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图书馆建筑理念百年嬗变

2013-08-15 00:49
图书馆 2013年2期
关键词:藏书楼理念图书馆

(湖南大学建筑学院 湖南长沙 410082)

纵观图书馆建筑的发展历史,无不刻画着人类文化、文明的历史进程和时代特征。因此,人们往往把图书馆建筑本身看作是文化艺术的象征和一个地区、一个时代文明的标志。而我国,作为五千年文明古国,图书馆建筑及其发展,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宛如一根链条,串起了整个社会文明的发展轨迹。

图书馆建筑应该从什么时候谈起?根据有关记录,在亚历山大的Ptolemies王朝的图书馆中,有20万或有人说70万卷藏书。据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斯特拉本所著文献记载,亚历山大的老师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最早建立图书馆的人,也是教古埃及国王如何建立图书馆的人。这一时段根据亚里士多德的生卒年可以推断是公元前384-前322年。但根据考古学家的发掘成果,我们已知世界上最早的图书馆在伊拉克的美索不达米亚。此外,闻名于世的是两河流域尼尼微的亚述巴尼拔图书馆,这是现今已发掘的古文明遗址中,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书籍最齐全的图书馆。这一时段根据亚述巴尼拔国王的生卒年可以推断是公元前668年-前627年,这在时间上要比埃及著名的亚历山大图书馆早400年。在我国,虽然由于历史上的文化、文字案件使图书馆的具体兴起时代缺少直接的记载证据,但从现存历史文献的只言片字中也不难推断,我国最早的图书馆应该不晚于公元前六世纪“郁郁乎文哉”的周朝。只是周朝收藏图书的建筑不叫图书馆,而是称为“盟府”〔1〕。而之后的二千五百年,无论是晋朝的崇文馆、秘阁、兰台、石渠阁;唐朝的弘文殿;宋朝的崇文院、天章阁、龙图阁;还是清朝的皇史宬、文渊阁、文津阁、文澜阁等,无不彰显着我国图书馆发展与图书馆建筑的光辉历史。真正推动我国图书馆及图书馆建筑发展的,应该是从清末民初的“公共图书馆运动”开始。研究自此开始的百年图书馆建筑史尤其是其建筑理念的嬗变,对厘清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轨迹,具有重要意义。而这百余年中,中国图书馆建筑及其理念的发展大体上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919年以前;1919-1949年;1949-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

1 1919年以前(清末民初)图书馆建筑及其建筑理念

1.1 清末民初图书馆建筑形制

清末民初的图书馆比较具有研究意义的是古越藏书楼、京师图书馆、江南图书馆等建筑。其中古越藏书楼于1902年动工,1903年建成,1904年正式对外开放,根据其创办人徐树兰在《为捐建绍郡古越藏书楼恳请奏咨》记载:古越藏书楼占地1亩6分(约1000平米),建房四进,分设藏书、阅书、阅报3个处所,设60座的“阅书所”〔2〕。分析古越藏书楼的形制,不难发现,其实它就是中国最早公共图书馆的雏形!同时,古越藏书楼还制定有管理制度——古越藏书楼章程,规定了开放时间、借阅办法、甚至还有“提供免费茶水”和“代办午餐”的条款 。京师图书馆1909年动工,1912年完工,同年对外开放。〔3〕京师图书馆的建设颇具周折,清末罗振玉在《京师创设图书馆私议》一文中对创设办法提出了8项内容,其中很多内容具有建设性甚至对传统图书馆理念的颠覆性,如:他提倡“图书馆宜建于往来方便而远市嚣,不易罹火灾之处”;图书馆“规模宜宏大”且“须预留将来推广地步”;图书馆形制“宜调查各国成式而仿效之”;并且他提出图书馆分期建设的思路“每三年为一期,九年而全部告成”〔4〕。1910年,清廷通过了《学部奏请拟定京师图书馆及各省图书馆通行章程折》(下称《清章程》),《清章程》对图书馆建筑作出原则规定,其中比较有指导意义的包括有三个方面:一是对选址的规定性,如“第四条,图书馆地址,以远市避嚣为合宜”。二是对功能的规定性,如“第五条,图书馆应设藏书室、阅书室、办事室”,“第七条,图书馆收藏图籍,分为两类:一为保存之类;二为观览之用”。三是对利用的规定性,如“第九条,观览图书,任人领取翻阅,惟不得污损剪裁及携出馆外”〔5〕。此外,1909年前后,两江总督端方奏请朝廷后,在南京龙蟠里惜阴书院旧址,建造了江南图书馆,于1910年竣工并于同年11月对外开放。1911年,浙江提学使袁嘉谷与浙江巡抚增韫向朝廷提出在杭州西湖孤山圣因寺行宫内文澜阁旁空地上建浙江图书馆,当年获准,并于1912年落成,1913年对外开放。这一阶段,大学图书馆建筑也不乏精品,如1912年兴建、1919年竣工的清华大学图书馆,就是采用当时流行的欧美图书馆建筑格局,在形式上,“⊥”形分布,左右对称;在功能上,藏书区、读者活动区、管理区明确分开,形成藏、借、阅、管功能明确的模块。〔6〕这一模式(下称清华模式),对后来至少80年中国图书馆建筑的总体格局产生了持久的影响。

