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汗法的临床应用

2013-08-15 00:44张恩生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北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杭州310017
江西中医药 2013年6期
关键词:风湿风寒

★ 张恩生(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北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杭州 310017)

汗法作为八法之首在临床上应用十分广泛,笔者在临床中也常应用汗法治愈多种疾病,现将临证时应用汗法的管窥之见介绍如下。

1 关于汗法的内涵问题

汗法最早见于《内经》,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一般认为汗法是通过发汗解表、宣肺散邪的方法,使在表的六淫之邪随汗而解的一种方法。由于表不单指肌表、皮毛、肌腠,还应包括筋、骨、经络、官窍和六腑,所以只将汗法理解为发汗解表是片面的。善使“汗下吐”三法的金元医家张子和将淡味渗泄、砭石出血亦归于汗法,扩大了汗法的临床应用范围,丰富了汗法的治疗内涵。

2 汗法在临床各科中的应用

2.1 内科病证

2.1.1 外感 由于六淫之邪客于肺卫、肺系,尚未深入,所以应及时发汗使邪速去。吴鞠通曰:“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叶桂曰:“在卫者汗之可也。”根据病因有风寒、风热、暑湿、气虚、阴虚、阳虚之别。风寒者辛温发汗,麻桂羌防之属;风热者辛凉解之,银翘桑菊主之。暑湿者,清利而解,香薷、六一主之;气虚者,须助元气,败毒散、参苏饮之属;阳虚者,脉必沉,麻黄附子细辛汤发汗而无亡阳之虞;阴虚者,兼以滋阴以充汗源,加减葳蕤汤主之。

2.1.2 咳喘 六淫邪气客肺,肺金不清,肺合皮毛,汗之以开泄玄府,使肺气宣畅,咳喘自平。风寒束肺用三拗汤疏风散寒,宣肺止咳,痰多用华盖散;风热犯肺者,可用桑菊饮疏风清热,宣肺止咳。哮证、喘证外寒内饮者,可用小青龙汤、射干麻黄汤发汗祛邪,《伤寒论》中“以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治素有喘证,感受外邪作喘者。方用桂枝解表散邪,厚朴利气,杏仁下气,所以为定喘之要药。

2.1.3 泄泻 乃中焦受邪,清浊不分,水走肠间而成,如是感受寒湿可用人参败毒散、藿香正气散以外散风寒,内化湿浊,喻嘉言称之为“逆流挽舟”之法。若是感受湿热,当用葛根芩连汤清解之。本人治疗腹泻,即使是脾气亏虚,运化失健或脾肾阳虚不固而飧泄不止昼夜无度者,治本的同时,酌加一些解表药如羌活、防风、葛根、升麻、柴胡等,可明显增强疗效。《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此类药一则可升发清阳之气上行,二则风药能胜湿,三则可蒸泌水气,使气机得以升降,津液敷布流行。

2.1.4 水肿 是由三焦气化失常水液运行失常泛滥而为病。对于其治疗,《素问·汤液醪醴论》曰:“平治于权衡,去宛陈莝,微动四极,温衣,缪刺其处以复其形。开鬼门,洁净腑,精以时服,五阳以布,疏涤五脏。”这段话明确指出了水肿病的治疗大法和护理调养,对后世医学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张仲景《金匮要略》曰:“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即渊源于此,对现在临床水肿病的辨证论治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开鬼门是通过发汗解表,开启玄府,使在上在表的水湿从汗而解;洁净府,即为淡渗利水,滑利通阳,开玄府之水湿,正如张从正所言“渗为解表归于汗”,二者一正一奇,均属汗法之用。《金匮要略》中,张仲景把水气病分为风水、皮水、正水、石水、黄汗5种。风水其脉自浮,外证骨节疼痛,恶风;皮水其脉亦浮,外证浮肿,按之没指,不恶风,其腹如臌,不渴,当发其汗(皮受湿邪,水行皮中,故当发其汗)。风水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已黄氏汤主之。风水无汗出或虽有汗出但不恶风寒者,表不虚,当用越婢汤。皮水为病,四肢肿,水气在皮肤中,四肢襵襵动者,防已茯苓汤主之。若表实无汗有热则当用越婢加术汤。

2.1.5 痰饮 根据其停留部位不同,分痰饮、悬饮、溢饮、支饮4种。饮留肠胃者为痰饮,饮停胸胁下为悬饮,水气流行,归于四肢,不汗出,身体重痛者为溢饮,饮伏留于肺为支饮。《金匮要略·咳嗽痰饮病脉证并治》曰:“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热者以辛凉发其汗)。小青龙汤亦主之(寒者以辛温发其汗)。”支饮“咳逆倚息,气短不得卧,其形如肿……小青龙汤主之。”

2.1.6 癃闭 小便不利为癃,甚则点滴难出者为闭。从其病因来讲有膀胱湿热、肺热壅盛、肝气郁滞、瘀血、脾肾气虚等,均影响了膀胱的气化功能。临床一般多用通利之药,但小便的排泄,除了肾的气化外,尚须依赖肺的通调和脾的转输功能。《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所以对癃闭,常法不效时,可加开宣肺气,升提中气之桔梗、荆芥、防风、升麻、柴胡等。此为下病上治,提壶揭盖,欲降先升之法。

2.1.7 汗证 肺卫不固,营卫失和之汗证可用桂枝汤发汗,使营卫和调,其汗自止,是通因通用之汗法。

2.1.8 头痛 由外感风寒、风热、风湿之邪者均可发汗,使六淫之邪随汗而出。如是风寒可用川芎茶调散祛风散寒,风热可用银翘散、桑菊饮疏散风热,风湿可用羌活胜湿汤祛风除湿。当然头痛须先分清外感、内伤、如属外感才能用汗法。

