,何独不及虚损之泄泻也”认为肾脏真阴虚,则火邪胜,火邪上升,必伤肺而为咳逆,真阳虚则水邪胜,水气内溢,必渍脾而为泄泻。既嗽且泄。上下俱病先后天之气并伤,故虚损关捩。(5)寒凝小肠。《医碥·泄泻》曰:“饮食入胃,下小肠,得气运行则清浊以分……或因于寒,盖寒则气凝,无以运行水谷,故泄也。寒气攻刺,腹中绵绵作痛,肠鸣暴下无声,水谷不化,所下清冷如鸭屎之溏,大便如水,中有少粪,小便白,脉沉迟,身冷。”小肠受寒,清浊不分,混杂而下,则生泄泻。(6)肝气乘脾。《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春伤于风,夏生飧泄。”王冰注:“风气通肝,春肝木旺,木胜脾土,故洞泄生也。”又曰:“风中于表,则内应于肝,肝气乘脾故飧泄。”《景岳全书·泄泻》曰:“凡遇怒气便作泄泻者,必先以怒时挟食,致伤脾胃,故但有所犯,即随触而发,此肝脾二脏之病也。盖以肝木克土,脾气受伤而然。”肝疏泄不及乘脾,脾运化受阻,则泄泻作矣。(7)心脾热移小肠。《医宗金鉴》曰:“胃主消化水谷,小肠主盛受消化,心脾之热下移小肠胃府,则运化之职失矣,故下注泄泻也。”小肠清浊不分,直接影响大肠的传导通降,水液代谢失常,发生泄泻。
其他因素主要有:(1)痰饮。朱丹溪《丹溪心法·卷二·泄泻》曰:“泄泻,有湿、火、气虚、痰积、食积。”将泄泻的病因病机归纳为湿邪、火邪、气虚、痰积、食积五类。张子和《儒门事亲》曰:“因隆暑津液焦涸,喜饮寒水,本欲止渴,乘快过多,逸而不动,亦为留饮,久则成痰,下入大肠则为泻。”水留肠间,痰湿困脾,影响脾胃,大肠的运化、传导功能,泄泻则会发生。(2)瘀血。王清任《医林改错》曰:“病不知源,是难事也。不知总提上有瘀血,卧则将津门挡严,水不能由津门出,由幽门入小肠,与粪合成一处,粪稀溏,故清晨泻三五次。”指出瘀血阻碍水液代谢,导致水液不循常道,粪水混杂而下,因而发生泄泻的创新理论。
湿盛为致病关键,所以祛湿至关重要。主要有燥湿法与利小便之法。《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风胜湿。”《素问·至真要大论》曰:“湿淫于内,治以苦热,佐以酸淡,以苦燥之,以淡泄之。”《金匮要略》曰:“下利气者,当利其小便。”龚廷贤《万病回春》中对泄泻的治疗提出了总的治则治法,曰:“治须分利小便,健脾燥湿为主。”张景岳的《景岳全书》中以治疗泄泻“以利水为上策”和“治泻不利水非其治也”为治疗大法,也是至今临床上遵循的“利小便实大便”的理论依据。
李东垣运用补元气以补脾胃为主的原则,治以调理脾胃、升举清阳,如其创制的补中益气汤等被后世医家广泛应用发挥于泄泻的治疗中,为脾胃虚损而致泄泻的代表方,且疗效显著。
《伤寒论》中四逆散方原文曰:“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肝郁则气机不畅,克伐脾土,致使脾失健运,运化不及,宜用四逆散,疏肝理脾止泻。叶天士谓“治脾胃必先制肝”,“治胃必佐泄肝,制其胜也。”认为泄泻虽属脾胃本病,但若因木犯而发,则必制肝。
基于《素问·标本病传论》中“先病而后泄者治其本,先泄而后生他病者治其本,必且调之,及治其他病”的急则治其标原则,脾虚泄泻中泻势较重者可选用收涩剂,但是不宜长期使用,中病即止,避免关门留寇。《伤寒论》赤石脂禹余粮汤和桃花汤都要为固涩止泻之要方。
《伤寒论》第325条曰:“少阴病,下利……当温其上,灸之。”王叔和《脉经》治疗泄泻,以针刺为主,提出针刺的相应治法,“是主肝所生病者,胸满,呕逆,洞泄,狐疝,遗溺,闭癃……取之所别”,“脾病者……虚则腹胀,肠鸣,溏泄,食不化。取其经,足太阴、阳明、少阴血者。”同时也有以“水银丸”与针刺同用的方法,利小便而止泻,“关脉伏,中焦有水气,溏泄。宜服水银丸,针关元,利小便,溏泄便止。”
综上所述,泄泻病证的发生发展与多种因素相关,在其临证治疗中应标本兼治,辨证分析精确,多种治疗方法相结合,以求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1]田德禄,中医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2007:271.
[2]马育轩,殷越,李冀.泄泻之五脏论治[J].中医药信息,20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