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中太阴伤寒表证见症试探

2013-08-15 00:44林霖指导张光荣江西中医学院00级硕士研究生南昌330006江西中医学院南昌330006
江西中医药 2013年4期
关键词:脾阳太阴少阴

★ 林霖 指导:张光荣 (.江西中医学院00级硕士研究生 南昌330006;.江西中医学院 南昌330006)

三阳属表,三阴属里的观念根深蒂固,太阴作为阴经何来表证?《伤寒论》(注:以下所用条文均为《伤寒论》原文)第276条原文曰:“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条文以“太阴病”冠首,说明病位确属于阴经-太阴;发汗为治疗表证的常用方法,而文中提出“可发汗”,说明病位在表。因此,从第276条原文可以得出,太阴病有其在表之病变而非独有里证,正如尤在泾所说:“是知有三阴之里,不知有三阴之表也。”本文通过对《伤寒论》的学习,试探析寒邪侵犯太阴之表的症状表现。

1 太阴之表涵义

太阴指的是六经中的太阴经,包括手太阴肺经及足太阴脾经的经络及其所络属的脏腑、苗窍以及经络脏腑的气血阴阳。太阴之表所涵盖的应为手太阴肺经经络及其苗窍-皮毛(玄府),鼻,气道(喉);足太阴脾经经络及其苗窍 -四肢,肌肉,口(咽)。寒邪侵袭太阴之表的部位,引起太阴之表功能障碍而出现的病变称为太阴伤寒表证。

2 症状辨析

2.1 寒热辨析

《伤寒论》第7条原文曰:“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太阴为里,阴气独胜,其表受寒邪外侵是否可见发热值得辨析。第301条原文曰:“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少阴相对于太阴而言更位于里,其受寒邪触犯,在“脉沉”的情况下仍可见发热,说明太阴受寒邪侵犯出现“脉浮”,更可以出现发热。

在六经病中,发热未必见到脉浮,但脉浮者必然见到发热,纪立金教授在《伤寒析变·太阴病析变》亦有此见解。如第12条原文中言:“阳浮者,热自发”,提到脉浮即暗示着发热,第1条原文曰:“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太阳之表受邪,脉必浮,而热必发,“发热”已蕴涵于“脉浮”之中。再如第3条原文曰:“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呃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或已发热,或未发热”是言太阳伤寒早期有的发热有的还未发热,与脉象的“浮”与“不浮”相应,“脉阴阳俱紧”在熊曼琪教授主编《伤寒学》及梅国强教授主编《伤寒论讲义》中均解释为寸、关、尺三部脉均见紧相,而没有浮沉的解释,所以如果“脉阴阳俱紧”而“浮”则发热,“脉阴阳俱紧”而“不浮”则暂时不见发热,由三部脉紧而不浮到浮,则自然出现发热。可见太阳伤寒,则脉浮必见发热,太阴伤寒亦是如此,如刘志杰在《伤寒论类编补遗》中提到太阴之表受邪可见“微有发热”。因此寒邪侵犯阴经早期,虽阳气较三阳不足,但邪未入里,伤阳不甚,邪正交争于表,而出现发热,只是热势没有三阳经高。既然出现了发热,“可发汗,宜桂枝汤”就可以理解了,汗出则热退。寒邪为阴邪,太阴为阴经,两阴相合,恶寒可知。所以太阴伤寒表证可见恶寒发热,热势不高,只是微有发热。

2.2 汗出辨析

汗出有无为太阳病麻黄汤证与桂枝汤证的鉴别要点。第276条原文中曰:“宜桂枝汤”,因此,有人以方测证,考虑桂枝汤证可出现“汗自出”,认为太阴表证当有汗出。所以首先应先搞清楚无汗是否可以使用桂枝汤。

第16第原文曰:“太阳病……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此条指出在脉浮紧的太阳风寒郁表之实证之时,会出现“发热汗不出”,不可以使用桂枝汤,因此,有人提出“无汗不用桂枝汤”之说。但此条文重点在于提示脉象的浮紧而不着重于汗出的有无。第2、3条原文,对于“伤寒”及“中风”的鉴别上,最后都以脉象为根本鉴别点,“脉缓者,名为中风”,和“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第42条原文曰:“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皆是用脉象作为宜忌桂枝汤的根据,而不是根据汗出的有无,因此不能以汗出的有无来判断是否使用桂枝汤,所以更不能根据使用桂枝汤来判断太阴伤寒表证是否有汗,如《奇病奇治》(洪广祥编著)中记载用桂枝汤治疗1例9岁男孩的无汗症。患儿就诊时,症见全身皮肤发红、干燥,四肢、胸腹部均有条索状血痂及出血痕迹,呼吸气粗。时烦躁,口鼻干燥,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数。医者言:虽见患儿一派热象,然审证求因,此非内有实热,乃营卫不调,汗液不得宣泄之故,治以调和营卫,开发腠理,处以桂枝汤原方:桂枝5g,白芍5g,生姜3片,炙甘草5g,大枣5枚。服用桂枝汤5日后复诊,腋下略有汗液泌出,肌肤较前缓和,续服桂枝汤;10日后再复诊,颈部、腋下、前胸及臀部均有微汗出,皮肤发红消退继续服用桂枝汤;再10日后再次复诊,患儿遍身漐漐汗出,诸症皆除,如同常人。