2.1.9 痹证《素问·痹证》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并治》论述了具体的治法和方药,曰:“湿家,身烦疼,可与麻黄加术汤发其汗为宜。”该方以麻黄汤治寒,加术去湿,则虽发汗不至多汗,而白术得麻黄,可并行表里之湿。又曰:“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可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已黄氏汤主之。”并且张仲景对风湿病如何发汗也做了精辟的论述:“风湿相搏,一身尽疼痛,法当汗出而解,值天阴雨不止,医云此可发汗,汗之病不愈者,何也?盖发其汗,汗大出者,但风气去,湿气在,是故不愈也,若治风湿者,发其汗,但微微似欲汗出者,风湿俱去也。”故痹证初起均以发汗,使肌腠开泄,经络宣通,使风寒湿邪随汗而解。日久耗伤气血、损伤肝肾者可扶正祛邪并用,可用独活寄生汤。

2.1.10 痉证 感受外邪者,《金匮要略》曰:“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反汗出恶风,桂枝加葛根汤主之。”外邪(风寒、寒湿)侵犯太阳经脉,太阳经气郁滞,津液不行,筋脉失却濡润而拘急,汗之可使邪气随汗而出,津液流行,经脉得润而痉止。里热炽盛者,不可用汗法,宜用大承气汤急下存阴,或用羚角钩藤汤清热熄风止痉。

2.1.11 腰痛 虽以肾虚劳损为多,但也不能忽视寒湿所致者。《金匮要略》将寒湿腰痛称为肾着,曰:“肾着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病属下焦,身劳汗出,衣里冷湿,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带五千钱,甘姜苓术汤主之。”因病寒湿位在下焦,湿为中焦所主,故宜温化与淡渗利湿并用,故以辛甘发散寒湿之邪,淡味渗泄以除湿。

2.2 外科病证

2.2.1 疮疡初起 经曰:诸痛疡疮,皆属于心。心者,火也。《医宗金鉴》曰:“痈疽原是火毒生,经络受阻气血凝。”多为火热之毒郁于肌腠肉理所致,“火郁发之”。用汗法可宣散气血,使营卫通利,还可使热毒随汗而解,从而使蕴郁之病机得以宣解,疮毒便可消散,可用用荆防败毒散。

2.2.2 皮肤病 如赤白游风(荨麻疹)、湿疹、顽癣(日久兼养血活血)、药物疹、传染性软疣等均可用四物消风散为主加减治疗,服药宜微取汗。再如痤疮,《素问·生气通天论》曰:“劳汗当风,寒薄为皶,郁乃痤。”故治疗以解表为法。

2.3 五官科疾病

2.3.1 眼痛赤肿 为风热伤血,宜用清风养血汤(荆芥、防风、菊花、蔓荆子、白芷、川芎、桃仁、红花、当归、芍药、草决明、石决明、甘草)疏散风邪,亦可砭刺出血。因血汗同源,张子和认为“出血之与发汗,名虽异而实同。”目中有神膏、神水、神光,真气、真血、真精以滋养眼目。庸医不识,谓眼病皆为火,投以寒凉之药,伤伐生生之气,阳气不运,目失充养,邪气不除,终致难疗。考治目诸方,多用羌活。羌活为太阳之主药,祛风散寒,除湿止痛。足太阳经起于目内眦,手太阳经终于目内眦和目外眦,眼目疾患针灸取穴亦多取太阳经穴。用羌活之意义笔者认为有三:(1)火郁发之,使气液流行壅滞开通,火热肿痛自然得以疏达;(2)引诸药直达病所;(3)散风祛邪。

2.3.2 鼻疾 初起皆宜解表发汗散邪,因鼻疾多由肺气失宣,邪郁鼻窍所致。解表可宣发肺气,使鼻窍通利。

另外,急性喉痹、失音、耳聋等由风邪所致者皆可用汗法宣散邪气。

3 汗法的注意事项和禁忌

3.1 汗法的注意事项(1)要辨清疾病的病因、病位、病势、邪正之间的关系而施以相应的发汗方法。(2)应根据病情与其他治法配合使用。(3)发汗药的使用要因时因人因病制宜。春夏之时,气候温暖,肌腠较松,阳气易泄,容易出汗,用量可适当减轻,特别是辛温峻剂更要注意(古人在夏季常以香薷代麻黄);秋冬之季,气候寒凉,腠理致密,难于出汗,用量可适当加重。年老体弱、孕妇、产后等,用发汗药须谨慎,必要时适当配以补气养血药。(4)发汗要得法,张仲景桂枝汤服法为发汗之规矩。出汗应以全身微似有汗为度,不宜太过,倘汗出过多,如水流漓,则会耗伤津液(亡阴),重则引起虚脱(亡阳)。但若汗出不彻,则表邪留恋不去,达不到解表的目的。(5)解表药物芳香气薄,煎煮不宜过久,以免气味散失,降低疗效。

3.2 汗法的禁忌症(1)病在三阴无表证者不可发汗;(2)脉微或尺脉弱者不可发汗;(3)衄家、亡血家、淋家、疮家不可发汗;(4)内伤劳倦发热、阴虚发热以及阳虚恶寒等,均非外邪所致,皆禁用汗法。

猜你喜欢
风湿风寒
冬读古诗御风寒
内蒙古冬季风寒温度分布特征
重庆市中医风湿专科联盟举办诊疗规范研讨会
感冒,要分清风寒还是风热
痛风不是风湿 罪魁祸首在嘌呤
感冒,要分清风寒还是风热
冬病夏治,巧治风湿骨痛
天气冷了,孩子感冒一定属风寒吗?
两种风湿骨病中药候选组方的急性毒性研究
风湿骨痹口服液急性毒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