1.2 清末民初图书馆建筑理念

这一时期,受“西学东渐”、“公共图书馆运动”的影响,图书馆建筑理念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开放理念。从古代意义的藏书楼到时现代意义的图书馆,这是一个颠覆性的转折。无论是古越藏书楼“阅览所”的设立,还是京师图书馆“调查各国成式而仿效之”,都充分体现了开放理念。不仅仅是图书馆向普通民众的开放,还是图书馆建筑理念的全面开放,即图书馆建筑要走出国门,洋为中用。二是方便理念,图书馆建筑及其功能设计要方便民众使用。如古越藏书楼向读者提供“提供免费茶水”和“代办午餐”。作为重点防火单位的图书馆,在使用木材或者木炭为主要燃料的二十世纪初,这要求在建筑设计上就要充分考虑。方便理念同样在京师图书馆体现得淋漓尽致,如观览图书,是“任人领取翻阅”,这在“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封建社会,同样是历史的跨越。而建于1911年的浙江图书馆,现在仍以原貌呈现在世人面前,二层西式设计,重实用而少装饰,进门为正厅,中设楼梯以方便读者上下,上方为玻璃天窗。它更是将方便利用上升到实用主义,并充分考虑了读者流量。三是选址理念。封建藏书楼是为帝王、贵胄和士子服务的,所以选址无非是三个,即王宫、候府、书院。而二十世纪初的图书馆彻底改变了这一观念,图书馆开始为民众服务,选址上,“往来方便而远市嚣,不易罹火灾之处”;“图书馆地址,以远市避嚣为合宜”,这些为图书馆选址确定了三条基本原则:一是远离市嚣,要清静;二是往来方便,要实用;三是不易罹火灾,要安全。

2 1919-1949年图书馆建筑及其理念

2.1 1919-1949年图书馆建筑形制

这一时期,全国各地出现了众多的图书馆精品建筑,如:东南大学孟芳图书馆、燕京大学图书馆、浙江图书馆大学路馆舍、北平图书馆、武汉大学图书馆、湖南大学图书馆、东方图书馆等等,此外,值得一提的还有中国建造得最晚、规模最大的私人藏书楼建筑——浙江吴兴(今湖州)南浔镇的嘉业堂藏书楼。这些建筑,在仿西方建筑或者说“洋为中用”的图书馆中比较典型的有东南大学孟芳图书馆(1922年)、国立湖南大学图书馆(1933年建,1938年毁于日军轰炸)等;较多地沿用中国古建筑元素或者说“古为今用”的有北平图书馆(1931年)、武汉大学图书馆(1936年建)、湖南大学图书馆(1947年建)、嘉业堂藏书楼等。其中东南大学孟芳图书馆建筑为2层,由外国人帕斯卡尔设计,采用的是标准的希腊爱奥尼亚柱式构图。建筑面积约900平方米,分藏书楼、办公室、图书馆、阅报室、杂志室及陈列室等,设备达到当时世界图书馆现代化标准。此馆于1933年扩建,后部接建了书库,而接建部分与前面的阅览室、原书库之间形成了2个天井,此种格局有利于通风采光,后被许多图书馆所采用。国立湖南大学图书馆1933年11月落成,新馆占地9200平方尺约1000平方米,为钢骨水泥工程,颇具欧洲哥特式建筑风格,其功能格局与东南大学孟芳图书馆基本一致。〔7〕北平图书馆建筑面积约8000平方米,较多地使用了中国古建筑宫廷元素,如其外观为宫殿式的仿木结构、屋顶上覆绿琉璃瓦、进馆有一对华表、对称建筑格局、汉白玉栏杆等,这种布局对中国图书馆建筑产生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影响。武汉大学图书馆严格地说应该是中西合璧的经典,建筑面积约6200平方米,整个外形为宫殿式,空间布局采用卫星式:中央是八角形的的阅览大厅,空间高大无柱,设240个座位;书库、采编部门和行政办公室分设于阅览大厅的四角及后部。〔8〕它在外形设计上沿用中国宫廷建筑的风格,而在空间设计上采用西方图书馆设计的理念。

