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综合性医院营养科建设思考

2013-08-15 00:49:50乔德丽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13年12期
关键词:医技营养师科室

乔德丽,李 敏

( 上海杨浦区中心医院营养科,上海 200090)

临床营养学是研究人体处于疾病状态下的营养需求和提供方法的学科,是现代营养学和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卫生政策的调整,三级医院的整体实力不断提升,综合优势突出; 一级医院面向社区,作用和地位不断提高。与之相对应的是,二级医院不断受到三级医院和一级医院的双重挤压。二级医院领导很难将有限的财力投入到营养学科的发展上,因此,营养科面临十分尴尬的局面。

1 二级综合性医院营养科现状及问题

1.1 营养科管理模式模糊 定位不明确 20 世纪90年代以来医院实行的标准化管理( 即医院等级评审) ,明确规定营养科在医院中的地位,并再次重申营养科是医院医技科室之一[1]。但在实际操作中,大部分医院将营养科划入医务科和总务科双重管理之下,在临床会诊、营养支持等方面的工作归在医务科管理即属于医技部门;在患者膳食供应、食品卫生安全等方面的工作归在总务科。这种模糊的管理模式造成“两管两不管”、员工不安心、患者不满意[2]的局面。

1.2 职业范围局限性 营养师队伍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各个医院的营养师基本都是医学院校营养专业的毕业生。按正常推算,本科毕业生工作满5 年后可晋升主管营养师,而主管营养师不属于医师职称范围。这也就意味着不具备相应的执业医师资格,在会诊、门诊等工作中不能开具营养处方,临床专业的毕业生又不愿从事营养科工作,因此,营养科开展临床工作受到影响。

1.3 营养专业人员数量不足 营养师缺编现象普遍按照卫生部颁发的《全国医院工作条例》、《综合医院编制原则》,营养科应该实行院长领导下的科主任负责制,按医技科室管理。编制有100 ~130 张床位的医院,应该配备营养专业人员。由于医院对经济效益的追求,营养师缺编现象比较普遍; 另一方面,厨房人员整体素质不高,食品安全意识差。为了确保食品卫生安全,营养师需要花费较多时间参与厨房管理,耗费很大精力,无法真正从事临床营养工作。长此以往,临床医师也觉得营养治疗在治疗患者疾病过程中可有可无;营养师的价值也无法体现。

2 对 策

2.1 医院领导应足够重视 随着卫生改革推进,公立医院还原于公益性的呼声也越来越高,这可能给营养学科发展带来契机。在慢性病、非传染性疾病已严重威胁到民众健康的今天,饮食不当是慢性病的重要致病原因已经是医学界和广大群众的共识。综合性医院,住院病种基本涵盖全部种类的慢性疾病,只有营养师的工作从对膳食厨房直接管理转移到监督管理,营养科的工作才能转向临床营养。医院对营养科的绩效考核应集中在临床营养工作的服务质量。唯有如此,营养师工作的定位才能明确,工作的积极性才能提高。

2.2 加强营养医师的培养 随着人口老龄化提前和慢性病低龄化的出现,各种与营养相关的慢性病如糖尿病、肾病、心脑血管疾病成为门诊和住院患者的主要病种。营养师不仅要有临床医学知识,而且还应有全面扎实的营养专业知识,这样才能有效落实饮食治疗方案。例如在糖尿病患者的检测指标中,除了常规的血糖、尿糖、2 小时葡萄糖耐量试验外,还要理解胰岛素变化曲线、C 反应肽的临床意义等等,所以作为营养医师就要具备临床与营养两个专业的相关知识。

2.3 加强在职营养师临床业务学习 在营养科工作的营养师基本上来自营养专业毕业生,在临床工作中仅依靠本学科知识很难开展工作,所以应尽快提高临床知识水平。医院营养科针对与营养关系密切的临床科室如消化科、外科、内分泌科、产科、重症监护室等,制定一周两次重点患者的营养查房制度。在查房过程中不仅随时调整饮食方案,还与患者建立良好信任关系,提升患者饮食依从性。此外,为了提高整体临床知识水平,医院每月开展医技科室与临床科室交流会,配合临床需要,解决临床营养问题。在这过程中,不仅加强沟通,还了解了各学科发展的前沿知识,开阔了视野。

2.4 积极参与 多学科合作 推进学科建设 在美国等发达国家,临床营养治疗在医院工作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住院患者的临床诊治工作有医师、药剂师、护士和营养师组成的团队共同完成[3]。成立临床支持小组或临床营养中心是营养科发展方向,也是解决营养科目前停滞不前、难以发展的困境。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多学科诊疗中心将是一个新的治疗模式,医院相继成立了乳腺疾病诊疗中心、糖尿病诊疗中心,而营养科作为一门学科也积极参与临床诊疗中心的工作,成为患者的临床常规诊疗中一个部分。多学科的诊疗模式带动营养学科发展。

营养学得到很大发展,临床营养也逐步按照循证医学原则建立各种疾病膳食指南,同时随着人群疾病谱的改变,人们逐渐认识到营养是慢性病发生过程中十分重要的影响因素。作为营养工作者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为健康人群和患者服务,充分发挥营养科的整体力量,进而提升医院整体治疗水平。

[1] 秦乐平.浅谈医院后勤改革对营养科建设的影响[J]. 中国医院管理,2002,22(3) :47 -48.

[2] 张片红,孟雪彬,张春槐,等.73 家医院营养科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1,17(4) :230.

[3] Wesley JR. Nutrition support team: past,present,and future[J].Nutrition Clin Practice,1995,10(6) :219 -228.

猜你喜欢
医技营养师科室
难忘的小小营养师演讲比赛
小主人报(2022年18期)2022-11-17 02:19:42
小小营养师
小主人报(2022年4期)2022-08-09 08:52:16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分析营养师指导的非药物干预血脂异常患者的疗效
爱紧张的猫大夫
孩子(2019年5期)2019-05-20 02:52:44
医技预约系统的实现与应用
视歧——一位住错科室的患者
基层中医药(2018年2期)2018-05-31 08:45:04
一直走在健康路上——记德馨康健(北京)健康管理有限公司营养师团队
“合作科室”为何被坏了名声
中国卫生(2016年6期)2016-11-23 01:09:14
以信息化为载体再造住院病人医技检查流程
护理学报(2014年6期)2014-03-30 18: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