第148条原文曰:“伤寒五六日,头汗出……脉虽沉紧,不得为少阴病。所以然者,阴不得有汗,今头汗出,故知非少阴也,可与小柴胡汤。”“阴不得有汗”不仅适用于少阴,也可以适用于太阴,因为三阴证出现汗出,即有阳欲外脱的趋势,如第283条原文曰:“脉阴阳俱紧,反汗出,亡阳也。”所以太阴伤寒表证无“汗出”的症状。

2.3 四肢辨析

四肢为太阴脾所主,身体官窍位于人身之表,寒邪犯于太阴之表,四肢多会出现反应,如第187、278条所言“手足自温”。正常人脾阳输布于四肢,手足自然温热。条文中伤于寒后,出现“手足自温”而无他症。寒邪伤于三阴之里,即现手足寒,今见“手足自温”,故知寒邪未入于里伤及脾阳,邪正交争于表出现手足温,如《医方辨难大成》中记载“脾阳横逆四肢,邪合之,故手足自温”。四肢为脾之阳气所聚,寒犯太阴,四肢出现邪正交争,温度升高。如患者脾阳素虚,邪犯太阴,邪正交争不甚,可不见身发热而独见手足温热,如范恒在《伤寒论讲义》中对“手足自温”解释为温温发热,并注释“脾主四肢,四肢为诸阳之本,太阴为至阴,感受外邪之后,抗邪之力不足,故无明显发热。阳虚不甚,脾阳尚能达于四末,故虽身恶寒,但尚‘手足自温’,这也是和少阴病手足厥逆不同之处”。所以太阴伤寒表证之四肢见证为四肢手足温度升高,远端高于近端,或不见发热而独见手足温温发热。

2.4 大小便辨析

太阴表证,病理基础为脾阳素虚,湿邪内生。阳虚则无以化气,湿胜则阻滞气机致小便不利;脾阳素虚,湿邪内生,无以运化,则大便偏溏。第278条原文曰:“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太阴当身发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寒邪犯太阴之表,出现手足自温,病邪渐进入里,脾虚湿盛则发黄,“若小便自利”,湿有出路,则无以发黄,故邪犯太阴早期,脾虚生湿的程度虽不甚,但已经存在,则应有小便不利。到了七八日后 ,见到下利十余次,好像是太阴里证已现,病情加重,但在下利的同时见到有暴烦,同时出现手足温和,食欲转佳,精神慧爽,苔腻渐化的表现,可以断定不是疾病的加重而是脾阳来复的吉兆,李克绍在《伤寒论语释》比喻为“有似冰雪在阳光下消融”。凡三阴阴寒证中出现仅烦而无躁,都是阳进阴退的表现,为脾阳来复,虽暴利但自止,说明脾湿渐去,下利也停止了。参合第273条“太阴之为病……自利益甚”及第187条“至七八日,大便硬者,为阳明病也”,大便的变化可以判断太阴病病情转变,由浅入深则“自利益甚”,由深转浅入阳明则“大便硬”,太阴转愈则下利自止,所以太阴伤寒表证大便应见偏软而不成形,或者偏溏,不到下利的地步。纪立金《伤寒析变·太阴病析变》中提到“伤寒系在太阴的太阴病表证当有小便不利、大便不实之症状,尤其是大便不实,不实并非下利,只是便溏而已”。所以笔者以为太阴伤寒表证可见小便不利,大便偏软而不成形,或偏溏。

2.5 脉象辨析

太阴病为素有脾虚,湿邪内生,邪伤太阴多见脉沉细微,而第278条言“脉浮缓”,便可知邪伤里阳不甚,而见正邪交争于表之浮脉。上文辨析,太阴伤寒,可见发热,第12条文阐释“阳浮者,热自发”,所以浮脉为邪犯太阴之表的体现。太阴为湿土,寒邪侵犯太阴之表,虽伤阳不甚,但也影响了阳气与湿气的对抗,湿气不化出现脉来柔缓,为脾脉的表现。

总之,寒邪犯于太阴之表,可见发热,热势不高,恶寒,无汗出,手足温温发热,大便软而不成形,小便不利,脉浮缓。

猜你喜欢
脾阳太阴少阴
解读少阴病辨证论治体系※
阎小萍教授运用“益脾阳,滋脾阴,健中土”辨治风湿病经验※
解读太阴病本证辨证论治体系※
护脾阳、防脾湿脾好身体才好
武威西夏墓出土太阳、太阴图像考论
护脾阳、防脾湿脾好身体才好
朝医规范化治疗太阴人中风后失语的临床研究
对《伤寒论》少阴急下三证的体质学认识
《伤寒论》少阴病预后探析
浅谈湿困脾阳与脾虚湿困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