2.2 1919-1949年图书馆建筑理念

1919年“五四”运动从形式上是中国学生的爱国运动,但从整个社会背景社会发展来说,它还波及到中国政治发展方向、社会经济潮流、教育以及思想文化等诸多方面。体现在图书馆建筑文化上,主要就是洋为中用和古为今用。这一阶段,图书馆开放、利用理念得到进一步确立并常态化。与此同时,在经过“公共图书馆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喧嚣后图书馆设计开始更加理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洋为中用、多元共生理念开始诞生。在这一时期,我国的图书馆建筑开始完全脱离藏书楼的模式,受西学的影响,开始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设计者)制宜设计图书馆建筑,如庄俊设计的浙江图书馆大学路馆舍、美国人帕斯卡尔(Pascal)设计的东南大学孟芳图书馆、蔡泽奉1933年设计的湖南大学图书馆与柳士英1947年设计的湖南大学图书馆等,都充分体现了建造地、建造时与设计者本人的特色。②古为今用,历史相续理念得到广泛认可。文化作为人类创造活动的结晶,在发展变化中不断升华,这一时期,在图书馆建筑上得到淋漓尽致地的发挥应古为今用,历史相续成为每座图书馆建筑都充分考虑的问题,即使是美国人帕斯卡尔(Pascal)设计的东南大学孟芳图书馆,作为南京地区最为典型的罗马爱奥尼柱式建筑,也充分地融入了中国元素,如图书馆下方的角螭就是明朝南京紫禁城(明故宫)的遗物;而书库与阅览室连接处的天井,作为“房屋围墙围成的无顶院落的虚空间”〔9〕,这是我国传统建筑四合院典型的过渡空间理念。③藏用结合,空间运用形成模式。这一时期,图书的藏用结合理念同样得到发展,并且形成了公认的空间运用模式。在宏观空间设计上,清华模式成为图书馆功能设计的“常模”;北平图书馆模式成为图书馆空间设计的“常模”。在微观空间设计上,体现内外分区、动静分区——将读者活动路线、工作人员活动路线、藏书传送路线分开以及将闹区与静区分开是每个图书馆都应充分考虑的问题。④传承创新,大开间凸现经典。在传承传统建筑理念、借鉴西方建筑理念的同时,这一时期的国内图书馆建筑更是创新不断,以建于1936年、建筑面积达6200平米的武汉大学图书馆为例,它采用大开间无柱空间布局、功能区卫星辐射的方式进行阅览空间设计,实际上这就是模数式设计的雏形,但它比第一个真正使用模数式设计的图书馆——1952年竣工投入使用的依阿华州立大学图书馆整整早了16年。

3 1949-1978年图书馆建筑及其理念

这一时期,我国图书馆建筑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处于低谷期。三十年间,全国兴建的图书馆(包括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专业图书馆)不足50所。其中,比较出色是1975年建成的北京大学图书馆。它的总建筑面积为2.4万平方米,是1949年之后30年来建成的全国最大的图书馆建筑,也是当时全国最大的高校图书馆。图书馆平面为“出”字型,阅览室4层;书库10层,但在功能设计上还是采用清华模式。此外,值得一提的是1974年建成的苏州医学院图书馆,虽然建筑面积仅2775平方米,但是,它简洁的一字形布局使得基本书库、阅览室、目录厅、外借处和所有办公用房都是南北朝向,都能得到良好的通风和采光,尤其可贵的是,这种格局改变了清华模式所确立的功能分区明确的观念,使开架借阅在馆舍设计上成为可能。因此,它在中国图书馆建筑格局上具有历史意义的突破。〔10〕

