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金依
(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300193)
吞咽困难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合并症,现代医学认为,其发病机制是由于吞咽皮质中枢及其投射纤维、延髓及相关神经的损伤所致。因口唇至咽部诸肌表现中枢性麻痹,出现进食困难、进饮易逆向呛咳,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和疾病预后。中医认为,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主要病机为风火痰瘀扰乱机体正常功能,导致阴阳失调,筋脉失养,痰蒙清窍发为本病。临床上采用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效果显著,现举例介绍如下。
高某,男,63岁,退休。主诉:左侧肢体活动不利伴吞咽困难14 d。现病史:患者于2012年7月14日凌晨3时许,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持续左侧肢体麻木无力伴语言欠清、吞咽困难,当时神清,无头痛头晕,无胸闷憋气、二便失禁等症,就诊于天津市环湖医院,查颅脑CT示不排除脑干病变,遂转往武警医院,急查颅脑MR示:脑干、小脑梗死。予清除自由基、抗凝、抗血小板、改善脑代谢、改善脑循环处理。药用:奥拉西坦注射液、丹红注射液、依达拉奉注射液、头孢西丁钠、注射用克林霉素、氟美松、血必净、波利维、拜阿司匹林,并于2012年7月19日行颅脑支架术。于术后3 d出现消化道出血,予云南白药、兰索拉唑。经治病情减轻,但仍然遗有左侧肢体活动不利、吞咽困难。为进一步治疗收入我病区。现症:神清,精神可,语言欠流利,持续左侧肢体活动不利,麻木,口右侧斜、饮水咳呛、吞咽困难,呃逆、咳吐白黏痰。胃管通畅,纳食自胃管注入,寐安,小便调,大便干燥,2~3 d一行。检查及功能检验:存在感染、高纤维蛋白原血症、高黏血症、高凝状态、高血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泌尿系感染、胆结石、前列腺增生症、前列腺囊肿、动脉硬化。西医诊断:脑梗死。中医诊断:脑卒中(中经络),阴虚风动证。治则:醒脑开窍,滋补肝肾,疏通经络,补益脑髓。嘱患者坐位,针刺取穴:百会、四神聪,施平补平泻手法;印堂,平刺 0.3寸;风池、完骨、廉泉施捻转补法;合谷、大钟施捻转补法;建里、中脘、气海、关元、阴陵泉施提插捻转补法;鸠尾、天枢、太冲施平补平泻手法;足三里、三阴交施提插补法,留针30 min,再用4寸长针,刺天突穴,沿胸骨后壁刺入,施捻转补法,迅速拔出,不留针。每日1次,以14次为1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拔除胃管;治疗3个疗程后,能吃固体食物;治疗4个疗程后,饮水不呛咳,吞咽障碍基本好转。
对于吞咽障碍,西医治疗主要通过直接或间接吞咽动作训练、胃肠营养、药物和手术[1]等方法来维系患者的生命;而针灸的疗效已被肯定[2]。脑卒中所致吞咽障碍,症在咽,病位在脑,治疗关键在于通关利窍、疏通经络,醒脑开窍,补肝益肾,补脑益髓。通过调动机体内在的积极因素,使咽喉部诸症由病理状态向生理功能方面转换。
《灵枢·官能》篇指出:“用针之要,无忘其神”。《灵枢·本神》也云:“凡刺之法,必先本于神”。故取百会、四神聪、印堂以调神导气、醒脑开窍。廉泉为任脉、阴维脉的交会穴,可消痰火,疏舌络,《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口噤舌根急缩,下食难”,取廉泉,针刺廉泉穴,可刺激舌咽、舌下神经、三叉神经、迷走神经、面神经、颈部脊神经的分支等神经末梢,其释放神经冲动能起到增强神经反射,促进肌肉的灵活性和协调性,改善吞咽功能[3];风池穴属足少阳胆经腧穴,为手足少阳经与阳维脉交会穴,针刺风池穴能够通过经络的调整作用,促进脑部的血液循环,从而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完骨穴属足少阳胆经腧穴,为足少阳胆经与足太阳经交会穴,具有醒脑开窍、化瘀通络的作用,研究[4]表明,完骨、风池对椎-基底动脉血运有较好的调整作用;鸠尾为任脉络穴,任脉为阴脉之海,可调节全身阴经脉气;建里健脾益气;中脘为胃之募穴,腑之所会,可健运中州,调理气机;气海配关元、阴陵泉以行气通经;三阴交为足三阴经气血交会之所,主阴血,与气海相配共奏养阴填精,培元固肾之功;[5]天突穴对咳嗽、呃逆、哮喘、食管痉挛、暴疒音、咽喉炎等有效。从现代解剖来看:其位在左右胸锁乳突肌之间,深层左右为胸骨舌骨肌和胸骨甲状肌,皮下有颈静脉弓、甲状腺下动脉分支,深部为气管,再向下,在胸骨柄后方为无名静脉及主动脉弓,布有锁骨上神经前支,针刺天突穴能即刻缓解食道梗阻,使食管蠕动增强,内腔直径增宽,为进一步治疗提供良好条件[6]。
[1]刘金凤,张雪竹.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研究进展[J].吉林中医药,2012,32(4):428-430.
[2]唐强.脑卒中功能障碍康复的新方法:针康法[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8(4):745.
[3]艾长山,马力.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康复治疗[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27(1):48-49.
[4]赵颖,王琪.深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困难60例[J].吉林中医药,2009,29(6):503-504.
[5]阮传亮,苏稼夫,庄垂加,等.苏稼夫老中医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功能与电生理评价[J].中医药通报,2012,11(1):49-53.
[6]蔡晓刚.天突穴的临床应用[J].针灸临床杂志,2006,22(3):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