此外,难有可圈可点之建筑。这一时期图书馆大体上呈现几个特点:一是规模小,除开上述北京大学图书馆外,其它的图书馆都在1万平米以内,最小的仅500平米(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图书馆);二是建筑不高,大多主体是3-4层,并且阅览室与书库相分离;三是按闭架管理设计,形态简单,缺少变化,灵活性差;四是以节约为导向,建筑平庸,无亮点。其实,这一时期的建筑风格也是和建设理念相符的。柳士英于1959年发表于《建筑学报》上的《拥护“适用、经济、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的建筑方针》一文中,就较好地诠释了“文革”前后的建筑理念:“适用、经济、美观在整个建筑设计上各有其特殊的作用而不可偏废,但在这三者之间,还是有主要的与从属的。不是唯美主义的,使美观来支配适用,经济来服从美观。而是对人关怀的以适用为前提,以经济为基础,这是建筑的第一性,而美观只是在这个前提之下,基础之上发展出来的第二性的东西。”并且,柳士英强调:“建筑设计者要确守分寸,不能凭个人的兴趣而妄自主张,颠倒因果。建筑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其结合的份量是随着建筑物的需要而不同,科学的规律性与必然性不会随个人的兴趣而转移,爱好艺术的建筑师们不能把建筑艺术与一般的纯艺术等量齐观”〔11〕。从这篇文章可以看出,当时我国处于经济极度困难时期,在建筑美与经济力量的选择中,不得不屈从于经济。

4 改革开放后的图书馆建筑与建筑理念

4.1 改革开放后的图书馆建筑形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图书馆事业与图书馆建筑发展都进入黄金时期。勿容置疑的是,是北京图书馆吹响了图书馆大建设的号角。1981年3月,当时的国家建委批准了北京图书馆扩建计划,1987年10月,新馆建成开放,扩建后的馆区总建筑面积为14万平方米,设计藏书量2000万册,阅读座位3000个。北京图书馆以书库为中心向外辐射,形成东楼区、南楼区、北楼区、行政办公楼区、展览厅、报告厅等六个区域。为了给读者营造舒适、安静、典雅的读书环境,图书馆室内没有作豪华的装修和装饰。与此同时,在全国各地,兴起了图书馆建设的高潮,比较典型的有20世纪80年代的湖南图书馆(1984年)、湖南大学图书馆(1984年)、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1986年)、深圳图书馆(1986年)等;90年代的北京农业大学图书馆(1990年)、上海图书馆(1996年)、北京大学图书馆新馆(1998年);进入新世纪以来建设的有中山大学图书馆新馆(2006年)、中南大学图书馆(2011年)、国防科技大学图书馆(2010年)、武汉大学图书馆新馆(2011年)等等。湖南大学图书馆1979年开始动工,1984年正式对外开放,总建筑面积12400平方米,阅览室和基本书库独立分布,各占面积为4800平方米左右。设计藏书容量150万册,设计阅览座位2000个。〔12〕湖南图书馆竣工于 1984年,建筑面积22900平方米,主体建筑为4层阅览大楼与12层书库,两者呈“由”字形联接,建筑布局采取了单元组合的对称格局,阅览楼采用吊楼悬廊形式,在庭院园林的映衬下,给人以庄重、大方、幽雅之感。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1986年正式对外开放,总建筑面积28500平方米,书库为集中式10层,藏书总容量为400万册,设计阅览座位2000个。〔13〕上海图书馆1996年12月正式对外开放,总建筑面积83000平方米,设计藏书容量为1300万册,设计阅览座位3000个。〔14〕北京大学图书馆1998年新馆采用与1975年馆“新旧相连”的建设方案,新旧馆建筑总面积51000平方米,设计藏书容量为650万册,设计阅览座位4000个。〔15〕广州大学城中山大学图书馆建于2006年,馆舍总面积3.5万平方米,设计容量为300万册,设计阅览座位3000个。〔16〕2011年新建的武汉大学图书馆建筑面积35000平方米,也是采用“新旧相接”的布局策略,分为A(综合区)、B与 C(文科区)、D(古籍区)、E(理科区)五个区,形成图书馆建筑群。

改革开放后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图书馆经历了由闭架到开架、由手工到自动化、由以“藏”为中心到以“用”为中心的巨大变革,因此图书馆的建筑理念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为适应这些变化,1987年我国第一个专门的图书馆建筑标准《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 JGJ 38-87》面世,并于十年后进行了修改,修改后的《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 JGJ 38-99》(下称《JGJ38-99》)作为强制性行业标准于1999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17〕《JGJ38-99》对图书馆选址及周边环境、交通设施、各类用房设计、服务设施以及弱势群体五个方面进行原则性的规定。如对于选址及周边环境:“馆址应选择位置适中、交通方便、环境安静、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较有利的地段;馆址与易燃易爆、噪声和散发有害气体、强电磁波干扰等污染源的距离,应符合有关安全卫生环境保护标准的规定”。“馆区内应根据本馆的性质和所在地点做好绿化设计,绿化率不宜小于30%。”〔18〕与此同时,我国图书馆界和建筑界经过多年的共同切磋、提炼,也在理念、选址等各个方面达成了共识,如图书馆建设的基本原则是:适用、高效、灵活、舒适、安全、经济、美观、节能、环保;图书馆选址方面,公共图书馆更偏向于城市中心区域以方便读者;图书馆建筑要争取好的朝向,适当布置内庭院;空间布局采用模数式等。

4.2 改革开放后的图书馆建筑理念

在这一时期,馆藏多样化、管理自动化、服务网络化、业务社会化和需求个性化等五大技术特征推动着图书馆建筑理念的嬗变。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藏用理念的转变。图书馆由重“藏”转变重“用”可以说是当代图书馆的重要标志。而具体到图书馆空间与功能布局的理念,是采用传统的清华模式还是模数式。模数式图书馆是在固定功能的图书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固定功能的图书馆因藏书、阅览、外借、管理4大功能空间相对独立、固定,不便调整、互换和联系;读者与藏书被分隔开,借阅手续繁杂、效率低。而模数式图书馆通过统一层高、统一载荷、统一柱网,将固定功能变为动态功能。模数式图书馆最先引入中国是1982年3月在西安举行的“全国图书馆建筑设计经验交流会”上,在这次会议上,清华大学建筑系吕振瀛介绍了国外的模数式图书馆建筑〔19〕;而湖南大学新馆设计者巫纪光以湖南大学图书馆为实例,介绍了模数式图书馆建设中的困难与解决策略。他提到:“‘模数式图书馆’是依靠其技术措施的统一性来满足功能上的高度灵活性,有其明显优越性,也存在技术、经济的困难,为了满足管理技术不断发展的要求,我们必须打破传统手法的局限性以提高内部空间的灵活性。”〔20〕遗憾的是,湖南大学图书馆由于技术上与经济上的双重困难,在模数式图书馆建设上采取的是妥协的方式。在全国第一家真正采用模数式设计的图书馆是1990年7月交付使用的中国农业大学图书馆。二是“以人为本”理念在建筑上的充分体现,强调人-建筑-环境的对话与交流。我国当代图书馆尤其是进入新世纪后建设的图书馆都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理念,主要体现在:①图书馆设计体现人文精神,每个细节都彰显人性化的光辉,通过人、机、书一体化设计与零距离服务设计,建立读者与馆员平等交流的环境;②充分满足读者诉求,提供方便、舒适、宁静、优美的学习研究环境和交流活动条件,图书馆不再是一个单纯供读者学习的场所,而成为一个信息交流的空间;③以读者为中心,充分考虑读者意愿与习惯,同时也关怀馆员的心理与健康,做到服务以读者为本,管理以馆员为本。如1996年建成投入使用的上海图书馆,就是以“以人为本创造城市开放空间 ”〔21〕作为建筑设计的核心理念。三是个性化理念。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图书馆建筑在各个地区、学校的地位飚升,往往作为一个地方或者学校的文化名片。据作者统计,以湖南高校为例,从上个世纪80年代至2010年的30年间,全省高校共建设高校图书馆67所,其中作为当时学校标志性建筑的达到50所,占总数75%;在现有的37所普通高校中,图书馆作为学校标志性建筑的有30所,占总数的81%。此外,在造型上,各显特色各有所长,或长虹卧波(如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图书馆),或错落有致(如武汉大学图书馆),或古典雅韵(如北京大学图书馆),或西方浪潮(如深圳图书馆),或民族风格(如云南大理自治州图书馆)。四是绿色环保理念。以上海图书馆为例,在节能环保上,“为改善围护结构隔热保温性能,新馆在240mm多孔砖外墙内侧增加了隔热保温材料,力求提高墙体的隔热性能”。“报告厅排风系统采用了全热交换器以回收余能 ”等。〔22〕五是传统图书馆建筑理念的升华。改革开放以后的图书馆建筑,并没有因为现代技术水平的提高而摒弃传统建筑理念,相反,一些优秀的传统建筑理念得到进一步的升华。如传统的藏书楼建筑注意优美的自然景色和历史古迹、名人遗迹等人文因素的协调,强调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协调统一,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而现代的很多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武汉大学图书馆、湖南大学图书馆、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图书馆等,都做到了天人合一。再如,传统图书馆讲究风水学的环境模式,对藏书楼内的气温气候都有较大的讲究,藏书楼建设要求靠山面水,坐北朝南,以求建筑能得到充足的日照、夏日南风不断、冬日寒流不入、排水良好、以调节周围小气候,而现代图书馆从苏州医学院图书馆的“一”字布局开始,无论是朝向、日照、采光、风向等,都是充分考虑的因素。在选址上,也继承了传统的理念,如根据鲍家声的观点,图书馆选址的一般原则:①位置适中,交通方便;②环境安静;③适宜的自然环境及地质条件;④留有扩建余地。〔23〕事实上,绝大多数图书馆在选址上都遵守这一法则。

5 结语

纵观我国图书馆建筑发展历史,不难看出,无论是哪一个时期、哪一栋建筑,都是在传承与创新之间权衡并不断发展。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图书馆建筑的发展在紧抓信息化、自动化发展步伐的同时,切合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主题,具有生态美、色彩美、结构美、实用美,开始真正地向建筑与自然、建筑与人的和谐转变。

1.我国是建立图书馆最早的国家.图书与情报,1983(1):15-17

2.徐树兰.为捐建绍郡古越藏书楼恳请奏咨//李希泌,张椒华编.中国古代藏书与近代图书馆史料(春秋至五四前后).中华书局,1982:112-113

3.徐树兰.古越藏书楼章程//从古越藏书楼到绍兴图书馆.浙江人民出版社,2002:180-186

4.罗振玉.京师创设图书馆私议//从古越藏书楼到绍兴图书馆.浙江人民出版社,2002:123-124

5.京师图书馆及各省图书馆通行章程折//从古越藏书楼到绍兴图书馆.浙江人民出版社,2002:129-131

6.鲍家声.图书馆建筑.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6:10-12

7.陈有志,郑章飞.传承与创新的博弈——从湖南大学老图书馆看旧建筑的修缮改造.高校图书馆工作,2008(4):5-8

8.吕樾.图书馆建筑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79:16-18

9.周延.中国传统建筑理念的“古为今用”——传统院落空间布局在当代住宅设计中的应用.艺术百家,2008(7):5-8

10,19.李明华.大学图书馆建筑的六十年变迁.大学图书馆学报,2010(4):84-95

11.柳士英.拥护“适用、经济、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的建筑方针.建筑学报,1959(6):62-63

12,20.巫纪光.湖南大学新建图书馆建筑设计简介及问题探讨.高校图书馆工作,1982(3):90-92,90-92

13.肖息.中山图书馆新馆举行揭幕典礼.广东图书馆学刊,1986(8):封三

14,21,22.张皆正,唐玉恩.上海图书馆新馆.建筑学报,1997(5):37-44

15.李东明.巧妙的构思 成功的连接——北京大学图书馆新馆的建筑特色.大学图书馆学报,2000(6):21-23

16.郑启浩,黄劲.广州大学城中山大学图书馆.建筑学报,2002(2):57-60

17,18.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JGJ38-99.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23.鲍家声.现代图书馆建筑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1-69

猜你喜欢
藏书楼理念图书馆
图书馆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贲园书库”藏书楼及其藏书掠影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浅谈藏书楼——天一阁的保护与管理
去图书馆
藏书楼开出一朵花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
城南袁氏及其藏书楼